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话“不贪三更色,不恋一更食,不动五更气”是什么意思?

老张谈三农


我曾经说过,

虽然农民表面看上去非常“土”,但是农民根据自然景象和千百年来积攒下来的经验,形成的各种各样的谚语,却体现着人生的智慧精华。

虽然他们或许不懂得其中的科学道理,但是他们根据经验知道,有些事往往这么做会变得更好。

“不贪三更色,不恋一更食,不动五更气”这句话其实就是农民总结得很好的一个经验。

我们下面一个一个来说。

不贪三更色:三更是极阴时刻,此时行房转天会萎靡不振

我们古代人没有现在二十四小时的钟表,他们对时间的划分是通过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两个小时。

到了晚上,则用五更来表示时间,每更是两个小时,时间是从晚上七点开始算起,一直到转天的七天。所谓三更,是晚上11点到凌晨1点。

“不谈三更色”就是说,尽量避免在这个时间段男女行房。为什么呢?

根据中医的理论,这个时间段,人体的各个器官都处在休眠的状态,人的大脑也处在深度睡眠的时间段(从0点到3点)。因此,这段时间让身体和大脑兴奋,不利于身体的自身调节。

而且,我们古代人讲究阴阳理论。半夜十二点左右,正是一天的极阴时刻,也就是说此时,阴气最重,阳气最弱。


此时行房,男性身体的阳气往往不能够迅速恢复。转天起来,会感觉到精神萎靡,不容易恢复体力。

不恋一更食:睡觉前两小时不要吃饭,有损肠胃

一更主要是晚上7点到9点之间,这段时间最好不要进食。

我们古代的农民,大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个时候,晚上有没有电灯,漆黑一片。

农民在太阳落山之后,都会跑回家匆忙吃晚饭。吃完饭后,就赶快睡觉。转天天刚蒙蒙亮,很多家里就开始点起炊烟,准备早饭。吃完早饭后,大家都会下地干活。

直到现在,很多农村里面,大家都会在晚上八九点多就匆忙就寝,村里就变得异常寂静。

农村晚饭都会吃得很早,比如五点多就会吃晚饭。

根据我们现在的医学道理,人在睡觉之前两个小时尽量不要吃东西,否则体内存食,会增加胃的负担,肠胃容易出问题,而且还容易长胖。

不过,我们现代人,睡眠时间都比较晚,很多年轻人还喜欢夜生活,甚至半夜都会跑出去吃个夜宵。

因此,这句话对现代人来说,没什么特别的价值。但是,睡觉前两小时不进食,应该是渴望健康的人应该遵守的。

不动五更气:此时生气,体内毒素难以排出

五更主要是凌晨的3点到5点。这个时间段,千万不能生气。

按照中医的理论,此时,正式人身体中肺排毒的时间。

人在这个时候生气,往往会在身体内分泌很多毒素。

美国生理学家艾尔马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人在生气的时候,体内呼出的气体是紫色的,将这个紫色气体注射给白鼠,白鼠几分钟后就会死掉。

因此,在肺排毒的时候,千万不能生气,否则毒素排不出,都会在体内聚集,最后非常容易得肿瘤或者癌症。

由此可见,农村人的这句俗语,是非常有科学道理的。


兮兮说事儿


农村老话“不贪三更色,不恋一更食,不动五更气”是什么意思?

“不贪三更色,不恋一更食,不动五更气”,这是一句关于健康养生方面的农村俗语,“更”是古代人们对夜晚时间划分的又一个概念,晚上七点到九点为一更,九点到十一点为二更,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为三更......,凌晨三点到五点为五更。下面我们分别讨论这句话中的三个方面。



不贪三更色

这句话的意思不难理解,是说人们不宜在晚上十一点到凌晨一点这段时间啪啪。古人认为,这个时间段叫三更半夜,应该是熟睡的时刻,阳气在这个时候应该是敛藏的,人体以阴为用,是养阴滋阴的大好时机。如果这个时候行房,就会影响到肾,第二天早上就会乏力,没精神。

那什么时候行色更合适呢?对于色,自古人们就是既爱又惧,“色字头上一把刀”,“男人头上三把刀,早酒晚茶黎明色”,以及题主的这一句“不贪三更色”,这些俗语都在告诫人们色如果行时不当,就会对人们造成伤害!三更半夜不适宜,黎明时分也不适宜!古人们总结最适宜的时间是在晚上十点左右!也就是二更时分吧!这个时辰是性激素分泌的高潮时,男性比女性更明显,不仅对身体无损,事过之后还可以马上入睡,得到充分的休息。



