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辽三个政权,谁才是正统?


要弄清楚谁是正统这个复杂的问题,就必须明白两个概念:


1 今天人眼里的正统,是后世历史叙事需要而硬凑的完整时间线。在古人眼里,完全可能是另一回事情。


2 正统性是可以暂时消失的。当某个原先的正统性彻底无法重建后,就会有人从其他地方移植过来新的正统性。

今人往往习惯性的将宋朝视为唯一正统,认为其法理直接继承自唐朝。稍微熟悉点历史,则会在唐宋之间加入五代的几个短命王朝。但从实际法理角度来说,唐朝的法理在五代时期已经断绝。到宋朝兼并列国时,大部分被彻底消灭。


由于古代社会很讲究封建立法制度,所以社会精英或有能力居于统治地位的人,都会想办法从前朝手里接过法统。如果这步做的够好,就具有很大的合法性。反之则可以被视为一种僭主政治。唐朝皇帝最终被朱温篡位时,朱温自己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僭主。而同时代,却有很多之前同唐朝皇帝有封建盟约关系的势力,可以宣称自己继承大唐正统。

在这些具有正统属性的势力中,沙陀人李存勖的晋,无疑是最具有实力的。不仅军事力量足够强大,还有唐朝皇帝赐予的皇族姓氏,地盘也是唐朝当年的龙兴之地。所以在击败朱温的后裔,统一中原地区后,王朝顺理成章的接过了“唐”的名号。当然,诸如南方的吴国和吴越一类藩镇产物,同样具有次一级的合法性。那些在前唐时期就冒头的外族势力,因为和唐朝皇帝有类似盟约,同样享受着部分法理。


然而,随着石敬瑭的反叛,唐朝的正统性也就在中原地区戛然而止。虽然李存勖的家族不是李家直系,但已经通过赐姓等方式,成为了类似义子的大家族成员。这种制度也在后唐时期,多次发挥作用。但石敬瑭自己只是沙陀集团内部的一员大将,并没有被收为义子。所以,石敬瑭在实际上恢复了朱温之前干过的僭主政治。

石敬瑭的一时爽快,为后来的几次政权更迭埋下伏笔。无论是后汉还是后周,建立者都是前朝部将。虽然有郭威恢复旧制度,收了柴荣做自己的义子,但他本身的一系就已经失去了过硬的法统。所以,从后晋到后周,一路不过是僭主们的内部撕逼。类似的事情,在周边的十国中也开始上演。前蜀被后蜀替代,荆南被南平替代,吴国被南唐篡权。


这个时期,反而是之前居于次级法理地位的吴越显得法理性更强。而建立更晚的南汉,则仅仅因为获得过后唐的认可,而必须再往下一级。类似的情况,还有北方的契丹人,也就是后来的辽国。

赵匡胤的北宋,自然是在法理上没有多少依据,按照正统原则属于僭主。所以,一方面要为了争夺资源而南下攻灭地方政权,另一方面也是容不下那些早年就与唐朝中央有联系的地方统治势力。经过两代人的努力,最终将吴越、泉州和北汉都收入囊中。但在面对辽国的时候,就没有足够的实力来击败对手。


在北宋与辽国的最终议和中,辽国对于宋朝的称呼非常值得玩味。辽国人屡次将北宋称为“南朝”。有的人可能一看这个词,就是觉得辽国是在客观上承认了北宋的正统性。然而,之前的辽国一直在用这个词称呼山西的北汉政权。北汉政权是后周篡位过程中,留下的一个前僭主集团保留区。北宋现在获得这个称呼,怎么看都不是被辽国人奉为正宗。

何况,基于前面所说的正统法理流失情况,辽国的契丹贵族是当时数个势力中最早同唐朝皇帝建立宗藩关系的一支。如果向上追述,可以倒推至安史之乱前后。也就是说,比当年李克用家族的沙陀势力,获得认可时间更早。


