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到底是不是愚民政治?

劉佳283821421


這句話本身的意思先得理解準確。

而理解準確的前提是正確斷句,其實應當讀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本句出自《論語·泰伯篇》,向來爭議頗多,常常被解釋為孔子鼓吹愚民政策的罪證。

孔子是一個強調“仁、義、禮、智(知)、信”;強調平民教育,在中國歷史上是首個創辦私學的人,很難相信會是一個鼓吹愚民政策的人。在孔子時代,只有貴族才能進入公學,而私學是不存在的。孔子辦私學,使得許多平民開始得受教育,其思想若說是愚民思想,恐怕是說不通的。

當本句斷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時,解釋顯然也很簡單:

民眾使喚得動的順從的,放手由他自己去做;使喚不動不樂意聽從的,應當教育他使他明理。

這是一種民本主義思想,與孔子一貫不主張依賴刑罰,強調“禮樂之治”的理想是一致的。“禮”教的本質是關於秩序的教育,“樂”教的本質是關於性情的教育,總而言之儒家的思想是以教育為本的。這也塑造了我們中國文化的一大傳統。

從語法上來看,將“使由之”、“使知之”不斷開,而解釋為一種謂賓結構,在古文裡頭恐怕是極少見的,在先秦文獻及《論語》裡頭,如果本句這樣解釋,可以說就是一個孤例。孤例意味著什麼?說白了就是一種想當然而犯的錯誤。

當然,這種想當然的錯誤,在朱熹的《四書章句集註》裡就已經犯下了,朱熹的解釋是“民可使之由於是理之當然,而不能使之知其所以然也。”


建章看世界



若把孔子之言讀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先看看與孔子的思想是否矛盾。

孔子曰:君子不器。器物沒有思想,沒有靈魂。孔子要求君子有靈魂,有思想,有道德。就是智民。

孔子又曰:君子以振民育德。即啟民智,立民德,這是孔子大力興學的目的。

顯然,此言讀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更符合孔子的智民思想。

那諸子百家中,誰主張愚民呢?

是商鞅和韓非。

《商君書》有曰:詩、書、禮、樂、廉、修、孝、悌、仁、智。國有十善,上無使戰。韓非謂之:儒以文亂法。

商鞅有曰:“民愚,則君以智而王”,“民不貴學則愚,愚則無外交。” 民愚,則易治。

韓非有曰:“智者不以言教,而慧者不以藏書”,“民不越鄉而交,貴賤不向逾,愚智提衡而立。治之至也”,“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行。”

在法家看來,愚民是比刑法更重要的奴役人民的手段。可以有效地預防“國有十善,上無使戰”,和“儒以文亂法。”使人民成為“有目不以私視,有口不以私言,有智不以私臆”的行屍走肉,任由君主驅使。

總之,儒家與法家水火不容,針鋒相對。儒家提倡智民,法家主張愚民。儒家提倡富民,法家主張貧民。儒家提倡強民,法家主張弱民……

附錄:孔子不是教人變聰明,而是教人更有智慧。


楊朱學派


統治階級為了隱固自己的權力,經常耍弄一些愚民術,是它必需要做的一件事,如它不把老百姓教化成傻子,它怕你看透了它的真面孔,所以,在以前歷史上的一些封建王朝,它用的一些愚民術還都很高明的,就是它把你賣了,你儍得還去邦它數錢,它還得讓你去喊我皇萬歲哩!


