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口为什么越来越少?

最长旅途1


东北人都去哪了?

请海南省房地产相关人员进来回答一下。

先说自己

小编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在东北长大,考到北京上大学,毕业就留下来。说回到东北生活也不太现实,毕竟适应了北京的生活,工资也高,同学朋友都在这。非要回东北也不是不行,但发小什么的也都在外地生活,自己挺孤单的,而且说实话东北挣的太少了,但消费水平并不是很低,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挣的少话的多,怎么生活?管家里要?还要不要脸了,大学毕业回家工作不够花还伸手要钱,我肯定不答应啊。在北京怎么办?工资虽然不是特别高,但通过自己的努力,租房+吃饭+其他正常花销让自己觉得完全OK,没有什么压力,甚至在过年过节都要给爸妈打点红包什么的。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外地呆时间长了,回东北(冬天)总觉得特别冷,虽矫情了些,但我说的是真话,一下车,我靠,双腿发抖有没有。一回东北的家就把以前的棉裤棉衣都翻出来。虽然以前也邀请过爸妈来北京过年,但新鲜个一两回他们不会在过来。

我觉得年轻人到外地闯荡也不是一件什么坏事,在家有家长老人护着,出什么问题他们帮忙解决,总觉得自己还是个孩子,习惯了他们的庇护不是件什么好事,对不对。人在外闯荡只要不走歪路就好,让父母放心,其实他们是愿意我们到别的城市的。

再说城市

东北,在大家的印象里好像只有烧烤,抖音,土味主播什么的。但作为重工业城市,我是看着爸妈下岗,然后艰难地再就业的。貌似越来越多的东北人对自己的城市缺少信心,对重振东北经济也没什么感觉,认为过一天是一天。经济不发达,人们在生育和养孩子的事情上就慢慢变得不积极了。生一个真的够了,甚至生完都觉得是个错误,生活水平提高不了,为什么要孩子,仿佛进入恶性循环。

以自己的感受来说,每次回东北,都感觉到新的变化,城市楼房更高了,绿地变多了,商场越来越高端了,整体消费水平也变高了,这一切看似生机勃勃,神采奕奕,一旦问到收入,朋友们的眼神都没有光,甚至拒绝回答,听说,辽宁的城市平均工资到2K都是高的,超过3K都是牛逼的。

人,同样过着每一天,为什么不去大城市生活,挣的是原来的两倍或更多,虽然辛苦,蜗居在小房间里,但活着不压抑,自己闯荡自己收获,总比待在永远望不到头的城市中强。

目前状态

在北京工作10年,很多同学已经在北京买房买车,大城市机遇多,但不努力的人依旧会遭到淘汰。也有朋友说在北京闯荡的差不多了,攒了些钱想回东北发展,这样的人也不是没有,学了一身本领,到哪都不会吃亏。都说人最后要归根,我希望自己能把最好的状态展现出来,让爸妈放心,让家庭美满,让孩子快乐幸福。

东北的人口越来越少并不是一件意外的事,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外界的诱惑促使它成为一种现象。我们怨不得谁,也无法怨谁,想自强就要靠自己,想发展强大,还要靠自己。


K18餐饮加盟网APP


东北人口流失严重这不是一个老梗,而是一个已经存在了近十年的事实。东北经济从曾经的占据全国半壁江山到如今的占比逐年下降,衰弱之态已显现,过去一年,东北三省合计减少了37.07万人,而追溯到更早的2010年东北就已经出现了人口外流的趋势,十年时间东北人口少了超过一百万人。追根究底,东北人口为什么会越来越少,笔者以为综合下来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东北经济产业结构单一,制造业薄弱,民营经济不发达。东北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为建国之初的国家经济生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东北作为国企密集的区域,工业过度集中在重工业,比如煤铁,石油,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工业,而这些企业在发展几十年后都不同程度的要面对产能不足,技术落后,市场难以打开和竞争激烈的现实,东北的工业经济越来越不景气不仅仅表现在国企的举步维艰,东北制造业薄弱和民营经济不发达才是导致大量优质人才出走转而向京津唐和南方发达地区寻求机遇的主要原因,这些人才在东北无法找到对口的职业发挥自身的长处,这是东北经济过度单一化的必然结果,人才流失严重已成了东北人口流失的主要原因。



