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棉花和棉被時,祖先們是如何捱過寒冬的?

ipgks


沒有讀過太多的古籍,所以無從得知古代人寒冬到底是怎麼過來的,但是從之前看到的一些文章裡現代成長於城市裡的年青人對以前農村人生活各種想像,甚至是查資料,感覺相當的不靠譜。

所以作為從小在農村長大的人,在還很貧窮(缺少工業品)的年代裡,農村人是如何禦寒的,以及查資料得知哪些農西是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可以很好用來做冬天的衣物的。從這個思路來看,可以比其它一些答主可能更靠譜一些。必竟那個時代有些生活方式和古代還是很像的。

(特別說明:古代人的生活其實是很艱難的,俗話說“大穿新、二穿舊、三穿破”一家幾個孩子很難添一件新衣服。絕大部分人家都是要忍飢挨餓的,一般地主家能吃飽就不錯了)

首先是腳,我們小的時候農村有叫“高木屐”的,其實相比現在的鞋,都是非常保暖的。


原料是木頭和蘆葦花,這兩樣都是中國一直就有的原料,非常保暖,尤其是雨雪天氣,由於下來的木頭很高,所以裡邊不會潮溼,比當時的棉鞋好多了,缺點是底太高,走路不穩,容易摔倒,但是習慣了還好。

枕頭,布袋裡邊的填充物是香蒲。

這個黃色的頭曬乾了的絨也是非常的保暖,但是做枕頭有一點不好,就是時間長了會板結,不像現在的枕頭你壓扁了手一鬆放上回復原狀。

睡:下邊鋪的有些人家是蘆葦,切成和床一樣長的一段一段,鋪得厚厚的,上面再鋪上席子,當然這樣也算不上怎麼保暖,但會好很多,上面還要鋪上被子,當然,這裡說的是沒有棉花的情況下。那麼又用到了上面的香蒲,這回用的是葉子。會編成厚厚的跟席子一樣大鋪在床上,叫“蒲合”,這個東西的保暖程度應該趕上兩三床棉被的,真的非常暖和。小的時候學校組織外出考試,住縣裡兵營的時候睡過一次,很有印象。

以上說的這些都是自己親身見過的。而且這些原料自古以來中國就有的,所以我想古代人長期的與自然作鬥爭的過程中肯定會用到的。況且做法也一點不復雜,而且原料很普及,到處都是。

至於棉衣,相信既然沒有棉花,用香蒲絨填充也不是不可以的。但動物的皮衣就算了,古代人真的是要很有錢的人家才穿得起的,一般人家連飯都吃不飽,就別想了。

當然,這個大家一定也不陌生了,叫蓑衣,中國遠古時代就有了,主要雨雪天氣穿的。


異視角科技


當現在的長絨棉傳入中原之前,我們的祖先怎麼過冬呢?

辦法其實挺多的,我們可以從服裝居室兩方面來談。

一、服裝

古人過冬,當然也要穿著厚實保暖的衣服,這些冬衣材質不一,我們可以分等級來看。

1.裘皮

就是用狐狸、旱獺等動物的皮毛製成的高級冬衣,我們不妨來讀一下詩經裡的幾句:

一之日於貉,取彼狐狸,為公子裘。——《七月》

彼都人士,狐裘黃黃。——《都人士》

這兩句,都反映出在周代裘皮是貴族或者“城裡人”所穿的,而皮料的來源,其實是普通勞動人民辛勤捕獵所得。

當然,正所謂“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勞動人民自己是穿不成裘皮的,《伐檀》中說: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特兮?意思是說,你們自己不打獵,憑啥家裡掛滿了獵物?這就是底層人在發洩不滿。

直到清代,裘皮都是官員、貴族們的過冬最愛,而且根據官品高低,所穿的皮料也不一樣,非常嚴格。看過《荒野獵人》的朋友,一定記得小李子跟印第安人在荒野中大量捕獵,獲取毛皮。據說當時的美洲皮草有一大部分都是銷往清王朝的。


2.棉衣

沒有棉花就不能做棉衣嗎?非也,古人還有一種珍貴的填充料——絲綿,也叫作綿絮

其實,絲綿是養蠶繅絲的副產品。我們知道,蠶長到一定程度就會結繭,想要獲得絲綢,得先把這些蠶繭放到水裡去煮開,然後從裡面尋找頭緒,把一根一根的絲抽出來,再紡織成絲綢。

煮過蠶繭之後的水裡,就會有許多絲綿,其實原本就是蠶繭表面的斷絲,把它們從鍋裡撈出來晾乾,再像彈棉花那樣弄鬆軟,就是上好的填充料了。

古代有條件的地區幾乎家家都有蠶桑,所以朝廷也把絲綿當做一種稅收。比如曹操打敗袁紹之後,就規定每家每年除了糧食外,還要上交絹二匹,綿二斤。這裡的綿肯定不是棉花,而是絲綿。

(畫像石中的閔子騫故事)

那麼古代平民能不能穿上絲綿呢?

