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为什么室友之间的关系总感觉很微妙?

芦方文


我上大学了,我对室友是这么想的,室友也许不是你最想遇到的人,但是却可能成为你大学四年最亲近的人。还没来大学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我们室友是哪些人了,我想象他们的样子,想象他们的性格,但是事实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我们寝室两个藏族人四个汉族人。刚开始的时候我以为他们都很善良很纯洁,可事实证明我是错的。寝室里的两个室友天天在外面和寝室浪而且已经欠我30元不还了,最令我苦恼的是,其中有一个室友每天聊天聊到很晚,严重影响我的睡眠,因此我还跟他吵了两次架。现在我也已经无能为力了。但是每个室友,各有各的追求,不过有时候也会聚在一起吃吃饭聊聊家常拉拉感情。有时候也互相分享一些平时遇到的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我们都尽量都保持友好。


清娱


因为在大学里,很多人自己给自己定下的身份,就是一个学生而已,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学生,就只知道索取,从来都不会优先考虑去付出。

学生的思维有这样一个重大的缺陷,就是长年累月都处于不断的索取状态。

从小到大,他们有什么样的需求,父母、老师还有其他的外部环境,都会一一地满足他们,这在他们的脑中,培养起只会索取,不付出的思维方式。

在没有上大学之前,他们各自还是能得到外部条件的支持,毕竟前面就有高考这座独木桥在等着他们,可一旦他们高考之后,进入大学,父母和老师给予的支持,大部分都已经丧失,他们只能谋求于他人进行合作。

但之前养成的只索取,不付出的精神,可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所以你可以看到很多人在与其他同学相处的过程中,表现地很不自在,他们不懂基本的人情世故,不会来事,想和同学保持良好的关系,可又表现地扭扭捏捏,做事一点都不大方,有什么事情也不当面说出来。

想要改掉这样的一种处境,最为关键的是,你必须得从狭隘的学生思维中脱离出来,想要保持关系的良好,你必须先要学会付出,先要给别人提供帮助,提升自己的利用价值。

利用价值,这个词语可能第一次听的时候,觉得有点冲击三观,可任何社会,说到底,都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价值交换,从而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

你有你的长处,我有我得强项,我们坐在一起,一起交流学习,不但能互通有无,还有在交往的过程中,消除各自的偏见,这不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吗?


曾少贤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我们宿舍总共有五个人,大一没见面前吧,建了个群,群名叫亲亲亲,聊的火热,我也充满期待,感觉室友都挺好的。

然而,然而,事情并非这样和谐。

我们寝室是上床下桌,而我又是个比较粗莽的人,刚入大学,就很是浪荡,而且我习惯独来独往,除了一开始上课吃饭啥的我们都一起,后来我就不耐烦一个人了,照她们的话说,基本上没咋滴见过我,有时候回来的比较晚,我们的门开合声音大,上床我也会弄点动静,怪不好意思的,然后我也学着慢慢轻轻的,感觉现在也没很大动静了。

我吧,本来就不乐意以前被压着学习,自己没点自觉,这不上了大学,就不怎么好好听课了,忙着各种社团和活动,但我偏偏从小到大也算是个比较良好的学生,是有点傲气的,我对铺的室友,也是个傲气的,见她第一面我就晓得了,感觉她对我隐隐有些敌意,我也不在意,室友嘛,但是有时候会有些奇怪,她一会亲近我,一会又好像没我这个人,我这个人心大,划入圈子的人不会多想,她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她,她对我亲近,我也就亲近,不搭理我,我就自觉不打扰她。

直到,有一天,那天中午,我太困了,一下课就回寝室睡了,我睡觉有个习惯,有光睡不着,一般我会准备眼罩,那次太困了,直接把头埋在被子里,我们都有蚊帐,而且基本上都不怎么叠被子,其他三个室友因为下午没课出去玩了,她就以为没人,跟她妈妈大声语音,我被她吵到了,本来想喊她小点声,太困了,没能出声,然后越听越心惊,她跟她妈妈说,觉得自己在室友种智商最高,两个室友有点傻,最讨厌我,另一个进了校文艺部的室友怎么怎么样关系好,有消息知道,然后和我们班一个同学走近,因为她和几个大三转专业重修的学姐关系好,我们做作业的时候有帮助云云,后来,完全睡不着,尴尬极了,过了半小时,我假装刚醒。。。。。

