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战斗轰炸机,为何有了苏30还要研制歼16?

石秀芝


这个,首先澄清一下,苏-30与歼-16在我国空军与海军航空兵的定位并不是战斗轰炸机,我国军语里所谓的“战斗轰炸机”更类似于美军的F-111“土豚”与俄军苏-34的定位,被定义为一种具备一定空战能力(可以压制以F-4E与米格-21为代表的第二代战斗机),主要执行战役纵深空中遮断,兼职攻击水面舰艇的战术飞机。目前我军只有歼轰-7A还在执行此类任务。

而苏-30与歼-16在我国空军与海军航空兵里的定位并不相同,在我国空军的战斗序列中苏-30MKK与歼-16被认为是一种双重任务战斗机,即一方面可以执行制空拦截任务,有效压制敌手的第三代与三代半战斗机,另一方面也可以执行战役纵深遮断,战场遮断,攻击水面舰艇的任务,堪称空中多面手;而海军航空兵对苏-30MK2的定位相对简单,依然被定位为一型制空战斗机——海军的那24架苏-30MK2根据目前的消息并没有配备KAB-500、KAB-1000、Kh-59M等空对面攻击武器,连Kh-31A型反舰导弹甚至都只买了几十枚做做样子。反倒是在东海上拦截日本空自第9航空团的F-15J时表现十分活跃,有力证明了海空军对于苏-30定位不同。

至于有了苏-30MKK/MK2为何还要研发歼-16型战机,原因很简单:苏-30系列已经落后了,饶是俄国自己,改出的苏-30最先进的版本苏-30SM型其技战术性能也就介于歼-11BS与歼-16之间的水平。我们自己的苏-30MKK在前几年还能在“金头盔”上比划几下,这两年已经是廉颇老矣,连歼-11B都打不过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自己基于对苏-27平台的反向研发而设计,制造出了强大的终极版本侧卫歼-16战斗机,其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了。


军武次位面


问题很简单,因为不够用。苏30是我国引进俄罗斯的,数量有限,而歼16是国产的,生产数量可以按需而制。我国是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引进苏-30MKK战斗轰炸机(也叫多用途战斗机)。后期又引进其升级版苏-30MK2海军型,前后引进73架苏30MKK和24架苏30MK2。
苏30战斗机最初被称为苏27PU


。后期更名苏30其出口型加K,出口给印度的叫苏30MKI而出口给中国的叫苏30MKK,其功能作用与美国F15E相当。中国购买的苏30MKK是阿穆尔河畔共青城制造厂生产的,总体技术比较成熟稳定。而印度的则是伊尔库茨克飞机制造厂生产的,后来证明印度的苏30MKI很不可靠。

苏30一共12个外挂架,载弹8吨,可以挂载俄制各种空空,空地(舰)武器,N001VE多普勒雷达,能同时跟踪15个目标,并攻击其中四个。探测大型舰船可达400公里,小型舰船120公里。
苏30MK战斗机三视图

简单的数据,其攻击力不可小视,这也是我国的飞豹不能胜任的。而我们国家在拥有苏30战机的同时为啥要研制歼16战机,最简单的原因已经说了,我们可以自由制造。



我们的沈飞已经摸熟苏27飞机的技术性能,和制造工艺 还有使用多年的苏30的使用经验,歼16的出现是中国按照自己的实际需求而设计的。


除了数量上歼16可以自由制造,还有苏30的飞行性能和电子系统已经落后,我们不能对苏30进行大规模的升级改进,而自己制造的歼16就完全不同了,想怎么升级都可以。


歼16的装备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性能要远远好于苏30战机的N001VE多普勒雷达,电子战设备同样会优于苏30。而且在武器系统上,苏30战机只能使用俄罗斯的武器,这样就需要大量的外汇进口,还会受制于人。而歼16完全使用国内的各种武器弹药,不存在受制于人,更会有很大的使用灵活性。并且歼16战机的载弹量可以达到12吨,远超苏30的8吨。歼16使用很多五代机的技术,同时还可以做到各种改型,比如海军型,电子战型等,而苏30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网传歼16电子战型


