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就是睡一觉这么简单吗?

jucicy


我是麻醉医生,谈谈我对麻醉的理解。

在大众的眼里,麻醉就是打一针,然后什么都用不管了,甚至可以上街买菜(调侃)。做为麻醉医生,我希望麻醉就是睡觉一样。如果患者手术结束后说:“我睡了一觉,手术就结束了。”我觉得这是对我最大的褒奖。可是为了这样的睡觉感觉我们要做很大的努力。


根据不同的手术要求,不同的病人,麻醉的选择多种多样,麻醉需要的治疗操作也是繁多复杂的。便于大家理解我把麻醉简单分两类。

  1. 患者保留自主呼吸,这里就包括局麻,椎管内麻醉,镇静麻醉,神经阻滞等等这类麻醉主要特点是阻断患者的疼痛同时保留呼吸。说起来很简单,但是麻醉医生要做很多精准的操作,选择最合适的药物。椎管内麻醉时,麻醉医生要尽量避免穿刺带来的疼痛,尽量做到一次性穿刺成功。神经阻滞时可以选择B超引导穿刺,也可以使用神经刺激仪,尽量做到穿刺不损伤神经又要达到良好的效果。术中要根据手术进展做好相关预防。比如痔疮手术看起来简单,但是如果患者出现迷走神经反射可能会腰患者的命,这时就需要麻醉医生仔细观察,预防发生或者发生后及时处理。再比如一个100岁的患者做一个骨折手术,外科操作和20岁的骨折操作没有区别。但是为了手术的安全完成,麻醉可能要监测有创动脉血压,心功能心排量监测,最关键的是要做到麻醉后几乎不影响患者生命体征

    。因为任何的风吹草动都可能给患者带来致命打击。所有的保留呼吸的麻醉,麻醉医生都要尽量做到患者安静而平稳的睡觉。尽量不让患者感觉到手术的操作带来的恐惧。

  2. 麻醉机辅助呼吸的全麻,这个时候患者的确是“睡觉”了。而且比睡觉深的多,意识可逆性的消失。这个过程中麻醉医生要使用镇静药,镇痛药,肌松药等药物,然后还要使用麻醉机控制呼吸,用肌松监测仪监测肌肉松弛情况,用脑电仪监测脑电看患者麻醉深度,监护仪监测基本体征等等。要综合各种指标保证患者安全情况下给外科手术创造最好的手术条件。比如一台脑动脉瘤手术,外科医生根据手术的进展随时需要血压下降或者提升到多少,麻醉医生就要在1-2分钟内完成。这样的精准控制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血压的变化会牵涉整个机体做出应对反应,麻醉医生就要预防所有的可能带来恶果的应激。手术结束后麻醉医生还要尽量保证患者的较快的平稳的苏醒,苏醒后没有太多的疼痛,恶心,呼吸困难等症状。让患者平稳应对手术后打击。如果这时患者苏醒后觉得自己只是睡了一觉,那我们会感到特别欣慰。这说明这个麻醉的处理非常恰当到位。

临床麻醉中会遇到什么?

患者心功能不全,肺功能不全,肝肾功能不全,失血性休克,脊柱侧弯导致各种操作困难,传染病,各种精神障碍病人,高龄(随着人口老龄化,超高龄患者增多),肥胖,低龄,各种系统性疾病患者(糖尿病,甲亢等),血液病。很多患者都罹患了多种疾病,我们需要关注他们的内科疾病还是对对付外科疾病。