然后,就没然后了,我得知这个室友在家里是独生女,挺娇气的,家境不错,一家人宠着的那种,爸妈有点独断,寒假还没到就安排她干嘛干嘛,总是问她成绩啥的,还给她出出谋划策,怎么怎么和同学相处呀,要和对自己有益的朋友相处呀,不得不说,她挺会做人的,表面功夫做的好,学习也努力,一看就知道是那种好家境出来的女孩,但有点自我。

感觉心惊,但我是个心大的,这件事阴影挺大,但室友嘛,你不犯我我不犯你,哪怕期末,我不好好复习,平常没好好学习,成绩不好,她也要逼着我看成绩,哪怕我不看成绩,知道我的成绩还要嘲讽我,反正那段时间就是躲去图书馆,看到她就烦,现在还好,那些是事实,我认识到自己的错,就好好的学习,不去弄七七八八的事情。


律小谈


不要刻意的去讨好谁或者讨厌谁,,也不要让人家感觉到什么就好了,大学生活就相当于一个小社会,刚刚好你可以磨练一下自己

多把重心放在学习上大学寝室的友谊是大学生活里最重要的一部分,试着敞开自己的心扉呢。良好的人际关系不止是在大学里有益,在社会里更是需要。何不趁这个机会好好锻炼下自己,改改自己的心性。毕竟只有家人才会将就自己,出了社会这些都是需要面对的。

要塑造“好人缘”的公众形象 “人缘”,其实就是人际关系。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即是否有个好“人缘”,直接影响到工作,学习,生活顺畅与否,更关系到办事能不能顺利地达到目的。那么,怎样才能有个好“人缘”呢?

第一,要有容人之量。人际关系中,有时发生矛盾,心存芥蒂,产生隔阂,个中情结,剪不断,理还乱,当何以处之呢?一种方法是“冤家路窄”,小肚鸡肠,耿耿于怀;另一种方法,则是冤家宜解不宜结----“相逢一笑泯恩仇”毫无疑问,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后一种态度是值得称道的。

第二,做人要厚道。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不能待人苛刻,使小心眼。别人有了成功,不能眼红,不能嫉妒;别人有了问题,不能幸灾乐祸,落井下石,更不能给人“穿小鞋”。

第三,为人处世要有人情味。要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理解人。人与人相处,应当减少“火药味”,增加人情味。

第四,要诚以待人。诚实是人的第一美德。做人要坦诚,更要有一些侠骨柔肠,光明磊落,襟怀坦荡,使人如沐春风,这样才能有个好人缘。

第五,要想人缘好,还要靠近“好人缘”。在你选择朋友,建立人际关系网络时,最好能选择好人缘的人。而且能与这种人关系越密切越好。为什么呢?首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道理大家都懂,

其“人缘好”的人朋友众多,群众基础好,他的能量也就越大,有时你会感觉到,找这种人帮忙办一件事,要比找其他人要容易得多,迅速得多。

我们应该看到,既然别人与自己性格不同,他在待人接物方面,自然许多地方跟自己不一样,当我们看到了别人与自己不同之处之后,不要觉得这也不顺眼,那也看不惯,更不要讨厌和嫌弃别人。我们要承认差别,当我们认识到了这一点,看到不同性格的人,就不会强求别人处处和自己一样,就可能容忍相互间性格上的差别。

至于发生错误,也可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菲菲姐爱毛毛裤


在大学里,很多寝室应该都会出现室友关系处得很微妙的情况。比如大学四人间宿舍会出现2/2或者1/3的情况,一种就是两个人两个人的玩儿的好,一种就是三个人冷落另一个人。


对于大学生来说,心智已经够成熟了,独立思考自己该做什么、人际关系怎么处这些问题都应该挺清楚了,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大学室友间关系微妙的情况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宿舍的微妙关系~

我们宿舍是四人间,四个人都是普通家庭,我们里面有一个人是独生子女。刚认识就按年龄分了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大复读了一年,心智比较成熟,为人比较亲切。老二就是我,性格属于“生人面前腼腆娃,熟人面前神经病”那种。老三就是独生子女,性格较为强势。老四性格跟我差不多,她比较喜欢文学,而我喜欢音乐。

