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鮑氏三娘傳奇

一、鬥差役三娘顯技

紹興大香林風景區,座落於紹興縣湖塘街道型塘。這個風景區以寶林山為中心,內有香林寺、寶林寺等千年古寺,還有千年桂林,冠絕江南。當地據此特色,建成景區,闢有十大景點,其中之一,即為“山居尋古”。

這“山居尋古”,一是尋訪村中眾多明、清時期的古老臺門,二是尋訪村中流傳的許多民間傳說。

這些古老臺門之中,歷史最久的當推騎棟臺門;這些民間傳說之中,最動人的故事之一是關於鮑氏三孃的傳說,而這兩者又緊密聯繫在一起。

座騎棟臺門,是宋代建築,距今已有千年,年代之久,已足稱奇;但最奇的還是臺門斗的建築式樣,與眾不同,它的屋棟,正騎著下面門檻,因此稱為“騎棟臺門”。這是官家府第的建築格局,一般莊農平民,嚴禁仿效。可這臺門的主人,卻世世代代是普通的莊戶人家,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這戶人家姓鮑,在明未清初之時,曾出過一個智勇雙全的女子,鄉親們都叫她鮑氏三娘。她曾率領當地百姓,剿除強盜,保境安民,功績卓著。這座臺門,即為當年官府為獎掖她的功績而建。

至今西路村上了年紀的人,說起鮑氏三孃的故事來,還津津樂道。

鮑氏三娘原是型塘本地馬塢人,也是村農人家出身,自小割草放羊,種田打柴,什麼活兒都幹。常年上山落畈,練就了強壯的體魄,矯健的身手。有一回,她上山打柴,在峭壁上採到了一棵靈芝仙草。三娘當然不知道這是有脫胎換骨奇效的仙草,只是見它色如丹朱,形同紫果,潤澤可愛,就試著咬了一口,覺得入口鮮甜,味美異常,就整個吃了下去。

吃下這棵靈芝仙草之後,三娘只覺得口乾舌燥,五臟六腑都如火燒一般,十分難受。她趕緊趴在山泉邊,咕咚咕咚灌了一氣。說也怪,喝了泉水之後,肚裡果然不再發燙,只覺得兩臂有千百斤力氣。她試著拽住路邊一棵碗口粗的松樹,竟毫不費力地拔了起來。她動身下山,一邁步,雙腿輕捷,行步如飛。從此,她上山打柴不必帶刀,那些雜草亂樹,她可以像拔草一般連根拔起;幾丈高的峭壁,她上下如履平地。

但三娘從不對人說起這一奇遇,連她父母也不知道女兒身懷絕技,嫁到西路鮑家,成為第三房媳婦之後,夫家也無一人知曉。

三娘過門這一年,大旱三個月,山田龜裂,顆粒無收,但官府催糧催捐,卻急如星火,村口,蓋著大紅官印的催糧告示,一張緊接一張。鄉親們都坐立不安,束手無策,只等災禍臨頭;有幾戶人家,已經拖兒帶女,外出逃荒去了。

這一天,幾十個差役湧進村裡,挨家挨戶催交皇糧、捐稅。這夥差役一個個凶神惡煞,手持棍棒鐵尺,一家家催逼吊打,揭鍋砸碗,把百姓家中

稍為值錢一點的東西都拖去做了抵償品。一時間,村中大哭小喊,雞飛狗跳。

三孃的丈夫、公爹,眼見公差一步步接近自家,只嚇得瑟瑟發抖。三娘過門還不到一月,丈夫怕她受不了驚嚇,叫她趕緊逃到後山上去躲一躲,三娘卻對丈夫說:“ 我不怕,我正要去找這班差役論理呢,你快去把他們請來吧!”

丈夫吃了一驚,說:“三娘,你莫不是嚇昏了頭?別人躲還來不及,你怎麼反而要引狼上門呢?”

不料三娘卻一個勁兒地催丈夫:“快去吧!別讓他們禍害鄰居了。我是新媳婦不便出門,不然我早出去找他們了,也好讓鄉親們少吃些苦頭。”

丈夫拗不過妻子,只得出門去請差役。差役們一聽,這不是日頭從西邊出來了嗎?——怎麼還有主動請他們上門的人家呢?於是一窩蜂跟著三孃的丈夫走進臺門。

臺門裡是一塊用鵝卵石鋪成的淨光光的道地。差役們見無處可坐,立在當院。只見一個年輕女子從屋裡出來,身著粉紅衣衫,臉如三春桃花,雲髻高聳,峰乳微顫,美豔非常,看得眾差役眼睛發直。

三娘開口讓座,聲如流鶯:“各位差役大哥,請坐呀!”

