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地铁大都亏损,那么建地铁时,为何还能吸引到民间资本投资?

诗和远方的洋


说明一点,目前,地铁外部投资主体是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国电建这些以工程施工为主的中央国有企业,它们占据了九成的地铁投资订单。而它们很难归为民间资本。

地铁如果光靠票务收入很难盈利,而中国大部分地铁在广告,门面租赁,地产开发等又开发不足,所以亏损是常态和大面积化,仅有北京,上海几条线路盈利,其它全亏损。所以,一些地方地铁建设被发改委叫停,因为要考虑经济效益和金融风险。

地铁投资受资本欢迎,主要是两个方面:

1,目前,地铁基本采取政府和企业合作的ppp模式进行。这个方式非常受建筑类央企欢迎,因为要揽活,这种模式下,可以把投资,设计,施工,材料供应整个链条的活全盘接下,而且利润不低。运营这块出现的亏损,会有可行性缺口补助的回报机制,说白点,就是地方财政兜底。

2,一些地铁学习香港地铁采用‘‘地铁+物业’’的运营模式,地铁沿线的一些物业回报给地铁的运营。像深圳地铁成为万科股东,绿地投资南京地铁均希望由此开拓。


琥珀想想


亏本是回报低于投资

那么,在地铁建设大潮中,谁赚谁亏呢?

赚钱:

银行,按利息收钱;

勘查单位,按量收钱;

设计单位,按图收钱;

建设单位,按量收钱;

运营单位,按量收钱;

老板工人,赚大钱和小钱;

亏钱:

政府,短期亏钱,回报周期过长。但地铁周边地价增值快,足以弥补。

所以,地铁是杠杆,以小博大。

基础建设,既能带动经济,又能解决就业,还能解决民生,比直接送钱给穷人带来的效果明显多了。但前提是要地价要不断升值才能良性循环,一旦土地价格崩盘,整个体系将崩溃,可能政府就破产了。


BoBoxxx


如果单独投资地铁,回报基本都收不回来,更不用说有收益。那为什么还有资本愿意参与?答案在地产!以香港为例,香港政府授予地铁投资方一定的沿线地产开发权,在物业开始建设时,投资方按地铁建成以前的地价水平向政府缴付地款。当地铁建成后,投资方享受沿线的物业升值这一部分的收益,再去补贴地铁项目。将地铁与地产综合考虑,互补共赢,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也促进地铁客流效益提升。


欧堡地产


地铁亏损关键是看谁欠帐。私企欠帐是要还的,甚着要抓人的。国企欠帐可不还,还可升职。譬如中铁总欠帐5万亿,怎样?!私企要欠500万,你敢试一下?


知青12连


可以得到若干年的运营权和这个期间的广告权


余辉普照


地铁本来就不是用来挣钱的。带动沿线地价房价商业设施。人员物流等等。政府得到最大利益。补贴地铁运营。


文化学者345


地铁亏钱,地铁房挣钱啊


回忆5462996


长远利益计算,跟着国家混,肯定有好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