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农民饲养家禽家畜,能给环保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Alex哥是奋青


看到这个题目,使我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歌 《归家》: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朗读着诗歌,体味着余韵,我们言归正转答题。现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这是做好“三农”工作的着力点。我是【乡村关中】,职业农民。农业政策解读,农村民俗见闻,农民喜怒哀乐,种养殖经验,土地耕种时令,全在我【乡村关中】。

在乡村振兴征途中,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化新农村。其中,农村的环境问题成为社会各方面的牵挂,河流水道污染,白色垃垃弥漫,村道杂草丛生,原本农村的山青水秀也在消失,这与建设“美丽乡村”背道而驰。因此,有专家建议不让农民散养家禽、家畜,进行集约化喂养,这在一些城郊农村已全面实施。【乡村关中】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回答题主问题。

第一,农民散养家禽家畜成本高,利润低。

农民散养粗放管理,没有形成规律喂养,养殖还不专业,在生长规律、喂养时间、增肥管理、饲料搭配、防病防疫,以及销售等方面不专业,还有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处理、圈舍清理等方面还很欠缺。形成了高投入,产出低的困境。

第二,农民散养对周边的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散养对疫病预防、水体污染、人禽畜频繁接触等方面预防工作不够,极有可能造成禽畜病毒等在村庄漫延,对村道河水、农作物,以及空气产生较大影响。

第三,在农村集约化养殖禽畜是发展的方向。

集约化发展就是让养殖大户专业养殖,对接市场。在禽畜生长的各个时期有效监控,有效管理,节约成本,形成商品,并处理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预防、水体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第四,集中喂养对保护环境有一定的帮助。

集中喂养的养殖场就形成了从仔到出栏,以及对接市场的整个产业链,同时对养殖的相关配套设施也健全管理,比如污水处理,疾病传染等,都能做完善。

通过上面的分析,再结合当下农村的实际,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农村环境污染与农家养禽畜有一定关系,但关系不大。

第二,不让农民养家禽畜,在当前阶段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根本行不通。

第三,城郊农村禁养是因为都实现了城镇化,不具备单家独户养殖的条件。

第四,农村人在家养殖都几千年了,也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怎么可能不让养呢?

因此,不能把农村的环境污染,转嫁到农民饲养家禽畜方面;而应以政策和资金扶持规模化养殖,让农民朋友多收增收,这才是根本。

网友朋友们,你们这个问题还有何高见?我在下面留言评论区恭候。


欢迎大家点击关注【乡村关中】,喜欢的朋友请点赞、转发、留言和评论,我创作更多优质“三农”资讯分享朋友,敬请关注。(文字原创,图源网络,侵权必删)

本问答权属【乡村关中】,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本题作答:职业农民、农技培训师基哥。


乡村关中


不让农民饲养家禽,能给环境带来那些好处?

这就是个伪命题,因为养殖业产生的污染都是成规模的工厂化养殖造成的粪污、抗生素污染,小户型的散养模式对环境是不会造成污染的。


小户型的散养模式主要特点就是数量少,一家养个十几只鸡、1-2头猪也就到头了吧,可能有部分人家可能还会养一头牛。这会对环境产生什么污染?我就纳闷了。这点家禽、家畜的粪便收集一年说难听点够自家菜园子就不错了还能随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这种小户型的养殖模式的粪便收集和清理最大的优点在于不需要水的参与,只要主人家够勤快,没事清理一下聚下堆就可以了,就可以变成农田用的有机肥了。

反观规模化的工厂化养殖呢?数量多、规模大,每天产生的粪污数量惊人,如果依靠他们自己清理、自己消化制作农家肥或者综合利用是很难的。电视或者媒体上经常会出现养殖场粪污肥水的偷排、偷放的新闻,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并且很多的偷排都是拍放到水源地或者路边树林水沟里。造成水源污染和路上树木的死亡;

对于粪污的污染,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是抗生素和盐离子对环境的污染。对于规模化的养殖,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和盐离子是比较公开的秘密,并且很多检测已经证明粪污中含有一定量的抗生素残留。

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养殖场的粪便清理工作很多都需要大量的水参与,造成了大量水资源的浪费。并且,经过水的参与,这些粪污的后期处理的成本更高、更不易环保的处理。

所以,我说这个问题就是个伪命题。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首先说明一点,环境不是农民污染的,环境是专家污染的。简单点说,我们以前用的地膜是0.004的超薄膜,一亩地大约用两公斤就够了,这两年不知道哪个畜生专家让农民用0.008的厚膜,说是地膜厚一点让农民从地里捡出来,现在粮价那么低,哪个农民闲的蛋疼去地里捡那玩意?以前的那种超薄膜,等不到秋天就基本上降解了,土地里没多少,现在这种加厚地膜,一点也不降解,秋天犁地的时候全翻土里面了,土地里面的地膜比以前加倍的多了,土地已经被污染的不成样了,这样的土地种出来的粮食还能吃吗?希望有个有良心的专家或者官员能看到这个评论,救救我们的土地,就算我们不种地,也不能把良田给破坏了


今夜星光灿烂78335561


五十年前人们家家养,河里水都能喝!三十年前池塘清澈见底,蓝天白云云,人们还是家家养,现在呢城市遍地高楼,生活污水直接放,工厂污水直接放,满大街的汽车尾气直接放,农民这个锅我们背不起!


