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起靈之前,孝子摔瓦罐是什麼意思?

順林海


中國的葬禮文化也是源遠流長,其實說到農村這種起靈之前摔瓦罐的這種風俗也是由來已久,並且全國很多地方都有這種習俗!在我們老家一般都是早上四五點鐘起靈之前由家中的長子來摔這個灰罐!

這裡其實還是有一個非常感人的傳說。說的是南北朝時候,由於連年戰爭,本來就很窮苦的老百姓生活,更是雪上加霜。戰爭,瘟疫,自然災害造成了很多老百姓家裡一貧如洗,人都生活不下來。

有一家四口之家,哥哥妹妹父親母親。在連年的戰爭當中,在連年的貧苦之中,母親妹妹父親相繼去世!父親去世的那一天,小夥子傷心欲絕。家中一貧如洗,連一口薄棺材也買不起,甚至連擺在靈堂的香灰罐也沒有。無奈之下。只好把家裡存放種子的瓦罐拿出來。他心裡面想把這個罐子作為香灰罐,然後把罐子裡的種子拿去換一張薄席子,好給父親安葬!

然後他就把家裡邊的種子罐子拿了出來,這可是家裡面唯一的希望,可是沒走幾步,一不小心把罐子掉地上打破了。罐子裡面的種子也撒得到處都是。小夥子看到此情此景特別傷心的嚎啕大哭。四鄰八舍的鄉親聽到之後就趕過來看問明緣由之後都大為感動。鄉親們你一文我一文,湊了一些錢,給他父親辦好了喪事。從此,這則故事被廣泛流傳起來,是孝子盡孝的一個典型事例。

這則故事告訴人們一個道理:無論日子過得富貴還是貧賤,為父母盡孝道是做人的基本原則。而喪事又是人生最後的一件大事,不論是富貴人家還是窮苦人家,都要把這件事一絲不苟地做完,才算給生命歷程畫上圓滿句號。否則,在世的和去世的人,都會落下詬病,被人們說三道四。


有溫度的微商


農村起靈之前,孝子摔瓦罐是什麼意思?農村農民話三農,看到了,還是說說孝了摔瓦罐的真正含義。


在我們河南,老人死後,在起靈之前摔瓦罐,就是叫《摔勞盆》。而不是所有的孝子,都有摔勞盆這個權利。只能是家中的長子,才配得上摔勞盆。
家中無論女兒多少,那怕兒子最小,這個勞盆必須有兒子摔。家中無兒單有女兒的家庭,經祖人協商有侄子帶勞。


首先說一說摔勞盆必須是長子,按過去的說法,長子如父。老人去世後,家裡一切事物,聽從長子接排。把過去的一切摔掉,重新開始。也就是家裡的家業,有長子繼承說了算。

獨子多女戶,無論兒子大小,女兒出嫁沒出嫁,這個勞盆必須是兒子摔,說明整個家業是兒子的。

毫無疑問。侄子摔勞盆,也就繼承了叔叔大爺的家業。摔勞盆的真正含義就是繼承。客觀的說,勞盆摔過後,過去的一切不復存在,新的一天開始。


農村農民萬歲


我是農村人,今年己五十多歲,經常參加農村各種不同場合的白事(喪事),起靈之前孝子摔得瓦罐是什麼意思呢?說來話長,中國是一個擁有5000多年曆史的文明古國,受歷史封建制度的影響。人們追憶死者的方式,可以說,三里不同風,五里不同俗。各地有各地的差異。筆者生活的區域是華北平原。我們這裡摔的瓦罐,叫老盆,何為老盆。人死為大,可稱老。而盆?古代勞動人,吃飯用的不是碗。而是陶瓷盆。將老盆摔在棺材的大頭上。寓意為死者送的最後一餐飯,摔碎是為了讓死者能夠帶走的意思。細心觀察,不難發現,農村盛殮死者的棺材大頭,都是用的厚厚的木板。後邊這頭略薄。棺材的組成,由三塊長板和兩快短板。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萬一有個三長兩短"的由來。



喪事,在農村被看成是一個家庭非常隆重的事情,要有家庭的最長者來主持,去延續。象摔老盆這樣的大事,必須有長子來完成。包括舉幡和摔老盆,如果長子己逝。則有長孫來完成。其他弟兄或旁系,只有舉孝棒的權力。