相比之下,北宋是篡位后周僭主,后周是篡位后汉僭主,后汉是篡位后晋僭主,后晋是篡了占据法理高地的后唐。这种“封建老臣VS四次方僭主”正统争夺战,可谓是高下立判!这也逼的北宋一直在自己的王朝合法性问题上,忧心忡忡。异常严苛的军政管理制度,似乎还不足以保住赵家的僭越成果。那么就需要另辟蹊径的来给自己正名!于是一个号称“刑不上大夫”的文人亲善时代开始了。因为文人大多需要依附皇权吃饭,自然可以在文治记载方面,给北宋不断论证其正统性。

当然,在辽与宋搁置争议多年后,原本隶属于辽国的女真人又强势冒起。虽然女真人在辽国治下,属于地方封建体系的一份子。但辽国自身的法统并没有消失。耶律大石的西逃,以及喀喇契丹的建立,都在实际上延续了辽国的法统。


女真人除了杀天祚帝泄愤外,只能以一种新僭主身份进行统治。对于留下的契丹人,自然是胡萝卜+大棒政策。并顺手捡起了北宋被自己培养出来的士大夫文官体系,将宋人的论证再推演一遍。退居淮河以南的南宋,反倒是显得更加省心一些。无需再花大力气论证自己有源自唐的正统性,直接将法理设在灭亡的北宋身上足矣。

最终,来自蒙古高原的新势力,用自成一系的新法统,占据了整个东亚大陆。在这股强势的新法理依据面前,宋、金、辽的各级正统论证,都已经显得苍白无力。蒙古人乐于见到投诚者的花式推演,但在内心层面并不觉得这事情有多么要紧。但他们却给后来的明朝,又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


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前后,他明锐意识到蒙元法统比早就湮灭的僭主南宋,更加值钱和有效。于是,他一脚踢开了红巾军早期追认的宋朝正统继承,将自己宣传为元朝皇帝的法理继承者。因为只有如此,他才可能更顺利的招募元朝遗民,尤其是那些已经认可蒙古宗主的文人士大夫团体。在对外交涉方面,又可以压过周边众多认可蒙元宗主权的地方政权。甚至是反过来,要求蒙古残余势力向自己效忠。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朱元璋和他的众多后代,都没法消灭蒙元皇家家族的血脉。后者只要有能力称雄,就会振臂一呼的打出“大元汗”称号。明朝方面,死活不愿意放弃太祖爷自我宣布的蒙元法统,只能在文字层面将其降格为不知所谓的“达延汗”。


这种法理性的正统之争,哪怕是在只懂儒家经典的嘉靖时代都在继续。明朝统治者,当然会继续北宋和金人的做法,找士大夫们来论证自己是无与伦比的天选者。但在内心层面,对蒙元的世界级正统追求,总是挥之不去。逼格低许多的两宋僭主论据,则永远是是退而求其次的现实。


说到这里,我想关于宋-金-辽三家,谁是正统的问题,大家应该会有一个更加全面而直观的理解。


米南德王问道


宋、辽、金三个政权谁为正统自它们所处的辽宋夏金时期就互相争论不休了,而元朝对这样问题也一度悬而未决以致迟迟无法修史,直到元末元顺帝的丞相脱脱把这三个政权都列为正统分别修史,但是直到现在依然有人为了这三个政权谁是正统争论不休。

其实从历史和现实角度来看脱脱把宋、辽、金都视为正统无疑是正确的做法,在北宋和辽国对峙时期两国就通过“澶渊之盟”约为平等的兄弟之国互相承认对方为中国正统,辽国称北宋为兄为南朝而北宋称辽国为弟为北朝构成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南北朝,此外西域的喀喇汗国也常常称自己为桃花石汗认为中国由上秦北宋、中秦辽国和下秦喀喇汗国三部分组成,至于西夏就只是北宋和辽国的附属国而已。
辽国和北宋对峙时期


