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席地而坐》究竟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咸鱼也有梦想的


大象席地而坐的几个关键点!

第一,每个人都很tmd不容易,谁都一样,而且一直这样!

第二,谁都无法改变一个既定的结果,因为这个结果的诱因全在于你个人,他包括你的出生,你的成长环境!

第三,你唯一能解决的问题就是,别逃避,你就啥事没有!

第四,你看到的都不是真的,真的你都看不清楚!所以要慎用眼睛!

第五,好作品都缺钱,不缺钱的都难出好作品!我也不知道这是为啥!

第六,满洲里没有大象,更不用说席地而坐了!那只是你逃避痛苦的一种期许!

推荐看片的原因

第一,不看肯定会后悔,后悔什么呢?后悔人生白活了很多年!

第二,看了也会后悔,后悔什么呢?后悔人生有那么多好的东西你没有珍惜!

第三,如果你拍电影,一定要慎选投资方,否则拍电影要命!

第四,导演用生命拍的,处女座,也是遗作!含泪推荐








汉卿传媒


本次金马奖的获奖最佳剧情长片《大象席地而坐》一炮走红,在我认为或许很多人之前都不熟悉这部电影吧~该片是胡波执导的剧情片,由章宇、彭昱畅、王玉雯、李从喜主演,电影里展现了四个小人物的一天。于城和朋友的妻子发生了关系,于城唯一的朋友因此跳楼自杀。韦布为帮助受到校园霸凌的朋友,将霸凌者从楼梯上推下。黄玲与教导主任有了一段恋情,而这段恋情被公之于众。王金与子女关系不和,被赶去了敬老院。四个对于人生感到绝望的人,最终在满洲里一头大象前相遇了。 金马奖官方对该片也做出了回应表示“是一部向残酷现实咆哮却包含诗意的作品。”

其实该片导演胡波因为电影的时长、长镜头问题和投资方产生争执,最后被逼无奈,2017年10月12日选择了在楼道自缢身亡。胡波离开人世没有留下任何遗言,而他的作品《大象席地而坐》也没有制作完成,我们通过电影可以或许能够感觉到胡波导演生前的生活境遇和各种无可奈何。也就是因为这样,这部电影才没有跟众多有「里程碑意义」的影片一样,淹没在茫茫的商业片大海之中,这是一部处女作,也是一部遗憾之作,留给影迷们的却是对胡波导演不尽的惋惜!


阿磊观影


《大象席地而坐》一部需要充满勇气和阳光看下去的电影!

首先我们说说导演胡波,没有见过真人,不过从流传出来的照片来看,我的第一感觉是这哥们是个搞艺术的,真正的艺术那种。其实多少了解下胡波就能明白为什么会拍出《大象席地而坐》这样的电影了。而且非常讽刺的是,他短暂的人生也像这部电影一样,充满对生活的讽刺。

在活着的时候,也许胡波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的作品能够得到今天《大象席地而坐》的成功和认可。但是这些却是在他根本不需要的时候到来。

  • 说说电影本身

为什么说这是一部需要勇气和阳光才能看下去的电影呢?

因为电影中表现的是愤怒、是绝望、是无奈、是挣扎。

电影中的色彩也永远是灰蒙蒙的。

需要勇气是因为电影中的角色就是生活的中我们

  • 老人

无法承担高房价睡在阳台很多年的老人,因为要让女儿上学不得不卖掉房子让父亲住养老院的儿子,因为不想去养老院,只能用狗来作为最后支撑,可是最后的借口也死了。

  • 韦布

生活在缺少爱的家庭,在一个即将倒闭的学校上学,本来就觉得生活死了的他,失手杀了人,为了正义,然而最终正义也是假的,最喜欢的女孩却和学校主任暧昧。

包括于成、黄玲、也都是一样的。

生活不断的向你施加压力,不断的毁灭你心里最后的一点点不算希望的希望。

几人目的地是那个有个大象的动物园,这是他们选择逃避地方,但是笼子里没有猴子,传说中的大象也并不存在。

绝望、愤怒、挣扎、无奈过后他们依然要活着,所以我们需要心底有阳光,和面对生活的勇气。


要看好电影


之前本编之前写过关于大象这部影片的剧情故事分析,可惜头条没怎么推荐。刚好在悟空问答逛看到这个关于大象的,本编就将原来的内容搬过来。觉得好的朋友点个赞加个关注,切入正题。