天山打獵人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合理句讀

  歷代以來,“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直被統治階級奉若法寶,做為他們愚民政策的依據,也正因為此,“愚民政策”成了孔子的“發明”。近年來,關於孔子的研究又熱了起來,究竟如何理解“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已經成為研究孔子的人們爭論的一個焦點。不少人認為孔子一直主張教化民眾,是不主張愚民的,所以提出要重新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斷句並解讀。

民本思想是《論語》中的一個重要思想。孔子一貫主張為政以德,主張為政取信於民,主張以禮教化民眾。《為政》第1章就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在《為政》第3章孔子又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以德”引導民眾,“以禮”約束民眾,這就是教化。孔子還提出“以禮讓為國”(《里仁》第13章),通過這樣的教化形成淳厚的民風。

當季康子向孔子詢問怎樣才能使民“敬、忠以勸”時,孔子說:“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為政》第20章)“舉善”就是讓好人出來做官、做事,“教不能”就是對能力低、做得不好的人實施“教化”。孔子認為對民“不莊以蒞之,則民不敬”(《衛靈公》第33章)。

“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子路》第1章)“先之,勞之”就是要通過表率作用“勸人”“勸民”,讓下屬、讓民眾跟著走。在開導樊遲後,孔子有一番話說得很明白:“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則四方之民襁負其子而至矣。”(《子路》第4章)這說的也是上位者表率作用的積極效果。當季康子又一次問“政”於孔子時,孔子說得更明確了:“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顏淵》第19章)在上位的“君子”喜好“善”、帶頭“善”,在下位隨風倒的“小人”就會從善如流。

孔子深知表率作用的意義,強調“修己以安百姓”(《憲問》第43章)。“君子”“先行其言,而後從之。”(《為政》第13章)表率作用是教化民眾的方式之一。孔子稱讚子產取信於民,說他“有君子之道四焉”,其中“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公治長》)第16章)正是為政之道,親民之道。

在去衛國的路上,孔子和冉有的對話更明確地強調了教化。“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子路》第9章)“教之”,就是讓百姓知道該怎麼做。

孔子反對不經過教化就讓民做事,他說:“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子路》第30章)孔子又說:“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子路》第29章)在《論語》終結篇孔子回答子張“從政”之問時,孔子說要“尊五美,屏四惡”。“四惡”就是“不教而殺”“不戒視成”“慢令致期”和“出納之吝”。沒有經過“知之”而且是及時的“知之”這個環節,就要求民眾做到這個做到那個是惡行,“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

當有人問孔子為什麼不從政時,孔子說:“《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為政》第21章)這裡的“為政”就是通過宣傳禮教形成的影響“教化”人民,讓百姓知道該怎麼做。孔子是教化民眾的典型,他對三千弟子的教化,可以說幫了執政者的大忙。就連對“難與言”的“互鄉”人,他也不放過教化的機會。“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述而》第29章)

孔子主張教化民眾,並親自實踐,子貢給予了高度概括:“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子張》第25章)

以上都是從《論語》本身找例證來說明孔子主張教民,不主張愚民。孔子不只是不主張愚民,甚至反對愚民。散見於其他史料的孔子言論就能說明這一點。比如《大戴禮·虞戴德》就記錄了孔子說的話:“聖人之教於民也,以其近而見者,稽其遠而明者。天事曰明,地事曰昌,人事曰比,兩以慶。違此三者,謂之愚民。愚民曰奸,奸必誅。”《群書治要·屍子·處道》記載:“孔子曰:‘君者,盂也;民者,水也。盂方則水方,盂圓則水圓,上何好而民不從!’”

一貫主張教化民眾的孔子絕不可能主張採取愚民政策地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其實,“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句讀,語法上是說不通的。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解釋出現歧義,除了沒能全面瞭解孔子的思想,沒有正確理解孔子的思想外,關鍵在於未能用正確的語言習慣解讀它,沒有正確地解釋“可、使、由、知、之”這幾個詞。

  對“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斷句無非有下面幾種:

  1.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4.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5.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6.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我們從語法角度來分析1“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句讀:“可”是“可以”,是“能”。“使”有“使令”“讓”的意思,還有“役使”“聽從調度”的意思。“由”與“知”本來是不帶賓語的動詞,但現在它們帶了賓語“之”。如果用“任由”解釋,這個“任”就是“使”的意思,把這些對應的解釋排列出來:

“老百姓能讓任由他們。”