到了金国灭亡辽国和北宋与南宋对峙时期情况又有了变化,一开始南宋在“绍兴和议”中对金国称臣,后来在“隆兴和议”中有改为对金国称侄称金为叔,因此这么看南宋都要比金国地位低一等金国更像正统,但是由于南宋是北宋的延续并列为正统也不为过,而西夏依旧是一个对外称臣的附属国而已。
金和南宋对峙时期

所以从历史角度来看宋、辽、金都列为正统是符合历史事实的选择,如果单独把它们中任何一个列为正统都是不符合史实的。

在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尽管现在许多人出于个人情感会把宋列为正统,可是在元朝时期契丹人和女真人依旧有很大影响力,而且许多汉人也认同他们是辽国人和金国人,如果单独把宋列为为正统这些人也是难以答应的,所以把这三个政权都列为正统显然是满足了这三个政权支持者的需要,而在现在如果只把宋列为正统也是不好定位辽国和金国的历史,因此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把宋、辽、金三个政权都列为正统也是有必要的。
重新一统中华的元朝


执斧传播开天名


公允的说,三个政权都算正统。

一个最有力的证据是,元代在为前朝修史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麻烦”,究竟以谁为主(正统)修史,最终决定《宋史》、《金史》和《辽史》并修。当然,你可以说因为元代是蒙古人建立的,所以“偏向”辽金,这自然也是存在的,但这也并没是没有先例的,在南北朝的修史问题上,后代史家就采取了南边的“宋齐梁陈”都各自修史,北方的北魏、北齐和北周也都各有史书的方针,以示公允。

在真实历史情境中,辽宋和金宋的确也是并立的关系,互相承认对方的国家地位和“皇帝”地位,辽宋还曾结为兄弟关系,完全没有谁为主谁为臣的从属赐封关系。也就是说,中国中原王朝流行的“中央王朝天下观”在辽宋金时代实际是不成立的,宋朝恰恰是有“外交关系”的。

一个有趣的点是,尽管辽、宋和金都被视作正统政权,但和他们同时代并立的“西夏”却被选择性遗忘了。尽管西夏的李家也称帝,也是标准的独立政权,但就是不被承认为一个“正统政权”,这只能怪历史不公了。


张明扬不说话


这个问题,当然都是!

今天的我们,习惯将907年唐朝灭亡到1271年元朝建立之间这段时间称为两宋时期,也就是说我们将北宋南宋两个朝代列为这一时期的正统王朝,而对北方的辽、金等政权选择了忽视。

事实上,这是一种非常不严谨的观点。因为在这一时期,是我国继魏晋南北朝之后,事实上的第二个南北朝时代。就和魏晋南北朝时代南朝和北朝同时作为我国的正统王朝一样,在两宋时期,辽国和金国也应该和两宋一样,同时作为我的正统王朝而被承认。

为什么这么说呢?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几点:

1、辽金已完成了封建化进程

之所以将辽国金国作为我国的正统王朝,是因为两者已经不是简单的游牧民族政权。而是和两宋一样,是真正的封建制政权。

少数民族封建化由来已久,魏晋南北朝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第一个高峰。

因为汉朝的空前强大,将中华文明向四周进行了猛烈的扩张,周边的少数民族受到中原文明的熏陶,文明程度开始不断进化,最终在西晋之后,出现了大量少数民族在中原北部建立封建王朝的案例,其中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而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文明的第二个高峰。因为唐朝的空前强大,周边少数民族再次受到中原文明的影响,因此在文明程度上也出现了更大的进步。这个进步最大的特点就是少数民族即使不入主中原,也可以完成封建化进程,例如长城以北的辽国。

因为社会制度和两宋没什么两样,因此他们的地位也应该和两宋并立。

一般而言,在封建时期,凡是统治核心在今天我国疆域内的封建政权都应该被视为封建正统。不过体量太小的政权就不予考虑,例如西夏、大理这样的政权。

2、辽金地位得到了普遍的承认

辽金之所以被奉为和两宋一样的封建正统,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得到了普遍的承认,这种承认包括当时的承认和后人的承认。