不恋一更食

意思就是说,人们不宜在晚上七点到九点这段时间吃晚饭了!古人认为,这个时候人们都准备上床入睡了,这个时候进食的话,吃上的东西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就会储存起来。如果与脾胃虚,就容易生痰湿,还会加重心脏负担,引起中气不足,严重的还会引起心梗、心胶痛。

可是现代社会呢?甭说晚七点到九点,即使晚九点以后,甚至到凌晨,还有人吃夜宵!老人们以为晚饭应该在六点左右吃的,七点以后就是吃鬼食了!看了上面的医学道理,觉得这个真不是危言耸听呢。

不动五更气

意思是说,人们到了凌晨千万不要生气,这里的五更其实不仅仅指三点到五点,更泛指早上起来这段时间,这个时候如果生气,就会影响一天的好心情。而且从医学上来讲,五更时分人体从上到下的脏腑精气,开始逐渐活跃,就是血压开始上升了,这个时候需要平稳,如果一旦生气,就会失于缓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其实在生活中,动气这个事儿在什么时候都应该尽量避免!老百姓认为,其实人们不少病都是气出来的!人的心情好了,病自然就会远离。这也就是与人们所说的心态决定命运有关系吧。

在现实社会中,这句农村老话还是很有意义的!但是,不少年轻人恐怕是很难听得进去了!在次提醒各位朋友,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了健康,一切都变得没有了意义。前一段时间相继倒下的那么些名人大家,他们的生活习惯或许就存在这些方面的问题!所以让我们还是听听老人言吧!且行且珍惜!

祝您健康平安!


村姑说村事


农村老话“不贪三更色,不恋一更食,不动五更气”是什么意思?

古时的“更”,是计算时间的一种方式,古人把从黄昏(戌时一刻)到黎明(寅正四刻,凌晨四时四十八分左右)的时间段,分为五个更次,佐以打更人巡夜报时。不用上溯太久远,《平原游击队》里就有打更报时的场景。打更人在打更同时,还会喊话提醒“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之类的。

1、不恋一更食(戌初一刻为一更,19点一刻)

在古代,一更天关闭城门,对普通农村百姓来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老祖宗的传统作息时间,记得学名紫茉莉的粉豆花,在某些农村又名“烧汤花”,就是因为它是太阳快落山时开放,正是农村人烧火做饭时,故名。

古时农村没有电,晚上照明用油灯,熬灯耗油几乎成为浪费的代名词,所以都是趁着傍晚的日光早早一家人吃完饭,稍微在坐一会儿消消食,也就赶紧上炕睡下了。真的没有一更天那么晚,还要点灯熬油大吃特吃的。一个是吃饱了马上睡不利于养生,二是点灯耗油农民舍不得

2、不贪三更色(夜半子时整)

农村老话有“一更人三更鬼”之说,半夜三更夜深人静,劳作了一天的农人,正是睡得香甜之时,若此刻还贪色,古人觉得最为伤身体,尤其是筋骨,是不利于养生与健康的坏习惯。如此胡闹,也无法得到彻底的休息,又如何日出而作,天不亮起床去田地劳作?

不过对今天的人们来说,三更仍未睡非常普遍,凌晨才上床,甚至进行点爱做的事儿的,也不少见。但这种习惯确实不利于健康,这也是如今年轻轻猝死或突发状况的人越来越多的原因吧。

3、不动五更气

五更天为寅正四刻,凌晨四时四十八分。一日之计在于晨,大清早起床,自然心情愉快地吃早餐,开始一天工作为好。你若是一起床就动怒生气,那这一天还有个好吗?也许一生气,饭都吃不上一口,饿着肚子干活,不生病才怪。

农村老话中所蕴含的生活哲理,诸如此类很多。像“不喝卯时酒,不骂酉时妻”,也是被农村老人津津乐道的一句老话,其中蕴含的道理,在如今年代家庭生活中依然适用。当然,这只是从生活方面的解读,用中医理论解读“不贪三更色,不恋一更食,不动五更气”这句老话,讲究就更多了,在此不赘述。

