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战机仅有几千个小时的寿命,到期后为什么会有国家去买?

浩汉防务论坛


目前,全世界各国空军军队装备的主力制式战斗机,都是有一定的使用寿命的。并且现在全世界,少数几个国家空军装备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不仅机身整体颇为娇贵,需要特殊的机库进行维护保养,且其战机的整体的寿命也不是特别高的。

当然了,现在世界上这几个军事航空工业颇为发达的国家,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的系列战机,在其相关的战斗机快到使用寿命末期时,还是可以通过后期大修以及相关升级保养工作,来保持住这些老旧战机整体的技术状态,以及相关的实际作战能力的。

甚至,美国空军部队为了能够节省一定的训练经费的开支,还从国外专门请了拥有很多寿命即将到头战机的廉价飞行训练公司,来做自己空军部队的假想敌,来进行相关的日常飞行演练。

虽然通过这样那样的保养与维护工作后的战斗机还是可以安全飞行的,但其实这些老旧战机的整体战机性能已经完全不如,全新状态下战机使用寿命还有很长时间的新战斗机了。



可是就是在这样现实的情况下,那些经济实力不强的,自身又没有什么研发设计制造生产先进军用战机的中小型国家,还是选择通过大量购买这样的战斗机,让其自身能够获得一定的空中作战能力。


航空君


(我军中仍大量装备的歼8战机)

笔者认为这个题目本身就有些小小的谬误,因为现代军用战机的寿命往往很“长寿”,想想世界上绝大多数还装备着二,三代战机的第三世界国家。题主这里所说的“几千个小时”的寿命应该指的是发动机的寿命,而发动机的寿命的确很短。

(美军战机的“菊花“)

以美国战机为例,其发动机寿命现在可达到一万小时左右,而美军飞行员一年至少要飞200个小时,加上各种出勤,其发动机还真有可能撑到退役,但中途要是出了什么岔子,只能对发动机本身进行修换,总不可能换台飞机吧。

(俄罗斯战机发动机)

而寿命3000小时封顶的俄罗斯战机发动机更是如此,几年内就得报销一台,根本不可能撑到战机退役或转卖他国。

但发动机的“短命“并不意味着战机整体的”短命“。与之相比,战机的主体——飞机机身架构完全可以能撑几十年,发动机不行了就换,电子雷达设备不行了就升级,武控系统落后了就重装。只要机身还坚挺,那军用战机就还能用,乃至转卖他国。所以说,军用战机的实际生命应该是由其机身结构生命决定,而非发动机。

(巴基斯坦空军装备的F16)

以巴铁为例,其手上现在装备的F16战机大半为向他国购买的二手战机。对于像巴基斯坦这样国防经费有限的国家,低价买来新锐战机翻修升级,远比购买现货的性价比高。作为一款出色战机,即便是二手,在升级维护之后的综合作战能力仍然不能轻视。


兵器次元


现代的军用战斗机,平均的飞行寿命都在2000小时左右,这意味着战机淘汰换新的速度会很快。但有很多的中小国家,为了尽可能的花费最少的代价而获得各类先进战机,就经常把眼光放在了这批因为达到使用寿命而退役的战机身上,来购买回国装备部队,对于中小国家来讲采购这种战机来提升其空军实力已经变成了通行做法。

为了飞行安全考虑,各国肯定不会把直接购买的退役二手战机直接交付部队使用,一般都会委托购买国或者是自行对飞机的机体、发动机进行翻新,以此来继续延长飞机的飞行寿命。巴基斯坦就曾经购买过一大批法国二手的幻影战机,这些幻影战机在日后和印度空军的对战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成功给对手重大打击。

但采购二手飞机也是有选择性的,不是什么类型的二手退役战机都是可以采购的,像那种已经被原本的使用方多次翻新了的二手战机,购买回去继续翻新来装备部队的意义肯定不大了。毕竟先进战机的造价都是很昂贵的,翻新后继续使用肯定要比贱卖出去划算的多,只有美国这种不缺钱的大户才经常对中小国家搞这类的“慈善活动”,其政治目的要远远大于实际的经济利益。

虽然世界上各大空军强国都是看不上二手翻新的战机的,但是对于中小国家来讲,无疑这些别人不用的战机都是是镇国利器一样的存在,因此未来国际上的二手战机交易市场会依旧火爆下去。


