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的“國宴”到底有多隆重奢侈?成吉思汗:三天三夜宰羊上萬!

元人自稱“國朝大事,日征伐,日搜狩,日宴饗,三者而已”。這三件大事,也就是用兵打仗、圍獵和宴飲。大規模的戰爭正在江南進行,圍獵則需要合適的季節,現在朝廷中的頭等大事就是朝會後例行的宴飲了。 出席宴會的人,都要身著同樣顏色的衣服。這種衣服,稱為“質孫服”(又譯為“只孫服”),由皇帝頒賜給蒙古宗王、后妃、駙馬、朝廷大臣和近侍衛士等人。沒有質孫服的人,也就沒有資格參加大宴。宮廷大宴,般要進行三日, 每日換一種顏色的衣服。這種大宴,被稱為“質孫宴”;波斯語把“質孫”叫做“詐馬”,所宮廷大宴又稱為“詐馬宴”。普天同慶,舉國同歡。

元代的“國宴”到底有多隆重奢侈?成吉思汗:三天三夜宰羊上萬!

大宴的第一項內容,是由蒙古大臣高聲誦讀“大札撒”。“大札撒”是成吉思汗頒佈的法令,其中既有國家的法律規定,也有成吉思汗的訓言。每個蒙古宗王都收藏一部大札撒,並且要熟悉它的內容,念念不忘“祖訓”。在蒙古宮廷中,能夠參加詐馬宴,是一種特殊的榮譽,誰也不願意因為不會喝酒而失去這大好的機會,所以在大宴前宣讀祖訓,只是警告人們不要由於酒醉而失態,同時提醒大家不要忘記祖上創業的艱辛和對後代的期望。這已經成為一個固定的制度。

元代的“國宴”到底有多隆重奢侈?成吉思汗:三天三夜宰羊上萬!

在大宴上飲用的,有葡萄酒、蜜酒、米酒、阿刺吉酒、黑馬乳、舍兒別等。阿剌吉酒用葡萄酒、棗酒等好酒蒸餾而成,製作方法剛從西域傳來不久,乃是中國燒酒的鼻祖。黑馬乳就是馬奶酒,用馬奶發酵後攪拌而成,色清味美,是蒙古人極喜好的飲料。朝廷中專門有負責製作黑馬乳的人,稱為“哈刺赤”。蒙古人稱黑為“哈刺”,故有此名。“舍兒別”是用水果或藥物、香料配成的清涼飲料,可以解酒,製作方法也是從西域傳人的。宮廷中掌制“舍兒別”的人,就叫做“舍兒別赤”。宴會上備有各種食品,而羊肉是必不可少的。每逢大宴,宰殺的羊要以千、萬頭計。

元代的“國宴”到底有多隆重奢侈?成吉思汗:三天三夜宰羊上萬!

宴飲時,皇帝和臣僚各有座次,不可越座亂動。旁邊有樂工奏曲助興,還有各種藝人獻技,熱鬧非凡。大賽上用的各種器具,非常考究,最引人注意的是貯酒的大甕,時人稱為“酒海”。至元二年(1265年) 十二月製成的讀山大玉海,由整塊黑玉雕成,高70公分,直徑1. 35公尺,重約3500公斤,放在萬壽山上(現在依然陳列在北京北海公園團城的玉甕亭內)。在大明殿上,還擺放著一架七寶燈漏。這架燈漏是順德邢臺人郭守敬設計製造的,高丈七尺,以金為架,共分四層。

元代的“國宴”到底有多隆重奢侈?成吉思汗:三天三夜宰羊上萬!

燈漏上既有調節機內水流緩急的戲珠龍,又有代表日月星辰的四神和按時跳躍的龍虎烏龜。更為奇妙的是漏中裝有十二個小偶人,各執子、醜、寅、卯等時辰牌子,每個時辰的初刻,木偶人執牌開門而出,面對御榻報時。燈漏下層四角,又各立一人,分掌鍾、鼓、徵、鐃,一刻鳴鐘,二刻敲鼓,三刻響鉦,四刻鳴鐃。當然,在飲酒正酣的時候,人們都不太留意時間,因為大宴總是要到日暮點燈時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