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昆山人“钱袋子”鼓起来,收入翻了数十倍!

“1978年,我每个月的工资只有32元,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家住琼花新村的市民陆瑞林说。


40年,昆山人“钱袋子”鼓起来,收入翻了数十倍!

▲1978年马鞍山东望



今年73岁的陆瑞林是昆山晶体管二厂退休职工。回忆起40年前,他感慨万千。他清晰地记得1978年为了盖房子,他和妻子省吃俭用攒了5年,钱还是没有凑够,最后不得不问亲戚借了500元。“500元,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不吃不喝一年多才能还清。”现在陆瑞林和老伴都已经退休,退休工资都在3000元左右,日子过得美美的。

40年,昆山人“钱袋子”鼓起来,收入翻了数十倍!

▲70年代末,正阳桥及娄江河道


改革开放初期,昆山与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低收入标准,“大锅饭”盛行,大多数生活必需品需凭票证(粮票、油票、肉票、布票等)供应,“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已属比较高档的耐用生活消费品。那时的“万元户”更是凤毛麟角,成为人们仰慕的有钱人。

住户调查数据显示,1978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仅361元和200元,按照一个三口之家计算,全年全家的收入只有千元,仅能维持日常生活必需开支。1990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84元和1577元。


40年,昆山人“钱袋子”鼓起来,收入翻了数十倍!

▲1990年左右——九十年代长江南路立交桥



1992年,昆山经济开发区获国批,昆山外向型经济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大幅增长。

40年,昆山人“钱袋子”鼓起来,收入翻了数十倍!

进入新世纪,随着改革的深入和昆山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同步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市委市政府一系列富民政策激励下,我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除了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均成为拉动居民可支配收入快速提升的主要力量。

2002年,我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一万元,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569元。

40年,昆山人“钱袋子”鼓起来,收入翻了数十倍!

▲2007年开发区风貌


近10年来,昆山经济高位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加快。


40年,昆山人“钱袋子”鼓起来,收入翻了数十倍!


2017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19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489元,分别是1990年的30倍和19倍,2007年的2.7倍和2.9倍。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军,我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始终处于全国各县市前列。


40年,昆山人“钱袋子”鼓起来,收入翻了数十倍!


让我们期待昆山站在新的起点,

向更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大踏步,

翻开新篇章!


小昆微互动

#改革开放40周年,你的生活发生了什么改变?#不妨留言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微观40年】

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面宣传展示昆山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昆山发布”联合“第一昆山”推出“微观40年”栏目。通过反映昆山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成绩和人民生产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采用小切口、讲故事的形式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报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动员广大干部群众与时俱进弘扬“昆山之路”精神,解放思想勇争先,改革开放再出发,为走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昆山之路”、做好高质量发展榜样而拼搏奋斗!

昆山日报记者/陆娟

部分图片来源/昆山档案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