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有好多儿徒,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都有,郭德纲什么年纪就开始收徒弟了?

Metis-靖谰


老郭94年收第一个徒弟,闫云达;95年第三次入北京,后收的曹云金与何云伟,具体是哪年还真得查查,我大概的印象是97年。

之后的小辫,烧饼,(栾云平是不是儿徒有待查证),陶阳是哪年收的不知道,不过那时候老郭已经很红了,陶阳也住老郭家里,也算儿徒。

印象中的儿徒就这么几个,岳云鹏都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儿徒。

儿徒,从小在师父家长大,吃喝穿戴都由师父负责,平时还给点零花钱,像儿子一样养。徒弟在师父家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啥都干,这是虐待吗?不是,这是旧社会艺人们收徒的方式,我养活你,你干力所能及的活,算是约定俗成的规矩。

其实旧社会比现在狠,如果某人把孩子送某艺人当徒弟,双方要签生死文书,受不了师父管教,孩子走死逃亡,师父不负任何责任,这可是写在纸面上,签字画押的。

说句题外话,相声里面正式拜师礼中就有三师,引保代,其中的代师,就是代双方写生死文书,因为旧社会太多人不认字。

不过这些儿徒里面,只有曹云金,何云伟是老郭手把手教出来的,用老郭的话“一嘴一嘴喂出来的”,所以说实话,这俩货在相声方面确实高于别人。

这主要是因为老郭那时候有时间,别说红,吃饭房租都是问题,没有采访,没有商演,没有主持,就在小园子里说相声,还不景气,天天没啥事干,干嘛,教徒弟。(又题外话,老郭到底收过曹云金的钱没?收过,肯定收了,就是上面提到的原因,穷。)

现在的老郭再怎么稀罕哪个徒弟,他也没那么多时间去教导了。


我咋那么膈应人呢



严格说来,郭德纲的儿徒并不多,我认为只有烧饼是实打实的儿徒,从13岁开始就跟着郭德纲学艺,从来没有离开过,是真正像儿子一样养大的。


孔云龙虽然也一直被称为儿徒,但是他2004年跟着郭德纲的时候已经20岁了;岳云鹏也差不多,2004年时他19岁;栾云平是大学毕业后才跟着郭德纲的,虽然一直被称为爱徒和儿徒,但是跟着郭德纲的时候已经20岁了。


陶阳虽然跟着郭德纲的时候很早,但是并没有住在郭德纲家里,而是和父母一起在外租房,所以也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儿徒。


张云雷跟着郭德纲的时间也很早,但是中间回家了好几年,也算不上儿徒。


曹云金16岁跟着郭德纲学艺,算是儿徒的一位,可惜被逐出师门;何云伟跟随郭德纲学艺的时候已经20多了,肯定也算不上儿徒。


其他云字科弟子都算不上儿徒,鹤字科以后的就更不是儿徒了。


郭德纲第一次名义上收徒是在1994年,收了闫云达,正式摆知收徒是在2006年,收了何云伟、曹云金、孔云龙、栾云平和于云霆。


相声演义


如今的相声界,徒弟最多的差不多也就数郭德纲了吧。与别人不同,郭德纲收徒,是按“科”算的,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云、鹤、九、霄、龙、腾、四、海”。

郭德纲早年的徒弟中,最为有名的是何云伟与曹云金,之后又力捧闫云达、张云雷、岳云鹏等人。后来何云伟、曹云金出走德云社,郭德纲开始多次强调闫云达是德云社大师兄,并很快为其办了相声专场。

从这一点来讲,目前闫云达是郭德纲公开承认的最早的徒弟。

闫云达本名为闫宗海,在1994年时有幸与郭德纲结识,并当场拜师。那一年,郭德纲才21岁。不过,那时郭德纲自己还在忙着打拼,跟这个徒弟的联系并不紧密,甚至于都没怎么来得及教。

直到2007年,闫宗海来到北京,找郭德纲相聚。于是,郭德纲为其娶了一个新的艺名,闫云达。闫云达加入德云社初期,其实算不上“主力”。因为这时候何云伟、曹云金等人才是德云社的台柱子,正是红的发紫的时候。