您还了解哪些此类农村老话?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阿兮随笔


古人讲究养生,既有春夏秋天“四时养生”,也有一天十二时辰分段养生法。而“五更”则是对夜晚的一种划分方法,是建立在十二时辰的基础上的,所以要理解“不贪三更色,不恋一更食,不动五更气”这句老话,就要先将“五更”跟“十二时辰”对应起来。

所谓“五更”即古时人们在夜晚的不同阶段打更报时的一种计时方法。“一更”也就是“黄昏”,对应“戌时”,即现代计时的19-21点。“二更”也就是“人定”,对应“亥时”,即21-23点。“三更”也就是“夜半”,对应“子时”,即23-1点。“四更”也就是“鸡鸣”,对应“丑时”即1-3点。“五更”也就是“平旦”,对应“寅时”即3-5点。

三更子时,天正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刻,正值“胆经当令”,也是阳气开始生发的时刻,这个时间应是心神安息、平静的时刻,不宜有伤元神、费劳力的行为,所以有“不贪三更色”的说法。

一更戌时,正值心包经当令,是人一天内最应该放松、娱乐的时候,吃得过多则会增加心脏、肠胃的负担,所以晚上这一餐要少吃,做到“不恋一更食”。

五更寅时,正值肺经当令,是阳气开始复苏的时刻,也是人们一宿中深度睡眠的时刻,这一觉决定了一天内的精神状态,所以要“不动五更气”。

【大乡】,专注科普三农领域的“冷知识”、“趣知识”,快来关注、点赞吧!

大乡



我发现一个问题,现在的人在解释农村俗话时,总爱用现代的观点去解释,还爱用现代科学去解释,解释的头头是道,但并不符合实际,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还不真正懂得过去农村生活的缘故。

过去的农村人,没文化,可不懂什么科学生育,科学养生。反而很信风水,很信现在看似迷信的一些东西。

先说“不食三更色”这句话,过去农村,人们认为三更半夜,阴气上升,是鬼的天下,人在这个时段是宜睡眠而不宜活动的,人如果在这时男女搞起来,是会招鬼的。

再说“不恋一更食”。现在的一些老人还爱说,吃夜饭是吃鬼饭。因为农村的人过世后,亲人晚上是要到五道爷庙烧纸的,并送衣送饭,因而过去农村人认为,晚上正常人是不能吃饭的。

最后说“不动五更气”。过去农村人天还不明,也就是五更时,男人就要下地干活,女人也要开始干家务,如果这时家里人生起气来,谁还有心干活呢。而且,过去农村人还认为,早晨人们生气,一天会不吉利。

这就是“不恋三更色,不恋一更食,不生五更气”的来历。过去人们说这句话,并不是总结了科学道理而说出来的。虽是这样,但过去总结的老话,还是应当重视的,特别是三更色,不要老缠美妇,三更时该休息了,应多睡眠。


春日之虎


农村老话“不贪三更色,不恋一更食,不动五更气”是什么意思?

农村老话包含了许许多多的生活经验,这些经验中也涵盖了很多养生之道,通过老话来提醒大家一些不可取的错误的生活习惯,例如“早酒晚茶五更色,劝君千万要不得”,这里的五更色和题主的三更色,是不是一样呢?整句又说出了什么样的养生之道?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不贪三更色

三更或者五更,指的是凌晨的23.00点到凌晨1点,3点到5点,这话的意思就是11点到1点不建议行鱼水之欢,其理由就是这个点到了人们休息的时间了,过于的消耗体能不利于健康。

个人觉得,不贪三更色不是很恰当,毕竟23.00同房并没有坏处,睡前一番云雨,反而能促进睡眠,有利健康。不过五更色是万万不可以,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五更,头天的阳气尽去,第二天的又还没来,是至阴至寒的时辰,这个时候办事,男女都不会有补益,反而会有损



耗。

不恋一更食

一更是啥时候?晚上的19.00-21.00,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这个点不要贪吃了,老话说的好“晚饭要吃少”,吃多了容易加重胃的负担,特别是吃宵夜,很容易导致人肥胖。这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是个警示,习惯吃宵夜的朋友一定要注意了,贪恋一更食,满足了口欲,伤了身子。