所以国家在有这样的能力前提下,必然要研制歼16战机。


淡然小司


苏30是别人家的,我们只能花大价钱买,别人不高兴了还不卖给你;歼16是我们自己家的,可以随时造,不用受制于人。

曾经在马岛海战时候,阿根廷的飞鱼反舰导弹被法国人断货,最后不得不用A-4天鹰进行神风自杀式攻击,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战果,但损失巨大,最后还在家门口输掉了战争,输掉了马岛。如果有源源不断的飞鱼导弹,英国的军舰恐怕得瑟瑟发抖了,受制于人的教训总是不好的。

苏30MKK是我们在2000年开始引进的,后来空军非常满意又加单了,在后来海军也要,又买了24架。刚刚引进的时候,我们的战斗任务很重,压力也非常大,因此这些战机基本拿来就是狠练,一年少说也是训练个200小时不在话下,而苏30战机的机体寿命也就4000小时左右吧,算来现在已经该是退居二线的时候了,而我们第一批引进的苏27造就在2010年的时候就退役直接拆解了。

我们好像也没有对苏30MKK进行升级改造的意思,因为机体寿命已经接近尾声,改造需要对机体结构、航电系统进行彻底翻修、更换等,改造后武器还得进口俄罗斯的才行,花太多的冤枉钱就没有太大的必要了。

得益于工业的完备体系,苏27系列战机已经被我们吃透,而且在航电方面能力是强于俄罗斯一个档次的,最重要的是自己造的当然兼容自己的武器系统,就不用在去老毛子那里购买了,而且国际惯例,外销产品报不准就是一个猴版,性能上与俄罗斯自用可是差了一个档次的。

中国空军现在应该已经着手使用歼-16歼击轰炸机替代苏-30MKK歼击轰炸机,后者将会在飞行小时消耗完毕之后退役。歼16和苏30相比,航电系统更先进甚至比俄罗斯最新的苏30SM先进,例如它配备了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远,多目标攻击能力强,机载武器性能也更好,可以挂载国产PL-15中远程空空导弹、超远程空空导弹、PL-10红外成像制导格斗空空导弹,在执行对地打击任务时候,可以挂载国产隐身空地导弹、精确制导炸弹等等,具备较强综合作战能力。

性能更强,还不用受制于人,苏30已经落伍,歼16只是更新换代的必然结果!


狼烟火燎


同样是战轰,苏-30MKK和歼-16的区别还是很大的。至于我国为什么要研制歼-16还要从苏-30MKK这里找原因,首先,当年我们购买苏-30并不是当做战轰用,而是作为重型多用途战机使用的,早期引进的苏-30MKK只可以携带航弹和火箭弹,仅具备有限的对地攻击能力,而后苏-30MKK可以使用俄新研发的对地、对舰武器,使得苏-30MKK具备了战轰的能力。但是由于当时我国国产预警机等一系列武器系统尚未研发,使得苏-30MKK的远距离对空对地的打击能力相对有限。但是几十年来,随着苏-30MKK使用寿命接近尾声,摆在海空军面前的问题是苏-30MKK就要退役了,并且国产新式导弹无法在苏-30MKK使用,最关键的是那么拿什么战机来接替苏-30MKK呢?

资料图

由于我国在国产歼-11系列战机上已取得相对成熟的经验,并且随着大量国产新式机载武器的装备使用,我国空军对俄制各型导弹的依赖越来越低,甚至国产导弹性能要超过俄制武器。鉴于此,我国开始按照自己的需求设计研发国产战轰,最终我们看到了全新的歼-16,不仅在起飞重量、航程、载油量方面超过苏-30MKK,同时在机载武器系统、导弹武器、火控雷达等各个方面都超过了苏-30MKK。

资料图

比起苏-30MKK,歼-16的优势首先体现在各种机载武器上,比如远程空空弹PL-15,对地、对舰精确制导弹PL-10、PL-12等等;其次是机载电子系统性能的大幅度提升,尤其是有源相控阵雷达和现代化座舱的使用,使得歼-16的整体性能大大超出了苏-30MKK。这样我们一方面摆脱了对俄制武器的依赖,同时歼-16性能的提升更是研制歼-16的关键所在


果果零食屋


苏-30MKK和苏-30MK2是俄罗斯苏霍伊公司专门按照我国要求研制的一种战斗轰炸机,飞机结构相对于苏-27有了大幅度补强(基于苏-35UB),并且加大了内油容量,最大起飞重量达到34.5吨,能挂载大量弹药实施远程打击任务。