可是,后来何云伟、曹云金、李菁等人出走,老郭不得不力捧新人。随后就给闫云达办了相声专场,并多次在演出中强调闫云达的身份,称其为德云社大师兄。

不过,因为闫云达的基本功并不是很扎实,加之种种原因,虽然有德云四少之称,却难以同岳云鹏、烧饼、张云雷、张鹤伦、郭麒麟等人相比,多少有种不冷不热的感觉。不知何为,最近也公开宣布出走德云社了。


碣石樵子


郭德纲21岁收了他的第一个徒弟,闫云达,原名闫宗海,小名亮亮!

那是1994年,老郭还叫小郭的时候,他在天津搭班唱戏时收的徒。一起演出的一位姓郝的先生跟郭德纲讲:我有一朋友的孩子,喜欢相声,跟你学习拜你为师吧!据老郭回忆,有次大家聚在一起涮火锅时,酒席宴前大伙儿说起这事儿,这孩子立马咕咚就跪下了,磕了三个头。这就算是拜师了,这孩子就是闫云达!

从那天起,自己都还一穷二白、怀才不遇的郭德纲就多了一个半大小子,成天一口一个“师父”的叫着,跟着他学艺!这份师徒感情,也是日后发达之时广开门徒所不能比的!

1995年郭德纲离开了天津去北京闯荡(三次进京,这是第3次),师徒俩这一分开就是十几年。据说在这期间郭德纲也曾多次托人在天津找过闫云达,不过闫云达家住在天津的老城区,找去的时候,房子都已经拆掉了,所以也就没找到!

直到2007年的夏天,郭德纲在张一元演出的时候,突然有人问到郭德纲:“您有一个学生叫亮亮吗?”郭德纲一听立马叫到:“快让他进来, 我可逮着他了!”一见面,师徒俩激动的不行, 郭德纲口里叫着“亮亮”,眼泪夺眶而出!

郭德纲后来给他起艺名,他说这孩子是他第一个徒弟,取名闫云大吧,觉着有点不好听,那就加一走之,达字谐音大字,意思就是他的大徒弟,达又有发达之意,于是就叫闫云达了。


随后的故事,大家也就都知道了,闫云达一直追随着郭德纲,留在了德云社!他中间荒废了十多年没学相声,直到07年再遇恩师,一切又重新学起!目前相声水平也算是别具一格吧!反正网友都戏称他是“德云社里污妖王”,总得来说,发展得还算不错吧!师父郭德纲也时常鼓励他,对他关爱有加!


相声姐


郭德纲的儿徒准确的来说主要集中在云字科弟子,我们熟悉的包括除名的何云伟、曹云金、岳云鹏、烧饼、张云雷、陶阳、孔云龙这几位,郭德纲大概在02年左右开始收的儿徒,如曹云金当年16岁跟随29岁的郭德纲学习,这是有记录的最早的儿徒,随后陆续有何云伟、烧饼、岳云鹏、孔云龙等,04年岳云鹏跟随郭德纲时,郭德纲31岁,时年岳云鹏21岁,所以说最早的儿徒是郭德纲02年时于29岁带16岁的曹云金学习。



当年的郭德纲虽然没有名气,可满腹经纶,收儿徒时已经创立北京相声大会,后改名德云社。郭德纲在收儿徒期间,和徒弟一块儿住着,都是一对一的关门教学。他称一个猴一个拴法,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他不允许徒弟偷学,就是因为一对一的教学,花了很多心血在徒弟身上,所以当年儿徒离开自己,让他心伤,并一度落泪。


郭德纲早期的徒弟,都是自己手把手教出来的,所以云字科的徒弟其基本功很扎实,很多云字科徒弟都已成名成腕儿,这与郭德纲的传授是息息相关的。


相也声也


准确地说,郭德纲第一次正式收徒是在2006年10月29日。当时,他收了五位徒弟,即何云伟、曹云金、栾云平、孔云龙以及于谦的大儿子于云霆。那一年,郭德纲33岁。何云伟和曹云金于2010年先后出走。2016年8月,他俩被逐出师门。

