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為什麼最後定都邯鄲?

輿地鏟史官


國家都城的選址是在主要矛盾作用下權衡利弊後的結果,而不是符合都城選址的所有原則。

邯鄲從趙敬侯元年(前386年)作為趙國都城,到趙王遷八年(前228年),共歷經八代王侯,延遲時間長達158年之久。戰國後期,邯鄲發展為黃河以北人口眾多,商業繁榮的著名都市之一,與齊國的臨淄、楚國的郢都齊名。

趙敬侯遷都邯鄲,主要出於以下一些方面:

首先,邯鄲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為邯鄲城市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

第二,邯鄲豐富的自然資源,促進了這裡手工業和農業的發展。

第三,邯鄲含有豐富的礦產。

第四,邯鄲本身是個歷史悠久的城市。

第五,從地理位置和交通來說,邯鄲在溝通南北各國的交流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最後,遷都邯鄲也是國家戰略轉移的體現,逐鹿中原。

當然,邯鄲因出於四戰之地,經常面臨軍事威脅,比如趙成侯時期,邯鄲被魏國攻破的“邯鄲之難”。正因如此,趙國後在信都建立陪都,在邯鄲南部修築長城來彌補這一缺陷。


五味社


看當時的疆域圖就知道趙國為何最後定都邯鄲了。首先趙國定都邯鄲的時間是在公元前386年。這一年是魏國第二任君主魏武侯在位之年(公元前395年——前370年),此前經過一百多年的戰爭,魏國已經將秦國向西壓迫的毫無還手之力,同時秦國國君獻公剛剛登位,迫切需要休養生息,所以魏秦戰爭暫時進入了二十年休戰。此外,魏國的觸角還向東伸向了衛、宋、魯等國,掠取了大片中原膏腴之地,已經與向西擴張的齊國交上了火。同時,魏國在文侯時期(前407年)還越過趙國攻滅了中山。可以說,此時魏國的功業已經達到了巔峰。此時,都城還位於中牟的趙國能選擇的擴張方向只有兩個——繼續以晉陽為基地,向北攻擊胡人;仍然以中牟為基地向東涉足中原。

中牟,位於今鶴壁市山城區。中牟其後是四面被太行山餘脈包圍的林州盆地,若要聯絡舊都晉陽(太原)也只能通過狹窄的羊腸坂道。對羊腸坂道,後來曹操征討袁紹外甥高幹時曾走過,並留下了一首《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此外,中牟東方則直面魏國,屬於魏國的嘴前的肥肉。所以,魏國若發狠攻趙,趙國前方被掐斷,後路被堵死,很可能會成為甕中之鱉。在那個利益第一的年代,魏趙韓三晉聯盟很容易做到翻臉比翻書還快。

但是遷都邯鄲就不一樣了,邯鄲雖然處於平原,好歹南方有漳水和滏水兩道天然屏障,東面還有濤濤黃河水阻隔。實際上,在趙國遷都邯鄲的第三年,魏趙兩國就發生了第一次火拼。雖然趙魏的作戰地點不在邯鄲,但是這也足以讓趙國慶幸。其實,趙國的好運還在後面,即公元前354年的桂陵之戰。正是因為邯鄲四周有很大的縱深,所以趙國才能在桂陵之戰後退守信都(邢臺),等到了齊國的援軍。需要補充的是,趙國自晉陽遷都中牟再到邯鄲,考慮的一點還有擴張方向。那就是儘量將都城遷至更靠近中原的地方。但是不久後趙國將都城從中牟又遷到邯鄲,亦足以說明中牟作為都城的不足,也從另一方面說明此時趙國的經濟實力不足以涉足中原這塊四戰之地。也許,趙國人考慮吞併魏國的飛地中山國對趙人來說更實在些。

最後一條很重要,趙國遷都邯鄲在交通上可以更容易聯繫舊都晉陽(太原)。因為邯鄲西方有太行八陘之中的第四陘——滏口陘。比較來說,滏口陘確實比羊腸坂道更容易聯絡。巧合的是,正是因為滏口陘經過上黨地區,這才導致趙韓兩國在上黨地區糾纏了數百年,直到秦滅六國前夕,韓國受到秦國的壓迫才無奈地將上黨地區全盤交給趙國。為此,趙國也被迫捲入了戰國時代最為慘烈的長平之戰。


大福讀史


戰國初期,趙國的政治中心位於山西太原,佔據著汾水谷地的精華地帶,坐擁著後世的龍脈所在。然而,隨著戰國諸雄的爭霸戰爭持續進行,趙國毅然放棄了太原,將都城東移,最後定鼎邯鄲。這究竟是為何呢?

太原到中牟

趙獻侯遷都於中牟是趙國政治中心的重大轉移,此前的趙國以晉北為核心,其主要目的是應對晉國故土上波雲詭譎的政治鬥爭。雖然趙國早已佔有了晉國“東陽”之地,但為了鞏固其核心根據地與祖先崇奉之地,並在晉國的覆亡中撈取最大的政治軍事利益,所以始終堅持以晉陽為都。


而至於獻侯之時,三家分晉之勢已成,晉國的故有領土被三國瓜分完畢,則此時的趙國為了逐鹿中原,提高自己的政治軍事地位,則必須將政治中心離開邊鄙的西北之地,轉入中原地區,所以趙獻侯的此次遷都是趙國戰略發展的必然選擇。


定鼎邯鄲

至於趙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趙國遷都於邯鄲,這次遷都雖然在地理位置上比並沒有第一次遷都的地理跨度巨大,但是其原因卻值得討論。首先,春秋中期以來趙國小宗邯鄲氏即以邯鄲為采邑,且擁有精銳的“東陽”之師,可見邯鄲擁有較好的軍事地理位置與豐富的資源,這也是趙國遷都於此的原因。

圖/今天的趙王城遺址


而之所以遷離中牟,則可能與魏國在魏文侯時期的強勢擴張對趙國南部疆域造成的戰略壓力有直接關係。《史記•趙世家》有“烈侯元年,魏文侯伐中山,使公子擊守之” ,《趙國策》有“魏文侯借道於趙攻中山”,則此時魏國對於趙國形成了完全的戰略壓制,甚至越過了趙國國境佔領中山,即於趙國的腹心之地插入一把利刃,使得趙國如芒刺在背。


而據《史記》載“魏文侯時,西門豹為鄴令 ”,則此時的魏國疆域已經隔漳河與趙對峙,如果此時趙國繼續將政治中心放置在距魏國極近且朝夕不保的中牟。則隨時面臨被魏國南北夾擊且首尾不能相顧的境地,因此這次遷都更應該說是趙國面對魏國咄咄逼人攻勢的一次戰略收縮,穩固了它在漳河以北的固有勢力範圍。

趙國都城遷徙的動力主要來自於趙國的戰略擴張方向以及地緣環境權衡,能夠最好的統御全境是都城選擇的主要原因。


參考文獻:1.資治通鑑


歷史研習社


因為當時空氣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