當然,在起靈前,是要將老盆一次性摔碎,不可來第二回重摔,否則,不吉利。如果孝子一下子沒有將老盆摔碎。則有架扶孝子的人,用腳將老盆踩碎,然後上路,整個過程才算完成。


巍巍太行59


我國以前民間有很多習俗。大多都是有歷史淵源的。其中就有一個“摔喪”殯葬習俗。

有書君第一次見到“摔瓦罐”,是在爺爺的葬禮上。

那天,很多人把爺爺的壽材抬起來,準備把它抬到卡車上。

喊喪人問“抬槓的”(抬棺木的人):停當了不?答:停當了。

這時我父親把瓦罐高高舉過頭頂,然後把“老瓦罐使勁地摔到地上。只聽“啪嚓”一聲悶響,瓦罐落地,瞬間摔得稀碎。

然後,父親扛著靈頭旛坐在靈車,一群人浩浩蕩蕩開走了。

有書君曾經請教過父親“在起靈之前,孝子摔瓦罐是什麼意思”,有書君的父親說:“摔瓦罐”可是有多年的歷史啦。”

在《紅樓夢》第十三回寫道:“又有個小丫鬟名寳珠的,因秦氏無出,乃願為義女,請任摔喪駕靈之任。”

看來清朝就有“摔喪”的習俗,只是每個地方“摔喪”用的器皿不同罷了。

全國大部分地區常用一種瓦盆兒“摔喪”,這種“瓦盆”是特製的一種喪葬用品。名稱有“吉祥盆”、“陰陽盆”、""喪盆子""、“牢盆”、“老盆”等。

一、“摔瓦罐”的由來有很多,主要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

古時候,有一戶人家十分貧窮。父親去世後,兒子沒有錢給父親買棺材發喪。

家裡只有半瓦罐粗糧,他手捧瓦罐來到門外,用力摔碎,手捧糧食跪地求助,他寧願餓死,也希望大家能施捨父親一領草蓆裹屍。

鄉親們被他的孝心感動,紛紛往瓦片上捐錢,最後幫兒子買了一口棺材把老人安葬了。

後來,當地人在老人去世後,用瓦罐燒紙錢,然後在起靈前摔碎。表達的意思是就算再窮,也要安葬父母。

第二種說法:

傳說范蠡是陶業的發明者,他做了很多陶器出賣,掙了很多銀兩。

但是范蠡是個非常有愛心的人,他沒有忘記賙濟窮人,經常開設粥棚,向窮人施粥。

范蠡還把做陶器的手藝傳授給大家,因此深受百姓愛戴。

范蠡沒有兒子,他不知道自己死後,把家業交給誰呢。

一天他拿出一個瓦盆,跟鄉親們說:“我百年以後,這瓦盆咋處理?”

大家說了很多辦法,范蠡聽了都搖頭。有個小夥子說:“人在物在,人去物去。到時候,我給你摔了吧!”

范蠡聽了笑著說:“看來我這份家業有人繼承了。”

范蠡死後,大家在瓦盆裡給他燒紙錢,起靈前,小夥子把瓦盆高高舉過頭頂,把它摔碎了。

從此以後,村民們就紛紛效仿,在老人去世後買來瓦盆,在裡面燒紙錢,然後讓去世者的長子,在起靈前摔碎。

第三種說法:

民間還有一個說法,據相傳人死後,要去陰間。

在那裡,剛過世的人要用瓦盆把在陽間所用的髒水全部喝掉。

有一個孝子聽說有這個話,為了讓母親少喝點髒水,就在瓦盆地下鑿了一個洞。其他弟兄一看,也跟著紛紛效仿,一共在盆底打了七個洞。

後來,很多人也學著在盆底打洞,一個、三個不等,一定要取單數。

人們在瓦盆或者瓦罐裡燒紙錢,最後在起靈前把它摔掉。

二、摔瓦罐有講究

摔瓦罐就是“摔喪”,有的地方因為器皿不同,叫法也不同,分別叫摔老盆、頂老盆等。

1、摔瓦罐都是在起靈前摔,必須由家中長子摔,長子過世,就由長孫摔。

如果沒有長子和長孫,就讓次子摔……

如果沒有兒子,就由堂侄子摔。

如果沒有堂侄子,也不會讓女兒摔,更不能讓女婿摔。

2、摔瓦罐只能摔一次,講究摔得越碎越好,寓意“歲歲平安”。

如果摔不碎,有的地方讓“抬喪的人”過來幫忙踩碎。

有的地方把沒有摔碎的老盆叫聚寶盆,還要好好的收起來呢。

有書君認為:過去的人們講究儀式感,人出生了,半個滿月酒;人結婚了,舉行個婚禮;人去世了,用摔喪來進行告別。

如今,很多地方還保留著摔老盆的習俗,無關迷信,只是人們對生命的敬畏之情。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農村起靈之前,孝子摔瓦罐是什麼意思呢?我來給大家說一下。

人在停喪期間,靈前放有三個離不了:香草烏盆長明燈。

長明燈是用來為親人照明的,所以不能滅,滅了他們就會摸黑走路;香是為老人指路的,煙走到哪裡,魂就跟到那裡,所以香也不能滅,滅了就會找不到方向。

那烏盆是幹什麼用的呢,是為老人攢錢用的,也就是儲錢盆。

烏盆用時,兒子、女兒要用鐵絲砸成錐子狀,各要在底部鑽一個洞,兒子要順時針、女兒逆時針鑽動,不準來回鑽,直到鑽透為止。

鑽好後,將烏盆置於靈前,凡鄉里親戚朋友送來的燒紙,都會放進去一部分燒掉,為老人上路準備紙錢。

下葬起靈時,孝子中的老大,如果老大死亡,則由長孫頂起烏盆,被人攙扶著走到在陰陽先生點燃的煙火後邊跪下,等待起靈後帶老人上路。

煙火是由亡者的枕頭糠和杆草混合後點燃的,意在燒煙送老人魂靈上天。

待抬重人一聲起靈,長孝子或長孫則將烏盆從頭頂拿下,向火堆旁預先放置的石頭上摔去,名曰摔老盆。這是在給老人上路送錢花呢!當然用勁越大,烏盆越碎越好,

摔完老盆,孝子和親戚等就會在前邊帶路,把老人送到墓地下葬。


石韮花開放的季節


問:農村起靈之前,孝子摔瓦罐是什麼意思?

過去父母亡故叫"當大事″。

起靈之前,主孝子摔瓦盆,扛引魂幡,這是農村習俗。

這摔老盆的習俗,各地有各地的說法。但最早的早普遍的說法是古代一個故事。

年代不可考,就是古時候吧,有一家老人故去,兒子很孝順,但家裡很窮,無錢葬父,但喪父乃"當大事″,家中只有一陶罐谷種,他把陶罐砸開取一碗放在靈前,想用谷種換一領席子葬父,鄰居們受到感動,湊錢買來一口薄皮棺材,幫他辦完喪事。

從此留下習俗,周圍凡有老人故去,無論窮富,出殯起靈前都要摔瓦罐或瓦盆,這叫破家葬老。

意思就是"當大事",為葬父母傾其家業,日子不過了也要盡孝道。

以後就是"窮兒不可富葬″,以摔老盆代之。






金蘋果老楊


我是殯葬禮儀師,說一下這方面的認識~

任何一種能夠源遠流長的形式必有一定的文化作為依託,殯葬禮儀作為傳統習俗也必然是文化的一部分,就像《入殮師》,入殮的背後也有文化的支撐才能溫情,才能感人,所以也只有瞭解了文化才能傳下去。

摔盆是漢人的禮儀。這個盆正名叫“陰陽盆”,俗稱“喪盆”。是人去世後,家屬給亡者燒紙錢用的,去世後第一次燒的也就叫頭紙錢,要燒三斤六兩。而起靈後摔盆,通常是以男性為主,亡者長子或者長孫來摔。那麼很多家屬會問為什麼要摔盆,不摔行不行?因為要符合現在社會的現狀,跟家屬講的最多的說法是,舊時摔盆是確立跟亡者的親疏關係,也就是說誰摔盆誰就是亡者財產的繼承人。但是到了現在以家庭為主的社會活動群體,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女孩子,又不能不摔,所以又得從民俗說法裡去找。

