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尋寶之吉林博物館


吉林省博物院,原名吉林省博物館,1951年建館,1954年,隨省政府遷至長春市。2016年4月28日,吉林省博物院新館開放,新館位於長春市淨月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永順路1666號,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吉林省博物院是一座歷史與藝術博物館,直屬於吉林省文化廳,屬國家一級博物館。

元 青花雲龍紋高足碗 高11.4、口徑13釐米 侈口,深腹。高圈足上有三道凸弦紋,呈竹節狀。口沿為青花唐草紋。內壁暗花印行龍二條。外壁用青花繪一遊龍,並襯以火焰紋。青花色澤青翠濃豔,線條流暢有力,堪稱元代青花瓷器中的珍品。

金 定窯紫釉印花碗 高5、口徑17釐米 1974年吉林省哲里木盟奈曼旗白音昌出土 胎薄而細。芒口,矮圈足。釉色滋潤柔和,瑩潔可鑑,內壁飾花紋六組,每組內容不同,有牽牛花、牡丹花、荷花、梅花等圖案。構圖井然有序而又富於變化。施紫釉的定窯瓷器,傳世極少,因而彌足珍貴。


東漢 錯金銀“丙午神鉤”銅帶鉤 長15.7釐米 1968年吉林省榆樹縣劉家鄉出土 首部似鷹,眼窩嵌兩顆黑色玉石珠,前額嵌一綠松右,羽用金銀絲錯成。鉤身作鳥喙神人,眼窩嵌藍色寶石,額鑲一滴水狀綠松石,雙手抱魚,作舂食狀。魚身通體以金絲填成鱗片,體側嵌二銀片,似滴水狀。

遼 契丹文銅鏡 直徑26。2釐米 1971年吉林省大安縣紅崗出土 鏡作八角形。鏡背鑄契丹小字五行,陳述先生對鏡銘作過釋讀。大意是:時不再來,命數由天;及時解脫,天相吉人。鏡邊刻漢文“濟州錄事完顏通”七字。

高句麗(漢) 白玉耳杯 高3.2、口長13、口寬9.5釐米 1958年吉林省集安縣城內糧庫出土 在古代,耳杯用於盛酒或羹,亦稱“羽觴”。實用耳杯多為漆器,亦有陶質的,玉製耳杯為數甚少。此耳杯玉質光潤晶瑩,富麗端莊,系用新疆和田玉磨製而成。

清 龍泉窯刻花食盒   通高21、口徑29釐米   蓋面等距刻蝙蝠五隻。盒身以系耳為界,分為兩區:一區為牡丹與荷花,另一區為菊花和梅花。

遼 攪釉瓷盒   高4、蓋徑8釐米   1953年吉林省農安縣遼塔內發現   胎質堅密潔白。蓋與器作子母口扣合。矮圈足。內外均施白褐兩色釉,紋飾由蓋頂旋轉展開,猶如孔雀開屏,靜中有動。

遼 銀釉雞冠壺   高25、口徑6釐米   1975年吉林省哲里木盟奈曼旗沙力好來出土   淡黃陶胎。扁身,短管口,口唇微侈。上有馬鞍狀雙孔泉,供穿繩用。體側有皮條及針痕裝飾。通體施綠釉,壺身呈現光豔悅目的銀斑。

北宋 蘇軾《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卷(局部) 縱28.3、橫306、3釐米 紙本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宋景祜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口)生,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卒。北宋著名文學家、詩人和書畫家,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行、楷書得力於李邕、顏真卿和楊凝式,而自成一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