郭德纲的大徒弟闫云达

何、曹两人走了,可栾云平和孔云龙并没能升为大师兄和二师兄。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闫云达和张云雷从天而降。

早年,闫云达在天津拜郭德纲为师。当时郭德纲才21岁,并没有收徒的本钱。事实上,他没想收徒,事发突然,也就没太当回事,最多算是口盟。此后,闫云达跟他并没任何联系,直到2007年才找上门来,但郭德纲当时没有封闫云达为大师兄,“赐封”是后来的事。

张云雷的情况跟闫云达不同。张云雷是王惠的表弟,8岁就来北京跟郭德纲学艺。后来因为“倒仓”,他回了天津。2010年,张云雷重返德云社,并于2015年参加谢师宴,算正式入门。第二年,郭德纲把二师兄的头衔“赐”给了他。

张云雷算儿徒,曹云金、烧饼和陶云圣也算儿徒,但郭德纲的儿徒也并没有的人说的那么多,何云伟、李鹤彪他们都不算。郭德纲喜欢叫徒弟“孩子”,其实李鹤彪才只比郭德纲小三岁。听他喊这些年岁比较大的徒弟“孩子”,我总觉得怪怪的,不知你们怎么看?

我是作家萧陶。更多的精彩内容,请关注萧陶的头条号。关注不迷路。如果您觉得不错,麻烦您点个赞,谢谢!


萧陶


郭德纲的第一个儿徒是何伟,第二个是张云雷,没记错的话曹金是第三个。

何伟是九几年就开始当德云社的忠实观众,跟着看了好些年,特别喜欢,后来主动跟着郭德纲学相声,本来郭德纲不想太早收徒,因为年轻,但是后来这几个都学出来了,上台表演没名分,所以06年的时候收了第一批徒弟,一共5个。郭德纲73年生人,那时候应该是33岁。

但是他收的第一个徒弟,不是儿徒,是学唱戏的闫云达,94年在天津,那时候是21岁。

张云雷是2000年从天津跟王慧来北京,跟着学太平歌词莲花落。02年拜师但是没有摆知,15年谢师。

烧饼这样的儿徒基本都是05年之前陆续来的。陶阳是07年来的。


矜伊


郭德纲的儿徒其实算不上太多,但是有名的徒弟很多。像岳云鹏,烧饼,陶阳都算是儿徒。

所谓儿徒,就是从小看着长起来的徒弟,从小学艺,比方像陶阳这种算绝对儿徒了。

陶阳在央视唱红,被誉为京剧神童,曾经拜过一个老师,但是哪位京剧大师只是拿陶阳当赚钱工具。

后来陶阳辗转拜在郭德纲门下。

郭德纲对他的培养就是京剧相声两门抱,不在一棵树上吊死,看过很多人写文章说,郭德纲把京剧神童给毁了。

但是,这些年看下来,陶阳依旧站在台上,当年和陶阳一起的神童们大多已经湮没不闻了。

郭德纲是混迹江湖的老炮了,而且是靠自己的能耐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地位的,他明白什么样的演员用什么样的培养方法。