不动五更气

五更这个点,人多半还在睡梦中,也不排除醒的早的人,像农人家的长辈,睡得早醒的早,五更气的意思就是一大早动气,从身体机能来讲,这体内各器官经过一夜的调整排毒,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动气则伤身。还有,一早动气,能影响一天的心情,坏心情下生活工作,一天都会很糟糕,所以不动五更气。不说五更气,其实不管什么时候,动气既伤身又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最后说点题外话,大家可能都比较关心“色”,三更不行五更也不行,啥时候最好?答:早上6点,晚上22点,早上肾上腺荷尔蒙浓度最高,能很快进入状态。22点一番云雨,消耗大量体力,晚上自然好梦。

农村老话,还是很有道理的,大家要注意哦。


农人解说


农村有很多老话教人们为人处事,也引导人们健康生活,老人们经常会拿老话教育年轻人,来帮助年轻人少走弯路,更好的成长,这句“不贪三更色,不恋一更食,不动五更气”也是众多农村老话中的一句,很有道理。

不贪三更色

子时整为三更,在过去多半也指十一点到凌晨一点这段时间,老人们说“不贪三更色”就是说在三更时刻不要动“歪心思”,因为过去农村不像现在夜生活这么丰富,看个电视聊会微信就十二点了,过去农村人下地干了一天活很累,晚上又不舍得费电点灯,就早早睡下了,若三更半夜的贪色,那么休息不好,很影响第二天的工作,自家的活干不好也就罢了,在吃大锅饭的年代,若是偷懒不干活耽误了整个小队的进度,那可就“罪过”大了。

不恋一更食

意思是说过了一更以后就不要贪恋美食了。一更在过去是指晚上七点到九点这个时段,过去人们养生讲究过午不食,尤其是七八点以后再吃东西的话,很不容易消化,本来农村睡觉就早,若是再吃完就睡,那对身体很不好,所以过去老人都会说吃饭的时候就好好吃饭,如果饭点儿不吃,那到了晚上也不许吃。其实放到现在“不恋一更食”也是对的,即使再好吃的东西也要适度,尤其是晚上吃很容易发胖,再引发个三高那就不好了。

不动五更气

这句话说得就更有道理了,五更就是五点左右,三到五点被定为五更,老话说得好“一天之计在于晨”,早晨是吐故纳新,朝气蓬勃的最佳时刻,是一天中最好的时候,早晨一睁眼就动气的话那绝对一天的心情都不会好,所以俗语告诫大家“不动五更气”,就是让大家保持良好的心态,好的心情,迎接美好的一天。

越是仔细品味越会发现老话说得简短精悍有道理,值得我们借鉴学习,规律生活,健康一生。


小十六123


农村老话“不贪三更色,不恋一更食,不动五更气”是什么意思?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愈来愈多的人注重养生了。其实在古代的时候,古人对于养生方面也是非常有研究的,而这一点从农村里所流传的一些古话就可以看得出来,比如很多人耳熟能详的“冬吃萝卜夏吃姜”、“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等等。而“不贪三更色,不恋一更食,不动五更气”同样是一句和养生息息相关的老话,你可知道它说的是什么意思吗?

在解释这句话之前,我们很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古人常说的“五更”是什么意思。我们常常说起“半夜三更”、“三更半夜”等成语,那一更是多少小时呢?在古代把一个夜晚从晚上7点到第二天的凌晨5点这个时间段划分为五更,一更差不多是两个小时。所以一更也就是7点到9点这个时间段了。这样的话,这句老话就很好理解了!

不恋一更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要在7点多钟到九点这个时间段在吃饭了,哪怕是肚子有点饿,也最好忍一忍。换句话说,吃饭尽量要早一点。这是因为在过去农民的夜晚生活是比较单调的,每天干完活,天黑的时候回到家里就是吃饭,然后就开始准备睡觉了。毕竟在以前要干的农活比较多,也比较的辛苦。而在7点前吃饭,然后早早休息这样也是养精蓄锐。而且还有一点,那就是古人提倡的是早晨吃好,晚餐吃少,太晚了吃饭对身体也不好,因为吃完以后就马上睡觉了,体内有食物还没消化,这样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如果吃得太饱,还会影响睡眠,并且这样还会导致人的肥胖,从而对身体健康造成不好的影响。

不贪三更色

三更也就是凌晨12点左右,这个时间段在今天来看,很多人还都没有睡觉,但是在过去这个却已经是深更半夜了,基本上都已经熟睡了。如果在这个时候行男女之事,也是非常不好的。“三更色”指的就是在半夜三更的时候行夫妻之事。为什么说不好呢?那是因为这个时候人是最犯困的,而且也是一天中最凉爽的时候,大汗淋漓之后人是很容易感冒着凉的。何况这样还有一点不好,那就是会影响夫妻两人的睡眠,第二天的时候就会无精打采,干活都没有力气!