苏-30MKK/MK2虽然大大加强了我国空军和海航的纵深打击能力,但也存在明显缺陷,那就是航电过于落后。根据公开资料,MKK采用的N001VE雷达和苏-27SK的N001同样采用卡塞格伦天线,只是升级了新型计算机和软件以支持R-77主动制导空空导弹,在性能和分辨率上没有进步。MK2采用的N001VEP雷达增加了合成孔径地形测绘模式,可探测水面目标并引导Kh-31A反舰导弹。此外苏-30MKK/MK2的航电在苏-27SK原有航电的基础上增加了独立火控子系统以发射激光和电视制导空地弹药。

所以说虽然该机机身经过大补,但在航电上受到很大制约,并无法发挥出全部作战性能。苏-30MKK/MK2最初只能使用俄制制导弹药,后期苏-30MK2经过升级后才能挂载PL-12空空导弹,这种状况在战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解决之道就是对该机进行国产化,在保留原有先进结构的同时补充以国产先进航电和太行发动机,彻底摆脱对俄方的依赖。

歼-16航电的核心是有源相控阵雷达,在空空和空地性能上远超N001VE,现代化座舱显示系统和第3代凝视型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也大幅增强歼-16的态势感知能力。歼-16目前已经挂载了PL-15、PL-12、PL-10多种导弹,以及KL700A电战吊舱,并发展出电战改型,这都是在苏-30上无法实现的。

与苏-30MKK/MK2相比,歼-16是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产品,堪称国产“侧卫”的终极改型。


鹰眼战情室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有很深的思考,牵扯到如何看待中国三代的问题。可能在寻常人看来,三代就是三代,现在是四代机的时代,三代该退役了,魂舞大漠觉得不是这样,现在中国空军2000多架战斗机,三代机不足一半,还有大量的二代,或二代半飞机仍持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徘徊在三代机技术边缘的歼轰-7“飞豹”和歼-8-2等,深度改进型歼-7大量在役,要接替它们,只有安心把三代机的事弄好,因中国航空工业的长期落后,三代机之事未了,在军事强国,正步入四代当家的时代,如何面对这一技术局面,中国空军算计已定,那便是通过加速发展,以四代加上三代半,来肩负起保卫天空的神圣使命,为保证在这一进程中有机可用堪用,加速四代的成熟,加速三代半的研制,如歼-16、歼-10C、歼-15G等,加速二代机退役,而当家的主力,正是歼-10A、歼-11B和苏-30等,要挑起看护天空的大梁来,成为主力中的主力。

苏-30数量有限。空军76架苏-30MKK,海航24架苏-30MK2,作为重型三代多任务型战斗机,数量虽只区区100架,但从技术的角度来说,以其大航程、出色的飞行性能和挂弹量大,成为主力是自然的,和平时期空中巡逻什么也已够用。2016年斗法东海上空,使国人看到了苏-30的靓丽,使用美制战机的国家对它可谓相当忌惮,不知苏-30来了怎么办。说实在的,美苏三代作为世界主流战机设计,从一克也不用于对地攻击,发展到多任务型,成为各国空军三代技术潮流,美俄当仁不让,是引领也是空战思想的前卫所致,因此当我们进口大量苏-27并实现国产化以后,一面在国内打造歼-10A制空和歼-10B多任务型号,一面再次做出决策,购进苏-30,正是作战思想的悄然变化,判断甚为明确,无疑这一步我们跟上了时代,苏-30担负起了这样的使命,表现相当抢眼,因是在面临苏-30即将进入技术寿命终结日,我们倾力打造歼-16和歼-15双座电战型,以接替苏-30的位置和角色,发展成为三代半重型多任务战斗机,这一步走得相当坚实,相当有力,眼下可发展成为头等主力,并在未来很长一个时期持续使用。