我们宿舍的关系总体还算不错,因为几个人的性格其实还算磨合的不错,至少几个人都不会主动挑事,但是室友间小摩擦是难免的,最开始闹矛盾的时候,比如最普通的情况,一件事做与不做,怎么做,四个人的意见都不太一样,最后怎么解决的?确定了一个方案,方案里绝大部分内容想法都是老三想要做的,大概百分之十左右的想法是我们三个人的。为什么?因为我们不太想去争,也争不过老三,出于本能的去忍让。一次两次的忍让其实也没什么,毕竟四年都要一起度过,只是忍让多了时间久了就变了。再后面的摩擦矛盾,我们三个一旦不忍让,老三就会下意识的觉得我们三个针对她。生活嘛,矛盾正常,总会和好,时间问题而已。我们四个矛盾不多,我比较中立,不喜欢室友矛盾就要你必须选一个人,不准跟另一个人好,因为我觉得这是小孩子的做法,幼稚到爆。所以,我们宿舍不管谁跟谁闹矛盾,不过三天肯定会和解,只是关系就越来越微妙了。

结合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从以下两各方面进行一下阐述。

一、家庭原因

家庭是影响一个人性格养成的比较重要的原因之一。

有的孩子是独生子女,大部分独生子女家里面就会比较将就孩子,会尽力满足孩子的要求,久而久之,部分孩子就会养成轻微的少爷公主脾气,会较同龄孩子更为强势。这类孩子在上大学之后,跟室友的相处上,刚开始会显得比较主动,相处时间长了之后,一旦出现小矛盾小摩擦,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会比较强势,不太愿意服输,即使一段时间后便会和解,大家心里也会留下一个梗,渐渐就会引起室友关系微妙。




二、性格原因

我们知道,一个好性格是一个人有一个好的人际关系的基本保障。
其实性格不能按好坏来分,只能说性格的接受与否。有的人性格内向,在与室友相处的过程中便会选择和平共处,宿舍其他人出现摩擦她也选择中立态度,不会愿意去参与他们的矛盾,但是会去试着化解室友的矛盾。有的人外向活泼,就会与宿舍的室友都保持一种比较热烈的关系。有的人性格慢热,最开始就会比较孤立,时间长了也会和室友打成一片。而在几个人的关系中,有一个善于调解矛盾的人是很重要的,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性格较为强势的人就算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可能也不太好意思跨出低头的那一步,这个时候,如果宿舍里有一个人善于调节,就很nice了,很多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大学四年,不管室友间的关系再怎么微妙,只要几个人愿意去磨合,这四年是可以过得很开心且难忘的,有时候的小摩擦其实就是生活的润滑剂,生了一会儿气也就过了,给大家提供几张表情包~没有什么事是斗几波图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多斗几波😂而且,表情包表达的语气没有那么生硬,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矛盾升级的风险喔~







相信很多大学室友都有一个以后结了婚室友必须要当自己伴娘伴郎的约定。所以呀,相遇不易,且行且珍惜。❤️


一凡叨娱乐


大二,一个舍友过生日,大家敞开心扉谈了一次,所有人都哭了。

我们是六人间,每个女孩子性格都不太一样,平时相处都比较和谐,但不得不说相处的过程中不管怎样都会有些小摩擦,而我是舍长。

小摩擦都在平时堆积,大家当时也都忍忍过了,没有谁再继续追究,一旦累积多了,爆发起来那将是一场灭顶之灾。以下用数字代表各舍友,1号和2号是省内的人,性格都比较温和,处事也比较为他人考虑;3号是省外人,说话直接,性子比较急,较自我,很少为他人考虑,但总的来说心地并不坏,没有特意去伤害别人的行为;4号也是省外人,平时在宿舍基本不说话,一个人躺在床上玩手机,不会打扰其他人,自然也不会让其他人打扰她;5号6号也属于性格较温和,只是5号外向,6号内向,各有各的不同。其中矛盾最大的是3.4号,她们都属于很性格比较冲的人。


那天,6号过生日,我们一群人就准备去参加家庭旅馆,一起亲手做一顿好吃的,一起好好吃一顿,没想到却成了危机爆发导火索。

一开始因为学院有专业细分宣讲会(临时的),有人就想听有人又觉得无关紧要,但已经到了预定家庭旅馆的房间了,协调下来无果,只好一半人去听宣讲会,一半人去家庭旅馆,而这,已经为这次聚会添加了压抑的氛围了。

接着因为家庭旅馆离学校很远,将近一小时车程,我们到时已经是晚上了,很饿,只好匆匆忙忙买了火锅底料,糊弄着吃了一顿,心目中想象的大餐也这么没了,失望的心情自然不用说。

第二天中午十二点前要离开家庭旅馆,大家因为速度慢,菜但是准备好了,但锅只有一个。这时候4号辛辛苦苦洗了六个鸡腿要做,3号制止了“我说了没时间了,你鸡腿别做了!”4号有些无奈,我刚才弄了半天的,3号情绪激动起来(只要和3号意见不同她就会情绪激动)“一会儿我们不按时离开,人家扣费呢?让你别做了!”我们其他人不敢吭声,因为3号说得也在理,可是4号的确也辛苦。4号生气了,把鸡腿全倒进垃圾桶,甩下一句“我不做了!”我们就这样吃了一顿极度低气压的饭。

回到宿舍,又因为类似的事件,3号口直心快开始对4号发脾气,4号终于爆发,对3号说“我忍你很久了,我警告你!”

