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一共有八個兒子,康熙非長非嫡,為何會被立為皇嗣?

人參的杯具


歷代王朝對立儲之事都有著“立嫡立長”的濃重情結,滿清皇朝也不例外。正如題者所言,康熙非長非嫡,為何會被立為皇嗣呢?有書君認為有以下三個原因。

1、康熙努力刻苦並勇於展示才能。

自古皇家兒女多聰慧,從小耳濡目染加上良好教育讓每個皇子都生長的出類拔萃,康熙的過人之處更在於能很好地展示自己。

史書上對康熙記載說:“自五齡後,學不倦,午夜批閱,每至宵分。”

他五歲開始讀書寫字,刻苦學習滿語、蒙古語以及《論語》、《中庸》等史籍,這種努力讓他視野開闊、思維敏捷,更讓他有勇氣在順治面前展示才能與智慧。

順治曾經問:“兒子們,長大之後你們都有何志向?”這樣的問話,於尋常百姓家可能只是普通的天倫之樂,但於皇家而言,卻是對皇子膽魄氣度的一種考量。

面對父皇問話,年紀小小的康熙從容答道:“長大後自當效仿父皇,黽勉盡力。”這樣的回答不僅展示了他的才華氣魄和淡定從容,更讓他在眾皇子中脫穎而出。

人生就像一個舞臺,只有勇於展示自己才能站在舞臺中央,康熙就是如此。

2、康熙因禍得福襲受皇位。

古代,醫學技術落後,天花作為一種烈性傳染病,一直被視為不治之症。順治的叔叔多鐸以及順治的五個兒女都是因為感染豆疫而逝世,可見這是一個多麼令人談虎色變的疾病。

康熙兩歲時感染天花,雖然臉上留下一些麻點,卻最終憑藉頑強的生命力活了下來。

所謂“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正是這場幾乎奪掉性命的大病,為他繼承皇位創造了有利的“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

史書記載,康熙的長子、四子、六子、七子、八子早亡,餘下有次子福全和五子長寧。

在天花病毒肆虐的年代,兩皇子均要面臨天花病毒的考驗,而康熙已經自帶免疫系統,自然是繼承皇位最合適的人選。

3、兩大話語權的支持。

孝莊皇太后聰明機敏,通於政略,輔助順治登基繼位,是順治身邊最重要的人,她在皇嗣繼承人選上有著絕對的話語權。

湯若望,耶穌會士,掌欽天監監事。他與順治亦師亦友,交往密切,史書說湯若望“睹時政之得失,必手疏以秘陳”,可見他與順治關係非比尋常。

為避免朝局動盪,孝莊皇太后懿旨立天資聰慧且出過天花的三皇子康熙繼位。

順治徵詢湯若望意見,湯若望以“出過天花終身免疫”為由,支持皇太后懿旨。

最後關頭,順治改變了讓皇兄傳承帝位的心思,一言而定康熙繼承皇位。

順治病逝後,年僅8歲的康熙榮登皇帝寶座,“康乾盛世”的大好局面從此拉開序幕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咱縱觀一下兩千多年的中國封建王朝的習慣,一般都有一個慣例,就是在皇位的繼承人的事情上,基本遵循著

有嫡則立嫡,無嫡則立長的辦法。這個嫡子呢說成大白話就是皇帝的正宮老婆,也就是皇后生的兒子,一般情況下如果皇后的兒子正常(不傻不捏不瘋不鬧)這個皇位基本上就是他的了,但如果皇后不給力,沒有生出兒子來,那麼除去皇后其他的嬪妃,貴人,答應什麼的生的兒子就可以作為預備隊,最大的兒子最有可能成為下一任皇帝,這個就是所說的無嫡則立長。但是問題來了,到了大清的順治朝,這個慣例沒有執行下去,因為玄燁被選為了下一任皇帝的接班人,而玄燁是順治的第三個兒子,非嫡非長。。。