麻醉科是一个医院最具人文关怀的科室,

要让小孩子更少的感觉恐惧,给老人家最多的体面,给女性最多的隐私,给男性更多的放松。要让患者体会舒适化而安全的医疗。

大众觉得睡一觉的麻醉,麻醉医生确要付出巨大努力才可以。我们希望患者体验的麻醉就是睡一觉。


麻醉医生小康


当然不是,因为我试过三次麻醉,有俩次是剖腹产进行了脊髓穿刺,有一次是胎停育流血不止做的无痛人流。做那无痛人流感觉还好一点,就像睡了一觉,等被人叫醒了手术也完成了,基本没什么痛苦。但是,剖腹产就不同,那就像死而复生一样,那个脊髓穿刺啊简直痛得人打冷战,好像整个人掉进了冰窟窿,我那时候还是六月天呢!等到身体麻木的时候医生就开始动刀子,割肚皮的时候头脑都还清醒,但不知在几何时就什么也不知道了,整个人的灵魂都好像飘出来了在云端里漂浮着,我还以为自己升天了呢!一直听到有婴儿的啼哭声才有小小知觉,灵魂才慢慢的飘回来。第二次剖腹产更厉害,感觉自己差点就死在了手术台上,因为剖腹产的时候顺便做结扎手术,那时候的我头脑全清醒,医生怎样操作我听得清清楚楚,拉肚子的东西都感觉得到,虽然不痛但感觉的非常不舒服,好像肠子被人全部拉出来了似的,手术时间又长。我出手术室的时候感觉身体不是自己的呕吐起来了,半条命都感觉快没了,幸好手术前没吃东西吐不出什么,一会就停止了呕吐,如果一直吐下去伤口一定会裂开大出血。阿弥陀佛,老天保佑,总算被我挺过去了。现在小儿子也有六岁了,希望他快高长大,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幸福快乐!


华女154887340


‘’麻醉就是睡一觉,打一针"这句话听了无数次,我觉得这个对我们麻醉同行的不理解!

针对这个问题,我先回答哪些麻醉方式需要睡?哪些不需要?

1,局麻,这个不用多说,病人当然是清醒。

2,椎管内麻醉,就是我们所说的半身麻,比如剖腹产手术。如果麻醉医生没有适当给予静脉镇静药,患者的意识是一直清醒的。

3,神经阻滞麻醉,包括颈丛和臂丛麻醉,也就是做甲状腺,手,锁骨的手术麻醉方法。由于是区域阻滞,所以没有静脉镇静下,病人也是保持清醒的。

4,非气管插管静脉,比如无痛人流、无痛胃肠镜等。就是采用短效静脉麻醉药进行诱导,以间断或连续静脉注射法维持麻醉。既然有全麻字眼,患者当然是处于睡眠状态,麻醉过程中有时还会有一些兴奋愉悦的体验,很多患者醒来都会说做了个好梦。

5,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是指在吸入或静脉麻葯快速诱导下,插入气管导管给予机械通气。此麻醉方式适用所有手术。同样,这个病人全程也是处于睡眠状态。

对他人来说,睡一觉,看似简单,对于我们麻醉医生来说,则是无形的压力和责任。

1,术前,我们要评估病人的相关情况,制定相关麻醉方案以及谈论可能术中出现的各种风险。

2,手术开始前,要先麻醉,很多人以为打一针,推点药就完事。但是实施麻醉操作,没有一两年实战经验,是无法胜任的。就好比飞镖,你说扔一下就好,但是能扔中红心就是靠技术了。

有时评估到手术风险高,我们还需给病人进行中心静脉压穿刺,动脉穿刺,准备血液回收机等,做好充足准备。

3,手术过程,很多人又说我们麻醉医生在一旁坐着。其实手术开始了,才正式考验我们,因为病人在麻醉情况下,又进行手术,机体已经产生变化,随时有可能出现大出血,血压下降,心率失常等等可能,而我们既要保证病人舒适,无痛,又要负责围术期病人生命体征的稳定。



手术结束,一些全麻病人,术科医生都走了,我们还得对病人进行复苏,确保病人血压,心率,血氧各方面稳定后,才能将其送返回病房。

从术前,术中到术后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不能马虎,而完全不是睡一觉,打一针这么简单!


麻醉科余医生


作为一个麻醉医生,很有兴趣答一波。

对于躺在手术台上的患者以及家属而言,在全麻状态下,可能就是简单的睡一觉。(因为还有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是清醒的,只消除痛觉和感觉,不消除意识,也就是说不用睡一觉)

但是对于麻醉医生而言,患者把生命交到我们的手上,一刻也不敢疏忽。

从你进入手术室的那一刻起,麻醉医生就已经开始为你准备好了一切,包括呼吸机的安全性检查,抢救药物的准备以及麻醉药物的准备,气管插管的工具等等,当你到来,就会接上心电监护,从这时起,开始为你的生命保驾护航。

手术医生来到以后,经过医生、手术护士、麻醉医生三方核查以后,确认一切无误,才能进行麻醉,从清醒进入睡眠状态我们称为诱导期,这一期间风险很大,我们通常把它比喻为飞机的起飞,等诱导顺利完成后,我们紧张的心情会舒缓一点,开始进入麻醉维持阶段。