因为我是舍长,我看这场面要失控了,现在不解决以后大家还怎么相处?我提议大家把平时的不愉快说出来,做错的以后就改正,我开头先说了,后来每个人都说出来了,每个人也都哭了。基本每个人都有提到3号的口直心快,虽然知道没有恶意,但有时候真的很伤人。

3号情绪失控,甚至大吼“就因为高考失败我来到这所学校,离家远,我为什么要来这里?平时我说话,你们都不回应我,各自做各自的事,我情绪不激动,你们会听吗?”4号说“我现在在班里成绩非常不好,我长得也不好看没什么特长,可我以前不是这样的,我也不想颓废逃课玩手机,我自卑我不知道还能干什么。说实话,无论怎样我和你们都有隔阂,我觉得我从一开始和你们就不是一路人”。

听完后每个人都很无奈。为什么大学舍友关系如此微妙,在这一次经历后,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1.我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保护我自己

。我情绪激动,因为意见不合冲你大吼,是因为我好好说的时候你没有在听我说,时间长了,我也就以为这才是让你尊重我的方式。

2.我自卑,我也不想让你瞧不起我我躺在床上只顾着玩手机,和你几乎不交流,那是因为我自卑怕你会瞧不起我,不和你接触,就不会从你的眼神里看到轻视。

3.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走出来。从3号和4号我们可以看到,她们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做出什么行为,核心都是因为自己,因为怕别人不尊重自己,因为怕别人瞧不起自己,所以都选择了自以为正确的方式生存,这是人之常情,但不选择改变自我也不找人帮助,也不会主动去适应这个环境,难道让环境来适应你吗?宿舍本就是一个小熔炉,六个人都能影响彼此,为别人考虑的剩下几个舍友矛盾就很小,而3.4号矛盾激化矛盾的根本点,还在于她们自身。

4.一开始内心设定,对其他人就有防范隔阂意识

。4号说从一开始大家就不是一路人,在未见面未相处之前,就为舍友下了这么个设定,那无论你的舍友在做什么,你也会按照这个设定去想别人的所作所为。你连友谊都吝啬给舍友,又怎么样在大学收获更多的友谊呢?

这个世界纷纷扰扰,繁杂凶险,可你有没有去注意到它也有温暖的一面呢?我们都没有伤害别人的心,又为什么要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接纳任何温暖呢?或许,大学舍友的关系不应该是微妙,而是微暖。为他人多考虑一下,哪怕只是一件小事,你可能就会收获一生的挚友。

对这个世界,多一点点美好的期待吧。


明窗小姐的故事


就讲我们宿舍一个奇葩,女生宿舍,六人间,从小到大被父母宠爱惯了,把宿舍当自己家,她睡上铺靠近门,垃圾桶在下面,她有鼻炎,每次扔垃圾都是直接往下扔,很多时候地上都是一片用过的卫生纸,我们给她说买一个挂床边的垃圾桶,也不贵,她说用不惯,就这样了。后来她过生日,我们宿舍长送了她一个挂床上的垃圾桶,不过她也没用,因为这事整个宿舍说了她好长时间。

大一她谈恋爱了,每天晚上熄灯之后和她男朋友打电话声音特别大,就像自己住着,提醒了好多次,还是那样。

中午午休有时候后回来晚了,开门关门声音特别大,舍友好几次因为被惊醒午休都没睡好。中午或者晚上上厕所,开门关门声音特别大,经常吵到宿舍的人。

大一因为这一个舍友,宿舍开了好几次小会,后来她可能觉着住的也不舒服,就和男朋友搬出去租房子住了。后来宿舍一片太平,一片祥和。基本上没啥冲突。这个舍友自从搬出去之后和宿舍的关系好了许多。

咋说呢,其实在宿舍住着,不给别人添麻烦,住着舒服就好,至于找朋友什么的,可以在其他地方寻找,宿舍寻找好朋友的几率不是很大,毕竟太熟了,啥毛病缺点都一清二楚的


玩转儿大学


在大学室友真真的是很难相处啊。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其实波涛汹涌。大学的室友也真的是刷新了我对朋友的认知。如果大学你有一个真的关系很好的室友。一定要珍惜

