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农村生活条件好了,为什么有些六七十岁老人还出去打工,是子女不孝吗?

554408227906流星沉淀


六月份的一个周末,父亲跟回家过周末的弟弟商量要跟同村人到广州的工地上做小工。弟弟不好做主,跟我和妹妹商量后,决定让他跟着去。虽然同意让他去了广州,但我们姐弟也是及不放心,每周两个电话问着。最后确定适应了工地的生活,才放下心来,不过每周还是要打个电话问候着。父亲告诉我们,他在工地上打工蛮好的,每天跟工友们热热闹闹的起床上班,下班晚上回到宿舍喝点小酒聊个天,打个小牌......比在家里心情好多了。听父亲这样说,我们也就放了一半的心。

国庆节我过去看望父亲,请父亲和他的工友们一起吃了几顿饭。大部分都是50以上的老爷子,他们带我到常光顾的小餐馆点了几个下酒菜,三瓶500ML的白酒,八九个人三百元不到就吃得酒足饭饱,大家真的很开心快乐。他们之中的人告诉我,其实大家都不缺钱,子女也都孝顺,只是在家太无聊了。农村的田地越来越少,儿女们又都把孙子孙女带到县城或省城上学了,家里就留下老爷子、老太太。每天农活没有多少干,两老口大眼瞪小眼干坐着,心里发慌。还不如出来找份工作打发时间,虽然工地上的是重活,但他们这些年纪大点的一般都是小工,对于做惯了农活的他们来说也不算什么辛苦。

“子欲孝而亲不在,树欲静而风不止”其实老人六七十岁了还选择外出打工,大部分是因为空巢的缘故,他们缺的是陪伴。当然也不否认有那么一小部分是因为子女不孝又或真正缺钱而外出打工的。


君仪知心


农村人的生活压力不比城里人小,城里关上门可能是邻居也不认识,但农村不一样,也许十里八乡都有可能认识,他们互相之间的攀比心理让很多人生活的都喘不过气了。

在我们这里农村人买房买车已经是常态了,一个村百分之八十的家庭都在城里买了房,试想你家如果还孤零零的住在农村会是个什么心情?更让人头痛的是农村的小学大多都合并到镇上了,你的孩子如果还小,上学怎么办?结婚了还好,没结婚那个女孩会嫁给你?

等你好不容易筹够了钱交了首付按揭了房子,别人又都买车了,等你刚好有辆车了,挣着钱的人已经先行一步回农村修别墅了……

年轻人挣的钱永远不够用,老一辈已经六十多了还得挣养老钱,甚至还在给孙子默默付出!



户外梁子


这个也不全是子女的不孝,但是大家想想哪个孝顺的子女会让自己的爸妈六七十岁了还要去外面打工呢?如果自己老了到了六七十岁,还要去外面打工,心里是怎么想的?当然这种事情包涵两面性,一种是子女不孝的,还有一种是老人们为了补贴心疼子女去外面打工的。


先来说说不孝的:这个原因就很多,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在大学的时候去工地打工,真的太累,但是里面还是有很多年轻很大的农民工,他们年龄都在六十岁左右。

他们年龄那么大了,有一部分是因为子女不孝顺的原因,而自己又没有收入,无法保障生活,所以也就到工地上打工来了,一天120元到150元不等。

我这段时间遇见一个老大娘,六十多岁了,每天在垃圾堆里面挑出能卖钱的包装品,现在是冬天,她老人家就靠在墙根底下,我不知道她晚上是怎么渡过的,有没有子女,真是太难了,太不容易了,天底下还是穷苦人多啊。


再来说说心疼子女的:无非是挣钱给子女买房结婚,现在只有结婚买房才能花费这么大的钱,尤其是在农村里面,这样多的花费,一般家庭是根本承受不起的,更就别说那些年级上了六十,子女还没有结婚的老人了。

还有就是子女结婚了,老人们在外面打工挣些钱,一是补贴子女家用,二是自己日常生活花,为的是给子女减轻生活的压力与负担。

总之来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当自己挣钱了长大了之后,要孝顺父母,自己要多挣钱,常回家看看,不要再让父母劳累了!


这就是我的回答!我是万宁宁,喜欢和你一起说说三农的那些事儿!欢迎大家关注点赞评论转发!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

宁宁说的话


我是农村人,我有发言权。农村七十岁已上的老人基本都在家养老了帮着儿子干家务,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出去打工有几种情况,第一还有没结婚的儿子需要钱或者是儿子结婚了不怎么给老人花钱,儿子给老人要钱要的天经地义,老人在儿子跟前开不了口。第二,得给自己挣点钱看病,儿子不在家,村里的红白事也要给钱,逢年过节孙子回来还得给压岁钱,给少了怕媳妇有意见,如果儿子经济紧张,老人还要给儿子贴补。第三如果上边再有八十多岁的老娘,看病要花钱以后的丧葬费用也要几万元,用钱的地方多的是。年轻人总说老人抠,不抠行吗,年龄大了,有地方做工已经很不容易了,现在六十多岁的老人都是从生产队干出来的,曾经干的力气活是现在的年轻人无法想象的,多苦都能耐下来,归根到底农村老人没有退休金,生活没保障才不得已去打工的。