1005年宋辽签订《澶渊之盟,《澶渊之盟》的签订,表面上实现了宋辽的停战,维护了宋辽边境的和平,为宋辽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澶渊之盟》的签订也意味着自北宋立国以来,北宋争夺中原王朝正统,实现大一统的努力彻底宣告失败。北宋不得不接受辽国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局面,北宋再也无缘成为大一统王朝。

而这种情况到了南宋更过分,在1141年宋金《绍兴和议之后,南宋向金国称臣,金国地位高于南宋。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南宋被称为中原正统,那么金国就没有理由不是正统。甚至在当时的局面下,金国才是真正的正统,因为南宋的地位只,是金国的附属国。

其实这种局面不仅让当时的南宋很尴尬,也让后人很为难。所以到了元朝时期,在编修《宋史》、《辽史》和《金史》时,元朝的史学家一度因为三者谁是正统而争论不休。最后元朝史学家脱脱将宋辽金三个政权皆视为当时的正统,终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三者地位尴尬的问题。

而作为一个折中的方案,脱脱的论断,也得到了后世的承认。

所以宋辽金皆是我国的封建正统。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首先要明确一下这三个王朝的关系。辽和北宋是在同一个时期,后来辽国境内的女真人叛乱,建立金国,此时是辽,金,北宋三个国家同时存在,但金国很快灭掉了辽和北宋,赵构又趁机建立了南宋,此时就是金和南宋之间的对立了。

与其说谁是正统,我倒是认同三分天下的说法,当然,这里的三分天下显然是把西夏也算上了。

虽说北宋的经济实力要远远强于辽和西夏,但毕竟国土面积和军事实力在那里摆着呢,辽国享国210年,长时间里一直是党项,女真,高丽,室韦等民族的宗主国,后来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双方成为兄弟之国,北宋需向辽进贡,辽兴宗时期北宋需向辽"纳"贡,地位进一步下降。况且如果查阅《辽史》你会发现,很多西域国家或者民族想要向中国求佛像佛经或者儒经时,都是找辽,由辽国皇帝赐予,因此辽国对于传播中华文化也是起了很大作用的,与其说北宋是正统,不如说当时辽与北宋共分天下,或者与西夏三分天下。

辽国和北宋灭亡后,南宋的疆域范围进一步缩小,宋金两国基本是以淮河为界,此时的关系应该没什么疑问了吧,就是明确的宋金两国共分天下的关系,算上西夏仍然是三分天下。

因此,我觉得在两宋时期没有正统,是一个三分天下的局面。


北宋一书生


这个问题其实官方早有定论,但是有人借题发挥,借机辱汉的歪理在头条甚嚣尘上,我们不要自欺欺人,所以还是忍不住想说两句。

第一句话,有些别有居心的人说唐有鲜卑血统,你自己可以查查资料,唐太宗的鲜卑血统到底有多少?还有,别拿血统纯不纯说事。首先汉为正统,不单单是血统的问题,更是汉文化的问题,正统在汉,说的不仅仅是汉人统治,更是以汉文化为治国的根本。几千年来,汉文明基本等同于中华文明,是中华文明的绝对主体,东晋、两宋,都没有占据中原主要地区,但是却没有否定他们的正统地位。

第二句话,我们看看,辽、宋、金三朝,擦亮眼睛看见,三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辽国终身学习大宋文化,无奈蛮夷脑子无法开化,金非但对中华文明没有贡献,甚至大规模屠杀汉人,破坏文明,最近还有狗贼说岳飞不是民族英雄,这些东西估计都是金贼的后代!而在这一阶段,唯一推动文明发展的,只有宋!我们随便一个上过学的中国人,都能随口说出科技著作有梦溪笔谈,军事上改良床子弩,神臂弓,政治上无比辉煌的文官集团,经济上的成就更不用说了,至于文化上,更是远远超越了其他两个政权,说辽、金正统的,在现代社会里,在我们的文化课本里,你能找到辽金两朝多少痕迹?而去掉宋,现在的语文课本,至少要薄1/4!

