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繡:北京知青回咱祁縣側記

最美祁縣首發

我和在白圭插隊的北京知青可謂是同齡同村人,我與他們一起摸爬滾打,相識相知,相處的像兄弟姐妹一般,和他們長相廝守很有共同語言。當年在茶餘飯後,田間地頭,互相溝通,相互交流,有時談笑風聲,有時因為一點意見不同爭的面紅耳赤。可以這樣說,在當時我知道的東西他們不一定知道,而他們知道的我基本上都知道,為此他們曾經“氣”不過,所以就戲稱我叫“王博士”。我心裡很清楚這個稱謂,褒義貶義全有,但卻肯定是善意的,這是因為我同他們相處的非常融恰,沒有根本的利害衝突。

聽到北京知青要回白圭的消息,我的腦海裡掀起了巨大的波浪,因為這是驚人的喜事,也是新聞界難以捕捉的大好良機。得知《最美祁縣》平臺抽不出人手關注這件大事時,心裡很盲然。

本來10月14日(農曆九月初六),瓦屋朋友兒子娶媳婦,我準備去赴宴,但是又怕耽誤了北京知青返祁這次千載難逄的良機,只得推掉酒席,全程跟蹤北京知青50週年慶典活動。

事先得知10月13日晚上,北京知青住喬家公寓,我便騎著電動自行車趕到公寓與他們會面。因為當年都是十八九歲大姑娘小夥子,近50年不見如今都變成白髮蒼蒼的老頭老太婆了,如果不報名姓誰也不敢認誰,一當互報了姓名就相互擁抱在一起了。足見我當年與他們相處的情感之深…

相擁之後互訴衷腸,互相介紹了分別幾十年後工作、生活和家庭情況,更多的是回味當年在一起相處的美好時光。他們硬是留我一起吃了晚飯才肯放我回家,並且是依依不捨地相約明天再見,回家路上身上很冷心裡卻是熱呼呼的…

14號上午我們如約來到昌源河溼地公園,當天的公園裡不能說人山人海,可以說熱鬧喧天!遠看鮮豔的彩旗迎風招展;近看一道道橫幅標語遍佈廣場所有醒目的地方,呈現出一派隆重熱鬧的節日氣氛。

九時許,北京知青返祁50週年慶典暨知青碑揭幕儀式開始。首先由縣委一位女領導代表縣委致詞,然後一名男知青代表講話,他用非常衷懇的語言,回顧了50年前美好的點點滴滴和祁縣的變遷,盛讚第二故鄉的父老鄉親對他們熱情照顧和精心培養,使他們從無知的城市青年,逐漸成長為對國家對人民的有用之才。

9:30由一名女知青詳細介紹知青總人數及分佈;知青碑的來源、形狀、顏色、重量以及碑敘,詳情如下:

在咱們祁縣插隊落戶的知青來自北京的17所中學共275人,分別分佈在祁縣3個鄉鎮(當年叫公社)8個村,其中:西高堡村26人,夏家堡村31人,北左村40人,南團栢村27人,白圭村38人,閆漫村45人,下古縣村35人,梁村33人;北京知青自動捐款從河南安陽採集天然形成的山石,顏色美如晚霞,重約13噸,據專家考評大約形成於10億年之前,喻有長久永恆之意。碑長4米,平均厚度約0.7米,總高2.8米,碑身正面刻有“北京知青之鄉”六個綠色大字,碑的背面刻有碑敘,介紹北京知青插隊經歷和過程: 1968年,秋盡冬初,知青男女,離別首都;千里赴晉,祁縣落戶;田間地頭,甘苦共度;…2018,此碑記述,不老年華,青春永駐。

9:40許,知青碑揭幕儀式開始,在鑼鼓喧天和人們的歡呼聲中,祁縣縣委書胡文勝和知青代表,緩緩揭下紅色碑幕,六個翠綠大字“北京知青之鄉”款款呈現在大家眼前,200多名北京知青和上千名圍觀的父老鄉親,歡呼雀躍,紛紛拍照,溼地公園的現場非常壯觀,立即彙集成歡聲笑語的海洋…

慶典活動進入第二樂章,8個村的幹部及村民代表,伸出雙手和各自的知青熱情擁抱,並牽引著車隊奔向各自的第二故鄉。

我在白圭小學主會場親眼見證,並親自主持了白圭的隆重歡迎會,在會上知青代表杜紅海、李長鳳先後講話,暢談了與白圭父老鄉親割不斷的親情。白圭的第一書記劉潤明,村長郭曉明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熱烈歡迎遠在北京的白圭人回村。小學生代表和小學王校長也致了歡迎詞,然後由我致歡迎發言,當時我的發言多次被知青熱烈的掌聲打斷。我發言的同時,知青代表向學校和孩子們贈送了禮品。會議結束前,我將最近完成的《四海一家》簡裝本贈送給知青代表張福榮,歡迎慶祝會在歡聲笑語和熱烈的掌聲中結束。

