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战士绑在飞机机翼上往下扔手榴弹,可以这样“轰炸”吗?

ELF12


不能,把人绑在飞机上扔手榴弹这种事情只能出现在“抗日神剧”里面,比如题目中用到的图片就是电视剧《铁血红安》中的截图,当然,这部片是不是“抗日神剧”这里不作讨论,我们回到题目中来,如果真的把人绑在飞机上,

注意,是绑在飞机上,而不是坐在飞机里面,那么有几个问题我们需要好好分析一下!

首先是飞机平衡性的问题,平衡性对地上跑的自行车、汽车都很重要,就更加不用说是在天上飞的飞机了,而本身在二战时期人类的航空技术还不是特别的发达,除非是专门的轰炸机,否则那些用于空战的飞机体型是很小的,重量也很轻,再加上当时还有一些飞机还是用木头做的,就算是使用了金属蒙皮或者使用铝材做成的飞机,其本身的重量都不会太大,那么一个甚至几个成年人加上那些手榴弹的重量,绑在飞机上的话,比如在机翼那里,对飞机的影响有多大可想而知了,别说去轰炸,能不能飞起来都是个问题!

其次,就是手榴弹的引信时长的问题,如果是普通的手榴弹,即平时在地上使用的那些,那么其引信延时通常在3~4秒左右,如果飞机飞的比较高,手榴弹没掉到地上可能就先炸了,这样的话根本就起不到轰炸效果,当然,如果飞机飞的很低,只有几十米甚至十几米那情况又不同,不过前提是不被地面的的机枪打下来;所以,如果想要把手榴弹当航空炸弹使用,要么延长引信的触发时间,要么就把引信换成触发型的,这样手榴弹会在撞到目标的瞬间引爆,从而起到轰炸效果!

因此,把人绑在飞机上用手榴弹轰炸在现实中是行不通的,太理想化了,飞机的配重不均衡的结果就是失衡,然后机毁人亡,如果是

把人绑在飞机的底部的重心附近的话还可以考虑,因为只有在重心附近,人的投弹时的动作、投弹以后总重量的减轻就不会对飞机重心有较大影响,可以避免飞机的失衡,这个办法的前提就是飞机起飞或者降落时不会把人撞死。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人坐在飞机里投弹,这样就万无一失了,因为历史上还真的有人这样做过,1931年11月,红四方面军的陈昌浩同志在向国民党军第69师投撒传单的时候就顺带丢了几颗炸弹下去!


哨兵ZH


这种“人肉轰炸”说可以也可以,说不行当然也不行,还是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最需要考虑的因素就是“温度”。在同一气压条件下,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度。无论是战斗机还是轰炸机,随随便便都可以爬升几千米,天空中的温度恐怕都到零下数度了。如何抵御高空中的寒冷是个重要问题。解决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多穿衣服,越多越好。不然等到了天上,抵御寒冷只能靠身体不断的抖,抖,抖!

飞机往下扔手榴弹,水平轰炸肯定不行,没啥实际效果,那么只能采取俯冲轰炸的方式。这时候会产生气压,对被绑的战士身体素质要求得高。不然脑袋缺氧晕过去,就无法扔手榴弹了。另外,飞机在空中飞的时候,离地面至少几百米,战士是被绑着的,必须要胆子大,心里素质还得好。试想,万一绳子松了,就很可能会掉下去……

另外,这种轰炸方式只能在防御方缺少对空武器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如果敌人拥有不少高射机枪和高射炮,把人绑在飞机扔手榴弹基本和送死没啥区别。在俯冲轰炸的方式下,飞机几炮就会被打下来了。虽然这种轰炸方式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但我军战史上还真出现过,只不过是坐在飞机上往下扔手榴弹。