二:东北的大城市少,没有形成有影响力和聚集效应的都市圈。东北三省总面积152万平方公里,人口1.292亿,但过千万的城市只有哈尔滨一座,在全国能排的上的大城市也仅有哈尔滨,长春,沈阳和大连四座城市,除了辽宁的沈大都市圈已具规模外,黑龙江,吉林两省皆是省会独大,这两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在东北也最严重,缺少大城市,而公共资源又无法满足越来越多的其他新移民,于是许多人转而到其他大城市寻求投资置业生活,与长三角,珠三角那种城市集中化的都市圈(珠三角9城,长三角24城)不同,东北三省的大城市过分分散,无法形成连片的都市圈,因此人口聚集效应大大不如其他地区,所以人口才会不断的外流。



三:出于学习,就业,生活而选择离开东北的人,这是目前东北人口大规模流出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发展机会的大小影响了人口的未来去向。人往高处走这是常情,东北的就业置业发展机会相比市场经济更成熟的南方地区,显然不具备多少的吸引力。比如工资方面,沈阳,大连,哈尔滨等大城市的平均工资就明显低于南方很多城市,甚至还低于西部的兰州和乌鲁木齐,南方地区在人居环境,营商环境,就业就读环境和政府职能效应上要好过东北地区,东北人口外流,原因是很多的,但大部分的原因又基本上就是这些,东北经济要振兴,这是任重而道远的事情。



东北人口虽然在逐年减少,但这并不代表东北的经济就真的不行了,东北目前遇到的转型期必定是要以人口外流为代价的,只要度过了这个转型期,不要让振兴东北变成一句空话,那就一定可以留住人。


大国布衣


在东北坐出租,车上与司机谈到这个问题,谈东北现在老龄化严重,人口逐年减少,是什么原因。说着说着,说到了计划主育,原来印象东北挺虎的,遵守计划生育政策应当比关内不严格吧,没想得出的结论是,东北前些年的出生率要比关内还低,几乎全是一孩。当时很纳闷,后来想了想,这也与东北原来国营企业多有关,人们大都在国企上班,好管理呀。你不听话也不行,由于出生率低,人口自然就减少快了,这其实才是东北人口越来越少的主要厡因。

还有一个原因,人们往往说成了主要原因,就是由于经济不景气,一些年轻人到南方工作谋生,应当说,有这方面原因,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我觉得人口外流东北还不如关内的一些省严重呢。


春日之虎


我今年35,在沈阳,刚毕业18岁高中毕业自己一个人去了南方呆了8年,当时是一无所有回的东北,因为自己一直受着父母的影响不要远走,离家近,回家又方便。选择了沈阳。因为我姐姐当时在沈阳还没有结婚,爸妈讲有姐姐在身边能照顾你。就这样在沈阳一呆就是10年。结果现在是一无所有连想闯闯的心态都快没有了,更别提找对象,去年家里给我介绍个二婚的农村的没小孩张口就是全款房,车,现金5万和五金,我想离开沈阳去南方,父母破口大骂你去南方8年不也一无所有,不行你就回农村,在农村的哪个活的不都挺好,我现在对东北的心是彻底凉透了,家里四口人两亩地,一片山,一年到头就能卖一万多块钱,都不够有人情的,我每年还要往家里搭很多钱走人情,父母年纪大了全靠我,姐姐嫁出去了,也顾不了家里那么多,我现在在沈阳想找份像样的工作都没有,即使留在沈阳我想我后半生也该孤独终生了,不多写了希望大家评论我点意见,


让心灵去旅行27741


昨天在家附近一个小区吃饺子,一圈下来有三家东北饺子馆,选了其中一家,点了一个纯牛肉小份和芹菜猪肉小份,一块酱骨架,一小份猪肉炖粉条!结果老板娘没在意,没给我煮芹菜猪肉的,后来我给帮工大姐说,她又转诉给老板,老板没听懂她的四川话,等半天也没上。酱骨架味不错,就是肉有点柴。猪肉炖粉条真是好多肉,我就吃了一点,其他的肉都喂了我的狗。就我家附近和我单位附近我能找到的东北饺子馆,老板是东北的,起码有五家。还有其他在小区门口卖馒头饼子的也不少,甚至还有延边来的卖朝鲜冷糕的。另外,我们小区明显说话带那边口音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帮着带小孩的老年人也有。从这些方方面面来说,身边的东北人真的不少,就这几年的事。听说东北那边现在留不住年轻人,尤其是出来读书工作的,都不愿意回去,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以前有个帖子我就回答过,小区门口那个每天下午来卖馒头的,一天就下午能卖起码三百来个,一个一块钱,大哥觉得挺满意的!既然来了,能为城市的发展做出贡献,那也欢迎来定居生活,谁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力!


