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三立和侯宝林,你认为谁是相声第一人?

颓废枫少数派


原因有两点:第一,相声自清朝末年诞生之日起,直到侯宝林先生走红天津,才正式在园子里压大轴!侯宝林先生是开历史先河的相声艺人!



第二,新中国成立之后,是侯宝林先生与老舍先生牵头,成立了相声改革小组,大胆摒弃了旧相声中大量低俗的内容,使相声艺术获得了重生。并且把相声说进了中南海、说进了人民大会堂,被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轩主觉得,侯宝林先生的艺术成就,以及为相声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基本上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但是咱们公平的说,马三立大师其实与侯宝林大师难分伯仲!差距微乎其微!马老生前被誉为“相声泰斗”,第一是因为辈分高,第二是因为马老的相声造诣炉火纯青已臻化境。但是之所以在广大的相声观众心目中,很多人都觉得马三立先生比侯宝林先生稍差,其实原因还有很重要一点,那就是马老在1958年就被错误的打成右派,直到1977年才彻底平反,在马老相声事业的黄金时期,整整荒废了19年!虽然侯宝林大师也受到冲击,但是不管是受冲击的时间长度还是受冲击的力度都明显的不如马老!


马三立、侯宝林、刘宝瑞、张寿辰、马季、苏文茂……相声艺术的辉煌离不开这些老艺术家的付出和贡献,希望如今的相声艺人,在汲取前辈艺人的营养同时,也能具备这些前辈艺人的博大胸怀!使相声艺术实现真正的复兴!


靖逸轩主


马季早就给出了马候对相声谁贡献大的答案。时间与地点,天津马三立告别舞台那场平台上。马季是个明白人,他知道相声进入电视领域是双刃剑一样,利弊分明。广拓了视线,但失去很多。歌颂一二再三非但之没出路而会失去相声原有的魅力久之观众生厌慢慢中失去市场。相声平民化本身的灵魂没了。那还叫相声吗?马三立相声雅俗共赏。用拉家常式娓娓道来,许多经典了段子至今曾受欢迎。前几年,相声进死胡同被小品全面吊打。许多相声艺人都明白其中道理,姜昆等除外,但多数人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被逼的无路可走的相声人郭德纲用平民化相声回归平民。时势造英雄。故此,才有马季呐喊顶赞马三立与公开支持郭德纲壮举。


老李头605


侯保林与马三立谁是相声第一人,主要看二人对相声的贡献。将相声带进大雅之堂,侯的贡献大。侯适应了当时的政治形式,对相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净化了相声俗的部分。符合了当时政治要求,为当时相声的传播打开一条康庄大道。这是侯对相声的主要贡献。

而马先生是对传统相声的保留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相声也可称为平民相声,贴近生活,取之于生活。而马老无论在表演手法,还是临场台风,都能看到日常生活中平民百姓的影子。这些马老都做到了,并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如果站在今天来看,马老的贡献大。因为相声艺术本来源民间,所以必须雅俗共存,太雅了我们广大的老百姓看着没意思。太俗了也不行,你一上台表演先将裤子脱了,肯定也不行,女观众没法看,传播媒体也不会给你播。所以要雅中带俗,又要俗中见雅。在这方面,马老用自己的作品,给后人做了示范。因此站在今天的形式下来说,马老的贡献大。

但同时我们也要承认侯先生的贡献,他对相声的改革虽然只时适应了当时的形式。但必竟使这门艺术发扬光大了下来,他推广了相声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使这门传统艺术占领了文艺界的一席之地,这是他的贡献。

因此若讲,二人贡献谁大谁小是没法来区分的,只能讲二人贡献都很大,只是做出的贡献不相同。


温馨188823870


当然是侯宝林大师,五十年代、六十年代马三立也就是二流相声演员。刘宝瑞、马季、常宝霆、范镇玉都此马三立出名。


北竹1


两人比较,论长寿,马三立当属第一;论水准,侯宝林当属第一。

两人之后,论官威,姜昆第一;论水准,郭德纲第一;

往后排名,论蹭劲儿,苗阜第一;论水准,无人第一;

再往后,论主流,无人;论非主流,无人。大陆传统相声消失,公式相声一枝独秀。


大隐于市626


整体来说是侯宝林,侯宝林不仅是相声说的好,侯宝林是第一个在园子里正式攒底的相声演员(之前万人迷曾经也攒过底,是因为大轴的鼓曲演员没来,拿的还是倒二的钱,侯宝林攒底拿的是大轴的钱),而且在建国后老侯爷做了大量的相声的整理、改编和理论研究工作,贡献非常大。

马三立、刘宝瑞也都是相声大师,但是是属于个人业务高超的那种大师,在研究工作上没有侯宝林做的多。


每日点点兵


没有郭德纲谁认识马三立啊?


悟空9866409


候无法与马老比。马老说的是真正老百姓喜欢的相声,候说的是令某些人高兴的相声。


JJ610


差着辈分,有什么好比的,马爷应该是寿字辈吧,比宝字辈大的,所以这个就不要在一起比较了,


路过美妙人生


都不是,郭德纲差不多,但必须让谦儿哥喷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