记者蹲点日记:柠檬+茶 助力底圩扶贫!

记者蹲点日记:柠檬+茶 助力底圩扶贫!

记者蹲点日记:柠檬+茶 助力底圩扶贫!

从文山州广南县城往北,车行73公里,一个半小时抵达底圩乡政府,然后驱车向西北,一路爬坡翻山越岭,山路盘旋大约10公里后,向左转过一个弯道。眼前突然豁然开朗,只见山峦之间,一个平坦狭长的坝子跃然眼前。这里,就是底圩乡倾力打造的千亩生态柠檬标准化种植基地——石龙坝子。

记者蹲点日记:柠檬+茶 助力底圩扶贫!记者蹲点日记:柠檬+茶 助力底圩扶贫!

初到种植基地,记者就品尝到了一杯酸甜的柠檬水。眼前这盒冻干柠檬片,淘宝售价29.9元。每盒里面有120克23片干柠檬片。据说100g含维C106mg,一片柠檬干,相当于600ml柠檬水。但是你绝对想不到,这样高品质的柠檬,竟然会出自眼前的这个山区坝子。

记者蹲点日记:柠檬+茶 助力底圩扶贫!记者蹲点日记:柠檬+茶 助力底圩扶贫!

初冬时节,阳光微温,放眼望去,石龙坝子,生机勃勃。浅黑的薄膜,宛如一道道波浪,起起伏伏;深绿的柠檬树,一排排,一行行,井然有序,整齐划一,都是4m×3m的间距,铺满一大片平地,向远方的山丘绵延而去。

记者蹲点日记:柠檬+茶 助力底圩扶贫!记者蹲点日记:柠檬+茶 助力底圩扶贫!

“这个地方,我们2016年就开始来考察了,2017年开始试种大苗,经过前期的准备和实地测试种植、科学测试后,我们觉得这里的土壤、气候、水源都比较适合种植柠檬,果子的酸碱度也是上佳的。所以我们专门在这边成立了一个公司,与当地政府达成合作协议之后。2018年3月3日开工,种植了第一批柠檬树1277亩,第二期准备栽种面积是1270亩。”广南牧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姚笠告诉记者,柠檬基地建设涉及到叮当、石尧两个村委会和六个村小组,共522户2468人,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1户120人,主要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来开发建设,并且为当地解决了部分务工需求。除了1000多人次的散工外,公司还聘请了一些档卡户在基地做长工。

记者蹲点日记:柠檬+茶 助力底圩扶贫!

42岁的李玉文是附近叮当村委会鱼塘村小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有三个孩子,还有一个老母亲,家里的房子已经加固改造。他曾经到广东去打工,去了三个月,家里娃娃生病,只好回家照顾,无法再外出打工。这时候刚好柠檬基地搞建设,他就到基地做长工,每月2500元工资。家有还有四亩土地被流转给基地,头十年每亩租金600元,后十年每亩900元,最后十年每亩1200元。“我从家里走过来七公里,要走30分钟,主要工作就是除草、栽树、修枝、施肥……,公司每天管两顿饭。”对于现在的工作,李玉文还是满意的,毕竟离家近,有收入。记者也在公司的10月份工资单上看到他的签名,上面写着:出勤27天,休假4天,加班一小时,共计2510元。

记者蹲点日记:柠檬+茶 助力底圩扶贫!
记者蹲点日记:柠檬+茶 助力底圩扶贫!

眼前这个戴眼镜的小伙子叫陆维龙,他家住在广南县莲城镇小广南村委会车湾村小组,由于家里贫困,爸妈身体不好,没有技术,不能出去打工,因此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小陆从云南农业大学毕业,刚好在网上看到广南牧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本地招聘技术人员,于是便报名应试,最终被录用。“主要是学技术,我本身是农村出身,干农活没有问题。现在主要做技术指导和监督员。”小陆告诉记者。“我觉得这个柠檬产业对农村还是好的,整合土地资源来栽,产业有效益,也能带动当地就业。除了长工以外,平时来基地打零工的贫困户有很多,每天是140元,还管一顿饭。”

记者蹲点日记:柠檬+茶 助力底圩扶贫!