朱日和的证明。中国空军何时完成四代当家,与三代半兼顾的使命?2017年的朱日和阅兵,给了我们答案,歼-20飞过去之后,接着上阵者歼-16,歼-10C,以及歼-15等,它们来接替苏-30了,三年五载之内形成大量装备,歼-7、歼-8和飞豹便能开始大量退出现役,开启了中国空军4+3.5时代,这一步的成功,更在于我们的“太行”成熟起来,并发展出系列型号开始了装机实验,如WS-10B等,发动机强航空则强,不再是一句空话,中国空军发展不再受制于人,这是可以感到深为欣慰、高兴和自豪的,我们的发展是有成的,过去多少辛酸与无奈,都在航空人扎实的努力中,化为乌有,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光荣,航空人成为了一张实干兴邦,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新名片。三代半任务的完成,寓示着可以集中精力向四代发力,一型不行那就造两型,空军和舰载都可以,我们如今有实力实现多种选择,只是三代航发已毕,四代航发正在努力,还没有完全成熟,但已用起来,在此期间,多练练战术,看看未来空中作战,到底是个什么阵仗,有了正能练起来,没有说什么,几见多少国家口沫四溅,连四代是个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怎么打,完全是画饼充饥罢了。

四代面临的局面。很有意思,没有的空喊口号,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会造四代者少,五代将更少,原来三代欧洲尚有双风可用,如今不得不靠进口实现拥有四代机的愿望,唯军事强国有意志,更有实力乃可实现。歼-20未出世的时候,四代机已在空中咆哮了十多年时光,现在歼-20入役了,以歼-16为最佳伴侣,面对的是个什么局面呢?人夸美制F-22颜色相当之好,被奉为四代战机之王,实事如何,可能知道者了了,世人多不明白的是,F-22既然如此厉害为何装备不足200架就关掉了生产线?美国给出的解释是,飞扬拔扈为谁雄,它没有对手,真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设计得早,本来为苏-27而生,现在不得不面对歼-20,苏-57,因此相当后悔当年选择,咸说选择yf-23就好了,配套的一款变循环发动机,世上没有后悔药,先声夺人推出带鸭翼的五代机,发动机正是那款变循环的,战机没要发动机仍在发展,差不多到了成熟阶段,这便是美国打造五代的信心源泉,发展出的时间节点是2030,届时中美空军又将是一个什么局面,这是下一话题。本话题到此结束,请网友们多多赐教。


魂舞大漠


中国引进的24架苏-30已经服役快20年了,它们急需要替代和补充剂型,这时候继续向俄罗斯购买苏-30显然是国人不可能接受的,中国已经成功研制出多款具备现代化水平的战斗机,歼-16的开发是水到渠成的工程因此与其继续购买俄制装备倒不如给自己的航空工业提供机会。歼-16的出现填补了中国多功能战斗机领域的空白,也是空军装备发展的趋势,俄罗斯推出多款双座多用途战斗机、美国也推出F-15E多用途战机,中国自然不会落后于它们。

中国在获得请战斗机歼-10和重型战斗机歼-11之后,空军装备已经非常丰富,但随着飞豹攻击机的退役和停产,更加需要一款替代“飞豹”攻击机的机型,歼-16是一款双座多用途机型,也是飞豹战机的很好替代品。歼-10和歼11都是空军制空作战的主力机型,他们虽然具备一定的对地、对海攻击能力,但是装备攻击武器后都会牺牲自身的空战实力,在未来战争中他们的主要任务还是争夺制空权,因此研制歼-16替代飞豹是非常必要的。

苏-27都已经被苏-35取代,中国购买的苏-30也已经过时了。而歼-16的出现比歼-15还要晚,这说明它使用了更多高科技新技术,其座舱内的现代化程度是苏-30不能相比的,装备国产轰控雷达和数据链源代码之后,歼-16具备超视距打击能力,携带国产长剑-20巡航导弹之后对海面目标的打击能力远远超过苏-30,可以说装备歼-16的中国空军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转换。


利刃军事


中国苏30已经引进很久了,经过长时间的东海防空识别区任务那么高的出勤率机体寿命接近后期。

而我国是不可能在从俄罗斯购买苏30,自己本身的歼11系列已经完成国产化还买干什么?自己修改一下就行了。

再说国产飞豹空战能力一直是软肋,正好弄一款新战机来替代。

歼16当对于苏30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换装国产有源相控阵雷达和国产的航电系统,苏30当时破解它的软件我国花了很久的时间,所以苏30与中国武器的结合没有歼16好。

