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湖南为什么成为日军最难攻克的地方?

剑桥视频


欲灭华夏,先平湖南,湖南被誉为“中国的普鲁士”是有其原因的。

虽然湖南在古代史上并不显达,三国以上就一个邓艾,属于三流人物。但从晚清两江总督陶澍以来,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到谭嗣同、黄兴,再到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才辈出,可谓是一茬接着一茬。

所以第一点,湖南人才辈出。其次,湖南民气可用,按照杨念群教授《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一书中的说法,湖南在很晚才出现一位儒学大师王夫之,所以其学风也相对质朴,更崇尚实学。而且湖南的乡民民风淳朴,追求进步,同仇敌忾,团结一致对外。

第三点,湖南的地形条件复杂,山峦众多,最适宜“天炉战法”的施展。薛岳一代军神,蒋介石重视湖南战场,调集众多中央军死守湖南。所以日军虽然调集精锐,三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湘西会战,皆无法占据湖南全境,反而损失几十万的兵力,占全国战场损失兵力的几乎一半。


青年史学家


说抗战,就不能不提湖南。从1938年开始,日军就攻进了湖南境内,一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湖南都没有被日军占领。

湖南,是抗战时期日军最难攻克的地方,冈村宁次就曾经感慨:欲灭华夏,先平湖南。

湖南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抗战期间在正面战场的22次大会战,其中6次都发生在湖南境内。三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湘西会战,一共歼灭日军20多万人。要知道,22场大会战一共才歼灭日军40多万人,在湖南境内就歼灭了一半。



长沙会战。

从1939年9月,到1942年1月。三次大规模的长沙会战,双方投入兵力达到200多万人,日军被歼灭了5万多人,他们打通中国南北通道的战略企图,被彻底挫败。而长沙会战的惨烈程度,确实难以想象。

第一次长沙会战中,守卫草鞋岭的史恩华营,抗击日军疯狂进攻,全部壮烈殉国。守卫斗篷山和金龙山的胡春华营,更是与敌人激战了3天3夜,除了几名重伤员开始撤出战斗外,其他人全部壮烈牺牲。冈村宁次的进攻屡屡受挫,长沙军民誓死守城,让日军不得不撤退。

第二次长沙会战,日军集结了12万人再次进攻。日军吸取第一次长沙会战的教训,不再分兵作战,而是集中兵力进攻。中国军队损失惨重,但是随着各路援军开进长沙,其它战区也纷纷策应长沙作战,主动向各地日军猛烈进攻,迫使日军后退。

第三次长沙会战,日军再次集结了约12万人,气势汹汹的进攻长沙。中国军队誓死抵抗,还在长沙城内与敌人肉搏厮杀,一举击退日军,赢得了胜利。美国总统罗斯福说:

“盟军的胜利,全靠中国军队的长沙大捷!”



常德保卫战。

这是一次惨烈的战役,常德一个师的兵力,和日军激战了16天,歼敌5000多人。8000多守军,最后只剩下了500多人。这场战役被誉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给予了日军重大的挫折。常德城内,所有的街角巷口都被利用,民房被打通,到处都是暗堡。第170团营长张挺林率部在阵地中奋勇冲击,负伤达七次之多,壮烈殉国。攻入城内的日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常德守卫战,惨烈至极。

同样惨烈的衡阳保卫战和湘西会战,中国军队和湖南人民舍生忘死,彻底击溃嚣张的日军,让他们认识到了中国军民,湖南人民的抗日决心。


当然,抗战胜利是各地人民共同浴血奋战造就的,每一个为了抗战胜利牺牲的中国人,都值得永远铭记。


七追风


在湖南呆过好多年,都快安家到湖南了。觉得湖南人聪明,勤快,做事蛮很狠。特别是打架不怕死。在街上拉帮结派,拿着刀子满街砍得就算湖南人厉害。好像湖南人还能文能武,吃完饭没事做闲聊时就喜欢讨论时政,国际大事。闲聊时感觉他们说起来一套一套的。还有那公园里老头大妈你还别去惹,碰了一点事他们吃了亏,调子高的很,不是要赔钱就是了不难,感觉就是不怕事。我能感觉的出来。当年鬼子在别的省节节胜利,在湖南受阻,那是正常的。鬼子是铁的话,湖南人就是钢,两者一碰就是你死我活干了起来。湖南人感觉一直不服输,鬼子碰了,估计会被百姓砍成一块块的做成长沙臭豆腐。😁但是湖南人也有不足,感觉当领导,搞决策,搞理论还是有一套。以前广东打工时候,好多工厂的组长,科长,经理都是湖南人,很有领导气派。好像广东好多市领导也是湖南籍的。不足的就在于过于理论,搞起经济,经商来就不如广东人,潮汕人,温州人,福建人灵活,八面玲珑会做生意了。这方面湖南人有那么一点一根筋的感觉🤔这就是我生活在湖南长沙好多年的感觉,总体来说,湖南人算中上等素质了,还不错😊


中国黑协副会长


74军打光后,在湖南补充的,第五军在湘潭组建的,十军和74兵员十之八九都是湘人子弟,其它北方人只晓得当汉奸,你见过湖南有汉奸吗?民团黑社会都自觉组织打日本?其它地方有吗?农民用锄头干死小日本你见过吗?雪峄战役一个武冈城国军一个营守日本就是攻不进去,那是有民团。日军攻到雪峄山下竹市就是过不了,我爷爷就洪江(是武冈人)没有民众一仗下来怎么补充兵员,物资怎么运上去,这就是民风,除了广西和湖南你见过有这种民风吗?我们老家在湘西南,祖上都参军了,农民说这是我家,绝不允许外人踏入半步,小日本是外人,所以湖南就变成日本人的伤心地!!


