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话“冻死迎风站,饿死不说没吃饭”是什么意思?

老张谈三农


农村老话“冻死迎风站,饿死不说没吃饭”是什么意思?

农村的俗语老话都是农民的智慧的结晶,里面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对人们的生活都有着非常大的价值,即便现在的时代变了,这些道理仍然是适用。今天咱们就来看看农村人们常说的“冻死迎风站,饿死不说没吃饭”这句老话,里面蕴含着什么深刻的道理。

“冻死迎风站,饿死不说没吃饭”

这句老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就算非常冷也要顶风而站立。就算肚子非常饿,也不能说自己没吃饭。或许刚听到这句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说的是一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表现,但是实际上,这句老话并不是一句负面的老话,反而是老辈人传授下来的一种精神鼓励。

其实这句话中真正蕴含的道理是告诉人们在生活艰难的时候也要坚强不屈,不能因为一点艰难困苦就放弃前进。所以农村的老辈人往往会用这句话鼓励在生活中受到挫折磨难的人,好让他们继续砥砺前行。

农村很多俗语老话虽然看似比较的混,但是实际上却是农民总结出的心血,对后辈人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值得咱们学习。

骏景——殷


骏景农业


农村老话“冻死迎风站,饿死不说没吃饭”是什么意思?

“冻死迎风站,饿死不说没吃饭”,这句老话从字面上并不难懂,这是一句表达人的气节的老话!意思是说,宁肯冻死也要迎风而站不退缩,宁可饿死也不愿告诉别人说自己没吃饭。这是怎样的一种勇气呀!这人的骨头有多么硬气!

但作为现代人们一定非常好奇,一个人好好的怎么会站在风口任凭冻死?又怎么会肚子饿得咕咕叫,也不愿意告诉别人没吃饭呢?

告诉你这不是在说一般人!

这句话的来源于宋朝大文学家苏轼的得意弟子,著名文人陈师道的故事。



陈师道在当时有两样东西非常出名。一样是文章出名,连他的老师苏轼看了都拍案叫绝!另一样东西,就是穷!陈师道在毫州做个小官,但家里是一贫如洗,除了一床一桌之外,几乎什么都没有了!朋友来了,连午饭也管不起。尽管这样,他却风骨硬气,没人敢看俗他!朋友都不敢掏出钱来帮助他!他的一个连襟赵一之,也在当地为官,陈师道却看不上他的人品,不愿与之往来。

有一年寒冬大雪日,陈师道应约要出门,可身上衣衫单薄,妻子害怕他受凉撑不住,便找妹夫赵一之借了件衣服,让陈师道出门穿!但陈师道非得问清来由,妻子只能以实相告!陈师道说“我就是宁愿冻死,也不要他刮地皮刮来的棉袄”,说完就出了门。

可是他真的被冻坏了!回到家来就一病不起!请先生一号脉,是得了风寒病!第三天,陈师道念叨着“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弯腰”这两句话,就死了!

后来的人们非常佩服陈师道的操守,把他“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弯腰”这句话便传颂开来,之后在民间多渠道的传播下,变成了许多版本,“冻死迎风站,饿死不说没吃饭”成为了老百姓中最经典的风骨老话!

所以,现代人们学习这句农村老话,一定要领会它的精髓。一个人没必要平白无故地站在风口任凭冻着,也没必要在饿了的时候说没吃饭!“冻死迎风站,饿死不说没吃饭”,那是一种人的高尚气节的表达,你只要在原则问题上做到“宁折不弯”就可以了!

我们钦佩古人,更要学会辩明是非,不做无谓牺牲。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大义凛然,钱财取之有道!


村姑说村事


对于农村老话“冻死迎风站,饿死不说没吃饭”,其实是关于人要有骨气的老话说法。俗话说,人生一世,就要活出个骨气来,宁可“冻死迎风站,饿死不低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下面就简单聊一下:

冻死迎风站,饿死不说没吃饭

这句老话的意思就是说:虽然会冻死也要迎风傲骨站着,虽然会饿死也不会为五斗米折腰而低三下四乞求或吃嗟来之食的!

要知道,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失傲骨。是不是感觉这句老话会特别理直气壮、刚强正直,其道理就是告诉世人:即便再穷也要穷出骨气来,不能因为一口饭而失去了做人的底线或一个人的斗志!尤其是在国破家亡、生死存亡的时候,如果只是为了一口饭活命而折腰事权贵的话,那么此生也将被后世人所唾弃。例如那些历朝历代的卖国求荣、为敌卖命的汉奸卖国贼,就是一个个没有骨气的人!

