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科技城是杭州最好的板塊?夢想總是要有的

未來科技城、夢想小鎮、海創園、西湖大學、達摩院、阿里巴巴總部,這些帶有美好憧憬、充滿科技感的名詞,的確將倉前這個繞城外的小鎮,裝扮成了一個美麗的公主。

開發商是一個板塊最好的宣傳者,對於科技城,開發商從來沒有吝嗇溢美之詞。閒林、老餘杭,甚至是良渚的樓盤,都開始搭乘科技城的概念。

未來科技城是杭州最好的板塊?夢想總是要有的

要在郊區造一座城,是需要“天時”和“人和”的(地利不存在,否則就不是郊區了)。倉前趕上了非常好的時機,過去那幾年,正好也是阿里巴巴走向巔峰的幾年。離職的阿里系、欣欣向榮的移動互聯網、互金行業、節節攀升的房價,都讓它炙手可熱、令人神往。

很巧的是,倉前開荒(大量出讓土地)的那幾年,正好是房地產低谷,所以地價非常低廉。這些高性價比土地的推出,加速了區域的發展,一棟棟樓拔地而起。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江東,嚴苛地限制土地出讓,降低了開發速度,至今仍未建成一個相對成熟的、具有一定人氣和規模的核心區域。

未來科技城是杭州最好的板塊?夢想總是要有的

西溪蔣村一帶,必然是科技城開發最大的受益者。接壤老城西、浙大紫荊港、西溪溼地、未來科技城,行政上又屬於西湖區,天然獲得學區等資源加成。倉前被開發前,蔣村是處於邊緣的,隨著倉前的燥熱,高新人口的導入,蔣村自然成為了科技城IT人士的進階居所。這幫新人的居所進化路徑可能是:

未來科技城是杭州最好的板塊?夢想總是要有的

在很多堅定看好科技城的人眼裡,路徑可能是這樣的:

未來科技城是杭州最好的板塊?夢想總是要有的

但是短期來說,這是不現實的。一個區域要想形成閉環,並滿足高中低各個階層的需求,需要數十年的時間來培育。尤其是教育等配套,是完全符合馬太效應的,好的學區會越來越好,差的學區要想變好,何其困難。

培育一個好學區的難度

下沙聚集了這麼多高校師生,目前只培育出一個文海小學;濱江區也聚集了高新產業和部分高校,以及錢塘江天然的天塹,才有了江南實驗這個學區。況且餘杭的行政中心在臨平,將資源向倉前傾斜,是有很大阻力的。從地鐵、高架的建設也可以看到,餘杭是先滿足臨平的。省裡的確偏愛城西方向,但是真金白銀建設的錢,大部分是要餘杭自己出的。餘杭要想同時兼顧臨平和倉前,甚至良渚,是容易顧此失彼的。

倘若當年餘杭將區政府設於倉前,科技城的發展會提速不少,但是假設終歸已經沒有意義,再重來,阿里也不一定會再次選擇落址倉前。

未來科技城是杭州最好的板塊?夢想總是要有的

當我們在討論杭州學區房的時候,極少討論餘杭的小學;雖然說教育同城化一直在做,但是就像前面說的一樣,很多很多年以後,人們可能才會說起餘杭某某學區。程序員的確屬於工資相對高的一個行業,但是這並不是培育一個好學區的充分條件,因為他們現在討論的是,在西湖區買哪個學區房。所以最終,真正受益的可能還是蔣村。

互聯網和環境是杭州的根

倉前的確有不錯的出身,趕上了互聯網浪潮,也有優良的環境最為寄託。這裡的年輕人有理想,有抱負,朝氣蓬勃。

筆者先後將它和均價4萬+的艮北、均價3萬+的丁橋,進行對比,被網友狠狠的批評了一番( )。

但是至少這個結論應該是沒有爭議的:如果蔣村是杭州第二好的板塊,那麼未來科技城頂多是第三好的板塊。

(本文為個人觀點,非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