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的评书,谁说的好?

从来只是微微一笑


这是一道有关情怀的问题。它勾起了我的评书回忆。都说回忆杀,确实很怀念那个听评书的时期。

小时候,爸爸喜欢听评书,家里有台“戏匣子”,中午的时候总会听到评书,现在长大了才知道听的是《白眉大侠》。这台戏匣子陪我度过了小学时代,没电视的时候,它是我最好的朋友。上初中后,学习英语的需要,爸爸为了让我们练习英语听力,又买了一台可以放磁带的收录音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总是去搜索评书频道,也让我认识了很多评书名家,听到了很多评书精品。大学时代,学校发了小收音机英语听力时用,从此收音机不离身。带着耳机听评书、听音乐。

凭着多年的听书经历,关于三国的评书谁说的好我谈下自己的看法。

说过三国的有袁阔成,单田芳,连丽如。

三国这种题材的评书用评书行话叫做“长袍”,侠义类的如《三侠五义》、《三侠剑》叫做“短打”。袁阔成先生说的三国可谓知名度最高,堪称家喻户晓。袁先生说的三国遵循了原著,可以说对三国演义的普及做出了贡献。记得他对原著里里的一些文章都背了出来,如草船借箭时的那篇大雾赋,诸葛亮给周瑜吊孝时的那篇祭文,孟达离开刘备时写的那篇告别书,都深入浅出的讲解了一番。而且主要人物离开历史舞台时,他还会专门回顾其的历程,并做出点评,印象中诸葛亮、赵云那几集都非常感人。后来,还听过老先生的《长坂雄风》,专门讲赵云的,可谓赵云的传记。

单田芳先生的三国由于种种原因,只听过几集,有机会一定听完整。感觉说的很热闹,节奏比较快。单先生的书听的最多,他说的《白眉大侠》、《铁伞怪侠》、《连环套》、《十二金钱镖》等等短打评书深得我心,百听不厌。还听过一部《刘伶传奇》,讲述了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也涉及到不少三国的故事,堪称三国野史。听听也很不错。

连丽如的三国我个人认为其实讲得很不错,有很多独到之处。如辛评之死,连先生演绎出其被袁潭气死,仔细想想,也有一番道理,可以说听连先生的评书,也能学到不少东西。后来专门下载了,可惜只有前100回,有整套资源的朋友请帮帮忙。连先生的三国应该是家传的,连阔如老先生以说三国闻名,可惜没有留下音频资料,我们从其女连丽如先生身上可以去依稀领略他的风采。

至于现代的新评书演员,如王玥波、孙一等我听的少,不知道如果他们说三国会是什么样子,很期待哦。

有人说,评书已死。但我希望,评书能焕发生机。毕竟,陪伴我这么多年,带给我无边的快乐。

评书,别来无恙。

相信不少朋友都跟我一样有评书情结。希望一起交流,纪念我们逝去的青春。


华尼臣


关于三国的评书,谁说得最好呢?非袁阔成莫属。袁阔成说的评书《三国演义》,声情并茂,说表并重,神形兼备,以形传神,语言生动幽默,人物形象自鲜明。


1981年,袁阔成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之邀,录制了长达365讲的《三国演义》。1985年播出后,受到了广大听众的极大欢迎,成为一代甚至几代人的记忆,也受到了陈云,王震等中央领导的接见。2009年,”袁派评书”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记得当时,除了打开收音机,在每天的固定时间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三国演义》,就是看小人书《三国演义》连环画。尤其,对袁先生讲的《三国演义》,更是入迷,准时打开收音机,放大音量,守在旁边,直至听完一讲,盼望着明天听下一讲。直到现在,每当想起那时的情景,还非常怀念!也是一段值得回味的美好记忆呀!

