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官府菜,孔府菜、譚家菜、隨園菜各自有何特點?

m稚初


在眾多的官府菜之中,譚家菜算是其中比較有名的一支。譚家菜是清末官僚譚宗浚的家傳筵席,是譚家歷經三代傳人傳下來的官府菜,其選料之嚴、製作之精在各個菜系中是不多見的。譚家菜最主要的特點是烹製方法以燒、燉、煨、靠、蒸為主,正是由於做工精細,用料嚴格,烹製細膩,譚家菜的味道非常好,備受老百姓的喜愛。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譚家菜的創始人譚宗浚雖然是一名男性,可是在他之後,譚家菜的真正烹製者,卻都是譚家的女主人及幾位家廚。譚家的女主人都擅於烹調。在20世紀的30年代,北京的某報刊在報道譚家菜時還曾寫道:“掌灶的是如夫人和小姐,主任是浮沉宦海過來人。”這如夫人指的就是三姨太郭荔鳳。

新中國成立後,出於個方面的原因,譚家的三位家廚彭長海等搬出了譚家,在果子巷繼續經營譚家菜。1954年,彭長海等三人加入國營企業,遷往西單恩承居後院掛牌營業,並收徒傳技。1958年,譚家菜進駐北京飯店西七樓。從此,譚家菜稱為北京飯店川、廣、淮、譚四大名菜之一。

從清末走到今天,譚家菜經歷了一兩百年的時間,雖經過由官府到民間的角色轉變,但仍保持著它原有的特色,作為中國官府菜中的一個最典型的代表,譚家菜不僅贏得了許多國內外老饕的讚美,也引起了不少烹飪研究家的興趣。


北京晨報


古代的貴族生活奢侈,唐代黃升說“日烹鹿肉三斤,自晨煮至日影下門西,則喜曰:‘火候足矣!’如是者四十年”。一般認為官府菜大致分為孔府菜、東坡菜、段家菜、雲林菜、隨園菜和譚家菜六種。不過題主這裡只問了三種,這裡就撇開另外三種不談。

1、孔府菜

孔府菜有祭祀宴、延賓宴、府宴三大基本類別。孔府的祭祀宴,最初作為祭品的宴席餚饌通常由祭祀者共食或分食。在各種大祭之前,要在孔廟奎文閣前院預演三天,所有的祭祀人員都參加大宴。有觀點認為,孔府菜正是這種“天下第一家”特有的祭祀活動存在與發展的結果。孔府的居家常宴也都是製作精巧,自成風格,原則離不開“精菜細作,細菜糖炒”。

2、譚家菜

譚家菜是清末時期官僚譚宗浚和他的家人所創,形成之初,本來只是私家膳食,後來流傳於市肆,當時的京城社會還有“戲界無腔不學譚(譚鑫培),食界無口不誇譚(譚家菜)”的說法。張德昌在《清季一個京官的生活》中對譚家菜創始人譚宗浚的記載:“飲宴在京官生活中幾無虛日,每月有一半以上都飲宴”。譚家菜吸收眾家之長,遂成功將南方菜與北方菜結合,形成私家風格,甜鹹適口,南北均宜。

3、隨園菜

清代袁枚被貴族階層視為美食家,公卿宴會經常會請其品評,“隨園菜”即來自袁枚所著《隨園食單》。隨園菜對於食材的選擇並無高低之分,正如隨園老人說“餘嘗謂雞、豬、魚、鴨,豪傑之士也,各有本味,自成一家。海參、燕窩,庸陋之人也,全無性情,寄人籬下”。隨園菜最重視的就是一個“味”字,向來崇尚雅緻,戒落俗套。

Cola


亞洲食學論壇


曲阜孔府菜、北京譚家菜和南京隨園菜並稱為中國著名的三大“官府菜”。

孔府菜是孔子的後裔遵循其“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遺訓,在接待皇帝、歡宴大臣、達官貴戚和日常生活中舉行家宴、喜宴、壽宴時,由孔府的歷代名廚精心創制,逐漸形成的一種具有獨特風味的官府菜。孔府菜最大的特點是宴席講究,特別是孔府家宴,已經成為接待外賓最主要的用餐形式。孔府宴席包含有手碟、冷葷、四大件、八行件、四小菜等,葷素搭配,樣樣齊全,用料講究,烹調精緻。