差役們如夢初醒,東張西望,一個差役說:“這…… 這……這裡哪有桌凳呀?”

“噢!我倒忘了。”說著,三娘快步走到院角,把那裡放著的一隻大石臼輕輕抓起,提了起來,一翻手腕,將石臼扣在當院,說:“各位大哥,請坐!”

這大石臼,少說也有千兒八百斤重,公差們只驚得目瞪口呆,伸出的舌頭老半天縮不進去。

三娘轉身回屋,不一會兒,兩手各託著一扇石磨,磨盤上放著幾碗茶水,來到呆如木雞的差役們面前,笑嘻嘻地說:

“各位大哥,請喝茶!”

這班差役哪裡還敢去端茶碗,一個個嚇得屁滾尿流,丟下棍棒鐵尺,奪門而逃,他們只怕逃得慢了,那石磨盤就會砸到自己頭上來,一個個只恨爹孃少給他們生了兩條腿,連搶來的東西也不要了,一溜煙逃回了城裡。

剛才已有好些鄉親們站在臺門口看熱鬧。他們見鮑氏三娘嚇跑了官差,都歡呼起來。丈夫也像不認識似地打量著自己的新娘子,高興得不知說什麼好。

二、長旗崗三娘剿匪

離西路村不遠,有一座高山,名叫長旗崗,山高坡陡,易守難攻,是強盜佔山落草的好地方。有一年,這裡來了一夥強盜,有100多人,在山頂立寨紮營,佔山為王。

強盜的頭兒,長得臉皮黝黑,身材魁梧,頗有武功,諢名“黑煞神”。這廝原是鄰縣一個潑皮無賴,專在地方上敲詐勒索,無惡不作,因搶劫財物,鬧出人命,官府懸賞捉拿,在當地無法存身,他索性糾合了平時一道為非作歹的狐朋狗友,逃到此地,落草為寇。也有本地一些亡命之徒,上山下夥,因此勢力漸大。

這夥強盜四出搶掠,劫糧劫財,看見漂亮一點的姑娘媳婦,就搶去關在山寨,肆意糟蹋。長旗崗周圍十數個村子,深受其害,地方告急文書,雪片般飛到紹興縣令案頭,縣令即命張縣尉帶兵進剿。

這班官兵,平日裡欺壓百姓,如狼似虎,這會兒聽說讓他們去攻山破賊,卻心裡發毛。磨磨蹭蹭,二三十里路走了老半天,一步步捱到長旗崗下,已是午後,擺開陣勢,高聲喊叫要強盜下山迎戰。

可笑這班官兵,只顧打自己的如意算盤,那強盜憑的就是山高坡陡的地形之利,黑煞神如何肯上這個當?他早命嘍羅們埋伏在山隘口兩側,預備下大批滾木擂石,只等官兵上來送死。

官兵們喊叫一陣,不見半個人影兒下來,沒奈何只得攻上山去。將近山頂,黑煞神一聲喝令,滾木擂石劈頭蓋臉砸將下來,官兵死的死,傷的傷,狼狽逃竄,張縣尉也被砸傷了一條腿,帶著殘兵逃回城裡。

那強盜打敗了官軍,更加肆無忌憚,這可更苦了四方百姓。無奈之中,人們想到了鮑氏三娘,各村派出代表,來到西路村,公請鮑氏三娘率眾破賊。

鮑氏三娘眼看鄉親受害,早就有心除賊,只是一個女流之輩,不便自行出頭露面,發號施令。今見眾人竭誠相請,便一口答應。

會議之中,眾人問鮑氏三娘要帶多少人去,三孃的回答卻出人意外,她只要各村派10來個精壯小夥子,外加數十隻羊,按通知西路村集中聽令。大夥兒心中疑惑,幾百個官兵都奈何不了強盜,區區百把個素不習武的人,抵得了什麼用?三娘卻請眾人儘管放心,她自有辦法對付賊人。

眾人走後,三娘叫丈夫暗地裡請來幾個鄉親,砍竹劈篾,紮成幾百個火把,並預備下幾十斤桐油待用。

一天傍晚,三娘命人傳訊,各村派出的小夥子,牽著羊都到了西路村。三更時分,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鮑氏三娘叫眾人把羊嘴