我的许多有关三国的历史知识,也是自从听了袁阔成讲的《三国演义》之后获得的,并且对三国历史逐渐有了兴趣,再通过翻阅其他历史书籍,对三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姚政民


我打小就是个三国迷,所以这个问题不请自答。三国的评书说得最好的,当然是袁阔成播讲的评书《三国演义》了,记得小时总是守着收音机听中央人民广播台固定时间12.30的评书联播,好象下午和晚上还有重播,具体时间记不得了,一有空闲就是守这个时间听评书。

那时候小人书,就是连环画《三国演义》就是我的最爱,可是那时手上零花钱很少,基本上都是省下来买三国了,更多的是和小伙伴们交换着看,这还不解渴,家里有父亲看的繁体字竖版《三国演义》,我也偷偷拿过来看,有许多字不认识,还是慢慢联系上下句的意思推测出来的。所以印象很深,收音机里袁阔成播讲的证书《三国演义》就成了最爱,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幽默风趣,

形神兼备,绘声绘色,以形传神,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一个个情节演义得跌宕起伏,成了我童年最美好的记忆,更激发了我对历史的兴趣。

袁阔成(1929-2015 )辽宁营口人,出生于天津,是享誉海内外的评书艺术大师,有"古有柳敬亭,今有袁阔成"之说。

袁阔成在继承传统评书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勇于创新,语言生动幽默,人物形象鲜明,具有"漂、俏、快、脆"的特色。内容新、风格新、语言新,代表作品有《三国演义》《西楚霸王》《水泊梁山》《烈火金刚》。

1981年,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之邀,录制长达三百六十五讲的《三国演义》。1985年播出后受到好评,先后被陈云、王震、薄一波等中央领导同志接见,鼓励他说好评书,弘扬民族文化。评书《三国演义》荣获辽宁省人民政府1983年优秀文艺创作奖。


掌心读历史


三国演义评书的我只知道袁阔成和单田芳。易中天有品三国属于讲座,不属于评书。小时候比较喜欢翻看《三国演义》,我先看过书后再去听袁阔成的说书,两个感受有点不一样。我听的第一部小说是袁阔成的三国演义。

我个人比较喜欢袁阔成的评书,比较有韵味和情节,他多讲一些历史底蕴,严谨正派又不失诙谐,颇有内涵的,听听他的评书还是比较长知识的。他塑造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比电视上的还要鲜明。


袁阔成评书的优点:用典故准确,比较细腻评点比较到位,缺点是情节进展缓慢比较磨叽。



文轩春秋


单说讲《三国演义》”的评书演员,我听过单田芳,袁阔成二位先生的,我觉的二位不分伯仲,各有千秋。单先生的四平八稳,书中精彩之处皆能体现,贯口使的好。而袁先生的开脸好,把出场人物说的活灵活现,仿佛就在眼前,影屏前一着一式如同武林高手,一紧一慢让人跟着紧张,一扣连一扣,扣扣揪心。那哑音不费劲,字字送的清,最后结一扣,且听下回分解,让你等待到明天。说来说去,二者选一的话,我还是认为袁阔成先生说的好,语言快慢有致,扣人心弦,故事情节清析,节奏快。喜欢袁先生评书。

题外话想说几句,其实评书说的好的各地不乏人才,只不过没有平台展示,应该建议曲协,曲协主席别每天掛名不干正事,就斗嘴玩,就不知搞个全国电视评书大赛,和其他大赛一样,活跃如今低迷的评书艺术!

我很怀念少年时代听评书的快乐,那时好多市场有书馆,有撂地的评书场,我有两零钱就进书馆听书,要不然听书场的,有时听的逃学误课,忘了回家吃饭,没少挨大人训斥,但屡教不改!我觉得那评书讲的不比电视,半导体里的说的差,人坐的黑压压一片,楞没人走!


多彩人生1250382763


从小到大,听三国是袁阔成老师的最好!可惜三国无双,老师仙逝🙏🙏🙏。


岳飞传是刘兰芳老师的最好



三侠五义是田连元老师的最好



现在听相声德云社的我认为最好


怡然自得小痞子


三国是一个老少爷们都适合的历史小说

我们这一代说到底对三国还是有着特殊的情感,特别是94年版本的电视剧,里面的演员们为了将剧情演到位,可以说各个演技杠杠的,就连那些小角色也是一样的。比如说,当年张飞在长坂坡横刀立马,大喝三声,直接把曹军的夏侯杰给吓破了胆,夏侯杰从马上面倒下的那一段镜头特别精彩,演技直逼现在的部分小鲜肉。