他的话说叫:一个猴一个拴法。

郭德纲的儿徒大多集中在云字科,收这些徒弟时,老郭还没红,还在靠主持节目,给电视台写台本等外块养着相声。

有一个视频,讲他被关在橱窗里生活了24小时,就是他这时候的生活状态。

他在安徽卫视当主持人时,是排在最边上的一个,各种别的大咖主持不爱玩的表演,他都得来,比方说被踩了,被打了,当小丑了之类。

他靠这些节目养活着德云社,养活着他喜欢的相声,这时候他收了何云伟,曹云金,孔云龙,岳云鹏,烧饼等云字科的徒弟。

这时候相声不景气,单靠剧场是无法养活一大家子人的。

张云雷就中途退出过,那时候张云雷留着小辫,太平歌词唱的一板一眼的,被郭德纲戏称为“太平歌词老艺术家”。

而小辫这个外号,也是那时候被叫响的。

对于张云雷的退出有很多猜测,但是那时候郭德纲还没出名,小剧场说相声这事儿看不到前途,大约也是原因之一。

所以郭德纲所谓的儿徒都是他没红以前的那些徒弟们,大家一起吃过苦,一起给郭老师在大兴养过狗。甚至据说烧饼还曾经饿的抢过狗粮吃。

也算是和老郭共苦过。

到了后来鹤字科,虽然也有半大不小的孩子来拜师学艺,但是这时候郭德纲红的发紫,演出通告不断,已经不能悉心指导每个人了。

所以这时候的徒弟都不能称为儿徒。


文/ 薛白袍

薛白袍


在过去,如果你没有拜师、没有师父的话,你去哪里都没有人招呼你。但如果你有师父,你就门里的人,去各地走穴,就算不演出,师伯、师叔、师哥、师弟都会招呼你。

郭德纲收徒时间很早,从21岁就收了大徒弟闫云达,此后共计收了83名弟子。

究其缘由:


一是对相声的传承有使命感和责任感。郭德纲自幼学习多门传统曲艺,在相声界摸爬滚打了20年,可谓受尽磨难而初心不改,总算创下了现在如日中天的德云社,他在学习、表演和收徒过程中,深知人才可贵,而品性好、领悟高、肯研究的人才更是可贵。现在德云社最受欢迎的岳云鹏、张云雷、张鹤伦等人都现已被市场认可,他儿子郭麒麟、义子陶阳还年青,都很有潜力,可塑性很强。但在老郭看来,要想让德云社进一步发展壮大,这些还远远不够,所以老郭还需要继续培育新人,从新人中开掘优秀人才,承继和发扬相声这门艺术,并使之光大。

二是落魄时为了养家糊口。收徒,名义上不缴任何费用,实际上是要学费和生活费、伙食费的,早起郭德纲混的不好的时候,徒弟缴纳的费用还是很重要的生活的来源,当然以后徒弟们赚的钱也有很多大部分上交师傅。

三是出名时扶人明星效应。跟着郭德纲这样的名人毕竟有出名的希望啊,这个诱惑还是很大的。现在的人们开到明星在电视、荧屏上肆意潇洒,心里还是很羡慕的,也期望自己能过上这样的生活,而郭德纲给了他们一个出名的盼头。

四是师傅在利益分配中占优势。从古至今拜师后,跟着师傅学本事、学技艺,师门提供庇护,但是师傅安排的事必须完成,在德云社,师徒之间同时也是老板和下属的关系。赵本山的赵家班也是这样。这种模式下的分配方式往往是师父获利较多,而徒弟获得较少。

比较出名的是“家生徒弟”,即师父从小养在家,徒弟出师后,要为师父的相声班子免费说三年相声。所以没有回报的事情谁不去干的。

同时传统的相声剧场的利益分配,相声演员周春晓表示:“以前是积分制,一分到十分,分就是你的工资,学徒就是一分,压轴的那你就是十分,是班主按照你的水平来定的。现在很多小剧场还是沿袭着积分制的传统。”

在德云社,师徒之间同时也是老板和下属的关系。赵本山的赵家班也是这样。这种模式下的分配方式往往是师父获利较多,而徒弟获得较少,与明星与经纪人之间的分配恰恰相反。未来的管理模式更加倾向于规范的公司化运作或者合伙人。这就是为什么郭德纲爱收徒。


剑心雅韵


郭德纲还是很励志的人,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闯出来的。

他讲的相声也可以,很搞笑的,上过春晚,这样的才叫明星,有职业素养,不像有些靠脸吃饭的,拍个电视剧动不动就用替身。

郭德纲也是出身贫穷,从北漂开始的,遭受过很多打击,一步步努力才有现在的。不容易,比那些富二代强多了。

他在德云社收了很多徒弟,这是很正常得,就跟生意越做越大要请人一样,不收徒弟一个人肯定忙不过的。

他主持的节目也很搞笑,我看过他主持的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非常了得。主持风格很幽默,一直非常钦佩他。

欢迎大家关注阿虎,专注社会领域,为大家解决社会领域遇到的任何问题,欢迎留言,由于专注,所以专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