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辛酸:追夢的老羅 焦慮的雷軍

老羅跟雷布斯只是碰了個杯,江湖上又是一片風言霧語。姑且不談小米跟錘子去向,單說說二者現況——雷軍總是自嘲“不夠努力”的心結何在?老羅是在做夢還是追夢?1300年前寫下“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王勃,好巧不巧的道出了小米和錘子的境地。

中年辛酸:追夢的老羅 焦慮的雷軍

馮唐易老

平行對比同為一輩的BAT大佬,其實雷軍名頭並不落下風,但江湖地位卻相去甚遠。其實雷軍在1988年就做了金山公司,比BAT足足早了10年有餘;但等他走到金山幕後,在2011年創辦小米時,已經過去了23年。這是個人的境遇,而要說現在雷軍也決然不老,但小米的產品力卻呈現“早衰”的跡象。

產品力是劃分市場等級的關鍵,核心在於“簡化品類”和“眼高於頂”。喬布斯曾說過“蘋果的產品只是擺滿一張桌子”,大道至簡為蘋果打造了高昂溢價。iPhone X上市2個月佔據全球手機總收入的21%,拿下超過3分之一的總利潤。這就好比S級轎車賣的比C級還多,奔馳都做不到。

小米對此邯鄲學步,亦步亦趨,但2年後還是忍不住推了500塊的紅米,4年後幹起了“雜貨鋪”,在產品力還未塑造成型前,便開始降解;小米營收持續提拉,規模不斷擴大,但高端爆款轉化這條路走不下去了——小米MIX旗艦系列銷量寥寥,9月份MIX 2出貨僅26萬臺,被當月1033萬出貨總量所湮沒。

中年辛酸:追夢的老羅 焦慮的雷軍

“絕不俯視”也是蘋果成功的重中之重。喬布斯時代的蘋果一路仰攻,從首代iPhone之後,售價便衝破手機領域想象空間。數據顯示,願意買廉價蘋果的用戶只佔總量6%。庫克曾試過推出換殼的iPhone 5c,銷量不如原版三分之一;今年是iPhone XR,但最近產能的削減似乎也印證了上文的觀點。這樣果粉和果黑兩面不討好的蠢事,好在庫克在10年內只幹了2次。

而反觀小米,在當下既定的全球手機行業格局中,相較於一部iPhone 150美元利潤的蘋果,28美元的三星,15美元的華為,小米的單品利潤只有2美元。雷軍本非愛錢之人,到現在也不是,這才有了“性價比之王”的小米手機。但這也造成了小米過於俯視的姿態,從研發投入上看,小米近3年分別是15億、21億、31億,而華為光是去年就有811億元,是有些“不夠努力”。

因而雷軍轉換策略,確保把深藏在硬件、自研科技之下的每1分錢都拿到手中。包括進入細分市場擷取利潤,與黑鯊手機、美圖等品牌左右逢源,引流相關粉絲群體,但這真的能解開他的心結嗎?

李廣難封

“難封”的李廣,有著個性鮮明的個人魅力。傲上而不辱下,與羅永浩先生這位“帶貨網紅”有些相仿。老羅是草根出身努力奮鬥的騰飛典型,坐擁1500萬微博粉絲,如果用流量評斷勝負,他早就贏了。李存勖“十指上取天下”他一張嘴就得到了,鼻孔朝天,急著把新東方研究的成功學複製到商業領域。

說回2011年,已近不惑的羅永浩完成與雷軍的首次面基,眼見從金山退下不久的後者先一步涉水手機領域,老羅也在“理念差異”之下創立錘子科技。老羅的錘子從一亮相就帶著“東半球最好的手機”高帽,並且對小米的病灶看得明明白白。用他的話說“如果有一天我們失敗,跟理想主義沒有關係,是你的商業不靈”。

中年辛酸:追夢的老羅 焦慮的雷軍

還曾直言粉絲經濟轉化的單品價格不能超過一兩百塊錢,轉化的產品必須是低價產品,否則,即使邁克爾傑克遜的手機,也絕無可能靠偶像關係賣出去。他義無反顧、姿態孤傲的走上了“為少數人”服務的小路,但他堅信這是條捷徑,是超越走在前頭的雷軍,所必須擔當的風險。

但事實卻是錘子的高端化,和粉絲經濟沒有走得很順——一次調研中,即是錘子粉絲又是用戶的比例將將達到5%,在國內手機廠商中敬陪末坐。但老羅的商業智慧卻依然“穩中有升”。老羅認慫了,並且開始轉向“雜貨鋪”的路口,在秋天舉辦了一場“沒有新手機的新品發佈會”。

中年辛酸:追夢的老羅 焦慮的雷軍

地平線8號登機箱,也是這次3款新品中唯一“非智能”單品,卻在京東“雙11”用半小時拿下箱包類冠軍,5分鐘就破百萬。老羅終究做了他看不起的“單價很低”的粉絲產品,不再“交朋友”的他卻收穫了階段性大勝。

老羅始終想做一個商業奇蹟完成自證,但卻只能以友商的屍體背書,甚至必須要去鑽研一些“情懷之外”的商業數據。這些數據華為、OV更加熟悉,雷軍的“性價比”戰略還勉強跟得上,老羅的“工匠設計”就掉隊了。

但無論如何,老羅和雷軍都是值得祝福的。希望未來的小米能坦蕩的走自己的性價比之路,從一而終的雷軍才是米粉心中永恆的“雷布斯”;而對於老羅,就祝願他用自己出色的設計天賦,壟斷京東箱包、加溼器等品類吧,把錘粉從頭到腳重新武裝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