三国讲的是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天下纷乱的激荡岁月,涌现出来了很多的英雄人物和感人故事,比如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赵云七进七出单骑救主、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等等,既包含了你侬我侬的爱情,两勒插刀的兄弟情,尔虞我诈的斗争戏,真的是适合男女老少的一部大戏,是居家旅行不可多得的好书。

都有谁讲过《三国》这部书

上文我们说到,三国是一部老少皆宜的文学著作,得益于各种文学传播方式的努力。在书籍方面我们有《三国志》、《三国演义》等,影视作品有新老版本的《三国演义》等,评书界也有着艺术大家们在为三国的传播不断做贡献。

比如我们熟知的袁阔成先生,当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评书联播里面能够听到袁老先生的精彩演绎,他对于三国的评说,素来以通俗易懂、形象生动、风趣幽默、绘声绘色著称,着实是吸了一波粉。此外,如单田芳、刘兰芳等艺术家也都有评说过《三国》这不巨作。

推荐喜马拉雅的《听世界·三国》

喜马拉雅里面有很多好听的有声书,好多大咖也都入驻进去了。我最喜欢的一个人是谢涛,与他的初识是在他的《听世界·战国》,播音的时候他会融入到哪个历史时代当中,在以历史为主纲的同时会去加入他自己的思想,然后再以自己独有的风格进行表达,一下子我就喜欢上了。《战国》这部有声书一共有三百九十三集,我一集不落的给他听完了。

现在我开始听他的《三国》,在主·播的帮助下,感觉比自己看书要容易理解的多,思路也会打开很多。推荐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听一下。

【我是胡来,喜欢就关注我吧】


胡来说史


看题主的提问,题主应该是一个评书爱好者。虽然目前在互联网的冲击之下,评书整个行业已经处于低谷状态。但是作为陪伴我成长的一些好玩有趣的评书,仍然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对于三国这部书,我想只要是听过袁阔成先生讲三国的人,应该都不会怀疑,这部三国应该算得上是最为经典的一部了吧。袁阔成先生主讲的三国,不仅故事性强,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尤其独特的是,袁先生在这部书中,表达了自己许多独特的点评。比如关羽去世之后,袁先生用整整一章的内容,对关羽的一生功过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另外,诸葛亮去世之后,袁先生对诸葛亮的一生的功绩作了高度的赞扬,这样的一篇点评文字,不仅可以当做评书来听,完全可以作为一篇水平比较高的文学作品来看。虽然袁阔成先生已经仙逝了,但是留下却给我们留下了三国这样百听不厌的经典作品。


金银湖老陈


提到《三国演义》,因为最早接触的是袁阔成所播的此书,个人感觉还是袁老的播讲留给的印象最深刻,作为评书界的两位泰斗级人物袁阔成和单田芳在这部书上的确都倾注了大量心血,二老在评书界的表演风格虽各有千秋,但成就应该并驾齐驱。 简单点儿说,袁老的《三国演义》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对人物的刻画形象生动,栩栩如生,鲜活逼真,这主要表现在文言与白话的共同运用上,听似赘述,实则仿佛把听众又带回了古战场,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二.能够拿出一回的时间来对故去的重要人物作点评,特别是对关羽,诸葛亮等人的评价,那种叙述,融入了后人们对这些人物的无比敬慕之情,说到动情之处,令人举箸罢饭,潸然泪下。 深切缅怀这位令人爱戴的老艺术家!


187130825杨


单田芳老师说的评书最好。

单田芳老师在我们鞍山有个外号:“单大白话”。形容他老人家能把死人说活了的口才,当然,只是背后叫,当面是没人这么喊他,真这么喊,他老人家一生气,万一再不讲书了,鞍山人得后悔死,他是鞍山的荣耀,和刘兰芳一样,值得鞍山人为之骄傲。

说到《三国演义》,单老将原著的半文言文当代草根化了,使人人听得懂,且爱听,他讲完《三国演义》,央视便拍了巨作经典《三国演义》,以此向伟大的文学家罗贯中和当代最伟大的评书艺术家单田芳敬礼,《三国演义》经单田芳老师成为不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