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金马奖,获奖的台湾男演员越来越少?

体育一席谈


这个问题一言难尽,台岛不缺演员,出色的演员也很多,这些年拿奖很少,主要原因还是大陆电影的强势竞争所致。而大陆电影强势的背后是巨量资本的支持。

如今货币泛滥,一部电影的投入动辄几千万,上亿投入的也比比皆是,没有大资金,根本玩不转。要知道,电影拍出来,不见得就是每一部都赚钱的,亏本的多的是。但大制片商对亏本的风险有较强的抵抗力,能够持续地投入,从而持续地输出影片。得益于大陆经济的发展,大陆这些年产生了很多大型的影视公司,博纳、华谊、新画面、唐德、辛福蓝海、万达……这些都是其中的翘楚,有不少并已上市,正是这些公司的不断投资,造就了大陆电影近年来的繁荣局面。这也是大陆电影这些年相对竞争力强的根本原因。

台岛有好导演,好编剧,也有好演员,但这些年台岛经济乏力,极少有财团能够投入大量资金来拍电影。即便有好的创意、好的故事、好的电影人,奈何没有资本支持,也是镜花水月。这些年台岛的电影产出远不如大陆,精品率自然也就稍欠。

由于资本大多聚集在大陆,很多台岛演员、导演、编剧等电影人都来大陆发展(不要说台岛,香港亦如是),但是,很明显,大陆的资本能用大陆的演员当然首选大陆演员,出于票房的考虑,适当的时候也会用台岛(包括香港)的演员的,但总的来说,以大陆演员为主。大陆强势,这就是如今华语电影的现状。

套一句俗话,经济力决定文化竞争力。

为啥金马奖台岛女演员获奖并没见少呢?并不是大陆女演员表现不佳,深层原因乃在于金马官方摆弄平衡之道。其实这些年金马奖的女主角授奖不乏争议,前几年巩俐还因此公开批评过金马缺少公信力。不过,金马官方的平衡术也是很可理解的,首先并不算过分,在更重要的奖项(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编剧)方面还是能秉持公正的;其次毕竟是东道主,如果所有重要奖项都授予岛外演员、导演,面子上怕也是烧得不好受。


歌影


1、这个问题呢,其实说得算比较对,那就数据来说话,提问的亲说的本世纪以来,那么我们就从2001年到今年来分析吧,先看看这17年来金马男主和男配的得奖情况(如果是台湾地区的男演员,我会标示出来)

2001 刘烨 谭耀文

2002黎明 黄秋生

2003梁朝伟 黄秋生

2004刘德华 吴彦祖

2005郭富城 黄秋生

2006郭富城 吴景涛

2007梁朝伟 梁家辉

2008张涵予 马如龙(台湾)

2009张家辉+黄渤 王学圻

2010阮经天(台湾) 吴朋奉(台湾)

2011刘德华 徐诣帆(台湾)

2012刘青云 郑中基

2013李康生(台湾) 李雪健

2014陈建斌 陈建斌

2015冯小刚 白只

2016范伟 林柏宏(台湾)

2017涂们 陈竹升(台湾)

2001年到2017年35位(次)获得金马奖的男演员中,台湾只有七个,可以说非常少了

2、如果要说原因的话,那就是台湾地区的电影,真的没有办法和大陆与香港比较。金马奖是唯一的一个集合了整个华语区电影人的奖项,所以,在这个竞争的舞台上,大陆乃至于香港的电影实力太强大了,台湾地区能从中间分到一席名额,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3、而且呢,得到金马奖,真的就对前面的事业有帮助么,未必呢

举个例子,2011年因为《赛德克巴莱》获得金马奖最佳男配角的台湾高山族演员徐诣帆,当时获奖的时候好荣耀啊(而且他真的演得非常好)

可是,顶着金马奖最佳男配角的光环,竟然没有人找他演戏了,而且他还不止会演戏,还是学唱歌的呢

为了生活,他不得不去到老婆的父亲的公司开观光车养家

过了三四年,当他出现在《中国梦之声》第二季的舞台上唱《追梦人》时,评委都惊呆了,一个金马奖最佳男配角获得者,竟然完全变为素人,来一个草根选秀节目海选!