本编在大象获得金马最佳影片的第二天就抽了4小时观看了《大象席地而坐》,观后太认同这是一部题材沉重的电影了,也是一部太贴近我们生活写照的一部影片。也体会到了胡波导演给于该影片所承载的绝不是一个生命对世界的控诉与不满,而且对世界美好的期待和向往。

大象有好电影所具备的几乎一切元素:复杂的人物,强烈的叙事,精准的调度,深沉的诗意,天生的导演,以及天才的控制力。镜头叙事中,没有那些惯见的奇观、呼喊、煽情或祈求同情分,只有阴郁却干净的画面,敏锐却内敛的艺术表达,以及一整段不加矫饰的生活本体。

古代流传的铸剑名师铸剑到最后一步时都会以命祭剑,如干将莫邪这些,现有胡波这个大象电影铸造师把大象这把剑铸造得这么好,这剑在人身上划出口子,让你难受让你痛,然后告诉你这口子没法治,要不就自己长好,要不就血流干死掉,但不是你做主你只能等。

大象影片故事描述很贴近我们生活中的缩影、大家每天所面对的生活。生活过程一直以来把我们残忍地羞辱,逼到绝境,却还要我们咬着牙站起来。那种愤怒感和无力的懦弱委屈,积攒起来的情绪想要爆破而出的暴力和反噬,所有这些负面情绪我们在面对生活过程都要收拾好压抑着这些情绪,我们无处发泄,只能自我消化,想着明天,我们只能平静地向他人展示着友好。

生活中的蝴蝶效应,每一个人的行为,都会影响着别人下一个的行为。于是那些责任,那些痛苦,我们每一个人都逃不掉,我们都是生活这场悲剧的制造者,我们制造着自己的悲剧,同时也在制造着别人的悲剧。

这些都是这部影片沉重地方,我们生活的地方,无处可逃。所以才有了王金在结尾车站讲的最后一句话——“即便到了那里去,你也会发现,生活都是一样的。”

影片故事告诉大家真正的救赎,我们都知道在那里可以救赎我们。最好的救赎就是存在于我们心中,那一点点对未知的期待和想象。







风云人物还看今朝


《大象席地而坐》爆冷夺得了金马奖的最佳影片,但这个结果其实在今年10.1金马奖公布提名后,我就预测了它能拿。因为它不仅是提名的五部作品中,拥有强烈作者美学意识的作品;还是其中最具人文关怀的独立制作。

我们可以想象,把在电影中脱胎换骨的男主人公彭昱畅,看作胡波的“代言人”,去见“看不见的大象”。《大象席地而坐》在彻底的绝望中,不时泛着矫作的愤怒;而惊艳绝伦的镜头调度与叙事上的才华,被一股子“社会即暴力”般麻木的笃定拖着向前走,没有尽头,也不见后路。这部电影想要描绘的便是这样的社会图景,充满了暴力,和冷漠。

《大象席地而坐》中的“大象”,是指满洲里马戏团里的一头大象,能够席地而坐。《大象席地而坐》改编自胡波自己的短篇小说集中的同名短篇。

此外,胡波的自杀是可惜的,但也的确给评奖带来了一点加成。

对于他的死,其实想说:哪怕“生”没有意义,寻找意义的路径也不该被封堵、丢弃。活着不是一个关于撑不撑得下去的幻觉,它也不会在哪个时刻或不同的地方就会变得有多不一样。即便是痛苦,也只能被“生”所感受到,所以死亡不是唯一的选择。

《大象席地而坐》的一个主题核心是——哪怕社会再黑暗,哪怕是陷入绝境的人,出路也永远会有的。自由赋予处境意义,而非处境决定人的选择。

不要让自我被这个世界的暴力所埋葬。能活住这样一个念头,便足够了。


影视小兔


《大象席地而坐》是已故导演胡波留下的一部兀长而令人深思的电影。用现代流行的说法就是“巨丧”的一部电影。每一个小人物都有无尽的痛苦和烦忧,他们想到一个类似于乌托邦的世界里去,也许是想找到寄托,也许是想释放自己。无论答案是什么,无论他们想要什么,最终都是无果的。

因为导演本跟不想要真正的结果。现实世界的冷酷和电影故事的残酷交替在一起,最后,电影故事的里的小人物没有找到答案,而现实当中的胡波却了结了自己的生命。也许他的答案就是,绝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