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睡的炕是怎么做的?有哪些不同类型的炕?

905214897


“一亩三分地,老婆孩子热炕头”。“炕”对于北方人来说并不陌生,尤其是到了冬天,躺在暖和和的炕上,或者一家人围坐在炕上一起看电视、打牌,都是不错的选择。

我的老家是山东农村的,在我们那边家家户户几乎都盘炕。盘炕也是很有讲究的,烧火的大锅灶要连着炕的一边,因为用柴火做法才能把炕烧热。盘炕一定要请有经验的匠人,之前我家的炕就是没做好,不管烧多少柴火就是炕不热。我爸一气之下,把炕砸了,找了一个经验丰富的匠人,重新盘了炕,你别说这次盘的炕只烧一点柴火,就能很热了。

我父母那一辈他们小时候睡的炕上面是用黄泥砌成的,不是很卫生,到了我这一辈开始,盘的炕下面是用砖头盘好,然后再用水泥砌成,等水泥干了一两天让匠人看一下就能够使用了。手艺好的匠人,再加上需要盘炕家的男劳力,还有邻居帮忙,大约一天左右就能够完成。当天中午匠人要在主人家吃午饭,午饭一般是一瓶好酒外带四个菜,主食米饭或是水饺。

冬天用大锅灶做饭,烧的柴火是麦秸或者玉米秸,这些对农村人来说很方便,烧火也很容易点着。小时候我最喜欢烧火了,母亲做饭,我坐在下面烧火,烧火也很讲究,不能填太多饭就糊了,太少火就灭了。烧火的时候可以在里面放上个地瓜或者玉米,过一会就可以吃了。做完饭,炕也就热了。有时候晚上躺在上面都会出汗,毫不夸张的说。烧好的炕的热度能热一晚上,让你一晚上都暖烘烘的。


蜗牛小小姐



我是新疆人,新疆人是不睡炕的,许多新疆长的人都不知炕为何物。

很有幸我睡过,因为我的父亲是能工巧匠。

十几岁时,父亲在他上班的地方盘了一个炕。父亲是很敬业的人,新疆的冬天特别冷,晚上要值夜班,父亲想到了盘炕,而且也盘了一个炕,尽职尽责地值夜班。

寒假,父亲让我去他工作的地方,他说你在炕上呆着不冷。我上炕盖上被子,下面暖暖的,很舒服。时不时翻个身。

好长时间后,怎么感觉屁股越来越烫,掀开被子挪动身体,一看是一个洞,热气直往上扑。炕是不能躺了,卷好被子我回家了。

第二天和父亲去修炕,仔细看了下,炕是用砖砌的,有点家八卦阵,烟和热顺砖壁流动,上面用草泥糊的,厚厚泥层保温时间持久,不烫人。

这是单独的炕。还有一种是和灶台连着的炕,做饭时炕就烧热了。同学的父亲和我父亲是同乡,她家的炕是这样的。


为人以诚


是爸爸垒的啊!



小的时候,家里住平房,平房都是自己家盖的,一家之主要垒炕垒火墙,垒的越好日子越兴旺。(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爸爸心灵手巧暗示着智商高,能生出聪明的宝宝,孩子有出息,日子当然越来越兴旺)。

炕的发热原理是炉子里的烟延炕内部的烟道进入火墙,从火墙排到烟囱。

如果烟囱堵了,或者是炕、火墙的烟道没有盘好,是不会暖和的,而且还有烟。

所以盘炕盘火墙可是技术活。


我们地区是用红砖盘的,盘好了之后盖上盖就是炕了。

在有的地区还会在烟道里铺上锯末,说能缓慢燃烧一冬天。


文史铎声有心


北方的火炕是农村人的特爱,俗话说孩子老婆热炕头,可见火炕在农村中的重要性,火炕冬天不但屋子暖,还有治疗风湿,腰椎间盘突出的辅助作用,今天我要说的是一种新型的火炕,它的特点是省柴,屋内散热快,结构简单等特点,这种炕没有灶台,直接把柴放进炕室内燃烧,炕分为散热区和保暖区,炕修建时散热区和保暖区要用砖隔开,这样做是屋内散热快,保暖区温度适宜,适合休息睡觉,



火炕修建时炕的外面用瓷砖贴好,美观漂亮,炕面用红砖做支撑,上面放水泥板或石棉瓦,然后用泥土抹好,厚度一般是10公分,然后用韦席铺在炕上,需要说明的是火炕散热区应占炕的三分之一,上面严禁覆盖,以免影响散热,和引起火灾。



北京效区的火炕不仅是农村人的特爱,城里人休闲时也喜欢来到农村,来亨受一下火炕的乐趣,北京现在都要煤改电了,不准烧柴了,也许火炕会成为历史了,希望政府不要一刀切,毕竞农村农民流传下来的生活习惯一下子很难改变,火炕烧柴我认为不会造成什么污染,这种取暖方式即经济又实惠。


学天真


炕?可能很多人只有在电视中看到过,一张炕,一张桌子坐在炕上吃饭的图屡见不鲜!


但是炕究竟是怎么做的,却有很多人却是不知道的,最近冬天慢慢到来了,北方冷吗?说冷也冷,因为下雪了,说不冷也不冷,因为有炕。

炕简单的说就是一个长方体,旁边的三个面是贴着墙的,还有一个面就是屋子里面的,自然就是和炕的高度是一样的。炕的上面呢是类似于楼板的东西,也是水泥做的但是比楼板要薄。做好了上面就铺好席子、毯子,床单然后就可以睡了。

炕四个面有一个面是留有一个洞的,这个洞就是用来烧火用的,这样即使冬天北方人也不会冷,因为炕可以烧火,可能有人就会问了,床单什么的不会烧着吗?会如果炕烧的很烫,床单就会被烧着。

按这么说来,北方的冬天并不比南方冷,因为北方人晚上可以睡炕,南方不行,南方的冷跟北方的冷不是同一种冷!