雖然順治非常短命,只活了23歲就早早掛了,但是他的生孩子卻一點沒耽誤,他在這短短的一生中竟然有四位皇后,將近三十個妃子們,總計生了14個孩子(8男6女),其實玄燁作為老三能成為皇帝也是非常幸運的巧合,大家都知道雖然順治有四個皇后,但是前2個都是政治婚姻,順治幾乎沒有和她們有過多的情感和肉體交流,所以他們也沒能生下一兒半女,第三個皇后就厲害了,她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董鄂妃,在後來電視劇中的常客,順治愛她愛的不行,幾乎天天黏在她的宮內,就這樣的恩愛程度,董鄂妃很快的懷孕了並且生了順治的第一個嫡子(大排行第四子),順治高興的幾乎美到骨子裡,但是好景不長,這個生於順治十四年四月初七日的兒子,到了順治十五年正月二十四日便夭折了。如果此子不死,毫不意外他肯定就是順治的皇位繼承人了。

在大清朝,天花是最厲害的疾病之一,由於那陣子沒有研究出如何破解天花(牛痘法還沒被發現)基本得了這種病就是必死無疑,順治就是得了此病才早早掛掉的,在順治得病期間,咱盤點一下順治此時能夠接班的兒子們,他們分別是除皇長子(掛了)、皇次子福全(沒得天花,但是今後肯定得),皇三子玄燁(得了天花,命大竟然沒死), 皇四子(掛了)、皇五子常寧(沒得天花且太小)、皇六子奇綬(沒得天花且太小)、皇七子隆禧(沒得天花且太小)、皇八子永幹(沒得天花且太小)。從意大利來的湯若望在順治病中,曾經就立嗣的問題上被皇帝問詢,湯從科學的角度上給順治推薦了剛剛得天花痊癒的三子玄燁(因為按照湯若望的經驗,如果得了此病未死,便今後不再會被此病困擾,因為體內有了免疫力),後來孝莊太后(順治的親媽)也得知了此事,為了大清江山能萬年延續,她也站出來堅決的支持皇三子玄燁作為繼承人,就這樣順治死前大筆一揮,便把三兒子玄燁選定為了下一任的皇帝人選。

後來,玄燁親政後發生的事實證明,立康熙立對了。


老豬的碎碎念


順治共有後妃二十人,共為順治生了十四個孩子,八子六女,另外還有三個養女。這裡只說六個兒子,長子牛鈕早亡。次子福全,後被封為親王。三子玄燁,就是康熙皇帝。四子親王,為董鄂氏所生,早亡。五子長寧,被封為親王。六子奇綬早亡。七子隆僖早亡。八子永幹早亡。

順治24歲就去世了,他的兒女大多壽命不長。順治皇帝十分寵愛董鄂妃,董鄂妃為順治生下一位皇子,如果不是這位小皇子出生幾個月就早亡,皇帝位應由他來繼位。失去董鄂妃和小皇子的順治皇帝萬念俱灰,最後出家。


按理說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為什麼最後選中玄燁呢?孝莊太后起到關鍵作用!

玄燁生母佟氏的祖父曾跟隨努爾哈赤興兵抗明,屢立戰功,佟氏家族因此成為漢軍八旗中顯赫望族。因順治不喜歡佟氏,所以康熙小時候遭到順治冷落。但是孝莊太后對玄燁母子格外鍾愛,孝莊派自己侍女蘇麻喇姑照顧小玄燁,還派師傅教他讀書寫字,孝莊自己也親自教他。



由於董鄂妃所生皇子早亡,玄燁迎來轉機。玄燁六歲時同哥哥福全,弟弟長寧進宮拜見順治,順治問三個兒子志向,福全為庶妃所生,年長地位低,他說願為賢王,長寧才三歲什麼都不懂,玄燁說:效法父皇,勤勉盡力。順治知道太后喜歡玄燁,是太后讓她這麼說的,一心想皈依佛門的順治開始有了想讓玄燁繼承皇位的想法。


還有一個原因是玄燁得過天花,那時天花是最可怕的疾病,所以玄燁得過天花能保證以後不再受此病而影響江山社稷。兩年後,也就是玄燁八歲時,在孝莊太后的堅持下,順治皇帝立玄燁為皇帝,從此開始了康熙輝煌的一生!