第三句话,契丹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尘埃里,而不管那些满人是否高兴,金人就是中华文明的破坏者,即使你粉饰它,说它是正统,也洗不干净它们沾满汉人鲜血的双手,你们也别嘲笑我们汉人平时一盘散沙,你们也别想着文化复辟,因为我们汉人在危难的时候,从来不会缺少岳飞、文天祥这样的民族英雄,民族脊梁!


水茫茫天地一流觞


这个问题,说起来比较复杂。理论上来讲,北宋和辽可以勉强同时算作正统,但南宋相对于金国而言,已经算不上正统。

孔子说过,天无二日,人无二君,言下之意就是正统只能有一个,然而,理论是理论,落实到实践中还要看具体情况。


所谓的正统,是按照古代的华夷之辨来区分的,而华夷之辨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实力。实力这一点,虽然没有明确的原文记载,但是,古人的华夷观念包含了这样一条:华夏是居于中央,而四夷居于四方,华夏将文明扩散给四夷,且四夷接受华夏的“领导”。而华夷之辨,本身的主导因素也是文化,因此这样一来,当两个具有相同实力且同属于华夏文化主导的政权并立时,正统在实际上往往不止一个。

在历史上,同时出现多个“正统”的情况很多,最早的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的蜀国和吴国,因为蜀汉坚持自己是汉家正朔,所以认为除自己以外称帝者均是“汉贼”。然而,当东吴的孙权正式称帝时,诸葛亮立即改变策略,派遣使者前去祝贺,并且吴蜀两国之间相互承认对方的“正统性”,出现了东帝(吴国)与西帝(蜀帝)并存的情况。


而在南北朝时期,因为南北方都存在相对稳定的(虽然朝代更迭,但是具体的领地变化不大)政权,所以也就默认了“北朝”和“南朝”均为正统。

因此,正统不唯一这种情况,由于实际历史事实的原因,与理论上的“天无二日,人无二君”存在出入。

北宋时期华夷观念再一次被增强,因为此时北宋在军事上和政治体制方面,对于北方的辽国都没有了优势,为了自我安慰,于是便从“华夷之辨”来找优越感。但是,实际上宋朝也承认辽国的正统性,同时与辽国相约为兄弟之国。

而辽国不仅在军事上有优势,而且在发扬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方面做得很好。中亚诸多国家均向辽国进贡,将辽国作为“中华”(比如喀拉汗王朝),就连高丽也认同这一点。


所以,北宋时期,可以说存在着两个中华文明的正统。

而南宋,因为南宋本身已经向金国称臣,这就已经失去了作为正统的资格。再者,金国内部的汉人也大多将金国作为中华正统,将南宋作为南方“蛮子”。

所以,北宋时期双正统,南宋则不可称为正统。


庭州行者


这么脑残的问题肯定是回族或满遗提出来的,你们这些贼心不死的人还是老实点吧,到被收拾时就后悔了。最后还是要回答一下,宋朝是汉人的天下,新中国也是我们汉族人打下来的,你说宋,金,辽谁正宗?当然是我大汉民族!


触穆惊心


北宋与辽的时期可共称正统,而宋釜的时期情况有了变化,宋成了南宋偏安一偶,从地理位置上已失去了正统区域,而金不但占据中原且已基本汉化了,自然成为正统,所以说北宋算正统而南宋已失正统之位。



古乐25


中国自古以来得洛阳长安者为正统。想做正统,简单-把洛阳长安打下来就可以了。

同样的问题,周和楚,谁是正统。

魏蜀吴,谁是正统。

北宋和南唐,谁是正统。

答案不言而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