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的《药》,说点什么

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郁达夫

《药》是鲁迅最具匠心、最难懂的一篇小说之一。这篇小说写于1919年4月25日,正是“五四运动”时期,作品中人物所处的时代也是在戊戌政变后,辛亥革命前后期间。

关于鲁迅的《药》,说点什么

这篇小说的历史背景也格外重要:1907年7月6日,安徽巡警道兼巡警学堂堂长、同盟会领导徐锡麟,准备在学堂毕业大会操之际刺杀安徽巡抚恩铭,因弹尽粮绝被捕,当天即被害,刽子手竟挖出徐的心肝“炒食净尽”。接着同盟会成员秋瑾被人告发,7月13日清兵包围了秋瑾主持的绍兴大通学堂,因寡不敌众,终遭逮捕。7月15日被害于绍兴城内“古轩亭口”,时年32岁。

关于鲁迅的《药》,说点什么

关于鲁迅的《药》,说点什么

几年之后,鲁迅以辛亥革命前夕为写作背景,以秋瑾为艺术原型,创作了影响深远的小说——《药》。

“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这康大叔却没有觉察,仍然提高了喉咙只是嚷。“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这样的好运气了。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着呢。”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低声下气的问道。

这是在茶馆里康大叔和花白胡子对于人血馒头的评价

“药”做标题有何寓意

俗语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人有病是要吃药的,只有如此才有痊愈的希望。20世纪初叶的中国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许多革命者和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寻找疗救中国的良药。鲁迅就是其中之一。

关于鲁迅的《药》,说点什么

本文中的小说情节都是围绕着“药”展开。作为“药”的人血馒头,连接了华、夏两家的故事,使明暗两条线索互相连接。

鲁迅试图借助这篇小说,提出一个振聋发聩的问题:什么才是疗救中国社会的良药?

读完整篇小说,我们能知道,人血馒头不是鲁迅要找的“药”,这种迷信只会使人早日丧生;夏瑜式的革命也不是药,救不了社会的病苦,唤不起愚昧民众的觉醒;

那么真正能疗救中国的“药”是什么呢?

这个疑问留在了读完这篇小说的每一个人心中。

华夏的暗示

小说其实是以两条线索写了两个悲剧,一是老栓财去子亡的悲剧,二是瑜牺牲无人理解的悲剧。

这两个字连起来就是“华夏”,暗含了鲁迅的深刻暗示——“华夏民族”。华老栓暗示了辛亥革命前的人民群众。栓,是塞子的意思。华老栓、华小栓,暗示了当时的广大群众(从父辈到儿辈)的脑子仍被封建的愚昧落后思想所塞住,尚未觉醒。瑜是美玉,夏瑜不仅暗示指的是真实的革命者秋瑾,而且暗示了他是华夏民族的精英,即先进的革命者。康大叔这个刽子手的形象,暗示着统治者的帮凶是何等凶残、丑恶;华大妈、夏四奶奶,则暗示了做母亲的也不知道儿子为何而死的可悲现实;至于茶客中的“花白胡子”和“二十多岁年轻人”,则暗示了从老至少的群众的麻木不仁。

(中国的群众)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húsù),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羊肉铺前常有几个人张着嘴看剥羊,仿佛颇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予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鲁迅
关于鲁迅的《药》,说点什么

看客

《药》描写“看客”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带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了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这是鲁迅最爱描写的“看客”群体之一。“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不要以为我们比夏瑜幸运多少,比华老栓高明多少。人性中的虚浮、懦弱、迷信和懒惰还没有也不可能彻底根除,我们要保持必要的警惕,经常反思我们的生存状态,不断与堕落作斗争。否则,人类就真的不配有更好的命运。

鲁迅的小说为何经典?正是以对人性的深刻揭示提醒我们应该怎样生活,怎样认识到生活的实质,抛弃各种无聊和偏见,自由地真实地和有尊严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