另一个不同就是歼16使用国产发动机,完全国产化而且相对于原版苏30有较大提升。

所以在飞豹战机有缺陷的情况下和苏30战机寿命接近中后期(首批苏30是2000年到货的)中国必须为战斗轰炸机找个接班人,所以在研制歼16很正常 武器装备不能靠买。


李晓伟


主要原因还是苏30MKK、MK2的航电太老尤其是苏30的雷达只是在苏27N001雷达上增加了些功能,升级了软件,根本不具备合格的对地攻击能力。


图注:毛子苏27老掉牙的倒置卡塞格伦天线雷达。

而歼十六用的是有源相控阵雷达,无论是功能还是探测距离都远比毛子的雷达强很多。

但这还不是差距最大,差距最大的还是两者之间的武器系统,最近十几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进步,中国航天工业和兵器工业为国产研制了大量的廉价制导弹药、卫星定位炸弹。

可这些苏-30MKK都不能用,而苏联解体以后毛子也无法为苏-30MKK更新的配套弹药。


图注:最先进的战机竟然挂着最LOW的炸弹,红色巨熊果然死去了。

就以苏-30MKK最先进的KH-59导弹为例,虽然具备人在回路打击功能,但是其功能过于原始,打击远程目标还需要手动设置五个转弯点来导航,同时坑爹的是只有白光电视一种导引头,只能在白天气候良好的状态使用。

图注:老土的:H59

而国产的KD88空地导弹具有完善的数据链系统,具有完整的人在回路打击模式,可以由飞行员控制导弹,精确而又灵活的选择目标,而且KD88的导引头有红外成像和白光电视两种模式,能在夜间完成作战任务,无论灵活性还是作战精度都远胜毛子的KH-59。



说到这小编突然有一个大胆的推测,说的不对的大家可以当个玩笑去听,不要在意。

那就是近年来,歼16经常和歼20配套演习,而且去年网络上又流传出,歼16挂载新型远程空空导弹的图片,据推测此款导弹为传说中的PL15(但小编对比表示严重怀疑态度,90%可能不是)


但有一点是绝对肯定的,就是以这款先进空空导弹的体量,即使是单级助推射程也不会小于300公里,这样的话如果可以利用歼20的隐身能力,前出接近敌方预警机、加油机,利用歼20的雷达照射,再通过数据链为歼16指引目标,造成A照B打。

不仅可以保证歼20的隐身能力不会在打开弹仓的时候暴露,还能充分发挥歼16的挂载优势,可以有1+1>2的效果。

当然以上全是小编的个人见解,有什么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多见谅,最后谢谢大家,喜欢的朋友请点个关注!


军事小科普


原因很简单,苏30战机是中国引进的,而且实际数量有限,不到200架,还被分别分配给了海军航空兵和空军使用,在早些年尚能满足中国空军的使用需求,但是随着中国军队作战样式的改变,已经不能满足如今的实际需要了,于是一款中国的苏30诞生了,这就是歼16。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军曾经的对地攻击主力强5攻击机等已经严重落后并最终退役,急需更强有力的对地攻击力量,而在我军的航空兵器中,歼10这种中型战机不太适合,而在作为重型机的歼11基础上进行改进就成了很不错的选择,而且经过了多年的摸索,沈飞已经基本吃透了苏27系列战机的技术,研发苏30那样的战机困难并不是很大。

而从歼16亮相以来,很多人简单的称之为国产化的苏30战机,因为其和苏30一样既可以进行制空作战,也能用来当做攻击机轰炸机对地对海进行打击,但是实际上,我国的歼16是要比苏30战机更为先进的。早在去年的朱日和阅兵上,在介绍歼16时就着重强调了其电子战能力,将会携同歼20战机一起对敌方造成强有力的打击,而这样的性能苏30显然是不具备的。

苏30,早在苏27诞生不久就有了早期方案,不过当时被称之为苏27PU,后来为了方便对外贸易才改称苏30的。而苏30本身的技术严格而言是属于上世纪的水平,当然,像俄军自用的苏30就被改进升级了,最新型号为苏30SM2,但是其此前销售的依然性能有限,而我国装备的主要是苏30MKK,苏30MK2等,好在我国的技术实力不错,能够自行进行改进。

而歼16,对结构设计、电子系统等进行了大范围的升级改造,而且其不是仿制自苏30,而是从歼11基础上改进的。而歼16的载弹量也要比苏30要大不少,能够更好的进行像对海攻击这样的需要大型攻击弹药的任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