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赤壁之战时,曹操那么多谋士没有一个看出火攻计来的?

七匹狼评论


赤壁之战可谓是三国时期一场重要的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重要的战役,他对当时整个天下的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赤壁之战中,曹操拥有绝对优势兵力,但最后被东吴和刘备方面以火攻杀得大败,最终被迫逃回北方,从此三国的格局就这样形成了。

在赤壁之战前的格局是刘备和东吴方面处于绝对弱势方面,曹操手下有20万大军,孙刘联军满打满算也就5万人而已。而曹操手下的都是百战精兵,孙刘联军的军队战斗力比曹操相比事实上差的不少。正是因为这样无论从哪一方面看曹操都是嬴定了,所以曹操就敢写那封著名的信,想劝降孙权,因为有绝对的实力在后面做后盾。

事实上在赤壁之战前,曹操方面已有谋士看出来,敌人可能会采取火攻,提醒曹操要做好这方面的注意,这个就是曹操著名的谋士程昱。但是程昱在曹操阵营明显不是太受重用,曹操对他的意见并不是那样言听计从。还有一点就是曹操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身经百战,已经形成了绝对的自信,说的差一点就叫做自负,已经听不进别人的不同意见。这一次由于有绝对优势,根本就不认为自己会失败,所以对别人提出这些正常意见也很难接纳。

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之后逃回襄阳的时候,就不停的哀呼,如果郭奉孝在,肯定不会让他有这样的大败。郭奉孝是曹操最信任的谋士,确实有鬼神之才,不过真正到了那种情况,郭嘉的话,曹操能听进去几分还真不好说。因为在统一北方前,曹操对一些谋士确实非常的尊敬,也能做到虚言纳谏。例如荀彧荀攸等人,但是到了赤壁之战的时候,曹操的野心已经大大膨胀,很多时候已经听不进去太多的意见,即使郭嘉在,恐怕也很难改变曹操。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