不动五更气

五更也就是天快亮的时候,这个时候以前有些人起床比较早,等到雄鸡叫三遍,就要开始起来忙活了。其实这个五更气指的是不要在刚刚起床的时候就和家里人生气。这样生气了的话,不仅会影响自己一天的心情,而且家里人也会受到影响。搞不好早晨都没人做,从而耽误了一天的劳动,那样是非常得不偿失的!

古人这话还是非常有智慧的,类似的老话还有“早酒晚茶五更色,劝君千万要不得”、“不喝卯时酒,不骂酉时妻”等等,可见古人对于健康、养生方面也是十分重视,并且深有研究的!


农夫也疯狂


农村老话“不贪三更色,不恋一更食,不动五更气”是什么意思?

咱们人类是一种生活极其归规律的生物,对于在什么样的时间做什么样的事情都有着自己的讲究,同样的,对于在有些时间不能做什么样的事情,其中的禁忌自然也不少。而作为生活经验极为丰富的农村老人,对于年轻人,在这方面,也有所劝诫:“不贪三更色,不恋一更食,不动五更气”!

“不贪三更色,不恋一更食,不动五更气”

咱们先来看时间。农村有“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之说,一更为晚上7点至9点,二更为9点至11点,三更为11点至1点,四更为1点至3点,五更为3点至5点。咱们按照时间顺序来说:

不恋一更食:咱们农村有“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的说法,对于晚饭要少些吃,因为吃完晚饭之后,大多数人都是上床睡觉,饭食没有完全消化,堆积在胃中,不但容易发胖,而且对身体也有危害。

不贪三更色:三更已经是半夜,是夜色最为浓郁的时候,人们认为这时候阴气最盛,阳气衰弱,如果这时候还行男女之事的话,对于阳气有着很大的损害。而且三更半夜是人身体休息的时候,各项身体机能运行缓慢,不适合做剧烈的活动,不仅增加身体负担,还未影响第二天的精气神。

不动五更气:俗话说,“一天之计在于晨”,而五更正是天气放亮,人新的一天的开始,如果这时候就挨骂受气的话,那一整天的心情之糟糕就可想而知了,对于工作、心情、身体都没有什么好处,所以在早晨尽量不要生气。

“不贪三更色,不恋一更食,不动五更气”是人们总结出来的结果,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价值,值得学习。

骏景——殷


骏景农业


农村老话“不贪三更色,不恋一更食,不动五更气”是什么意思?

农村老话,都是经历了多少代人的总结,得出的富有深刻含义的话语,这些老话往往是话糙理精。对于农村老话“不贪三更色,不恋一更食,不动五更气”的意思,山村梅花是这样理解的。

首先我们要明白“更”是怎么排的。过去古老年代也没有钟表,人们对时间的划分,尤其是晚上都是用更来表达,一般从晚上7点到9点为一更,9点到11点为二更,11点到凌晨1点为三更,凌晨1点到3点为四更,凌晨3点到5点为五更。知道了五更,才能来说这句老话的意思。



“不贪三更色”,是提醒人们11点到1点不建议行鱼水之欢。原因就是人们生活节奏比较快,而且每天都在忙碌的工作中忙活,这个点到了人们应该很好休息的时间了,过于频繁的做房事,消耗体能过大,不利于健康。


“不恋一更食”,是提醒人们晚上要在7点前吃东西。过了7点后再吃东西,会增加胃肠的负担,更不应该贪恋美食。有人会说,电视上经常会出现吃夜宵的话,那吃夜宵是不是更不好。夜宵,如果是在工作到深夜时,吃点东西,那是为了增加身体的能量,如果是吃了晚饭,一会儿又吃夜宵,那是非常不可取的做法。

“不动五更气”,意思是一大早就生气上火,从身体机能来讲是十分不利的。这个时候体内各器官经过一夜的调整排毒,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动气则非常伤身。再说一早生气上火,能影响一天的心情,坏心情下生活和工作都不会提高效率,所以不动五更气。

以上是山村梅花对农村老话“不贪三更色,不恋一更食,不动五更气”的理解,如果你觉得对,认为有道理,请为之点赞和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