1931年,红四方面军为了夺取湖北重镇黄安,发动了黄安战役。在我军执行战役第三部分——攻取黄安城的时候,空中开来一架飞机。国军误以为是自己的空军部队前来支援,欢呼高叫。结果飞机一飞而过,落下来的却是手榴弹和传单。执行轰炸任务、坐在飞机里面的正是大名鼎鼎的陈政委昌浩。当年,陈政委非常年轻,只有26岁。可惜,后来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无缘授勋。不然,按照他的资历和功绩,至少是个大将。

少华:《红四方面军》

“许述工作室”成员“醉卧沙场”主答


脑洞大开的历史


这个问题问的肯定是连续剧《铁血红安》中

,赵文卓站在机翼上,向红安城仍手榴弹的情节,但这样的情节是否合理,这种投掷方式是否真的具有可行性呢?

首先,单纯的就连续剧中的这个情节而言,这可以说的上是一个很严重的穿帮和不合理,甚至把武侠小说的一些性质带了进去,首先连续剧中的这架飞机也就是历史上的列宁号,是有前后两个座位的,即便在电视连续剧中也反应了这一点,但可笑的是在连续剧中后面的那个座位明明是空的,赵文卓却选择战斗了机翼上,这完全是多此一举,相当于自己给自己找高难度!

另外是否具有可行性?现实中也很难,因为早年的双翼飞机载重量很有限,能装个上百磅的炸弹已经是很了不得了,在连续剧中红军选择在飞机机翼的一侧绑上一个100多斤体重的人,外带一筐至少几十斤重的手榴弹,这个载重量倒是可以承受,但这个载重量却不是放在飞机机腹的下面,却放在飞机机翼的单独一侧,那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稳定性该怎么保持?一边重一边轻,飞机还怎么飞?不是不能飞,而是稳定性和安全性数很难有保证,这更是近些年一些特级飞行的段落。

另外就是投掷的手榴弹,手榴弹的延迟时间一般也就是三到四秒,把手榴弹从飞机上投下去,以手榴弹的下落速度这么短的时间内才能跌落多少?飞机必须得保证超低空飞行,才能保证手榴弹在爆炸前能落到地面上,但这么低的飞行高度,飞机的安全如何保证?别说防空高射机枪,即便步兵使用的步枪,轻机枪都可以在这个距离内轻而易举地击中飞机。

以上还只是考虑飞机的现实问题,并没有考虑飞机上人员的问题,把一个人单纯用几条绳子就想固定在飞机上完成各种任务,这完全是特级杂技飞行的动作。

事实上,历史上解放红安的战斗,确实出现过红军用缴获的飞机,即列宁号向敌人投掷炸弹,但真实的情况是,飞行员是稳妥妥的坐在飞行舱中飞行座机里从容的向敌人投弹,而不是多此一举的把投弹手绑到机翼上面去玩高难度,并且投掷的也不是手榴弹,而是改装后的迫击炮弹,落地后受到撞击才会发生爆炸,这样的话,列宁号飞机完全可以在高空中飞行和投弹,但不知为何,这段明明写在历史资料里的文献,在连续剧中却被改得莫名其妙。




辽宁资深球迷


看到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都说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只有在神剧中才能看到这样的场景,毕竟在神剧中什么都是有可能的。把战士绑在飞机的机翼上,然后让战士往下扔手榴弹,以达到轰炸的目的。想想这都是不可能的。实际上这种事在真实的历史中还真的发生过,在战争初期这种事是真的有。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军轰炸就是这样的,往下扔了四个手榴弹,当然这次轰炸没有造成地面士兵的任何伤亡。首先这种方法在军中是不提倡的,因为理论上手榴弹可以这样用,实际上这种轰炸方式几乎是不可能扔中目标的,除非是碰巧。飞机一直在运动,你不能拿着手榴弹去瞄准吧,扔中的难度太大,风都能刮走手榴弹。

想要往地面扔手榴弹,还有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飞机必须低空飞行,低空飞行可不是大家所想的那么简单,飞到可以扔手榴弹的高度是非常危险的,随时都有可能坠毁,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飞到那么低之后,地面的敌军也是可以有效攻击这架飞机的,因此在一开始这种轰炸方式其实也就能吓吓人。