會後知青們三五成群步入村委辦公室,進行親切友好的座談。座談會邀請了當年的村幹部任孝敬,郝受勤,婦女主任兼小學校長郭耀仙,民兵幹部吳希富、王汝俊等參加。由於現在老任雙目失明,與知青們面對面交談比較困難,知青們便用自報姓名的方式進行交流,十分可喜的是,老幹部任孝敬竟然能記起知青們的名字,這使在場的所有人,特別是北京知青們倍受感動…

座談會在熱烈的掌聲和歡聲笑語中結束。由於時間的關係,會後立即進入第三樂章一一共進午餐,飯菜不能說太豐盛,但卻是具有本地鄉村特色的“美味佳餚”,盛情的白圭人在餐桌上擺滿了差季節的食品,比如鮮紅色的壺瓶脆棗、紅綠黃相間梨梨棗以及新鮮誘人的嫩玉米(知青們叫老玉米),所有這些都是不遠百里,跑了很多地方採購回來的,看到這一切,把北京來的白圭人激動的熱淚盈眶,都不知道說什麼才能表達他們此時此刻的心情…

午飯後有一點時間自由活動,激動人心的時刻又向白圭的父老鄉親和知青們襲來,當年同吃同住同勞動,相知相識同甘苦的老農民,特別是同齡人,你拉我扯都想讓難得一遇的知青,能到他或她家坐一坐,嘮嘮家常共敘衷腸。而此刻的知青們是盛情難卻又無可奈何,畢竟時間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

我佔了親自接待他們,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先機,有幸把他們中的部分知青請到我家短坐,並且在掛滿果實的柿子樹下合影留念,留下永恆美好的瞬間…

時間過的飛快,不知不覺知青們乘車出發的時間很快就到了,北京知青和白圭的父老鄉親只好一一惜別。我於心不甘再次上了他們乘坐的大巴,又一一握手告別,真誠希望他們有空再回白圭來…

俗話說得好,世間沒有不散的筵席,人留天不留,滿載北京知青的兩輛大巴終於緩緩的啟動了,而車上的知青和車下的鄉親臉上還流露著戀戀不捨的神情。車上的人不停的向下招手,而下面的人向上招手不停,車已經走的越來越遠了,鄉親們的手也沒捨得放下來…

我看著一步步遠離白圭大巴車的背影,不免又引起了當年的回憶:

50年前,一群非常童真稚嫩,乳臭未乾的北京娃,遠離父母學校,闊別家鄉,不遠千里從祖國的心臟首都北京,來到窮鄉僻壤的千年古鎮一一白圭。當時他們心裡什麼也沒多想,心裡只想著熱愛偉大領袖毛主席!義無反顧地響應毛主席的號召,接受祖國的召喚: 知識青年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可以這樣說,當年祖國各地需要他們,人少地多比較貧窮的白圭更需要他們。熱情樸實,真誠善良的白圭人民更需要他們,正因為如此,非常熱情好客的白圭人民用最高的禮遇,熱烈歡迎遠道而來的,最尊貴的客人,也是未來的新型農民,歡迎來自此北京的38位知青一一白圭人民心中最親愛的親人。

北京娃剛來到白圭時,所有的一切都是新的,所謂新,就是從未見到過,更沒有經歷過,可以說是從零開始,以城市到農村,從市民到農民,接受脫胎換骨的考驗和磨鍊,他們當年的感受只有他們自己最清楚。

客觀地講,他們剛到白圭時,用“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當然這不是他們錯,沒有一點貶低他們的含義。可以直白地說,他們剛來的時候,手不能拿肩不能挑,什麼農具也沒有見過,更不說如何使用了。剛來農村非常率真,有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倔勁,什麼髒活累活都搶著幹,鄉親怎麼攔都攔不住。但是畢竟他們是城裡娃,細皮嫩肉的,沒過幾天,雙手雙腳都打起血泡,肩膀更是疼的挨都不敢挨,一天干完活兒,一是火的吃不下飯,二是疼的睡不著覺。他們從孃胎出來哪裡受過這樣的苦,真的難為他們了,鄉親們看在眼裡,疼在心裡,都想辦法儘量幫助和照顧這些遠離父母的北京知青…

說起五穀不分不是誇張,還真有其事,麥苗韭菜分不清,穀苗和草分不清,野菜(俗稱老來齊)和芝麻苗分不清,不免出現讓人們哭笑不得的事情。比如隊長讓他們間穀苗,他們卻把穀苗拔掉留下許多草(當然也有穀苗),更讓人們又可氣又可笑的是,一天收工回來,他們幫農戶家採野菜餵豬,這本來是值得誇獎的好人好事,但是誰知道他們卻把好好芝麻苗,當成野菜給採回來了。這樣的笑話比比皆是,數不勝數,這又能怪誰呢?好在他們經歷風風雨雨,以不屈不撓的驚人毅力,經過長時間的打拼磨鍊,一天天好起來,終於成為對祖國對人民有作為的人!以前的一切都成為過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