譚家菜由清末民初官僚譚宗浚、譚琢青父子創始,迄今已有百年。那個時候有“食界無口不誇譚”之說,譚家菜甜鹹適口,南北皆宜,在烹製中講究火侯要足,精細燜煮,這使得譚家菜非常軟嫩鮮美。據說譚氏父子吃飯非常挑剔,他們吃熊掌,必須選取左前掌,因為這隻掌是熊經常用舌頭舔的,所以格外肥美;吃魚翅,要選“呂宋黃”——這種吃法現在看來已然暴殄天物,但是正是譚家父子的嚴格要求,才有了譚家菜選料精,加工細的特點,一時間令人心醉神往,驅之若鶩。

隨園菜得名於清代袁枚所著的《隨園食單》。袁枚辭官居住的隨園,既是花園,又是烹飪原料的基地。袁枚對菜餚的烹製頗有心得:“除鮮肉、豆腐須外出購買外,其他則無一不備。樹上有果,地上有蔬,池中有魚;雞鳧之豢養,尤為得法;美釀之儲藏,可稱名貴;形形色色,比購之市上而更佳。有不速之客,酒席可咄嗟立辦;不然,園中去市,計有二里之遙,往返需時,那堪久待耶?”正確的烹飪理論指導,得天獨厚的原材料,技藝精湛的廚師,加上袁枚的大力推崇,隨園菜名噪一時,成為東南諸省最有影響、最富特色的官府菜。


蝦吃


說一下他們的共同點吧:

1、首先是選料精緻,加工程序複雜、細膩。由於不是以營利為目的,故在選料上只圖好中選好,不計較成本多少。至於烹飪技藝,有的菜竟是超出常法別出心裁,又精緻又複雜,有的菜必須經過兩三天時間,甚至更長的時間,通過複雜的程序才能成菜。選用的名貴中藥材,只問藥效,不問價值,故有人稱公館菜為“富貴菜”。

2、強調“適口者珍”,廣採博取眾家之長,引領潮流,有很多創新,擴大了菜品種類、開闊了食者視野。抗日戰爭時期,也是公館菜鼎盛時期,時人說:“前方吃緊,後方緊吃”。全國各地的貴胄,紛紛來到成都,帶來了天南地北的口味,經過老成都公館人士的篩選、用烹製川菜的技法再加工成菜,遂成為公館菜系列中的“川粵型”、“川蘇型”、“川魯型”等等混合型的新菜。創制出似川非川的美味佳餚,根據公館人士的主張,不管如何移植,如何變化,原則上必須烹飪材料的“真味”。強調“烹調憑技藝須用時鮮提真味;美食忌造作不要味精幫倒忙”。這就是變化移植推陳出新的基本原則。

3、公館菜十分注重菜的內在價值與效用,有很好的養身、益壽、美容功效。公館人士最重養生之道,老者尋求祛病延年長生不老,少者追求強身健體美容窈窕,因此凡屬滋補益身的菜品,都是經過名醫慎重處方,公館人士翻遍醫書藥典,親身體驗保留下來的高效食療珍品,這類珍品市上沒有,也只有公館才有。

4、富有中國飲食文化的深厚內涵。公館菜的創制者,他們在舊社會都有一定的地位,都是受過中國傳統教育的知識分子,他們都不是專業廚師,對廚事也無師承,但是,幾千年來支配中國人意志的指導思想是“儒學”,儒學是伴隨人們吃飯穿衣而成長起來的一派學說,儒家的理論在舊時代是人們奉行的行為標準,公館菜創制者忠實地奉行儒家對飲食的主張,接受了“食色性也”、“禮之初始於飲食”、“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失飪不食”等等具有華夏特色的完整理論,所以公館菜的產生不單是隻憑追逐口福偶然性結果,而是借鑑中國菜的過去、一脈相承延續發展的必然結果。從現有的公館菜譜、食單中,便可以發現許多來自古法、傳聞、文獻的文字說明,體現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