第一个是跟我关系比较好的一个。她非常奇怪。不管你跟她说什么她都是迎合你。说对对对。我也这样觉得。永远都是看别人脸色决定说什么话的那种。而且非常的学婊。自己学了不让别人知道还说自己在玩的那种。但是她每次觉得你生气了一定会过来讨好你。买东西或者发消息。我真的是又爱又恨有时候。

第二个是个小公主。天天小组作业总是拖到最后。因为家庭条件好所以有时候觉得别人特别幼稚。每次都是马后炮。而且天天说别人非主流。其实自己也就那样。说话不经过脑袋。总想别人宠她

第三个是一个学霸。所以没啥心思勾心斗角。每天就想学习。但是她对一切有关学习的事情都是迷之自信。都觉得自己是最优秀的那个。毫不忌讳。让人总觉得有点不舒服。

在这样的室友里面,我只能自己忍一忍,当做不懂不知道的样子。表面上关系还可以。背地里都是讨厌的不得了。女生多的地方就是难相处啊。太微妙了。


YYYYYYYoki


微妙的不是室友关系,而是一种“我们一定要亲如一家”的固有心理把事情搞得微妙。

大多数上大学的人都是第一次和他人同住,必然会经历一个不适应的时期。然而中国大学宿舍里长期倡导一种“室友情”、“同学情”,使得每个人都不得不扮演一个好室友,好朋友。这就很容易使得人与人之间产生一种并非发自本心的伪善和虚伪的包容。从心理上来讲,室友一开始也是陌生人,陌生人之间本来不可能那么快就产生所谓的友情,很多人却在潜意识里去扮演、强求自己和同宿舍的人是好朋友、好闺蜜,这无形中就给潜意识一层压力,使得很多负面情绪都没办法表达出来。

国外的大学生之间,哪怕同租一间房,彼此之间也是互不干涉的,很少一见面就勾肩搭背,强行认哥们儿姐们儿,大多数时间都是自己做自己的事,时间长了,对对方有了解了,也许有共鸣,那再坐下来好好聊聊,也许能成朋友。这才是一种比较自然比较协调的关系。但中国的宿舍不可能,在中国的大学宿舍里,如果你独行侠,自己过自己的,吃饭洗澡不跟舍友一起去,人家就觉得你怪,觉得你不合群,但其实,人本来就没有那么合群的。

室友之间的微妙,就微妙在大家其实都各怀心思,彼此之间都有意见,却都碍着和对方朝夕相处,不好明说,不敢得罪,于是都忍着憋着,表面上亲着笑着,久而久之,这关系想不微妙也难。要想解开这个结,就得放下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有话直说,划清自己与他人的心理界线,在宿舍里明确彼此的生活习惯,权利义务,建立规章制度来执行,只有这样,室友才有可能真的转化成朋友。


陈诺


大学室友之间关系很微妙,那是怎样的关系呢,我快毕业了,这三年多来我觉得室友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浮于表面,维系在不会吵架,相敬如宾的关系。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室友之间不会像高中初中那样打开心扉了,以前高中都有一堆人,而且感情都很真挚,不管有啥都会倾诉,大学了三年来,我没有向室友说过任何自己难过的事,因为有闺蜜,她们也没有和我说过,因为她们也是和闺蜜说的。因为上大学之后,每个人都在以前有了死党闺蜜,所以一碰到事自然不会考虑这个并没有很熟悉的室友,都找闺蜜去了。

第二,互联网带来的弊端,大学之前,为了学习都不会整天上网,整天拿着手机,交流都是面对面的,那样才能说出感情。可是到了大学,没有人会管你,于是寝室四个人都是低头族,要么就是各自对着电脑。没有交流就没有感情,反正不会吵架就行。

第三,大学有各种社团,扩大了朋友圈,上大学之前都是一个班还要分几拨朋友圈,所以为了别人能接受我们,我们会适当收起自己独特的锋芒,去适应我们的朋友圈。可是大学,有太多的机会让你去找一个不必委屈自己,和你完全相投的人,所以在室友这个角色上会选择一旦发现之间有不同之处也不会收起自己的锋芒去委屈自己,因为外面还有很多的选择。

但是室友之间也会有兴趣相投而成为闺蜜的,当然也会有撕破脸的,但大多数都应该是我上面说的那种不会有很大的矛盾,浮于表面和谐,不会吵架的关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