在往后来又有了飞艇轰炸,当然这种飞艇弊端太大,敌军飞机随意几枪就能将其毁灭,于是乎各国都开始抓紧时间研发轰炸机,轰炸机应运而生。有趣的是在刚刚开始空军作战的时候,双方遭遇之后,有的时候飞行员还会互相扔手榴弹。

当然这些都是以前的土办法,至于某些影视剧中的战士在飞机上扔炸弹,那个可别信,飞行速度那么快,不带风镜,也不是低空飞行,手榴弹能扔中目标就是奇迹了,手榴弹早被风吹的飘走了。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图示:1931年11月时任红四军政委的陈昌浩

  慕什塔戈认为,“把士兵绑在机翼上往下扔手榴弹,对敌人实施轰炸”,这种战法不仅理论上可行,而且有成功战例作支撑。早在1911年11 月的意土战争中,一位名叫加沃蒂的意大利飞行员在驾机飞临土耳其阵地上空实施侦察时,投掷了4枚重达1.8千克的“西佩利式”手榴弹,炸得土军士兵乱作一团。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飞机投弹打击行动,充分展示了意大利人在轰炸作战方面的远见卓识,最终孕育了杜黑的《制空权》作战理论。6年后,这种战法在我们中国也得到了成功运用。1917年7月1日张勋复辟,讨逆军首领段祺瑞命令南苑航空学校出动飞机轰炸紫禁城,以便迫使张勋拥立的溥仪退位。航校教官潘世忠亲自驾驶飞机,由学员杜裕源担任投弹手,在距离地面300米高度,手持炸弹,先以牙齿咬掉炸弹保险针,然后寻找合适的地面目标,伺机投下。当场炸死太监1人,小狗数只,炸毁鱼缸1个,致使皇宫内外惊恐万状。

图示:加沃蒂及其驾驶的“鸽”式侦察机

  必须指出的是,这种战法只适用于早期的螺旋桨式飞机,且仅能在低空飞行的状态下投弹。老式螺旋桨飞机的时速在200公里左右,仅相当于现在动车组列车的行驶速度,在这种速度条件下,固定在机翼上的人员还勉强能够克服气流影响,具备完成投掷动作的能力;现代飞机普遍时速均在1000公里左右,就连打开舷窗都是绝对禁止的,更不必说把人绑在机翼上,在无法呼吸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完成投弹动作的。而且,投弹高度也仅限于低空。一方面,高度的增加会导致温度及空气含氧量的降低,直接影响投弹人员的生存状况;另一方面,高度过大会导致投弹人员无法瞄准,以及手榴弹在未等到达地面的情况下过早爆炸。

图示:南苑航空学校师生


慕什塔戈


这个应该是抗日神剧上看到的吧,神剧总是不断的秀下限。


首先人在机翼上能否绑住是一个问题,其次,机翼上有个人,你认为即飞机还能飞的平稳吗,战斗机机翼上站个人,飞机不摔下去才怪呢。就算你飞机飞平稳了,人也站稳了,那飞机的颠簸人也受不了,早就晕头转向了,还要在俯冲的时候,失重的状况下,扔手榴弹,你觉得可能准吗?飞机这么快,人在这么大的风速情况下,根本就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这么多原因,导致根本就不可能。

这些编剧真不知道怎么想的,拍拍脑门想当然的随便编点剧情,以为就可以糊弄广大观众,消费人们的爱国热情,广电总局也不知道是怎么审查的,只晓得管那些触动他们利益的人,比如网络机顶盒,网络答题呀,真正需要他们时,他们不知道到哪去了。



平安羽球行


我是萨沙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早在一战,就有人这么做过。甚至张勋复辟期间,段祺瑞也用飞机这样扔手榴弹轰炸紫禁城和张勋的府邸。