微百科noland


清朝是北方遊牧民族入主中原,以嫡長子為繼承人是漢族秉承的宗法制,兩者開始是不相干的。康熙皇帝曾經在三藩之亂的特殊時期立自己的嫡子為繼承人,但這並不是清朝初期的傳統,是康熙效法漢族制度以圖安定人心。

康熙的父親順治皇帝是清朝第一代入主中原的皇帝,他自己也非嫡非長。順治皇帝的兒子裡康熙排行第三,生母佟佳氏為庶妃,地位並不高。順治皇帝長子早夭,但康熙還有個哥哥叫福全是在世的,確實無論排行還是出身,康熙都不佔優勢。

康熙之所以能被選中當繼承人有以下幾點原因:據說康熙的生母孝惠章皇后有孕在身的時候,每次去給孝莊太后請安時,太后都看到她“衣裾有光若龍繞”,太后就說她懷順治皇帝的時候也是這樣的,這個孩子將來一定有大福氣。而事實上這個故事裡講的所謂祥瑞是不可靠的,但顯然孝莊太后的喜愛才是年幼的康熙的大福氣。

順治皇帝在幾個兒子年幼的時候曾經問他們志向。當時康熙的哥哥福全說“願為賢王”,而康熙則說,“願效法父皇”。康熙是八歲繼位的,如果真有順治皇帝問過這樣的問題,當時的康熙肯定還不到八歲,也可知年幼聰慧,從小就有大志向,所以順治皇帝很看重這個兒子。

最為重要的一點是讓順治皇帝視為第一子,視為嫡子的董鄂妃生的兒子,即皇四子死了。如果皇四子能長大成人,估計可能真的輪不到康熙。

還有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天花”。“天花”在當時是非常危險的病症。恰巧康熙年紀很小的時候就出過天花了,躲過災難留下了性命。出過天花了在這方面是有保證的,性命無憂,沒出過天花的皇子可能就不好說了。很的人就是因為年紀大才出天花而喪命。於是這件事也成了康熙走向皇位的適當推動力。


沅汰


康熙能夠被立,最主要的因素他是個麻子。

近十幾年盛行的清宮戲,生產了無數和康熙相關的影視劇,卻沒有一部能演出康熙是個麻子。即使在他們最擅長的清宮戲方面,中國的影視劇從業人員也一點沒有因為拍得多而稍微注意點細節。

(這類康熙與實際的康熙相去甚遠)

順治皇帝死的時候,雖然只有23歲,卻已經有8個兒子。長子早夭,還活著的兒子中,福全8歲,玄燁7歲,是兩個年齡稍微大點的。兩人都非嫡子,順治皇帝本人也都不偏愛。

滿清入關後,高層人物中死於天花的很多。順治皇帝本人,按現在歷史學家的考證,基本可以確定也是死於天花。

天花是一種惡性傳染性,在1977年在全球被徹底消滅,現在已經不再成為人類健康的威脅。天花有個特性,得過天花而沒有死的人會對天花免疫,不會再有得天花的危險。得過天花,肯定有個後遺症,臉上會有不少麻子。

順治的兒子中,當時只有康熙得過天花還活了下來。雖然得過天花臉上會有不少麻子,可以想象想象會非常醜,但畢竟比別的小孩活到成年的概率大點。

順治死前擔心自己兒子都太小,害怕會活不長久造成政治動亂,一度想傳位給堂兄嶽樂,後來因為孝莊太后等人的反對作罷。

相比福全等人 ,可以對天花免疫的小麻子玄燁自然活到成年的概率要大一些。得過天花成為玄燁的最大競爭優勢,得以戰勝福全等人被擁立。

事實證明,這個選擇還算正確。麻子皇帝康熙別的不說,壽命在古代帝王中可以排名前列。


仁勇校尉


康熙能夠登基而且長壽,很大原因是因為天花,可以開玩笑的說天花是大清皇室的一種政治病,也就是說天花可以左右朝局。康熙他爸順治23歲就駕崩了,原因就是得了天花。在當時這可是九死一生的病,一旦染上那麼就是在一隻腳踏入了鬼門關,畢竟當時對這種病缺乏應對手段。

而康熙雖然非嫡非長,但是他有一個巨大的優勢是別人沒有的,這個優勢就是康熙以前得過天花。這就意味著康熙以後都不會被天花所困擾,這一得天獨厚的條件是其他王子所不具備的,康熙就因為著天花病而登基做了皇帝。並且這還是孝莊太后發的話,就讓康熙來做,誰讓他得過天花呢。

其實孝莊太后這一考慮在當時是在正常不過了,試想順治剛剛因為天花而駕崩,整個朝局都對天花驚恐不已,此時為了穩定朝局,選康熙也是最明智的,何況當時的大臣都表示了支持。畢竟如果因為天花導致朝局更替過於頻繁,那勢必會導致清廷的不穩定,而南方的吳三桂等人又蠢蠢欲動。