都縛住了,不使叫喊,悄悄向長旗崗進發。

他們摸到半山,停下來,將火把都浸了桐油,縛在羊尾巴上,點上火。幾百只羊被火灼痛屁股,發瘋般往山頂竄去,人們緊隨其後,大聲吶喊著“鮑氏三娘來了”,衝上山去。

強盜們自從打退官兵後,高枕無憂,這一刻從夢中驚醒,只見滿山遍野,都是火把,無數只羊在寨中橫衝直撞,兩隻尖利的角,見人就頂,營寨中遍地火起,耳邊又聽得到處都是“鮑氏三娘來了”的呼喊聲,一個個嚇破了膽,也來不及拿刀持槍,只顧奪路逃命。

黑煞神竄出賬外,一路上踢翻了十數只直衝而來的羊,跌跌撞撞衝出寨門,正大聲喝令:“嘍羅們整隊迎敵”。鮑氏三娘當先衝到,覷得後心親近,飛起一腳,將黑煞神踢了個狗吃屎。身後小夥子們一擁而上,把這個強盜頭兒捆了個五馬攢蹄。強盜們見頭兒被擒,更加無心戀戰,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一時收拾乾淨。三娘命眾人搬盡財物,釋放婦女,燒燬山寨,凱旋迴村。

地方父老將黑煞神捆送官府,縣令聞報大喜,將鮑氏三娘捍衛地方之功,層層上報。因三娘是女流,不好封官,於是按官家府第式樣給她家翻建了臺門,作為獎掖,這就是如今的騎棟臺門。

三、三娘智鬥莽七爺

鮑氏三娘率領村民,巧布火羊陣,夜襲長旗崗,大破匪巢,為村坊上除了大害。那紹興縣令,倒也賞罰分明,一面翻建騎棟臺門,獎掖鮑氏三娘;一面將上次進剿失利的張縣尉降職一級,奪俸半年。你道縣令為何這時才來處罰張縣尉,只因張縣尉兵敗回城之後,在縣令面前竭力陳說長旗崗如何險峻難攻,黑煞神如何武藝高強,說得縣令相信,想勝敗乃兵家常事,因此張縣尉免予處罰。如今鮑氏三娘一個民間女子,帶領百姓竟然蕩平山寨,擒獲匪首,大削官軍面子,縣令因此發怒,責罰縣尉。

可笑這張縣尉受了處罰,不思自己無能,反恨鮑氏三娘多事,破賊立功,害他倒黴,因此日夜盤算,要出這口惡氣。

張縣尉平日專好結交紹興城中一批無賴惡棍,其中一人,名叫 曹七,是個還俗和尚,生得牛高馬大,頗有幾分蠻力,人稱“莽七爺”。這廝原是某大寺院的一名武僧,在拳腳上下過幾年苦功,後因奸人妻女,觸犯清規,被逐出寺,四處流浪。也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他聽說會稽張縣尉專好結交他這樣的人,於是投到張縣尉門下,混口飯吃。

張縣尉受了處罰,每日沒精打采,長吁短嘆,莽七爺見狀,問明情由,聽說是一個女子害得張縣尉倒黴,便摩拳擦掌,要替縣尉

出氣,一來為報收留之恩,二來也是色心不改,存了輕薄的念頭。

張縣尉聞聽,正中下懷,於是與莽七爺商議停當,去型塘街上,擺下一座擂臺。擂臺兩旁門柱上,貼上一副不倫不類的對聯,上聯是“拳打山中狼虎”,下聯是“腳踏鮑氏三娘”,哪管什麼狗屁不通,只要激動三娘怒氣。

開擂之後,張縣尉與一班酒肉朋友,都在臺下助威;莽七爺則在臺上耀武揚威,趾高氣揚。

那鮑氏三娘為村坊上連立兩件大功,深受鄉親們愛戴,便有幾個會拳腳的小夥子上擂臺,要教訓教訓莽七爺,只是與莽七爺相比,功夫實在相差太遠,一個個被摜落臺下,已傷了好幾個人。

鮑氏三娘不願揚名,本來不想應擂,她早已知道臺上寫的那一副歪聯,只是一笑了之。如今聽說已有好幾個小夥子為她吃了虧,怕再下去為連累更多的人,不得已來到場上。

眾人一見鮑氏三娘上臺,一陣歡呼。那莽七爺見三娘果然生得杏臉桃腮,十分嬌媚,骨頭早酥了半邊。他更不打話,張開兩臂,直奔三娘,竟是哪家武功中都找不到的“擁女入懷”式,似要抱住三孃親嘴。