紫韵105987391



用户97950345783蜗牛


这个也不都是儿女不孝顺。主要是这几年生活条件好了。老人们的身体都很健康。外面挣钱的机会又多。所以也想帮儿女减轻一下负担。给自己挣点棺材钱。还有就是为了跟儿女团聚的也不少。因为儿女都在外面打工,所以他们也只有在外面工作。这样就能和子女们生活在一起。





黑夜里的寂静yonbo


农村六七十岁老人农忙在地里劳动,农闲就想出去赚点钱,这些老人找工作很难,一般都是去建筑工地做普工,或者在工地上看工地,建筑工地也是有年龄限制的,65岁以上老人就没有人用了,问题说这些老人去外面打工,是子女不孝吗?

是这样的,能在外面做事的,都是有关系的或者有熟人介绍,有的老人是给自家亲戚帮忙,否则过了60岁的人是找不到事做的,一般六十岁以上老人出去做事,都是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为了不给孩子增加累赘,老人选择出去赚点小钱添补家用,不是子女不孝顺,实属无奈。

其实社会应该关注这些老人,国家富强了,有能力不让农村60岁老人不出去打工,每月给他们几百元也伤不了国家筋骨,现在农村60岁老人每月才几十元钱,的确少的可怜,六七十岁了谁愿意出去做事,老人也想守老伴热炕头过日子,但实在没办法。

呼吁社会关心关心农村老人吧!给他们最低生活保证金,让他们安度晚年,这些老人曾经也是为国家做过贡献的。


江湖80860202


农村;历史发展农村以劳动力输出为主,农村初期靠普通的种植和养殖养活一家人吃喝拉撒。改革开放时代快速发展,农村的一亩三分地养活自己和家人越来越难了,所以很多有点资本的人走出大山进城市经商,而没有资本的只能出去打工挣钱!你们可能不太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我就和你们说一些农村发生的故事……我的叔叔叫老四,我奶奶👵十双儿女,四叔排行四所以都叫他老四。我叔结婚过生有一个儿子名叫允飞。堂弟出生以后,日子开始过的平平安安也算幸福,爷爷奶奶都还健在!农村的日子虽然没有过的那么精彩但也算过的安稳。爷爷去世了之后,四叔和四婶打了一架四婶跑了,一直没有回过家。

跑了没过多久堂弟生病了到当地镇医院无法抢救又转到梅城的大医院抢救,记得当时堂弟得的是肾病,而开始因为家境不好去找了隔壁邻居挖了几个草根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变成中毒!我依稀记得堂弟脸发黑,大小便失禁!还好当时送的快,医院及时抢救捡回一条小命,因为农村除了自留山上的砍树卖以外基本没有什么收入。后来国家退耕还林之后更加没有收入了,田里种的收成很差,只能靠外出打工补贴家用。后来堂弟成绩优异考上了湖北科技大学。结果这样一来学费生活费都成了问题。当时可不是一笔小钱。农村的经济状况差七大姑八大姨七拼八凑也只能凑足一年的费用,而以后还不是一个长期办法。后来四叔只能到杭州面粉厂干苦力卸面粉为主,一天要送好几车完全靠人肩扛,陆陆续续干了四年堂弟也毕业了!好景不长四叔查出来患了骨癌!对于农村来说如同灾难!记得医治半年以后回天无力!故事就算结束了。

你们可能不知道年纪轻的基本进城打工,而能够读的起书的也基本去城里打工,而剩下的基本是父母一代人和爷爷奶奶辈。那么你们说农村还有年轻力壮的劳动力吗?所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是60岁以上的年纪!

而他们在家也实在无聊,能够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些老人🧓都是过苦日子出生,稍有安逸还不习惯,都会找一些事做。其实也谈不上儿女孝顺的问题!




我们老家就是这样,六七十岁老人都普遍还在外面打工,哪怕只是体力很轻的扫地工作,其实也并不是子女不孝顺。

第一是他们觉得自己有能力养活自己的情况下就要继续劳动,不然他会觉得自己就是白吃白喝成了没有用的人。有点事情做,有存在感。

第二就是在自己能劳动的情况下,多攒一点钱,也给子女减轻一点负担。

做事与否,跟子女孝不孝顺,没有直接的联系,除非是那种很拼命的,真的就可能在孝顺方面有点问题了。


触目柔肠断1


这辈人一辈子劳累的命!基本上都是好几个孩子!给他们娶妻生子后也基本花了一辈子积蓄!农村人不像城里人有退休工资!每月几千块钱公园溜溜鸟跳跳广场舞衣食无忧!农村孩子们当老板有出息的毕竟屈指可数,老人们一般都不想给孩子们添麻烦!趁着自己还能干动都多干点!一方面是攒点钱养老,一方面也是想补贴孩子减轻他们的负担!现在的物价一个月领的那几十块的养老金靠他生活也指靠不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