李理理1


骂东北人的这几个二逼,你妈没教你怎样讲话吗?还是你父母也很渣?请闭上你这张冒粪的臭嘴。雪乡是老鼠屎!东北确实有强盗,但那些逼货代表不了全部东北人!哪都有人渣,都有垃圾。就如同你的家乡很美,但也出产你这样的脑残喷子一个道理。不要只会用肛门发声


春之韵华之初


东北人来答

1 生于欲望不强,东北地区传宗接代的观念本来就不如山东广东等地浓厚,而且东北有很多国企,国企的员工是不允许生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时国企员工如果敢生两个就会被开除,所以长期以来就形成了一家只生一个孩子的传统,即使开放二胎也有很多家庭只生一个

2 没有工作机会,年轻人大量外流。东北国企众多,以我自己为例,家里人全部在国企,然而除了国企公务员银行,东北就没有什么体面有高收入的工作了,在国企工作只是稳定,收入也不高。东北有没有什么能吸引别的地方年轻人的,老龄化会进一步导致人口下降,沈阳哈尔滨长春都人口外流,就别提其他小县城了。所以敢拼敢闯,有想法的年轻人都出去了

3 80后90后的数量实在太少。80后和90后已经是计划生育的一代,和60后70后相比,80后的人口总数已经大幅下降,即使80后一家两个孩子才刚刚维持人口总数不变,而东北的氛围一家两个孩子在农村都不一定能做到。年轻人数量太少会进一步导致人口下降

4 历史经验表明,生育率下降就没有再提升上来,韩国和日本都经历过婴儿潮和生育率下降,政府大量发放生育福利和产假,都没能有效的提高生育率,所以年轻人少加上人口外流,导致人口一旦下降,就很难再升上来了,东北的人口会越来越少


热心网友刘富贵


首先,我是个山东人,回答这个问题,不一定多么正确,不妥之处,还请各位多多包涵。

我先来讲一下东北的优势。


东北,无论是建国之初,还是民国时期,在中国的地位都很重要。东北土地肥沃的程度,简直让其他地方的人羡慕到嫉妒。历史上著名的闯关东,有一定程度上是因为东北土地肥沃。


东北资源丰富,铁矿、煤矿乃至建国后的油田,都为中国重工业的发展贡献出了最强有劲的力量。

号称共和国的长子,建国之初,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建设东北的重工业,因为那里的工业基础较好,设施较为齐全,同时也离前苏联近,地理位置优越。(那时中苏关系尚未破裂)


这个时候,差不多算是东北最兴盛的时候。当然,这样说的理由是对比其他的省份而言,也就是横向比较。


可惜后来中苏关系破裂,东北边境面临前苏联的威胁,不得已,我们转移了一部分高精尖的工业。当然,这并没有动摇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地位。不过却也由此开始造成东北日渐“瘦弱”。

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伟大的举措,让中国朝着一个更高更远更强的方向发展。


只不过,因为全球经济的转型,原先的第二产业的地位遭到了第三产业的冲击,这导致了东北原先的工业优势被削弱,而且周边的一些省份,工业基础也日趋完善,进一步冲击了东北的工业。


这是大势所趋,无法避免,同样也不应该回避。


联系问题,东北为什么人越来越少,直接原因在于大批劳动力外流。根本原因在于东北的经济较为单一,无法留住劳动力,而且它和其他省份相比,吸引人才的优势并不那么明显。

本地的人走出去,外地的人也不走进来,这就造成了东北人口较少的状况。当然,我说的是一个大的趋势,也有外地人才流向东北,但是数量较少。


一句话,东北需要改变这个状况,就要改变它的产业。国家也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口号,其中“振兴”这个词,用的还是比较客观的,承认了它为中国的付出,同时也表明了不会让它沉寂下去。


除了产业体系的不合理,网络经济的发展,也带坏了东北的经济风气。


作为一个外地人,我本不该对东北人民指手画脚,但作为中国人,我不希望看到看到东北经济继续萎靡下去,因为每一个地方的经济都是关系到民生福祉,我希望咱们中国繁荣昌盛,也希望咱们所有中国人都可以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好了,我开始要批评一下网络经济带给东北的恶劣影响。