在民間習俗裡,瓦盆的形式有多種,其說法也不一。主要的有,一是說這代表亡者的鍋,摔得越碎亡者越容易攜帶,瓦盆摔碎了,跟亡者說一路走好,也是跟亡者說你現在是去另一個世界了,除非瓦盆重聚,不然到了陰間繼續用鍋開火生活,好好的去投胎。

還有種是,瓦盆底有個洞,流傳的說法是:陰間有位強迫死者喝一“迷魂湯”的婆婆,使其神智迷糊,喝了以後忘記陽世的親人,兒子準備這一有孔的瓦盆, 可使“迷魂湯”漏掉,並打碎瓦盆,以免死者誤飲。還有的人說,人生浪費很多水,到了陰間要被罰喝髒水,喝不完不能投胎,那麼多水怎麼喝的完,就用這個帶孔的瓦盆去舀,可使髒水漏掉。

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的殯葬並不像從前的草蓆裹身就能埋掉。但大多數人對於人死後該怎樣做並不清楚。我希望能將“厚養禮葬”的觀念深入現代人的思想中。


逝聖歸和


根據有些老人說,摔老盆是幫助過世的人把錢方便帶走,也有的人講,摔老盆是希望過世的先人保佑兒孫後代碎碎歲歲平安,究竟摔老盆是什麼意思,因為我懂得不多,我也說不太清楚,如果有哪位朋友知道摔老盆是什麼意思,可以在下方留言大家一起討論。


家和興旺\n


這是一個關於農村喪葬儀式的重要問題,很有意思,也是民間文化的典型代表。

在筆者的陝西關中老家,這個形式被稱為摔火盆,此類民俗從前很常見,至今某些村落依然在保留,具有很強的傳承意義。在死者入土之前,棺木要從家裡靈堂中抬出來,放到靈車,開往墓地,這個過程叫做起靈

抬棺木人被稱之為祥奉。起靈之時,一般由死者的兒子摔破瓦罐。目前在北方農村的葬禮中,特別是土葬儀式中,廣泛保存著這個習俗。那麼,被摔碎的瓦罐是什麼,有什麼功能呢?這裡的瓦罐,其實就是死者喪禮期間靈位下的燒紙盆。

往往是和長明燈擺在一起,有的地方是罐或瓦,也有的叫做紙錢盆,紙火盆,香火盆,表明後代香火旺盛,延綿不絕。

具體在名稱上,有的地方還叫摔瓦,摔老盆,摔喪盆,摔屍盆或摔火盆,地域不同,稱呼不同。

大概在早上六七點,村裡幫忙的基本來齊,開始最終葬禮的進行。靈車準備好之後,壯年男子們進入放置棺木的房間,也就是靈堂。

由葬禮大總管或村裡的長者給棺木上貼上麻紙,蒙上繡有萬古流芳或其他字的紅色棺材罩,起靈開始,哀樂響起,吹鼓手也開始演奏。眾人抬著棺材走向靈車,孝子頭上頂著燒紙盆,在路過門口的時候,要將這個盆摔碎,並要大聲哭,表示死者在家裡的最後一天了。

死者生前吃飯,死後燒紙,燒紙盆的摔碎,也表明了陰陽兩隔的儀式性意義。一般來說,燒紙盆中積累著喪禮期間的紙灰,彙集著親友的思念和哀悼,散落一地,暫時也不需要清掃,讓風自然吹走。

而且,摔破那一瞬間,無法重圓,破碎不堪,也象徵著一個生命的徹底消失,具有非常重要的標誌作用。如果摔不碎,那就是家裡的聚寶盆。有的地方還會讓舅舅來摔。可以說,傳統中國農村有很多講究,很多儀式,非常樸實,都有一定道理和價值,是真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慎終追遠的智慧。

農耕文明的精髓就在於一系列村落的共同活動。可惜現代懂的人越來越少了,逐步在消逝,成為一個過去的歷史記憶。

秦右史,原創通俗歷史,專注民間文化。


秦右史


我是河南的,去年我爸去世,盆是我摔的,我的解釋是,老盆是聚寶盆,因為人死後在家裡七天,用老盆燒紙,紙代表錢,每天三次往裡放錢,到出喪那天,手拿欞子幡是讓去死的人跟著走,胸前瓦罐裡面裝著饃頭,怕撞上狗就扔點,摔老盆代表讓死者把錢全拿上,好上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