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騰訊不把微信剝離,再造個騰訊?

鳳凰時尚育兒生活






毛琳Michael

這個問題我會從兩個方面來回答:

1.馬雲將支付寶從阿里巴巴拆離是迎合政策,保護國家安全的無奈之舉

2009年6月和2010年8月,阿里巴巴集團分兩次將支付寶股權轉移至浙江阿里巴巴,這家公司是由馬雲和阿里巴巴18位創始人之一的謝世煌分別持股80%和20%,轉讓價是3.3億元。

馬雲這一動作的背後,緣於央行對網上支付的管理規定。據悉,在中國人民銀行正式出臺的《支付清算組織管理辦法》中,獲得牌照的公司必須是內資公司。其實大家從國家安全的角度來考慮,這個政策當然是對的,假如外資控制了中國的支付系統,這對中國金融的負面影響是巨大的。

為解決牌照問題,據阿里巴巴集團介紹,“早在2008年,董事會就對支付寶的股權問題做過討論如果准入門檻涉及公司內外資屬性時,公司應該怎麼做。因為大家知道阿里巴巴的股權結構,大股東軟銀和雅虎都是外國資本。

事實上,作為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的成員,雅虎和軟銀缺乏與央行溝通的渠道。由於無法獲悉內情,他們只能選擇沉默和觀望。但馬雲卻等不下去了,在競爭激烈的國內支付市場上,支付寶雖然處於領先地位,但假如無法按時獲得牌照,在競爭對手的遏制下將再無翻身之地。

馬雲只得鋌而走險。在未取得股東的同意下,將支付寶轉變成一家符合央行關於“獲得支付牌照的公司必須是內資公司”。這一個顛覆性的行動,不但讓馬雲與雅虎和軟銀反目,還讓馬雲名譽頓毀。馬雲的老朋友史玉柱更是在微博對其進行調侃,表示恭喜支付寶迴歸中國,並建議馬雲做個“愛國的流氓”,“集團控股權如果仍在美國人和日本人手裡,就涉及中國國家安全問題了”。


馬雲將螞蟻金服從阿里巴巴脫離出來,是為了維護國家安全而做的“流氓”行為,因為從程序上來講,支付寶作為如此優質的資產(彼時支付寶的份額已經超過50%),稍微有點腦子的股東都不會同意拆離。馬雲這麼做的初衷,也不是為了再造一個阿里巴巴,而是為了規避一些法律上政策上的風險。






病毒先生,知名策劃人、社會化營銷專家、病毒營銷研究者,“基礎激活”理論倡導者,10年以上整合營銷傳播經驗,服務了包含騰訊、酷狗、屈臣氏在內的超百家知名企業,曾任職於兩家知名500強外企,具備豐富的甲乙方雙重實戰經驗。所運營自媒體——病毒先生,全網粉絲數已超百萬。


病毒先生






眾所周知,騰訊的盈利模式一直都是,做出用戶技術極大的(社交)產品,獲取極大的流量,然後用廣告、遊戲和虛擬商品售賣來取得收益。而現在騰訊收穫利益的手段還要加上電商和金融。其他所有不太性感的生意,都交給合作伙伴來做,他只做這些利潤最高的生意。這就是騰訊所謂的生態。




敦復


精緻男孩富貴


馬繼華


至於私不私心的,到了BAT這個等級的企業,很難有高管甚至是企業有能力用自己的私心去決定自身企業的發展方向。行業變化極快的互聯網行業當中,稍走錯一步就會給競爭對手機會反超自己,哪有機會去考慮私心。


媒體訓練營

為什麼這樣說?


EmacserVimer


想歸想,但騰訊不能,馬化騰不能,為什麼?


我們先看看騰訊2017年度財報:

2017年度收入237多億,增長很高,遊戲及相關佔比71%,從收入比例上看,騰訊可以說是一個遊戲公司。









其實不能分拆的理由很多,我們吃瓜群眾,鹹吃羅卜蛋操心


-


我是漢字谷主,【專注說文解字、識字啟蒙、語文教育等漢字產業,古汀漢字谷 獨創的《人字學習體系》(人字學習法、快速識字、漢字創新思維、漢字國學、古詩文)】


漢字谷主


這有兩隻喵

簡單說吧,當年馬雲把支付寶從阿里剝離變為獨有資產,在法律上是行不通的,雅虎等大股東一直耿耿於懷,只是礙於阿里帶來的高回報,不便撕破臉(注:阿里上市後不久,雅虎即拋售阿里股票撤離)。拿股東投資的錢養大兩公司,老大阿里,老二支付寶,然後說是支付寶是獨有資產,這給如今企業融資、風投資金敲了一大警鐘,職業經理人凌駕於投資者之上,在法律健全的國度能告到你破產。騰訊只是一個堅定的守法者,如今卻有人以阿里的方式為準繩去衡量其他公司,實實在在的社會悲哀,更是反應如今商業法則的諷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