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1945年5月歐洲德軍剩餘250萬兵力全跟盟軍拼光,能夠殺死多少盟軍?

德沙漠之狐隆美爾元帥


在最後的魯爾戰役,美軍損失1000人,就圍殲了30萬德軍。到1945年4-5月,德軍實際上已經崩潰了。

在1945年4月,美軍第1和第9集團軍合圍了魯爾區,整個德軍集團被分割為兩個部分,最後,在4月16日,美軍一天就俘虜德軍8萬人,隨後在4月18日結束戰鬥。德軍21個師32.5萬人被俘,司令官莫德爾自殺。

在1945年1月,美國為首的盟軍在西線擁有70個師,而德軍在萊茵河等西線陣地,還有65個步兵師和8個裝甲師,分屬於7個集團軍。但是,他們在步兵,大炮,空中力量和後勤補給上處於巨大劣勢。

在隨後的4個月時間,西線德軍73個師,以快速崩潰的方式,在萊茵河,魯爾區和德國南部相繼戰敗投降。美國第3集團軍14個師,在巴頓將軍率領下渡過萊茵河以後,每天的傷亡平均只有100多人。

就相繼進入捷克,奧地利等地,巴頓回憶說:在回到第3集團軍司令部的路上,我們看到很多很多的俘虜。押送的人很少,我們一個士兵就要押差不多1,000名俘虜。

如果1945年5月,德國統帥部還不投降,用不了幾天,殘餘的德軍也會主動投降。因為,這個時候的德軍無論從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早已崩潰了,知道戰局已定,不願意再賣命送死,唯一的一點念想,估計也只是不想去西伯利亞的勞動營。


深度軍事


首先必須澄清一點,1945年5月,歐洲德軍剩餘兵力遠不止250萬。

1945年5月6日~5月11日的布拉格戰役,蘇聯紅軍即殲滅德軍超過80萬,4月16日~5月8日的柏林戰役也殲滅、受降德軍約80萬,加上一些散落在各地的零散部隊,倘若1945年5月德軍在歐洲只剩250萬人,莫非在西線阻擋美英聯軍的……都是幽靈?

事實上,看一看二戰德軍的投降人數,就會發現250萬是嚴重低估的數字,真實數字已不可考,但應該在550~600萬之眾。

二戰結束後,歐洲戰場的德軍分別向美英、蘇聯投降,或者被抓獲。

美英一方的數據,1945年5月共俘獲、受降德軍約262萬人,蘇聯則在1945年5月1日及以後俘獲、受降德軍約220萬人,僅兩數相加即接近500萬,考慮到德軍另有相當數量“失蹤”人員,或者是死無全屍、無從認定,或者是開了小差、逃避追究,這部分人員的數量也在數十萬之眾,德軍的實際規模只會更龐大。

除此之外,德軍在北非還有一些殘兵敗將,但既然是講“歐洲”,就不計算在內了。

即便在二戰末期,困獸猶鬥的德軍規模依然十分龐大,時間卡在1945年5月1日,在此之前被殲滅或投降的部隊一概不計,德軍在歐洲仍有至少550萬人,並保有大量重武器和作戰序列。

550萬人,希特勒發動“巴巴羅薩”計劃、閃擊蘇聯時投入的總兵力也不過如此。

這樣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倘若拒不投降、戰至最後一人,會不會給盟軍造成極其恐怖的損失,甚至……令盟軍投鼠忌器、讓德國避免覆滅?

想象終歸只是想象,二戰的年代,已經不是單憑人數就能決勝負,況且區區550萬軍隊又能怎樣,同一時期,美軍總人數超過1200萬,蘇軍總人數超過1100萬,英軍總人數約570萬,加一起接近3000萬呢,單拼人數德軍都居於絕對的劣勢。

更不用說,1945年5月,這550萬德軍的處境如何?

後勤保障幾乎為零,沒有任何戰略縱深,甚至很多德軍就待在一個個巨大的包圍圈之中,兵員素質低劣,士氣極度低迷,這時候負隅頑抗,別說能殺死多少盟軍,根本就是送人頭而已。

而且真實的歷史中,德軍在1945年5月還沒停止抵抗,柏林戰役、布拉格戰役都在這一時期結束,德軍的表現也並不出色。

布拉格戰役德軍損失80萬、只拼掉蘇軍1.2萬,當然這裡面大部分德軍都是一槍未放就投降了;再看柏林戰役,德軍損失80萬(拼光了最後的精銳),拼掉蘇軍約20萬,兩場戰役後,德軍裡能打的部隊幾乎都不復存在,剩下的350~400萬老弱病殘,真打起來會有多慘,很難想象嗎?

如果德軍真的冒天下之大不韙、和盟軍死拼到底,筆者估計,恩……

盟軍頂天了再犧牲20~30萬吧!