好在这之后,徐诣帆的境况有点改变,渐渐地有戏演了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阮经天,他凭借《艋胛》拿到影帝,但那年他和吕丽萍的影后都被广泛质疑,之后阮经天以当红小生的身份到大陆发展

结果呢?五六年过去,阮经天变成了票房毒药,这些年没有一部能拿出手的电影,最近终于有一部《心理罪城市之光》,可能会让他咸鱼翻身吧,而且他干脆还回到电视剧领域,搭上大幂幂的流量女王光环,拍了《扶摇》

所以,拿了金马奖也没对阮经天的事业有任何帮助啊

今年金马奖颁奖的前夕,去年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得主林柏宏主演的《推理笔记》大陆上映,票房凄惨,很多地方甚至一日游

巧的是,去年的影帝范伟的《不是问题的问题》也在大陆上映了,金马奖这个招牌,对这部电影完全没有任何推动作用,票房凄惨

所以说呢,金马奖当然地位非常高,但是对演员的事业,并没有直接性的作用,特别是在票房上

台湾男演员本来优秀的就非常少,这些年偶像剧式微,也缺乏造星的良性循环,所以得奖的也就非常少了

好在今年台湾男演员终于又得到了一个最佳男配角,那就是陈竹升反串角色得奖,还是很值得欣慰的


映画台湾


要说为什么现在金马奖获奖的男演员越来越少,那就先了解一下金马奖的背景吧,等大家对金马奖有了了解之后,我们再做具体的分析。

金马奖创办于1962年,全称为台湾电影金马奖,顾名思义是台湾地区主办的电影奖项,与内地的金鸡百花奖和香港电影金像奖并称华语电影三大奖项,每年举办一届,是为了促进台湾地区电影制作事业和表扬对华语电影文化有杰出贡献的电影人。

虽然是台湾本土的奖项,但是他的评选条件中不设地域限制、评选对象面向所有华语电影和华语影人,所以也有很多香港和大陆的明星入榜,比如黎明,梁朝伟,郭富城,舒淇,周迅都曾经被评选为金马奖影帝影后,但是看现在入选的一些影帝影后,可以发现台湾本土的男明星们入榜的越来越少,比如今年就是《老兽》里面的徐们,去年是《不成问题的问题》里面的范伟,前年是《老炮儿》里面的冯小刚,大前年是《一个勺子》里面的陈建斌,台湾籍男演员的身影真是不多啊,不过之前也有过李康生和阮经天拿到过影帝奖,不过就概率而言,确实太少了。

想想原因,除了演员的原因,还有台湾电影自身,看前几年的台湾电影,能被说的上来的一些好口碑电影并不多,大部分被国外片和大陆的电影霸屏了,关注度也更低点,当然今年的算个例外,台湾电影逆袭了,成为超级大赢家,今年提名阶段入围的46部影片中有22部就是来自台湾或是有台湾出品方的,算得上是近5年来,台湾电影在金马奖上的最好表现,也是在内地和香港电影接连包揽多届金马奖之后的一次成功反击。

不过这也挽救不了台湾男演员们,说实话,现在能提的上名的台湾实力派男演员真心不多,霍建华,彭于晏,阮经天,再说不上来别的了,而且台湾那边的娱乐圈也是青春化很严重,大部分都是走的青春明星,偶像剧风格,正片很少,所以实力派男演员必然也不会很多,难怪也有人说台湾多盛产劣质偶像而少优质实力派,说起偶像明星,一提一大把的,赵又廷,言承旭,明道,唐禹哲,张震,但是提到优质实力派男演员,宝宝真的是大脑空洞,想不出来了啊。。。


影视口碑榜


关注令狐伯光,带你了解影视娱乐大小事!


因为除了香港电影全盛时期的香港演员,台湾在歌手方面是华语音乐中心,但演员本来一直就被高估了。


即使台湾偶像剧全盛时期的2001年到2011年左右,偶像剧男女演员,在表演上面本来就不过硬,很多粉丝爱屋及乌吹得太高。


如果不信,即使不算偶像剧演员,这里从台湾老一辈演员,再到台湾中生代演员上面,大致分析一下。


台湾老一辈演员

目前来看非常的尴尬,个人对爱国台湾老一辈演员没有任何意见,但事实真的太尴尬了。台湾老一辈演员,能够满足在一部一线和顶级投资影视剧,担任绝对男主角的演员。


本人没有想到有谁,比如金士杰,归亚蕾,张震他爹,李立群等等,人品不错,演技都非常的棒,大陆观众也非常的尊敬。可是,他们无论电视剧还是电影,几位基本作为长辈和配角的存在。