順治帝時期,其實清廷對於各個藩王的控制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加上有吳三桂這樣的漢人藩王,南方地區其實一直是處於權力真空地帶,清軍也大多駐紮在了北方,因為當時的蒙古人威脅較大。所以孝莊才會選擇讓康熙即位,因為如果在出現一次君王暴斃,那麼保不齊吳三桂這樣的藩王不會造反,那時麻煩就大了。


小司馬遷論史


順治帝立玄燁,也就是康熙,有三個原因,如下:

一、玄燁出過天花。那個時候天花被視為生死的大敵,一旦得天花,就像現在的重型白血病,就會被認為生命危機。

康熙那個時候還是皇子叫玄燁,他就出了天花,當時他被抱出皇宮,出城避痘,說好聽點是出城避痘,說難聽點就是被拋棄了,當時陪在康熙身邊治病的不是他的爸爸順治帝,也不是他的媽媽孝康章皇后,而是他的乳母也就是孫氏,也就是曹家發跡的那個皇帝的乳母孫氏。

在乳母孫氏等人的陪伴下,小玄燁竟然戰勝了天花,這也是康熙當皇帝親政後,一直厚待乳母孫氏一家的原因,那種感情不是母子勝似母子,後來康熙南巡住在曹家,還稱孫氏為我們的老人家,可見在康熙的心裡,早已把孫氏當了親人。

因為玄燁出過天花,他也成了唯一不怕死的人,所以立他為儲君,可以不再怕以後的儲君會因天花而死。

二、湯若望的支持。湯若望是國外的一個傳教士,卻深得順治帝的信任和重用,湯若望在順治帝徵求他的意見時,提出了出過天花的玄燁,順治帝也採用了湯若望的意見,最終立玄燁為儲君。

三、孝莊太后的支持。孝莊太后一直非常的疼愛玄燁這個聰明過人的孫子,特別是玄燁出過天花,更是讓孝莊太后心疼不已。孝莊太后有超強的政治天賦,她從玄燁的言行中看出,這個孩子將來具備君主的天資,當然也正是孝莊太后的授意,湯若望在覲見順治帝的時候,才提出了玄燁出天花可以當儲君的意見。

四、玄燁的天資聰明具備君主的條件。玄燁雖然缺乏父愛母愛,但卻深得祖母孝莊太后的喜歡,從小也跟在孝莊太后身邊,受到了孝莊太后的教育,再加上他天資聰明,在回答父親順治帝提出的問題時,總能有自己超凡的見解,這些也是順治帝取中他的原因。


紅學愛好者蕭夢


嫡長子繼承製是中國古代皇帝繼承普遍使用的制度,嫡長子指的是皇帝的正妻,也就是皇后的所生的長子,皇后的其他的兒子叫做嫡子,非皇后所生的叫做庶子,最大的那個叫做庶長子。

比如劉邦的嫡長子是呂后生的漢惠帝劉盈,是劉邦的次子,劉邦的長子是劉肥,其生母是曹氏,所以劉邦稱帝的時候,劉盈就被立為太子,雖然劉邦一度想廢劉盈的太子之位,改立戚夫人所生的趙王劉如意,但是遭到了群臣的反對,因為嫡長子繼承製是被普遍認可的。

但是這種制度並不適合遊獵民族的清朝,他們的首領主要來自於推選制,就是選出能力最強的人來當首領,這樣才能帶領大家過上更好的生活。努爾哈赤死的時候,並沒有立下遺詔讓誰來繼位,皇太極是被眾王推選出來的。

皇太極的時候也是這種情況,但是由於多爾袞與皇太極的長子豪格勢力相當,兩個都沒有成功,而是採取了一種折衷的辦法,讓皇太極的第九子福臨來繼位,而此時福臨僅僅有六歲,由多爾袞和鄭親王濟爾哈朗(努爾哈赤的侄子)進行輔政。

我們再來看看福臨的情況,福臨死得早,但是仍有八個兒子,康熙帝排名第三,如果董鄂妃生的那個兒子(追封為榮親王)不是早夭的話,那麼福臨的繼承人必定是他,因為榮親王雖然是福臨的第四子,但是在出生的時候,就被冊封為皇第一子。