——這個句子顯然不通順。

如果用“自由”解釋,排列出來也不通順:“老百姓可以讓自由他們”。

同樣,按“知道”的意思解釋“不可使知之”句讀,排列出來就是:

“不能讓知道他們。”

——還不通順。

退一步講,按“使動”用法解釋“由”和“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對應的解釋就是:

“百姓能使讓他們自由,不能使讓他們知道。”

——這裡“使”形成了“贅疣”。

無論從語法還是邏輯角度上,乃至於孔子的一貫思想角度考慮,1的解釋都矛盾。不知道宋儒們為什麼要用說不通的形式斷句。

3、4、5、6的觀點雖然都是主張對百姓實行教化的,但3、4、5仍然存在語法不通的問題。

用1、2、3、4、5的形式斷句,用現代語言試著進行直釋,怎麼也不好解釋“可”,不好安排“使”,不好解釋“由”和“知”,而且無法解釋處在賓語位置上的“之”。

如果按“使令”來解釋“可”,與“由”“知”形成衝突。因為“由”“知”都是不能帶賓語的動詞而帶了賓語“之”(他們,指前文的“民”)。“由之”就是“讓他們跟從”,“知之”就是“讓他們知道”,或是“教化他們”。這兩個動詞本身都是使動用法,再用“使”就累贅了。

3句中,兩個“可”沒有著落:什麼“可”啊?兩個“使”沒法安排:使的賓語是什麼?作為代詞的兩個“之”沒法解釋。當然可以按照習慣考慮在兩個“使”後面補出賓語(兼語)“其”,但費解,既不能解決前文“可”的著落,又說不清楚“由”與“知”後面的“之”。如果不給“使”補出賓語(兼語),它放在這裡更不倫不類了。

5句的解釋同3句 一樣仍然存在著“不通”的問題,“使由之”“使知之”仍然與3 句一樣沒法安排。除了“使知之”同上文對3 句的分析一樣,4句的斷句“可”與“使知之”也自相矛盾,故不取。

只有按6“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句讀,再解釋才通順。這裡的“使”是“役使”,“聽從使喚”的意思,“由”是“任由”的意思,“知”是“使……知道”的意思。只有按此解釋,“可”有了著落,“使”也有了合理的位置和解釋,“之”這個賓語也有了明確的所指。

6句:“老百姓能聽從調度,就讓他們跟著做;不能聽從調度,就教化他們。”(“不可使,知之”還可以解釋成:不能聽從調度,就讓他們知道該怎樣做)

在考證孔子一貫思想脈絡基礎上,再從古文字意義、語法習慣上研究,我贊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句讀形式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個句讀曾經為康有為、梁啟超所認同。


陳廣逵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其黑儒派認為其意思是:

你可以使用人民,不能讓他們知道他們在幹什麼。

如果真是這種思想,完全可以這麼寫:

民可使之不可使知之

而我們翻譯文言文,第一步就是要排除斷句字,然後換成現代的短句符號。

於是:

民可使由,不可使知。

按黑儒派理解,這句話“由”這個字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

也正是這個字,給了崇儒派這句話完全不一樣的註解。

因此,這句話至今有種許多種不同理解。

當然了,這句話可以結合其上下文進行解析,

上文為: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下文為:

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按照我的理解就是:

國家的興盛在於詩經所描繪的,立國之本在於禮記所描繪的,而國家最大的成就則在於民眾是否快樂。

所以,人民只需要領導者帶領他們走向昌盛,而不需要讓人民去了解領導者如何帶領他們走向昌盛。

年年都發動戰爭會導致疾苦貧窮,一旦窮了就會大亂。一旦人者不仁,那就是天下大亂的開端。

按照我所瞭解的,戰國時代應該是年年征戰,征戰已經成為了當時老百姓的認知,所以:要想富就殺死別人,使別人的財富成為自己的,便是那個時代的主要思想。


鹿與紅茶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可使之由於是理之當然,而不能使之知其所以然也。】摘自朱熹《論語集註》泰伯第八。所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樣的句讀,源自儒家大師朱熹。