这句老话对于现代人也会有借鉴意义

虽然在和平年代已经丰衣足食,做不到前人“饿死不食嗟来之食”的情况了,但我们还是可以有自己的借鉴意义哦!下面就简单说几个小例子:

当我们有事情寻求别人帮忙时,也不要过于低三下四有失尊严。这时我们应该记住“冻死迎风站,饿死不求人”或者是“冻死迎风站,饿死不低头”,就是说,我们需要别人帮忙时是对等的看待,而不是丧失人生志气的乞求。如果对方过于无理取闹,大不了直接放弃寻求帮助即可!

当我们穷困潦倒时,也不要做些偷鸡摸狗的事情。这时我们就可以用“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做贼”来提醒自己,即便再穷,也不能失去做人的基本原则!

当在学校里食堂的饭菜不好吃时,也要奋力争取自己的正当诉求。例如一些学生也总结出了“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吃食堂饭”。的确,对于经历过高中或大学生活的人们应该了解,有时候学校食堂的饭菜不仅质量差,还价格颇高,就会引起学生的不满。一些学生就会利用这句话号召更多的同学团结起来,最终让校方妥协改善食堂的伙食!呵呵,这是不是现代人最好的一种借鉴方式呢!

以上仅为个人见解,仅供参考,欢迎大家继续补充观点看法!


龙百晓生


农村老话“冻死迎风站,饿死不说没吃饭”是什么意思?

农村老话很多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例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对天气的总结;一日之计在于晨,告诫人们早晨的时间很重要,要懂得珍惜;那么,“冻死迎风站,饿死不说没吃饭”是什么意思呢?

在农村很早的时候是非常贫穷的,冬季寒冷地区,冻死人也不是什么难见的事;没有饭吃,饿肚子也是很寻常的事。冬天有衣穿不挨冻,平常有饭吃,不饿肚子,是那时候农民的一种祈盼。在寒风中冻死,没饭吃饿死,是那时候穷人的真实写照;这种现象现在难以想象,但许多老人对贫穷却刻骨铭心。

“冻死迎风站”,是说一个穷人要有骨气,在凌冽的寒风中,即便是冷死了也要面朝寒风站立着;“饿死不说没吃饭”意思是穷人即便饿死也不能说自己没有饭吃,以求别人的施舍;虽然是两句话,但说的是同一个意思:即一个穷人要有骨气,自立更生,去奋斗,用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贫穷的生活。

这句话对现在的人来说,同样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现在虽然不会挨饿受冻,但免不了陷入困境,或跌入事业的低谷;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低谷中,在困境中,不能自怨自艾,消极颓废,而是要有骨气,不求别人帮助,不求他人怜悯,鼓起信心,用自己的拼搏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同意我的观点,请点个赞;对您有所帮助,请多关注。谢谢!


老农说乡村


“冻死迎风站,饿死不说没吃饭”和“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是一个意思,表达的都是作为人的一种坚强不屈的精神力量。

人活一生草木一秋,免不了跟头绊子的如影随形般的一路相伴,也免不了没衣穿、没饭吃的窘境,也免不了头破血流,家破人亡的灾难。每当这个时候人的意志就会削弱,就会变得非常脆弱,就容易消沉,容易向命运低头,容易人生毁灭,就会越加的被人看不起,被社会所抛弃。那么如果继续想生存特别是有意义的生存下去,该怎么办呢?

那就是一个字――装!

用精神力量来武装自己的坚强,也就是老百姓讲的“活着要有骨气”,冻死迎风站,饿死不低头,不迷失、不丢失自己的人格和自尊。用内在的不屈也就是精神的力量装出自己外在的顽强和伟大,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坚定自己继续走下去的决心和勇气,也才能够让人们看得起,让社会容纳和接受,从而战胜自我,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而不留遗憾的继续生存下去。


冬青里的骆驼草


就是字面意思啊,农村流传下来的老话很有道理的,冬天迎风站在风口试试就知道了,太冷了。过去人见面都是问一句你吃了没,有时候去别人家正好赶上吃饭,不好意思吃别人家的饭就会说吃了,结果就饿着了。过去粮食是很紧缺的,一年吃不到头,吃了别人家的饭别人就要多借粮了,人也穷更别说买粮了。不像现在,赶上饭就吃,不行咱下馆子!


味之源农品


是坚强意态,英雄气质的形象意思。


东方天俊


明明很冷,却站风中说不怕冷。明明饿的要死,却说不饿。意思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牧歌19809861


就是人生在世要有骨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