只是,这样轰炸没有实际意义。

第一,手榴弹引爆时间只有4到5秒,这样飞机的高度就只能在五十米左右。

这么低的距离,不要说遇到敌人防空火力非常危险,一不小心就会撞山。

第二,手榴弹威力不足

谁都知道,手榴弹的威力有限。一个手榴弹爆炸,只是不是在附近1到2米,你及时卧倒也就没事了。

这种轰炸,根本不能炸建筑物,只能炸人。就算炸人,也很勉强,只是略胜于无,以威慑为主。

第三,命中率几乎是0

飞机飞行速度即便再慢,也有时速300公里左右,也就是每秒80多米。投掷手榴弹的士兵就算是超人,只要慢一秒,手榴弹就会偏离目标80多米,这还炸个毛。

80多米什么概念,一个网球场才长23米,等于4个网球场的长度了。

更别说还有风的影响。


第四,绑在机翼的士兵太惨

即便落后飞机速度较慢,士兵勉强可以承受。

但像电影中这样,连个风镜都不带,就是扯淡了。

如果真是这样,这个士兵连眼睛都睁不开,别说扔手榴弹了。


萨沙



是真的 一战时期的空袭 还投掷铁钉和铁藜棘


扎姑娘的小辫子




咋一看,不知道的还以为穿越到哪部抗日神剧里了,顿时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想想像肩膀扛大炮、石头打飞机、裤裆藏雷、手撕鬼子,这样超乎想象又不合逻辑的都层出不穷,也就觉得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了。我只能说,厉害了,我的编剧。



不同于开汽车、赶骡子,飞机没有那么快的速度是飞不上天的,何况是战斗用的飞机了,一般的活塞式战机速度也在300km/h。就拿现在乘坐的高铁列车来说,差不多就这个速度了,列车在减速进站时所带起的气流,人身体都能有被压迫的感觉,更何况是极速飞驰的高铁列车了。



飞机不是在平地行驶的,它是在几百米甚至几千米高空飞行的,其中对人身体的伤害是无法估计的。海拔每上升100m气温就会下降0.6℃,并伴随着强冷空气,骤然降低的温度就算不会马上被冻死,结冰冻伤是肯定的了。而且强大的气流漩涡更是可怕,深陷其中不是被卷走就是被撕碎,可能我们的战士不是在战场上光荣牺牲,反而在高空旅行中就“英勇就义”了。



飞机并不是做直线运动的,时而上升下降,时而转弯颠簸,时而翻山穿云,光线明暗交替会使人身体会出现呕吐、心悸、出汗,甚至缺氧窒息,更可能引发一些疾病发作。可想,连自己的身体状态都无法保障,也就谈不上拿什么精力去奋勇杀敌了,投掷手榴弹姑且不论目标准不准,能否扔得出去都成问题,别人是杀敌一千自损百八,你是杀敌为零自损百分百了。



所以说,像这样的“奇思妙想”只存在于影视作品和梦想家那里,现实中是无法实现的。


博锐特


可以!

废话少说,直接上图




看了这个表演,您觉得扔手榴弹算个事儿么?

由上例可知,人绑在飞机外边是可行的。由历史记录得知,在飞机上手投炸弹是可行的(早期飞机手投炸弹轰炸的案例比比皆是)。所以,人绑在飞机外边投弹是可行的。

只不过,以手投的精度,以手榴弹的杀伤半径,想准确摧毁什么点目标是做不到的。这种“轰炸”,也就是鼓舞自己士气,打击敌人士气,或许能杀伤集群目标,总的来说心理效果远大于实际效果。

具体到本问题附图,人在飞机侧面是可以的,不过需要飞行员不断的人为修正不对称的气动阻力。手榴弹放在笸罗里并绑上,理论上也勉强说得过去。但实际上如果绑得不牢靠,会导致振动脱落。另外这个着装,裸露的皮肤和没戴风镜的眼睛,在强风下会让人感觉非常不爽,实际操作起来会非常勉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