西门吹雪58030385


这个是湖南人的骄傲,抗日战争中国很多将军,司令员什么的都是湖南人,所以这个是有原因的,

第一就是湖南人教育氛围较好,不是吹,中国很多读书人湖南占比觉得是最高的,“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曾国藩开包的学堂也是近代的人才保证,



第二就是湖南人性格比较刚毅,无湘不成军这句话大家都知道吧,到了抗日战争时候,家仇国恨就是战斗力啊。


第三就是湖南的地势,衡山山脉给抗日战争提供了有利地势,在以前湘西地区好多都没有路,想去扫荡大部队进不去啊。小部队一去不复返,增加了收服难度。


动车锤子


作为一个湖南人,很荣幸给大家来解答这个问题,抗日战争中后期,湖南成为日军打通中国南北大动脉,直取广西,打通越南,企图快速占领东亚。可是谁也没有想到,日军的这个计划,遇到了湖南这块硬骨头。

日军在湖南战场,依次为:长沙会战、常德会战、衡阳会战、湘西会战,湖南军民与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日军原计划一个月拿下湖南战场,没想到在湖南打了整整6年。最后随着美国两颗原子弹,日军撤退了,迄今,在怀化芷江还有一块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受降碑。

为什么湖南人这么顽强。取决于三点:

1、吃得苦

2、霸得蛮

3、耐得烦

李鸿章说了一句话: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近代的中国历史,被列强欺压,国土流失、百姓遭殃,湖南人敢于创新、敢于崛起、敢于反抗,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在橘子洲头,就留下诗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其实这几句话,就代表了湖南人的精神。惟楚有才,敢为天下先。

湖湘精神:归纳起来,就是三气,灵气、霸气、匪气。刚是内核,毅是灵魂,灵是气质。

湖南人既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坚忍之志,又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豪迈之气。所以,日军来一万,杀一万,来百万,杀百万。湖南人就是认死理,一条路走到底,倾家荡产都要跟不平等抗争到底。


综上所述

为什么湖南是日军最难攻克的地区,因为湖湘精神


城市观察君


敢问提问者的问题该如何解释,既然是湖南是最难攻克的地方,那么湖南省应该是全境都没被日军占领吧?

可事实并非如此,抗战时期的湖南省日军占领区的面积几乎覆盖了湖南省全境!长沙、岳阳和衡阳的城市相继落入敌手,这就是题主所说的“最难攻克”?

接下来说一说湖南省境内与日军的战争,正面战场上国民党军队与日军打了长沙会战、衡阳战役和湘西会战,两败四胜,还有三次是惨胜。如此战果,果粉竟然能够吹嘘出薛岳和方先觉这样的“战神”。

前三次长沙会战,只是保住了长沙城,长沙城之外的无数县城还是相继落入敌手,而第四次长沙会战薛岳直接把长沙丢了。还有衡阳,47天战斗,战斗到方先觉都投降,愧对衡阳战役中战死的官兵。最后一个是湘西会战,当时是1945年4月至6月王耀武指挥的一场战斗,在这场战斗中日军还是攻占了湘西大片领土,而且当时日军已经快失败了,湖南战场还是丢城失地,这叫最难攻克?

国民党在湖南战场上节节败退,而敌后战场却开始发展起来,1944年10月上旬,八路军组建了南下支队,11月9日,南下支队从延安出发,东渡黄河,越过同蒲路,由太岳区垣曲以东南渡黄河,越过陇海路,向豫鄂湘粤敌后挺进,并于1945年1月在湖北大悟山与新四军第五师会合。在此期间,南下支队多次与日军作战,收复了湖南大片领土。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湖南省是抗战时期日军最难攻克的身份”是果粉编造出来的谣言,是果粉吹嘘的结果。




用户76391435595


据说日本人开战前对中国各地的血型构成进行过研究,他们已经预计湖南会是很困难进攻的地方。

第一、湖南人地处中国南方地区,中国南方本身团结抵抗的心理就比较强。民风也是相对强悍。

第二、湖南并非一马平川,还是有很多山地,而且有江河湖泊。这给进攻带来一些阻力。

第三、湖南人A型血比例相对较高。A型是天生的战士。这就是最适合打战的血型。这个血型来源于森林对于陌生环境适应度是最高的。勇敢、果断、协作配合以及战斗中的聪明都是最佳的。欧美人中德意志人就是A型占多数。二战后英美人感叹,为什么我们跟德国佬打战那么难,有人解释说,他们天生喜欢打战。其实与血型为A型有很大关系。如果要组成一支强大的王牌部队,一定要大量招募A型血。

