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如何摇绝缘?摇表怎么选用?吸收比是啥以及规程标准介绍!

绝缘即绝缘电阻

绝缘体的作用是隔电,在正常情况下,电气设备的绝缘是不导电的,即绝缘电阻很高。但在现实中绝缘体不是绝对不导电的,在一定的直流电压作用下,绝缘体中总是有电流通这个电流称为泄漏电流。

绝缘电阻是指对绝缘施加一定的直流电压U_时,绝缘中流过的泄漏电流Ig,用欧姆定理确定比值,即

Rf = U_/Ig

式中

Rf——绝缘电阻

U_——直流电压

Ig——泄漏电流

电动机如何摇绝缘?摇表怎么选用?吸收比是啥以及规程标准介绍!

绝缘电阻测量的意义

电气设备在长期运行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内部电的、热的和机械力的作用,还要受到外部大气、环境、外力的作用,从而可能造成电气设备绝缘的老化,造成绝缘内部产生缺陷,使绝缘的耐电强度降低,最终导致绝缘的完全破坏。绝缘电阻试验是判断设备能否继续投入运行,预防事故发生或设备损坏,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因而,在电力设备的预防性试验中,测量绝缘电阻是不可缺少的试验项目。

如何测绝缘,怎么接线?

1、测量前,先对摇表进行下简单的校验,“线路端”与“接地端”短接,看表指针是否指“0”位置,两端开路时再看表指针是否指“∞”位置,如果都是如上所述的话,那么此表是符合标准,可以使用的。

2、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都是测量相间绝缘、对地绝缘,具体操作就是一直表笔放在U相另一只放在V相,等待大概15秒左右,指针几乎稳定住时,此时读数即为UV两相间的绝缘电阻值;一支表笔搭在U相,另一只搭在电机接地端,等到摇表指针几乎稳定住时所示的读数即为U相对地的绝缘电阻值,其它相间的以及对地的绝缘都按上述方法操作。

3、等到所有的相间、对地绝缘做完后,找一根导线对每个试验过的接线柱进行放电,具体操作就是导线(注意此导线是带绝缘外层的导线)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搭在U、V、W接线柱放电,在此过程中可以清楚看到放电时的火花,并听到“啪啪”的声响

电动机如何摇绝缘?摇表怎么选用?吸收比是啥以及规程标准介绍!

1、测绕组 相对地绝缘(L端接绕组,E端接电机外壳)

电动机如何摇绝缘?摇表怎么选用?吸收比是啥以及规程标准介绍!

2、测绕组相间绝缘(L和E端分别接U1V1、U1W1、V1W1)

摇表如何选用?

兆欧表就是测量绝缘电阻的专用工具,它主要是测量被试绝缘体在直流高压下的泄漏电流值(微安级),而在表盘上反映出来的却是兆欧值,所以也俗称兆欧表。兆欧表按其产生的电压可分为100、250、500、1000、2500、5000V六种规格;按其结构常见为手摇式和电动式。

电动机如何摇绝缘?摇表怎么选用?吸收比是啥以及规程标准介绍!

手动摇表

电动机如何摇绝缘?摇表怎么选用?吸收比是啥以及规程标准介绍!

电动摇表

兆欧表的电源是一个手摇发电机,它的容量不大,输出电压却很高。在测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时,应先根据被测设备的耐压标准,选择适当电压等级的兆欧表,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电压太高,容易击穿被试物;电压过低,会使测量结果不准确。

电动机如何摇绝缘?摇表怎么选用?吸收比是啥以及规程标准介绍!

规程标准:3KV以下的电动机用1000V摇表,3KV以上的电动机用2500V摇表。

吸收比是什么?

电机在长期运行中,不可避免地受到内部电的、热的和机械力的作用,可能造成绝缘的老化,造成绝缘内部产生缺陷,在实际测量中也发现,测量中有些时候摇表的指针一直波动,在刚加上电压时,绝缘很低,随着加压时间的增长,绝缘慢慢增大,但一直左右浮动,这时候,就不得不计算一下吸收比了,取加压后60秒的绝缘电阻R60S与加压15秒的绝缘电阻R15S的比值就为吸收比

即:K1 = R60S / R15S

K1——吸收比

R60S——加压60秒时的绝缘电阻值

R15S——加压15秒时的绝缘电阻值

测量K1的试验叫吸收比试验。对于电机来说K1的值越大,说明电机绝缘的耐电性很好,K1值减小表明电机绝缘不太好,可能受潮或者有列裂纹等缺陷,如果电机受潮很严重时,吸收比K1可能接近于1。

在火电厂,随着变压器、发电机等电力设备的大容量化,其吸收电流衰减得很慢,在60s时测出的绝缘电阻仍会受吸收电流的影响,此时用吸收比来判断绝缘是否受潮会有困难。为了更好的判断绝缘是否受潮,国外及国内变压器等已采用极化指数作为衡量指标,它被定义为加压10min时的绝缘电阻与加压1min时的绝缘电阻之比,即R

10′/ R1′。根据《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规定,极化指数一般不小于1.5。

电机绝缘的规程标准

1、380V电机用500V或1000V摇表 绝缘不低于0.5 MΩ

2、6KV电机用2500V或5000V摇表 绝缘不低于6 MΩ

(对于电动机来说,一般是1千伏1兆欧)

电动机如何摇绝缘?摇表怎么选用?吸收比是啥以及规程标准介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