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原北大校長不置辦任何房產,租房被視為故居,差點因開發被毀


這是我在2006年時拍下的今天故事的主角——北京蔡元培故居。這個普通的小宅院位於金寶街南鄰。當年金寶街的開發,差點毀掉這處院子。

這是蔡元培故居在2018年的樣子。故居在東堂子衚衕西頭。

這是2008年時已經部分修復過的蔡元培故居。關於這個院子是否保留的激烈爭論,緣起於金寶街的開發建設。大家知道金寶街今天已經成為北京寸土寸金的地盤了,但在20年前也是通過對傳統街巷進行重新規劃開發而建設起來的。在建設過程中,有媒體記者發現蔡元培故居一側立著文保牌一側寫著大大的“拆”字,院內部分建築也有被損毀。

由此引發了國內媒體與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經過一番解釋與討論,最終,北京市規劃委員會與北京市文物局於2000年12月召開聯合辦公會,研究故居保護方案,認為蔡元培故居有重要的歷史價值且不在金寶街的道路用地內,宜原址保護。一場爭議方才有了定論。2009年時故居宣佈徹底修繕完畢。

事實上,嚴格來說,這處宅院並非蔡元培的房產。因為直到1940年他病逝,他也從未置辦過一處房產。這跟今天的我們拼命賺錢買房大有不同。那麼,既然這裡不是蔡元培的房產,為何社會各界還呼籲保留這個普通院落呢?


那是因為蔡元培在此居住期間,正是他在任北京大學校長的時間。當時的北大座落於故宮東北角的紅樓,距東堂子距離適宜,蔡元培就租住在了這裡。1916年12月,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學校長,他在任期間,被視為北京大學校史上的最輝煌時期之一,“奠定了北大的傳統和精神”。尤其是其間他成為“五四運動”的重要策劃人之一。

今天的宅院掛上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牌子。當年,正是在這處小院內,蔡元培第一時間獲知了巴黎和會簽約的內容,並在5月3日晚緊急召集北大學生代表來東堂子衚衕開會。這座小院為此通宵忙碌,準備各項遊行事宜。第二天,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愛國運動——“五四運動”正式爆發。

今天的蔡元培故居雖然保留了下來,但它周邊已是高樓林立了,它的背後就是金寶街的各類高檔酒店會所寫字樓。這處故居顯得那樣落寞、孤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