福臨的長子叫牛鈕,出生不到三個月,就夭折了,福臨的次子叫福全,比康熙帝玄燁大一歲,那為什麼康熙能最後勝出呢?有幾個原因。

第一,康熙帝得過天花,但沒有死,而福臨是因為天花病死的,福臨當然不希望他的繼承人也像他這樣的,所以康熙就成了首選。

第二,康熙從小就喜歡讀書,而且十分刻苦,雖然才八歲,也表現出他過人的一面,福臨問他與福全的志向的時候,福全說要當個賢王,而康熙說想當效仿父皇。

第三,孝莊太后喜歡康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第四,清朝是立賢不立嫡長,這一點很重要。


歷史簡單說


順治的第一個兒子,出生後夭折,第二個兒子福全,第三個兒子玄燁。康熙確實既不是長子又不是嫡出,但康熙自幼聰慧,頗得順治喜歡。

有一次考試,順治問福全和玄燁以後的志向,福全說想做一名賢王,而玄燁說要做一名明君。

第二,玄燁小時候頗得孝莊太后的歡心。他繼位得到了孝莊太后的支持。

第三,玄燁得過天花,而且治好了。

玄燁的最終勝出,與其挺過了天花有著很大的關聯,讓身染天花的世祖和看到身邊多個親人染痘而死的孝莊太后,看到了一個命硬的皇子。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順治在臨終前對於傳位給哪個皇子猶豫不決,於是派人問了洋大人湯若望的意見,湯若望根據自己的經驗告訴順治:天花這個病只要得過一次,終身就不會再受感染,而皇三子玄燁在2歲的時候就得過一次天花,並且自己痊癒了。

順治因為自己就是得的天花,對這個病有深刻體會,為了避免皇位頻繁更替造成的動盪,再加上他的母親孝莊皇太后中意這個自幼聰慧的皇孫,故而,最後把皇位傳給了康熙。也有了後來的千古一帝!


小王看歷史啊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先看看順治的八個兒子的情況。當順治在1661年2月5日駕崩之前,確實曾經有過八個兒子。但是,在這八個兒子之中,長子牛鈕、四子榮親王早夭,特別是四子榮親王,是順治最為寵愛的董鄂妃所生,被他稱為“第一子”,絕對是會被立位繼承人的,結果出生後連名字都沒有取,就去世了,追封為榮親王。

剩下的兒子們,從第六子到第八子,年紀太小,都是1-2歲。在當時的醫療條件下,變數實在太大。那麼合適的繼承人,實際上就是皇二子愛新覺羅·福全、皇三子愛新覺羅·玄燁和皇五子愛新覺羅·常寧這三人。

從年紀來看,最大的福全八歲,玄燁七歲,常寧才四歲。他們的年紀都很小,因此也沒有什麼“國賴長君”的提法了。

對於漢族人來說,是“嫡長子繼承製”,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在清朝看來,母系身份高貴,固然是一個很重要的優勢,但這三人之中,母親都非皇后,皆為庶出,因此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對於剛剛入關的滿人,長子繼承製也不管用。縱觀整個清朝,都沒有將是否為長子作為皇位繼承人的標準。甚至可以說,長子不長子,在滿清皇族中不是考慮的問題。

那麼,接下來考慮的問題就是順治皇帝的個人意願了。福全是寧愨妃董鄂氏所生,很可惜,這個董鄂氏並不是順治皇帝愛得死去活來的董鄂妃,順治對他沒有多大感情。有一次問他的志向,福全也脫口而出:“願為賢王”。這可能也為他的一生埋下伏筆。這個問題在同時問玄燁時,玄燁回答願意效仿父皇,這讓順治相對看重玄燁。

不過,因為順治全部心思都花在董鄂妃上,玄燁的生母佟佳氏、常寧的生母庶妃陳氏,都不受寵愛,對於三個皇子,順治都沒有特殊的感情,可以說,立誰不立誰,沒有太多的不同。

那麼決定性因素是什麼呢?根據《湯若望傳》的記載,因為當時清廷皇宮之中,流行天花,這是一種可怕的流行病。據說順治皇帝本人就是因此而死,但這種疾病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凡是得過而未死的人,終身便不會再得,這也是後世接種疫苗的原理。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帝位的穩固,不至於接二連三更換皇帝,順治決定選擇玄燁作為自己的繼承人。這也就是後世被人稱為清聖祖的康熙皇帝。他不僅有能力有魄力,開啟了康乾盛世的帷幕,更因為年富力強,壽命長久而穩定了清初的局面,也沒有辜負順治皇帝的一片苦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