經濟條件好點的,應該還是有機會,畢竟家家養蠶,如果產量高一點,除了給朝廷上交,自己也能剩下一些。比如在著名的閔子騫行孝故事中,閔子騫的後媽給自己的親兒子用絲綿做棉衣,而給閔子騫用蘆花來冒充絲綿。故事的真假且不論,從中我們可以知道,普通人也是有機會穿絲綿的。


除了上面說的兩種外,厚布、毛氈等織物,也會被用來製作衣物或被褥,用以禦寒,陸游說“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點著火堆,披著域外傳來的毛氈還擼著貓,這樣的冬天簡直不要太舒服。

(宋畫《猴貓圖》)


二、居室

到了冬天,古人也會想辦法給室內增溫。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爐子肯定是會生起來的。簡單點的挖個地坑,生上一堆火,也夠用了。

(遼墓壁畫中的火爐)

除此之外,古代還有“地暖”或者“壁爐”。在秦咸陽城遺址,就發現了壁爐的遺蹟。在漢長安城的宮殿遺址中,有的房屋地下修造了密集的矮柱礎,在上面鋪設木地板,研究者推測,到了冬天,僕役們就會在木地板下面放上暖爐,讓地板也變得溫熱。


當然,上面說的這些,還都是有辦法過冬的人,至於那些最窮苦的百姓怎麼過冬?

我們還是再看一首詩,即唐代詩人羅隱的《雪》: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

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考古軍中馬前卒


沒有棉花和棉被有皮草啊,還可以烤火,還有房子。

《呂氏春秋》裡說衛靈公天寒鑿池,宛春勸諫說“寒起役,恐傷民”。就是說天寒地凍的時候大興工役會因此而讓百姓受到傷害。衛靈公很詫異地問:很冷嗎?似乎是一點感覺也沒有。衛靈公為什麼不覺得冷?宛春的話一語道破,“公衣狐裘,坐熊席,陬隅有灶,是以不寒。”

這裡面講到了三種保暖措施:衛靈公穿了皮草,而且是上等皮草“狐裘”。就是唐代詩人岑曾說的“狐裘不暖錦衾薄”。可見穿皮草這種禦寒方式沿用了得有至少有一千年。

“坐熊席”是說坐在熊皮褥子上。衛靈公的時候沒有高坐具,設席而坐,等於是坐在地上。冬天地上冷,用熊皮設席就很暖和了。三國時期官渡之戰以後袁紹死了,三個兒子爭奪繼承權,袁熙、袁尚逃到遼東被公孫康給抓住了。公孫康直接把袁氏兄弟扔在馬廄裡讓他們坐在凍土地上,遼東天寒地凍,冬天坐地上受不了,於是袁氏兄弟要席子。公孫康說“卿頭顱方行萬里,何席之為?”腦袋都要出遠門了,還要席子幹什麼?由此也可見,古人冬天坐的席子也很重要,是重要的保暖措施。

宛春說的“陬隅有灶”意思就是說屋角里還有火可以取暖。可見古人不只是穿得厚,而且保持了以火取暖這種從原始社會就一直使用的保暖方式。

裘服是貴族穿的,一般人怎麼辦呢?古代沒有棉花,但是有絲綿。所謂絲綿是從蠶絲裡抽出來的。“纊為繭,縕為袍”,纊指的是新絲綿,縕就指的是舊絮。絮新絲綿的禦寒衣服叫“繭”,這是一種暖和而相對高級衣物。那麼絲綿穿過了,舊了、髒了也不能扔,所以要“洴澼絖”,就是漂洗。所以先秦和漢代“洴澼絖”,即漂洗絲綿,是一個職業。比如贈飯給韓信的漂母,乾的就是這件事。洗過之後的絲綿就成了舊絮,當然也就沒那麼暖和了,用舊絲綿絮成的衣服就叫“袍”。有的袍裡除了舊絲綿可能還得加上亂麻之類。《詩經》裡說“與子同袍”,可見“袍”是不怎麼高級的衣服。

除了以上說到的這些禦寒方式,還有比較奇特的。漢代住在松嫩平原和黑龍江下游的肅慎人在冬天非常寒冷的情況下禦寒的方法是“冬以豕膏塗身,厚數分,以御風寒”。就是用豬油膏塗在身上,塗得厚厚的,認為這樣可以禦寒。另外肅慎人是穴居,越尊貴的人住得地窖越深,最深的有九層,這樣冬天也可以保暖。


沅汰


棉花不是唯一織物。

有絲綢 。有麻佈。

甚至有其他代用品。

現在人總是問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彷彿沒出去行走過一樣。

況且,我們老家,還有野棉散花,一直存在。說明有些東西在中國本來有。只是未加培育,品種未加改良。因為我們有更好的替代品。

把酒話桑麻,就是很好的例證。

桑,即蠶桑,絲綢。

麻,即各種麻佈。


祖龍漢


冬天山區裡的人穿獸皮,平原人穿羊皮,狗皮兔皮,一件皮衣穿好幾代呢,一般窮人也穿得起,再窮的蘆葦絮的棉衣,或兩件單衣,屋裡燒柴火炕禦寒,古代人抗寒能力強,夏天窮人麻布衣。


山外青山樓外樓27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是對古人冬季穿著的描寫。古代人多穿貂皮、裘皮來保暖。當然都是貴族能穿上的,平民老百姓要如何取暖呢?當然聰明的古人是有辦法的,火塘、火牆、火炕、爐灶、地炕。大多數燒的木炭,還有柴。古代柴相當於現在的煤哦,很好賣的。


夢遙路長


大概是那時候的冬天沒有現在這麼冷,北方人心疼自己


旋律微音


不是還有獸皮嗎?再不濟還有體毛嘛。


很土不壕


獸皮,樹葉,茅草。


老潘2472


當然是用稻草了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