底圩是文山州著名的山区茶乡,全乡几乎家家户户种茶。乡里怎么会突然想要发展柠檬种植呢?乡党委书记李俊告诉记者:“茶叶一直都是底圩的重要支柱产业,属于山区种植。全乡有70余个茶叶加工合作社,那么多年,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固的产业链,在扶贫工作中也一直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柠檬呢,属于一个新型产业,市场前景一直很好。经过前期反复考察论证,石龙坝子的自然土壤条件确实适合种植柠檬,所以我们就引进这家公司,建了这个标准化柠檬基地。同时,结合当前的精准扶贫工作,我们认真研究,拿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让这个新兴产业从一开始就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起来。”

记者蹲点日记:柠檬+茶 助力底圩扶贫!

”乡党委、政府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户,以每户5000元的产业扶贫资金注入公司,由公司实施一条龙包干。“站在千亩柠檬基地前,李俊书记为记者做了一个详细的解释。“把260户全乡范围内的没有劳动力的,或者劳动力较弱的这一部分建档立卡户全部带进这个柠檬基地里面,达到一户一亩柠檬地来保证增收,同时我们集体经济这一块呢,总共八个村,村级党组织将每村30万元的村集体经济专项扶持资金投入公司,一个村委会做20亩,总共在这个基地里,我们有160亩的集体经济收入。按照跟公司签订的保底收购的合同,档卡户每亩每吨保底收入是5500元,如果市场价格超过5500元,公司只提取8%的管理服务费,剩余的还是档卡户的。这样算下来,我们底圩乡到2020年,第一批果丰产期以后,我们档卡户基本上会实现一亩柠檬地1万元以上的收入,扣除第二年的管理成本,基本是增收在6000元以上。我们集体经济这一块,是每个村委会20亩,每亩保底利润收入是4000块,基本上到2020年丰产期的时候,集体经济每个村委会基本实现8万以上。”

记者蹲点日记:柠檬+茶 助力底圩扶贫!记者蹲点日记:柠檬+茶 助力底圩扶贫!

底圩的柠檬之路,刚刚起步。而底圩的茶产业,却早已在当前的脱贫攻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眼前正在修剪茶树的茶农名邓再平,36岁,是叮当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房子已经改造加固。他自己眼睛有残疾,家里还有两个正在读初中的孩子,劳力不足,经济压力很大,平时邓再平主要靠做点零工维持生计。后来他加入了当地的诚信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里的茶叶直接卖给合作社的茶厂,一年有五六千元的收入。2017年,邓再平家从贫困户出列。

记者蹲点日记:柠檬+茶 助力底圩扶贫!

“像邓再平他还是生态护林员,每个月有800的工资。现在我们村建档立卡户有67户,288人,全部加入茶叶合作社,每户拥股3000,年底分红,每家200多元。有劳动力的贫困户有17户,直接在合作社这边做工,每天145元,还有意外保险200元,无劳力或劳力较弱的41户再加入柠檬产业发展。这样基本能确保他们如期脱贫。”叮当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朱永珍对村里的情况很清楚。

记者蹲点日记:柠檬+茶 助力底圩扶贫!

山上茶树层叠,茶叶飘香;山脚柠檬成片,果实金黄……。茶绿果黄,柠檬+茶叶,新型产业加上传统产业,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交融,相互补充,共同助力底圩乡,让全乡82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稳定增收,实现精准脱贫。这,已经不是一个梦。

假以时日,再到底圩,就可漫游山中,游万亩茶叶,赏千亩柠檬,喝茶品果,别有一番滋味。这幅独特的生态美景,想必也不会远了。

记者蹲点日记:柠檬+茶 助力底圩扶贫!
记者蹲点日记:柠檬+茶 助力底圩扶贫!

本台:刘瑞 张军丽 广南台:余永兴

制作:农锦庄 陆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