等诱导完成,病人病情平稳,我们会开始马不停蹄的记录各种单子,然后一边记录一边不断的看着患者的监护仪及呼吸机各种参数的变化,根据手术进程不断调整药物麻醉深度,术中如果遇到一些特殊情况,还要进行抢救和处理。

当手术做完,病人需要从麻醉状态清醒过来,我们称之为着落,这个阶段也是风险比较高的一个阶段,我们需要时刻警惕,保证病人安全的醒过来。

所以,对于不同的人而言,有着不同的体会。

正如有句话说的,当你觉得岁月静好,一定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夏日苏荷先生


  众所周知,在医院进行各种手术之前都会进行麻醉,有些是局部麻醉,有些是全身麻醉:给点麻药,让患者睡一觉,然后无痛状态下进行手术操作,难道“麻醉就是睡一觉这么简单吗”?答案是否定的。麻醉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如果认为麻醉就是睡一觉这么简单的话,就是对麻醉医生工作的不了解。

  其实,麻醉医生在手术中的作用就像开飞机,从手术前的准备,到术中维持患者正常生命体征,再到病人清醒后的监护,与飞机起飞、飞行、降落的过程非常类似。麻醉医生给患者打麻药是为了解除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痛苦,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他们还必须负责处理病人因为接受麻醉及手术而引起的生理反应,维持病人在麻醉状态中的基本生命体征的正常:如心跳、呼吸、血液循环及血氧饱和度等等;另外,还必须注意病人的麻醉深度是否适中,预防及紧急处理麻醉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以免发生并发症及严重的后遗症;手术结束,麻醉医生还需要负责让病人安全地完全脱离麻醉状态,进行定期回访和观察,让患者无疼、舒适、安全地恢复。

  对于患者而言,麻醉也并不是睡一觉就这么简单。有些麻醉方法麻醉后,患者并不是睡觉,自始至终思维都是清醒的,在手术过程中医生护士们的交流、手术过程每一步都能感知。很多女性都有过剖宫产的经历,这种硬膜外麻醉下只是让身体下半身没有了知觉,不会让孕妈咪产生睡意的。此外,手术结束后,麻醉药过后还通常要忍受好几天的疼痛……

关注“家庭医生在线”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家庭医生在线


提及麻醉治疗,可能很多人都不会感觉到陌生。但是对于麻醉治疗的一些具体方式,很多人所具有的了解可能还是比较少的,难道麻醉真的只是睡一觉那么简单吗?


在术前,首先要评估病人的相关情况,结合病人机体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麻醉方案以及谈论可能术中出现的各种风险。


对于麻醉手术,很多人可能会以为打一针,再稍微推点药就完事的误解。但是事实上,要想实施麻醉的操作,如果麻醉医师没有一两年的实战经验,往往是无法很好胜任的。对于有些手术,由于风险较高,此时还需给病人进行中心静脉压的穿刺或者是动脉穿刺,准备血液回收机,做好充足的准备,以确保麻醉手术的效果。


病人在麻醉的情况下进行手术,此时其机体已经产生了相应变化,因而随时可能会出现有大出血,血压下降以及心率失常等异常情况,因而此时麻醉师不仅要注意保证病人舒适和无痛,与此同时还应当要负责围术期病人生命体征的稳定,以保证病人的生命安全。


指导专家:王家双,国家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广州十大名医。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原副主任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疼痛科首席专家,暨南大学医学院广州红十字会医院疼痛科终身荣誉教授。

专长:擅长神经疼痛的治疗,特别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和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诊疗。


医联媒体


怎么可能?麻醉,就是麻醉医生利用一定的麻醉技术(例静脉麻醉、吸入麻醉等)以及麻醉药物(例芬太尼,丙泊酚等)使病人能够达到手术的生理状态。术前麻醉。术中要严格监测病人各项生命体征,如血压、心跳、血氧饱和度,有的还要测血糖。手术结束后,还要使病人安稳的苏醒过来。本人的大专就是学了三年麻醉,虽然没有从事相关的工作,个人感觉,麻醉医生和外科医生的完美配合,当然也少不了护士的辛苦工作,才能使一台手术,顺顺利利的进行。为麻醉医生点赞。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Zz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