大家来说说北方冷还是南方冷!


扒啦影视小魔仙


我是东北农村的,在我们这里,炕是房子的一部分,不可缺少。老辈人俗语说: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是当时人们理想的、富足的生活了,可见炕在东北农民的生活里有多么重要的位置。因为东北冬天冷,火炕能常时间保持热量,人们对火炕的依赖程度自然就高。下面说说土炕的做法,以前的火炕都是用土坯搭建的,土坯就是用土和成泥,掺些细碎的麦秸和匀,放进一个叫坯模子的木质长方形模具中,放麦秸是为了提高坯的强度,防止断裂。坯晒干了就能用了,底下用立坯做立柱,再用土坯平放在立坯上,一块块严实有序的摆好,再抹上泥,就完成了。下面立柱的空隙走烟,炕上面就热了。我们这里常见的搭炕形式主要有满堂红和倒卷帘两种,倒卷帘就是把烟走的路线用坯隔好,烟在炕里顺着为它设计的路线曲折蜿蜒,最后从烟囱排出。这种炕优点是热利用率高,省柴。缺点是由于烟要走的路线太长,烟流动慢,甚至从炕的缝隙往屋里冒。满堂红不用给烟搭建那些复杂的路线,在炕下随便跑,最后从烟囱排出。现在农村搭炕的材料也从原来的自制土坯改为水泥板了,花钱就能买到,土坯渐渐退出了农村人的生活,成为历史了。


微尘1573904



炕,是北方居民家中的一方重要取暖设施,俗称火炕。俗话说家暖一条炕。可见炕在北方平民家庭御寒、取暖、保温过程中的作用,具体它发端于何朝何代还有待民俗专家去考证。但从自己的经历看,从自己记事时起就一直睡在炕上,是炕伴随自己长大,是炕伴自己走过快乐的童年。



炕的建造也是颇有讲究的,其长度按北方居民的房间开间计算,过去一般是七尺或八尺,改革开放以后新盖居民住房的开间都为三米九尺,不过年轻一代很少在新建的住房里再建炕这个传统的取暖设施了。一般建炕都贴近窗户一面,其宽度多为五尺(大约和人的身高相匹配)火炕一般留有两个灶口,里边留有火道,火道上边是一个平台,然后用土坯或泥坯凳好烟道直接通到烟囱,凳好后上边用泥板子(现在有专门的炕砖)盖严实,然后抹泥,一条火炕就成型了。



成型后的火炕要用硬柴(木头)迅速加热烘干,这样就能铺炕睡人了。具体到建炕(也称打炕)是有很多说法的,这都是我们古人的智慧,遵循烟往高处走的科学依据,凳炕时有意要让越接近烟囱处越提高,这样出烟顺畅,否则一烧炕满家烟是没法住人的,这个诀法在凳炕时要特别注意,烟道尽量保持通畅,但又不能把热量从烟囱全部带走,所以打炕建炕是有许多学问在里边的,这都是我们古人的智慧,不服不行。



炕是需要烧的,冬天取暖主要使用柴火(过去是秋收完的作物秸秆)富裕人家多用山柴,现在可用烧炕的东西多了树枝、木材,煤炭等等。炕的类型和分类有倒炕(贴住房后墙而建)小炕(只能睡一个人或两个人)床炕(外表和双人床一样其实是炕)等等。炕记载着北方农村的发展,炕承载着中华千年不老的文化,炕聚集着一家人的欢与乐、情与爱。



冀之笔


陕西的炕过去一般都是用土坯砌成的,土坯分两种,一种是小一些的纯黄土坯,一般房屋的墙壁也用,这种小土坯在盘炕时,盘在此作动词,作为炕的四周密封及架大土坯用。大土坯用黄土加麦秸寸草,碾过场的扁麦秸,和成硬泥,用1米长0。8米宽,6-8厘米厚的木框放在地面,框中撒灰,防止与地面粘连,把和好的泥平摊在木框里面压实抹光晾干,在未全干之前,要用平底夯锤砸实。待干后即可用于炕面,一般四个大土坯为一个炕,在炕的中间用小土坯砌一个立柱,用于四个大土坯一个角的支架,上面及不靠墙的面用稀泥勾缝抹面,炕的一面留有炕洞,用于填塞材禾烧炕。这种炕升温降温比较慢,保暖效果好。一般过几年都要打碎另盘新的,因为这是上好的农家土肥,特别适合烤烟施肥。


2325136347田阜汗


北方的炕我也不知道咋做的,估计就是用砖砌的隔断单砖墙上面铺的水泥板吧!然后墙体有排气孔散热。但是北方的炕很魔性,相对于床踏实,硬朗,烧热乎的躺在上面,对于凛冬将至,看着窗外的漫天飞雪和北风凛冽,躺在热乎乎的炕上真的别有一番滋味。


男子气概堪称典范


我是北方人,从小睡炕长大的,至于这个炕怎么做的,我在这里向大家明确解释一下,起初这个炕是用土砖砌成的,然后用泥将缝隙填补,最后用柴火烧,柴火洗麦秸秆或是牛羊粪便为主,土炕的好处就是保暖效果良好,恒温时间较长,但这样的炕容易烧裂开冒烟。现在的炕多以钢筋混凝土居多,炕内燃烧空间较大,封闭性好,随着农村种地人数的减少,麦秸秆等也不再常见,多以锯末,煤炭末为原料,这种新型炕操作简单,耗费原料少,但在夏季容易吸潮。总之,无论是那种炕,在寒冷的北方,热炕头无疑是最好的了,不是有句话这么说吗,老婆孩子热炕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