为了明天加油165221711


中国砖家教授狗屁都不是。七十年代,整个中国在农村每个生产队都养猪养牛很多,各农户就是说私人,家家户户都养猪,当时水质都没有什么变化。可现在农村有的专业养鸡多了,在河里水质有点变化。可是,对空气来说没有什么变化。专家是在诬陷农村的。原头的污染就是城市化学工厂多,气车尾和煤炭。农村该禁的是农作物使用农药减少,就OK了。


用户9065940404636


今我以60岁从我记事开始,家家户户都养几只鸡,鸭鹅,自养几头猪,也设什么污染,可是到了九十年代以来鸡鸭鹅,猪都不养了可是空气污染,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车辆也多了,工厂,也多了,生活也好了可是雾霾天也多了,河里鱼也死了,专家们你说怎回事?


王秀芹37605


往往每件非常科学的事物,在未明郎之前,都会造成一种错觉!农村养殖业(牛,猪,羊,鸡,鸭。尤其是鸡,羊,牛粪比较干基。牲畜粪便里含有200余种有害真,细菌病原体,属于细菌类蛋白质。蛋白质与到酸性非常小,但具有攻击性的偏硅酸粒子就会产生水解反应成植物生长必须养分雒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农作物种植施用磷铵复合肥,尿素肥的主要作用是被植物根系吸收后,再由植物体内的稀醇丙酮基莽草素和磷酸合成酶后,转化成植物养分雒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的。其二:农作种植业废弃物秸秆利用。先將秸秆粉碎成粉末后,于90度温度下按配比和偏硅酸粒子搅拌均匀。三:把上述两种农村养殖业,种植业的废弃物与偏硅酸反应后物料一起按配比搅拌,同时加入微量的铁紅粉末后,搅拌均匀,远紅外线烘干机烘干后,造粒就是能在土壤内层达90%以上免施农药种植一切农作物的硅氨基酸肥产品(这已经是甘肃省靖远县北湾镇冬季大棚黄瓜,雪芹蔬菜大面积种植得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生态硅氨基酸肥有机肥产品)。秸秆粉末经偏硅酸粒子反应后,会进一步在土壤里生成甲烷,二氧化碳,生物碱,肽链有机体腐殖质。这种腐殖质最后转变成植物果实多糖,淀粉所需养分核酸,蛋白酶。这其实就是以毒攻毒的最有效的处理农村养殖业,种植业转化成真正无公害种植的肥料。这种硅氨基酸肥产品为每五十千克售价150元。每吨具有1800元的企业税后净利润。日产200吨硅氨基肥产品,等于年产六万吨。六万吨硅氨基酸肥只能供应两个地级市的农业用肥量。那么企业年税后利润为大于一点一个亿元。偏硅酸粒子能在土壤里继续主动攻击性土壤里的所有真,细菌病虫害,病原体转化成上述植物生长所需养分。因而硅氨基酸肥能在耕种土地土壤里内层达95%以上免施农药种植一切农作物。如有个体,团体愿意生产硅氨基酸肥产品者,可联系咱们公司。


磷化工236


我就想说一下,现在农村七八十岁的人很多吧,他们以前吃的都是自己养的猪,牛,羊,鸡和鸭,有污染吗???现在农村和城市二十岁到六十岁之间的人癌症多吧,现在这些人吃的都是养殖场的猪,牛,羊,鸡和鸭吧,养殖场养的都是成千上万头,农民一家养几头,要多少户农民才有一家养殖场的一样多,你说谁的环境污染大呢???还有猪瘟,鸡瘟养殖场的多还是散户的多呢???


夜猫子146815878


各位专家,你不让大家开车了,空气就真好了,你不让工厂开了环境就好了,你不让建城市,森林面积就广了。可是你敢吗?你就只能欺负欺负老实人,什么不让骑电动车,不让柴火烧饭,现在又不让养家畜!!我只能说:“我信你个鬼,你个糟老头子坏得很”。


转眼尘归尘


我说说个人观点,农村散养看着是脏,但还不至于污染环境,现在农村空闲地多,养的鸡鸭那点巧染还没流入河流就己经被土壤净化了。而且现在养殖场养的各类家禽那味道和散养的能有的比吗,营养价值也别说了,单是饲料加各种激素就让人吃着害怕,我说各位专家是不是应多考虑食品健康问题,而别一味的抓环境环保,工业不环保,但离了工业经济能行吗,大城市大小区大公园看着环境好,环保好,但那些树木花草好多都是从农村搬来的。别说得农村有那么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