三娘嬌叱一聲:“無恥!”腳下如飛,早轉到莽七爺身後,一腳踢中其膝彎,莽七爺咕咚一聲,跪到臺上,恰似向臺下眾人謝罪一般,眾人一陣鬨笑。

莽七爺吃了這個虧,再不敢大意,抖數精神,一招一招施展出來。鮑氏三娘吃過靈芝仙草,只是長了筋力輕功,武功一道,她不甚精熟,此刻面對莽七爺有板在眼的招式,一時有點難以招架。莽七爺見狀,更加來勁,一式“流星趕月”,三娘躲避不及,被抓住束腰綵帶,朝臺下摜落。

比武規矩,打落臺下,即算輸定。那張縣尉坐在臺前,眼見莽七爺得勝,張口大喊一個“好”字,還沒喊完,說時遲,那時快,只見三娘凌空一個翻身,左足在張縣尉腦蓋上一躥,借勢又飛回臺上站定。張縣尉被三娘這一腳踹得頭昏眼花,半個“好”字也咽回了肚裡,迷糊了好一陣子,才看清檯上兩人又打在了一塊。

三娘足不落地,當然不能算輸,眾人高興之下,更加大聲為三娘助威。三娘這回也學乖了,不管莽七爺伎什麼招式,她專以自己的輕功閃躲騰挪,間或踢上幾腳。那莽七爺身材肥大,轉身不便,被三娘踢中了好幾腳,氣得他嗷嗷直叫,恨不得一拳打死三娘。忙亂中,他使出一招“黑虎掏心”,右手長拳,直朝三娘高聳的前胸搗來。三娘臉色一紅,嬌叱一聲:“來得好!”腳下蹬、蹬、蹬連退三步,方才站定,莽七爺右拳堪堪伸到三娘胸前,招式已老,再要伸長一分也不能夠,收拳不迭,三娘哪肯錯過機會,掄起右臂狠勁砸下。那三娘能擎千兒八百斤石臼,何等臂力,一砸之下,只聽“喀喇”一聲,莽七爺右臂已被砸斷,軟軟地垂掛身側,再沒了剛才的威風。

鄉親們哄喊一聲:“好!”紛紛上臺去,簇擁著鮑氏三娘下臺,一路歡呼回村卻了。場上,只剩下臺上連聲呼痛的莽七爺,臺下垂頭喪氣的張縣尉,還有他們那一班狐朋狗友。

四、勇三娘為國爭光

彈指又過了幾年,當時東南沿海,倭寇猖獗,浙閩兩廣等地,深受其害。這倭寇每欲竄犯一地,必先派出暗探,一探進犯路線,二探官軍守備情況,三探當地有無豪傑義士,盛大社團,諸事打探停當,然後前來騷擾搶掠。

有一股倭寇,登陸浙江沿海,已佔據寧波海疆一處島嶼,作為據點。賊酋久聞紹興是富庶之地,意欲前來搶劫,先派龜久郎為暗探,前來打探。

這龜久郎生得獐頭鼠目,削肩峰腰,身材短小,麵皮黃瘦,看上去好像風也吹得倒。其實此人擅長日本空手道,武術高明,尤專長輕功,登房越瓦,如覆平地。

龜久郎來到紹興,很快打聽到張縣尉專門收羅不三不四之人,就前來投奔,謀個暫時棲身之地。

張縣尉見來人是個日本武士,也心存三分戒備。但那龜久郎能言善辯,胡編亂造,說自己系日本國內某大武術團體派來,特來見識中華各派武功,印證高低,並說自己功夫如何了得。說話之間,他還露了一手:營門口一根旗竿,高逾三丈,他平地一躍而上,立於竿頂,紋風不動。

張縣尉目睹之下,又動起了歪腦筋。他想這龜久郎既如此武藝高強,不如叫他去鬥鬥鮑氏三娘,替自己報仇雪恨。主意打定,他冷笑一聲,對龜久郎說:“久郎君,你這點功夫,只好回日本去看家,在我們這裡,是連女子都鬥不過的。”

龜久郎一聽,氣得哇哇怪叫:“哪個女子有如此本領?”

張縣尉一字一頓,:“本縣治下,型塘西路村鮑氏三娘,女中豪傑”。

龜久郎正欲打探當地豪傑底細,聞言就說:“待我去會會如何?”