关于血型,其实一同外出到外地一眼就能看出来。如果平时很外放很狂躁的人突然变得怯弱,那一定是O型或AB型。如果部队里这两种血型过多,尤其战斗小组都由他们组成,那战斗力会大打折扣的。一定要让A型在其中发挥带头作用。


國病


这个问题不仅仅我们感兴趣,小日本也研究了很久。在中日建交不久,日本人就迫不及待派遣考察团到湖南考察。考察的主题居然是想研究为什么在抗日战争初期,横冲直撞大半个中国的“皇军”,到了湖南就屡遭失败。

抗战之中湖南人民的英勇和智慧,让每一个中国人骄傲。湖南是日本战略上一个特别重要的地段,因为只要拿下湖南,大后方就算完蛋了。湖南保卫战不仅仅是在保护湖南,更是在保护我们的大后方。8年抗战,坚毅的湖南人民和日军对抗了7年,最终日军还是没有完全侵占湖南。而且三次长沙会战让他们损失惨重,衡阳守城一战,日军以3万对8千的代价才使得衡阳陷为孤城。

湖南地势较为复杂,日军想要攻下必须拉长供给线,久攻不下的情况之下耗损加重。况且湖南又是出了名的富产,靠着洞庭湖,鱼米之乡可不是白叫的,湖南战士们吃饱喝足,接下来就和日军慢慢耗着好了。久而久之,日军在攻陷湖南上耗资越来越大,越来越得不偿失。

具有天时和地利共同优势的湖南,也培养出了一大群优秀的将士。武汉失守之后,湖南成为了最为重要的战场。日军想要通过宜昌向西方挺进,最终无法行进,只得改变策略想要通过湖南到达四川。

第九战区乃是名将薛岳把守,在面对上级要求他退出长沙的电报之时,他毫不犹豫地表示绝交并且誓死捍卫,薛岳在这里镇守了日军长达5年,伤亡一共60万人。湖南人比日军想象之中更加勇猛,在面对外敌之时丝毫不惧死亡。

楚文化之中“死不足惧”的死士精神,在这场家园保护战之中,被湖南人民表现得淋漓尽致。中国军队与日军交手过的二十二场大会战之中,有六场就发生在湖南。为了抗御外敌,湖南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文夕大火”几乎将长沙烧尽,满眼尽是废墟,两万多百姓葬身火海。长沙是继斯大林格勒、长崎、广岛之后,在二战之中毁灭最严重的的城市。

一场大火没有烧灭湖南人的斗志,而是让他们越战越勇。国军在湖南招收的抗日军人就有一百多万,每年湖南的父老乡亲们都为战士们提供一千万担粮食。

1941年,日军偷袭美国成功,刚开始他们十分得意,在年底气势汹汹地攻占了香港。1942年新年刚过,日军像打了鸡血一样再次攻进长沙,声称要到长沙去过新年,结果遭受重大军事失败。

在薛岳的指挥之下,国军佯装败逃,将日军引入了捞刀河和浏阳河之间,再以精锐兵力围歼,这就是有名的“天炉战法”计划。他们宁愿再来一次焦土抗战,也不愿一粒米落在日军手中。

日军无法攻下湖南,不仅仅是因为湖南地势、气候,更重要的是湖南人民不惜一切的抗日精神。长沙会战的胜利在世界范围内也有着强烈的影响,美国总统罗斯福称:“盟军的胜利,全赖华军长沙大捷”,英国媒体也用“在此远东阴云密布之际,唯有长沙上空之云彩确切、光辉夺目”的标题进行报道。

以上


木剑温不胜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有一个地区成为了日本人的梦魇,曾经对这个地区发动6次进攻,但每次都灰头土脸,损失了20多万士兵,这个地方就是“湖南”,而为何湖南成为了日军最难攻克的地方呢?对于这个问题,主要因素是三点。

图为中国军队抗击日军

第一点,在地形上湖南是有利于防守方,湖南地形三个方向都有高山,对日本这个需要大量卡车机动的部队而言是一种巨大的阻碍,而且湖南还有洞庭湖作为水上的屏障,而且湖南的水网是非常密集的,日本每次进攻都会因为这些复杂地形而失败,其中最著名的是三次长沙作战,日本因为地形经常遭到中国士兵的伏击,损失非常惨重。

图为中国军队抗击日军

第二点,战略上湖南是中国西南的屏障,所以当时的中国政府在这个地区部署了大量的精锐部队,包括18军、74军、100军等,这些部队无论是装备水平还是作战意志,在那时的中国军队中都是最旺盛的,尤其在数次长沙作战中,这里的中国士兵死战不退,而且湖南本地为了支援抗日作战,有多达200万人参军,这些人为了保卫自己的故乡,对日本作战也是更加的勇猛。

最后一点是,在战术上,中国军队采用了非常灵活的作战,比如第三次长沙战役中,中国军队使用了倒八字的部署方式,引诱日本人进入湖南的腹地,而随着日军不断孤军深入,中国军队采用侧击和合围的模式,不断消耗日军的有生力量,使得日军损失惨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