首先,互联网经济成为一个趋势,这是大家所不容忽视的,但是伴随着新兴经济的发展,除了冲击原有的经济支柱之外,还会在其基础生衍生出一些不良现象。

相信“老铁,没毛病”“双击666”等一些词语,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没错,我想批评的就是网络直播、喊麦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其实,我对这些并没有多少反感,但是它们带来的危害却不浅,尤其是发源地之一——东北,将原本东北人豪爽的形象糟蹋的不轻,给人一种很傻的形象。我身边也有东北的人,他们对此也挺生气的,但是却也无可奈何,因为这一现象隐隐有扩延的趋势。这一点,我们不能忽视,而且也挺揪心的。


可能是喊麦之流的事物,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所以不少人开始效仿,并且一些无节操、无下限的视频也开始在网上流传开来。因为现在是经济社会,为了钱而做事,这并不丢人。但是凡事都要有个度,或许这带来经济收益,不过却是以东北人的形象为代价。

我不好评价这究竟是对还是错,只是心里面很排斥这些低俗的东西。


不过,我始终坚信一点,东北迟早会有一天被振兴起来,到时候,它也再将为中国的繁荣昌盛贡献出应尽的力量。


好了,说了这么多,夸了东北,同时也批评了东北,不一定多么正确,但是我没有任何恶意,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我会虚心接受所有人的合理批评。


不喜勿喷,谢谢。


我就是上不知天文,下不晓地理的幺幺龙,谢谢大家的阅读。


幺幺龙


东北人口为什么越来越少?

我就是东北人,吉林省长春市九台人,在过去关内人由于吃不饱闯关东,现在的东北人由于赚不到钱闯关内。历史就是这样,反复循环,现在不管是住在哪里,吃饭已经不成问题,东北由于冬天时间太长,农村都有猫冬的习惯。现在种地都是机械化,东北的农村是,一个月过年,两个月耍钱,三个月种地,六个月干闲。年轻人不能在家闲着,大多数都出外打工,这一走出去就不愿意回来,关内到南方天气比较温暖,冬天建筑工地也能施工,做生意也比较好做。有很多有作为的年轻人,在关内已经站稳脚跟,成家立业,我身边的亲戚或者邻居家,都有年轻人在关内工作。南方有很多大工厂,在各行各业都需要很多工人,工资也比东北要高的多,现在东北的农村几乎都是老年人。这些年几乎家家都是一个孩子,孩子长大以后又去了关内或者南方,所以东北的人口越来越少。


老哥刘井隆


东北人感觉越来越少?投资不过山海关等等一些说法遍布网络,投资老板说企业没人干活,不仅仅是年轻人少了,老年人也少了很多,确实如此,往南迁一个中国化现象,东北人也不是只去海南,像四川,湖南,甚至山东胶州湾,可以说只要比东北暖和,都是想迁往的方向,东三省去年常住人口都出现负增长。其中吉林和黑龙江分别减少了20.29万和12.18万,辽宁减少了4.6万。

东北确实是个好地方,同样纬度的地方都是好地方,德国、加拿大 、俄罗斯 、蒙古 哈萨克斯坦 乌克兰 波兰 荷兰 英国 爱尔兰等国家,特点就是人口增长缓慢,为什么如此呢?

北纬四十二度到四十五度涵盖辽吉黑三省,东北气候干燥寒冷,冬季漫长,几乎半年是零度以下的气温,而且气温变化较大,最低零下三十摄氏度,按照人类的发展来说,这样有点留不住人啊,冷就不爱生育,已经是人类社会的重要共识!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都是热带地区,亚洲泰国印度排名靠前,中国垫底啦!

小编觉得东北三省人口减少和东北经济增长速度没有主要的关系。冬季天气寒冷,人体抵抗力下降,需要更多的能量来御寒。而夫妻生活要消耗比较多的能量,这也是南方喜欢生孩子很多的原因,其实控制不住自己啊。

城镇化率增加与妇女教育水平增高也会降低生育欲望 ,这一点北欧国家尤为明显,越是老龄化社会越会导致年轻人经济压力增大,这同样会降低生育欲望。不生孩子哪里来的人口啊。

降低生育成本与教育经费,基础医疗服务增加一系列措施,生孩子就补贴,不知道这样行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