一、正視朱熹

1、“宋朝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儒學集大成者”等等頭銜,都顯示了朱熹在儒家歷史上的地位。客觀歷史是不能否認其存在的。

2、朱熹最被人詬病的,是“存天理、滅人慾”。現代儒家,甚至不惜將朱熹剔出儒家。如此功利之心、趨炎附勢,令人齒冷。

在歷史上,天理、天子、天意之說,一直是儒家包裝自己的手段之一。西漢時期,儒家大師董仲舒之所以能聯手漢武帝劉徹“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一舉屠殺中華傳統文化,根本在於西漢是一個沒有政治思想、沒有政治制度創新的朝代,其合法性、合理性自然受到質疑。董仲舒推出的儒家天理、天子學說,為西漢家天下的朝代找到了合法性、合理性。

而在此之前,夏商周秦對前朝的推翻、新朝代的建立,完成朝代的更迭,依靠的是政治制度的創新。夏創立了國家,商進化為邦聯制,周再次進化為聯邦制、並創新了文王八卦、周公禮制等社會制度。秦朝更不用說了,以法治國,中央集權郡縣制是中國文明史上、乃至世界文明史上首屈一指的偉大創新。

天理、天之、天意在漢朝之後儒家常用的伎倆。比如董仲舒,不滿足於地方政府一個文官、遠離西漢廟堂的地位,以天意解釋火災,企圖以天意要挾漢武帝劉徹。被漢武帝劉徹定為死罪。雖然最終逃得一命,官途從此終結,做回教書匠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三、存天理滅人慾VS克己復禮

克己復禮是孔孟、儒家的核心政治主張。“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孔孟推崇恢復周禮,使用的手段是讓百姓、讓天下人“克己”----遏制個人的慾望(善的慾望、惡的慾望)。朱熹推崇天理,使用的手段一樣的是讓百姓、讓天下人“滅人慾”----遏制個人的慾望(善的慾望、惡的慾望)。朱熹的存天理滅人慾與孔孟的克己復禮,完全是一脈相承。

後世儒家有什麼理由要剔除朱熹?

甭拿朱熹本人滿屋銅臭、人慾橫流說事。孔子的“十不食”,【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噎而謁,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語,寢不言。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不同樣是奢靡奢侈、人慾橫流嘛?


四、正視“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朱熹的句讀,完整的體現了孔子的思想。以朱熹在儒家理論上的貢獻,在儒家歷史上的地位,現代儒家又誰有資格跟朱熹掰手腕,指責朱熹的句讀不對?比如說。有現代儒家說,這句話應該句讀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O(∩_∩)O哈哈~。若真如此,““民可,由之;不可,知之”,八個字就能表達的意思,孔子為啥要用“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十個字來表達?這是在抹黑孔子的文字水平嘛?很顯然,這樣的句讀水平,是小學沒畢業,是出醜。

現代社會崇尚科學、崇尚公開公平公正,孔儒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無論是歷史上、還是在現代,都是被人吐槽的愚民,是罪惡的存在。正視罪惡,列為糟粕,棄之如敝屐,不是更加正常的態度嘛?


不能正視歷史客觀,不能正視儒家糟粕。一味的以狡辯、甚至說謊來遮掩儒家的糟粕,只能讓更多人嫌棄儒家、嫌棄儒家理論。

儒家不能正視歷史,特別是歷史上的糟粕,反而註定儒家沒有未來。


滄桑短笛


一個遺臭二千年,孔丘的靈牌,妖言蠱惑之詞,時不時的被拿出曬曬,放放毒氣?毒害愚弄民眾,明明都知道是愚民之"名言",討論還有何用之?難道真就胡搗不出新的文化,新的有價值的東西了嗎,離開腐朽愚人,裝神弄鬼,虛偽的儒家文化,就玩不轉了嗎?世界在前進,國家在發展,人民在進步,不可不說墨守成規,錮步自封,自我枷鎖套頸,食用精神鴉片,將是國運,民眾之不幸悲哀也???