在电影方面,台湾老辈演员,能否与香港演员周润发,梁朝伟,周星驰,成龙,梁家辉,四大天王,刘青云,吴镇宇,张家辉等人相比。


在电视剧方面,台湾老辈演员,能否与大陆演员李雪健,陈道明,陈宝国,唐国强,焦晃,冯远征,王志文,陈建斌,何冰等等相比。


台湾中生代男演员

满足能在一部一线和顶级投资的影视剧,担任绝对男主角的基本前提,不信大可以列一列。


影视剧方面捧人,如果按地区发展区域规则,实在太欺负台湾省的人了。因为台湾影视剧全面没落,捧人的渠道基本快死绝。我们就条件放宽容一些,把在大陆发展爆红的台湾演员,也算作台湾演员。


40岁——五45岁左右台湾中生代演员:

张震1976年,几乎是台湾青年男演员中占首位 ,台湾中生代电影明星还有谁。电视剧方面,吴奇隆1970年,没查都不知他这么大了。苏有朋当导演不能算演员,就把算作一位。

(欢迎补充)


35岁——40岁左右台湾中生代演员:

彭于晏1982年,不要以为他是小鲜肉,实际年龄不小,台湾中生代男演员最火的一个。陈柏霖,号召力并不太强,但能够算一位。


阮经天1982年,也能够算一位,号召力不太行,需要大陆当红大花杨幂热捧。赵又廷1984年,2017年因为抄袭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爆红,在电影也经常作为第一男主角,能够算作一位。

其它还有着比较低调的实力派两位,张孝全和杨佑宁,经常参演港台电影,其实并不满足基本条件,勉强能够算作一位。


电视剧方面,霍建华1979年,台湾男演员在内地电视剧,几乎占领统治地位。周渝民1981年,现在在电影经常作为男配,但电视剧能当男主,比如2017年开播的《柜中美人》。



罗志祥在大银幕只能演配角,电视剧能演男主角,但是他没有接演电视剧。高以翔,郑元畅,吴尊等等,电视剧中能演男二男三。


40岁——45岁左右,台湾中生代女演员:

舒淇1976年,占绝对统治地位。林志玲1974年,虽说志玲姐演技一直诟病,但美成这样还要啥演技,基本条件也是符合的。陈意涵1982年,桂纶镁1983年,这两位也能算上来的。


电视剧方面,陈乔恩1979年,在大陆电视剧圈混得最佳台湾中生代女演员之一。林心如1976年,去年的事情后,不知今后发展如何。然后是林依晨,陈妍希,安以轩,郭采洁等少数几位。

女演员中像张钧甯,郭碧婷,许玮宁等等,这些女星还差一筹。本人也觉得她们非常漂亮,但就是没能在中国大制作影视剧当中,担任女主角,电视剧也要弱一筹。


剩下一票当年台湾偶像剧演员,可以说是惨不忍睹,f4,飞轮海,邱泽,唐禹哲, 王子, 蓝正龙 ,胡宇崴,立威廉,杨怡等等。


请问这些台湾演员和明星都到哪里去了,粉丝千万别提他们淡薄名利,结婚和做生意退了,内地的娱乐圈黑暗潜规则多,如果他还在演戏绝对吧啦吧啦……

这个论调跟粉丝替流量明星辩解,“你知道我的偶像有多努力吗?”,根本是一个道理,不行就不行了,讲那么多借口做什么。


台湾新生代演员就更加不行了,柯震东自己作死过后,只有一位王大陆上位。女演员当中,00后文琪不提,难道还要算上欧阳娜娜。虽然大陆流量明星非常诟病,但即使大浪淘沙出来,也吊打港台。

结果很简单,随着大陆影视文化市场的迅速地展,演员得到出头和磨练的机会,自然也远远多于港台演员。特别是当初一直高估的台湾演员,在大陆巨大产业和人口优势之下,没落是正常现象。


更多关于台湾演员的问题,欢迎大家关注讨论!!!


令狐伯光


台湾男演员本就断层严重,这个不怪金马奖,这是台湾电影整体的缺失,冯小刚,范伟和涂们接连拿下影帝,内地男演员在金马奖大放异彩,并且这三个人都是很具实力的资深,有说服力,也凸显了台湾演员的势微。


娱乐独角兽


由于台湾影视剧脱离观众,不是写普遍现象的作品。就是说剧本创造低质粗糙,胡编乱造。新演员演技水平不高,即使有好的本子也演不出好的效果。拍摄时为了降低投资,只能糊弄。以上结合一起就很难得奖。


壮士迟暮


地域关系加上视野的狹窄,又没有开拓的精神和胸怀,再加上大陆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和凸显的国际化,使台湾很多优秀的演员越来越倾向在大陆发展,即开阔了眼界又使自己的演技有了质的飞跃,何乐而不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