張縣尉心中暗喜,嘴上卻說:“你乃是友邦使者,如有閃失,在下擔當不起,還是……”

龜久郎打斷張縣尉的話,搶著說:“比武規矩我懂,生死由命,一概與大人無關。”

張縣尉一拍桌子:“好! 一言為定。”

當下,張縣尉即帶兵護送龜久郎,到了西路村,指點了騎棟臺門所在,張縣尉與兵丁們等在村外,龜久郎獨自一人,上門尋釁。

當時鮑氏三娘剛生了孩子,還在月子之中,氣血虛弱。她丈夫一見門口走進一個日本武士,十分吃驚,忙上前攔住,盤問來意。那龜久郎要激動三娘出來,就一把揪住三娘丈夫,摜翻在地,大喝道:“少羅嗦,快叫鮑三娘出來!”說著,在院子裡見東西就踢,一時間鬧得雞飛狗跳。

三娘在床上再也躺不住了,她強撐起身,欲穿衣下床,婆婆死命將她撳住,著急地說:“三娘,你千萬不能出去,月子裡見風、動氣、使力,都是大忌,落下病根,是一輩子的事,咱就忍忍吧!”

“不,娘,你別攔我,咱不能叫日本人小看了。這不是咱一家的事,這是關係所有中國人的事。娘,你就讓我去吧!”三娘說。

婆婆聽說這個大道理,沒奈何鬆開了手。三娘穿上衣服,振作精神,大步來到當院,一聲沉喝:“小日本,你想幹什麼?”

龜久郎嘿嘿一笑:“沒什麼,聽說你武藝高強,想和你比試比試,看看是中國功夫厲害還是日本功夫厲害?”

“你說吧,比哪樣?”

“輕功。”龜久郎不知三娘底細,一時也不敢近身相搏,所以提出先比輕功。

“好!”鮑氏三娘馬上命人在庭院中豎起兩根竹竿,都有三丈多高。龜久郎縱身而上,雙足足尖立於竿頂。三娘飛身躍上另一支竹竿,單足點在竿頭,恰似迎風柳枝,微微顫動。

比試以誰先掉下竿頂為輸。這竹竿頂上要立得久,全憑一口真氣提住身子,再要腿上筋力過人,二者缺一不可。

那龜久郎年青氣盛,立在竿頂要紋絲不動,似乎可以立上半天。

鮑氏三娘畢竟產後虛弱,不多久就額頭滲汗,腿肚微抖,似乎馬上要掉下來。

庭院中,三娘一家人和眾多鄉親都眼巴巴抬頭望著兩人,只盼望三娘堅持到最後,讓那日本人早點掉下來。

村口,張縣尉坐立不安,一趟趟派人打探,不知兩人要到什麼時候才能見分曉。

一個多鐘頭過去了,龜久郎也覺真氣半洩,腿筋痠麻,看看鮑氏三娘似乎更加不堪,她腳下那支竹竿已在劇烈搖晃,於是精神一振,再堅持下去。

三娘確實快支持不住了,她暗暗鼓勵自己:決不能輸給日本人。這時,她低頭望望院中她的親人們、她的鄉親們那充滿關切和希望的眼神,又抬頭望望遠處家鄉的綠水青山、稻田竹園,這一切都鼓舞了她的力量。她的眼光移向村北山麓,那兩棵高高矗立的鴛鴦樹,讓她想起了當年六仙女勇敢地下凡西路村,上月宮求桂種,去普陀求甘露,載植這千年桂林,為村人造福的動人傳說,心底湧起一股熱流,渾身增添了無窮無盡的力量。她索性面對鴛鴦樹盤腿而坐,雙目微閉,竟似老僧入定一般。

龜久郎眼看鮑氏三娘腳下的竹竿,由搖晃不定而復歸於紋絲不動,猜不透她還能坐上多久,心中一驚。這一驚不打緊,殘存的一點真氣頓時洩盡,再也提不住身子。饒是他精瘦似猴。只聽“喀叭”一聲,竹竿攔腰斷折,龜久郎一個狗趴式,重重地摔在地上,院中頓時爆發出一陣歡呼。龜久郎爬起身,顧不得揉揉紅腫的膝頭和手掌,灰溜溜地出去了。

張縣尉的企圖,再一次落了空。倭寇也懾於三娘神技,不敢竄犯紹興。

鮑氏三娘鬥敗日本武士,再次保境安民。但她在這場比試中氣血耗損過度,又於高空中受了風寒,從此落下月子病,功夫大不如前。可是鄉親們卻更加敬重她,稱她為“鑑湖俠女”。

至今,西路村的父老鄉親,還以家鄉出過鮑氏三娘這樣的奇女子,引以為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