利刃军事


现代战斗机的机身寿命和其使用时间是成正比的,这个使用时间指的并不是服役时间,而指的是飞行小时数,就像汽车的行驶总里程一样,到了一定的数值之后,战斗机的机体或者其他部件就必须进行更换或者说是升级。比如,美国空军2018年财政下批的A10攻击机机翼的延寿计划就是一种行驶总里程的增加。一般情况,日常执行任务的战斗机的机身寿命一般为30到40年左右。像日本空军自卫队这种高出动率则要进行很大幅度上的缩减。

为此仅仅服役了40年的f-15J已经进行了2次机体寿命的升级,但是超负荷使用还是使得日本的各型战机面临着很严重的掉零件问题。随着现代防空任务的增加,战斗机的机身寿命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而且,各国目前现役的主力战机也一般都生产于上个世纪70-80年代,从年龄来看,都已经快要进入大修。像英国、德国和法国这种日常飞机出动任务率较低的国家也许可以延续到2030年再进行大修。 但是像美国中国以及日本这种日常飞机高任务率高训练量的国家只需要每20年甚至是每10年就要进行一次机体翻新,大批量的机体翻新十分麻烦,所以美日等国家都选择了部分零件翻新的方式以更快的将战机投入继续使用。这也使得本来机身就超负荷使用的美日战机的零件磨损和掉落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和汽车不同,飞机属于高价格的武器装备,尤其是新式的四代机和五代机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更是不存在退役的情况,所以这种飞机机体超负荷使用的情况应该还会继续出现。


浩汉防务论坛


维护保养对于机体寿命的长短也非常重要,精心的维护和保养,就像是定期给人检查身体,有病马上就治,显然飞机就能时时处于比较良好的状态,寿命也会明显延长。现代飞机的探伤技术很强,发现机体哪里出现疲劳,都能够迅速修补或更换。如果维护保养很差劲,那么理论上的机体使用寿命也会大减,这就像人有病得不到良好医治一样。

延寿也是增加机体寿命的一种常用手段,一般在大修时进行。这实际上是对飞机进行全面性的体检,然后进行大面积的结构补强、更换,从而延长机体寿命。

技术进步使得战斗机的机体寿命不断增加,比如苏-27早期生产型的机体寿命只有2000小时左右,延寿之后可以达到3000小时以上。后期生产的苏-27机体寿命可以达到4000小时,现在的苏-35在增强机体结构强度之后,机体寿命可以达到6000小时,与西方战机基本相当。但即便是早期的苏-27,在使用中不是经常进行剧烈动作,再加上良好的维保,实际使用寿命也超过了所说的2000小时。

很多国家购买二手军机,也是进行评估的,看看这些二手军机飞了多少小时,飞的比较糙还是比较细,维护保养状态等等,这些都是有日常记录的。在发现还有较多的机体寿命情况下,人家才会去买,同时还会要求对全部或部分购买的二手军机进行机体延寿。

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机体寿命并不同步,早期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明显短于机体寿命,解决办法就是多备几台。现在的发动机使用寿命有了很大提高,大致和机体寿命相同,那么备份数量就明显降低。如果二手机所用的发动机不生产了,那么采取的办法就是到处搜罗,包括从购买国退的飞机或其他拥有相同发动机的飞机上拆然后翻新、寻找替代发动机、停飞部分购买飞机作为发动机或其他零部件的备件机等。(S)


联合防务


这个寿命是指的发动机寿命,我国是师承前苏联,俄罗斯的发动机就是短寿命,我国改进后寿命延长了但比起美国来说还是短,而飞机机身通过更换零件寿命比发动机长的多,可以通过更换发动机来延长使用寿命,而购买我国战机的国家是看中了便宜的价格,配和更换发动机后的价格还是比欧美的战机费用低,性能也还过得去,所以还是有很多国家购买的。


独独客


其实这个就和汽车的强制报废一样,到时间并不是不能用了,只是检修频率会变得更高了。甚至有些主体部件都需要更换,这样飞机的出勤率就会变得很低,对于出勤率要求高的大国而言,这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飞机才能够保持出动数量,那还不如直接换新飞机,反而可能更经济。但是对于小国来说,本来一年就飞不了多少时间,平常本来也就是停着,那出勤率低一点也无所谓。那当然就倾向于买便宜的二手的飞机翻新使用。


极速山流


因为现代空战的时间很可能就一个或两个小时,所以苏联人认为飞机寿命长了真正战时用处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