鑫挺83563181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什麼意思呢?我理解如下。

一個政權的興盛,應該從文化知識的教育開始(興於詩)。訂立各種法律法規,讓社會文明發展(立於禮)。這樣可以使國家穩定,人民安居樂業(成於樂)。如果國家頒佈的政策法規,人民可以理解及應用,並樂在其中(民可使)。則這個政策是好政策,可以放心實行(由之)。如果一個政策人民不能接受(不可使)。執政者要搞清楚人民為什麼反對,然後改正(知之)。

這是我個人理解,相信也是很多人的理想。


風雨無晴人有情


別國成熟的先進制度排斥不用,天天糾結在故紙堆裡,五千年曆史豈不成歷史包袱?美國二百多年曆史,卻是超級大國,事實擺在那裡對比鮮明,有些人就是死不承認,百般為自已的醜陋辨護,說白了,還不是想繼續維護自已的特殊利益。


寒風中的一縷陽光


先說答案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意思是:

那些普通百姓可以使他們循理之當然而行事,而(由於他們的智能有限,不具備通達至理的能力)無法使其知理之所以然,他們非但不反而會被那些異端邪說所蠱惑。

人有賢愚之別,然而並非人人都有自知之明。

《道德經》第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下士聞道,大笑之。

上士:上智之人,微妙玄通之人。上士聞道之後,就會篤守大道,須臾不離其宗,勤而行之,不論做什麼,都遵循崇奉道。上智自無所染,故不可移。

中士:中智之人,平庸尋常之人。中士聞道之後,一會說哦知道了,一會又忘的無影無蹤。他們不會像上士那樣去行道,因為他們並未真正的得道。中智之人無恆道,從教而變,不教不知。

下士:下愚之人,粗陋鄙薄之人。下士聞道之後,會鬨然大笑。下愚之人喪己於物,失性於俗,雖教無益,亦不可移。

《周易·革卦》:

大人虎變,小人革面,君子豹變。

聖人、君子、小人,在面對世界的變化規律時,有其不同的境界。

聖人通天徹地,對整個世界瞭然於胸,掌握了宇宙變化的規律,那麼天地就只能如此運轉,而不可能以別的方式運轉,不行而知,靜則聖動則王。

君子雖不能通天徹地,但是他適應環境的速度非常敏捷,他總是可以很敏銳的對當前所發生的一切,做到通權達變。

小人的理解力,太過於淺薄,意識和觀念總是被舊的形勢奴役,無法懂得世界的常然,更無法應對世界的變化。

遺憾的是,在時空的維度裡,聖人寥寥,君子也不佔大多數,更多的人,只是普通而又平凡,無法認識世界,甚至未能認清自己的人。

華夏文化中,政治的最高目的,是守一復正,政治的根最終是維繫於天道。

好的政治,就是符合天道,就是正;

不好的政治,就是背離天道,就是邪。

對儒家來說,政治追求的第一要務,是天下太平;

政治追求的另一個要務,是教化百姓,使他們通情達理。

在無法使得每一個百姓都通達事理之前,使百姓“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這便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理論來源。

這並非愚民政治,恰恰是符合常然的治理方式。

那麼怎麼樣才能擺脫“由之”而“知之”呢?

從先秦以來的社會治理秩序來看,是通過國家對百姓的教育來實現的。

《論語·學而》篇: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先秦以來,通過教育培養人才,選拔人才。

人們首先修習人倫道德以修身,成為守禮的君子,有能力者,則進一步學習治理天下的道理,來服務社會。

通過這樣真正的培養人才的教育方式,人們依據能力的不同,擅長的不同,走向不同的社會崗位,人人各具其位各盡所能,社會也就會和諧的發展,繁榮昌盛,長治久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