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密度是中国54倍新加坡,是如何做到“全民有房”持房率90%的

新加坡,是一个人口密度非常高的国家。据统计,它的人口密度竟高达7915.7人/平方公里,成为仅次于摩洛哥的、全球排名第二的高人口密度国家。


人口密度是中国54倍新加坡,是如何做到“全民有房”持房率90%的


什么概念呢?中国的人口密度为144.3人/平方公里,新加坡整整是我们的54倍。

虽然新加坡人口密度极高,但房率却高达90%!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这要从1959年说起。当时的新加坡刚刚脱离了英国的殖民,但由于住房有限,再加上人口不断增长,新加坡陷入了严重的住房危机。

于是,在1960年,时任新加坡总理的李光耀建立了住房发展委员会(HDB),主要为穷人建设出租公寓的公共住房机构。

那时,很多人都居住在市中心木头搭建的贫困窟中。不幸的是,1961年这里发生了一场大火,造成了4人死亡,一万六千多人流离失所。


人口密度是中国54倍新加坡,是如何做到“全民有房”持房率90%的


所幸,新加坡在短短一年内就安置好了所有的灾民,赢得了人民的信赖。

同时,李光耀也发现了一个现象。在50年代发生的暴乱中,当时的年轻人倾向把汽车掀翻,或者干脆烧毁。然而,到了60年代的时候,那部分年轻人已经有了房产等固定资产,在暴乱中,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去烧毁汽车,而是赶紧把车抬回家里。

对比着这两个现象,李光耀发现孟子的一句话“有恒产者有恒心”,能够十分合理的解释。于是,李光耀决定,要让新加坡人都有值得他们保护的资产,尤其是房产。

于是,在经济不宽裕,家底还比较薄的时候,新加坡在3年内就盖了2万6千套房子,顺利的实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造5万套房子。

这些房子就是新加坡的“公共组屋”,它们被低价租给了无房可住的人们,彻底解决了40万人的住房问题。

由于新加坡的土地也是国有,但为了建造这些组屋,85%的土地都是以非常低的价格出让的。所以,当时新加坡的土地财政收入不足总收入的五分之一。

虽然组屋的价格非常低廉,但是在建造时并不偷工减料。不但有配套的公共设施,比如医院、学校、商场…还有方便的交通枢纽,让居民坐地铁也能直达新加坡的市中心。


人口密度是中国54倍新加坡,是如何做到“全民有房”持房率90%的


除此之外,住房发展委员会还会定期给组屋维修,所以,即使那些“高龄组屋”也不会破败不堪。

随着房子越盖越多,新加坡开始鼓励低收入家庭,通过分期贷款的方式购买组屋。这些组屋的价格往往会比市场价格低20%-30%不等。

根据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50岁以下的新加坡人,个人缴纳的公积金比例占总收入的20%,单位方则缴纳17%。所以,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根据平均薪资1000新币(约合人民币14000元)来算,每个月的公积金账户会有3700元入账。

再加上购买组屋的首付只要10%,不但可以用公积金交首付,还可以申请公积金贷款。所以综合下来,买房压力非常小。

目前,HDB在新加坡已经建造了100多万所公寓,82%的人住在组屋里。按照新加坡平均月薪的中等值来计算,一个人工作5年左右,就可以买到一个组屋,工作10年,就可以买一所公寓。


人口密度是中国54倍新加坡,是如何做到“全民有房”持房率90%的


当然,除了组屋这部分保障住房之外,新加坡的住房体制也是层次分明的。以共公住房为主,私人住宅(私人公寓和有地私宅)为辅,反正不管钱多钱少,都可以住到自己想住的房子。


我的头条号专栏开通了,有关于投资理财的最新音频和文章,帮助您提高理财技能,欢迎关注。

人口密度是中国54倍新加坡,是如何做到“全民有房”持房率90%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