盟軍還沒怎樣,德國就真要亡國滅種、變成一個歷史名詞了。

——


炎黃軍武


根據蘇聯解體時公佈的戰時死傷比例,截止1945年時,蘇德戰損比為1:1 但是這其中包含了1945年的新一批黨衛軍和國民突擊隊,這些部隊基本沒受過軍事訓練,戰鬥力低下。

德國截止戰敗時被盟軍俘獲共計250萬人,這些大多都是前線部隊,據估計有近200萬人的部隊被指揮官就地遣散。

截止戰敗時德國最具戰鬥力的德國國防軍及作戰能力稍強留有番號的黨衛軍有

柏林以西的第9、12集團軍殘部共計五萬人。

駐守捷克地區的第1、4裝甲集團軍,第8、17集團軍,黨衛軍第6裝甲集團軍殘部,共計九十萬人。

拉脫維亞地區的第16、18集團軍,以及若干黨衛軍裝甲師殘部編成的格拉瑟集群,共計二十萬人。

塞瓦斯河沿線地區第2裝甲集團軍殘部,第四集團軍殘部,共計十萬人。

意大利及德國南部防線的第1、10、14、19集團軍,戰後就地遣散,數目不詳,約十五萬人。

德國西部魯爾工業區第5裝甲集團軍,第7、15集團軍,共計三十萬人。

德國西北部及荷蘭地區第25集團軍,第1傘兵集群六萬人。

挪威駐軍第20集團軍三萬人。

合計189萬人。還有近八十萬黨衛軍由於編制雜亂,且為納粹黨黨軍,不像國防軍一樣有嚴格的番號,番號沒找到。合計269萬部隊。

這些部隊面對的盟軍均數倍於己,剩下的大部分是拼湊出的黨衛軍和國民突擊隊,戰鬥力極其低下。而且上述戰力較強的部隊大部分都已被包圍,技術兵器差距猶大,且補給匱乏;但是受過完善的訓練,戰鬥經驗豐富;由於當時部隊損耗過大,45年時基層營以上指揮官大多已經由出色的德軍參謀部軍官團成員擔任。如果歷史上戰爭進行到底的話,盟軍至少將付出150萬至200萬人的代價。


打開電視看電影121


當時德國最主要的敵人是蘇軍,而非盟軍,他們寧可向盟軍投降,也不願向蘇軍投降,若向盟軍投降或許還有好日子過,若向蘇軍投降只能生活在地獄裡,那時希特勒應該把剩餘的250萬德軍全部放到東線戰場,當然面對將近2000萬的蘇軍也只能抵擋幾天時間,幾天時間足夠了,德方不應該等盟軍攻到本土再投降,他們政府應該直接向世界宣佈向歐洲盟軍投降,這樣蘇聯就無法侵佔德國本土,否則就等於向盟軍宣戰,當時蘇軍雖強悍,但國內經濟空虛,廢虛一片,民不聊生,全國幾乎所有的男子都參加了軍隊,在蘇軍中還有不少女兵,而盟軍世界級的大國就有三個,英法美,主要還是美國,美國並未遭到一二戰的破壞,而且大發戰爭財,經濟實力佔了全球的一半,武器裝備也是世界一流,兵源也充足,一開始它並未投入戰場,等歐洲列強拼得差不多了,它再來收割戰場,在這樣的對比中蘇聯不會向美國宣戰,發動第三次世界大戰,日本就是德國最好的榜樣,直接向美國投降,這樣希特勒雖還是無法保全其性命,但至少為祖國爭取到了一個相對較好的下場,所以剩下的德軍應該是跟蘇軍死磕,而不是盟軍,如果硬要把這250萬德軍用於西線戰場,雖德國敗局已定,但當時的日耳曼民族已被希特勒洗腦,民族優越感極強,只要政府不發話,他們很有可能會戰鬥到底,二戰時的德軍作戰素質極高,毅志也很頑強,武器先進,而美軍完全是仗著自己財大氣粗,用武器用錢來打仗,全是群少爺兵,士兵作戰素質和能力遠不及德軍,如果雙方硬鋼,德軍最終全軍覆沒,美軍靠先進的武器裝備並數量寵大和良好的後勤保障花錢極多,跟德軍陣亡比例1比1已經很好,陣亡人數是德軍的3倍也不是不可能,德軍畢竟不是日軍,雖這兩支軍隊有許多相似之處,不過無論從科學技術,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還有所受的教育程度,直接決定了人的單兵作戰能力和團隊協同作戰能力,指揮官的指揮水平,還有軍隊的作戰經驗和戰爭智商都有著天壤之別,美日戰爭時,基本上陣亡一個美軍可以換取四個日軍士兵的性命,大家想像一下,德軍就用他的虎豹式坦克集團軍衝鋒,打起閃電戰的節奏,日軍能用什麼來擋,可以說是見人殺人,見佛殺佛,很有可能一場戰役下來,德軍只損失區區幾百人就能致使上萬日軍斃命,日本的航母是牛,但日本全國也只有兩千多架飛機,而德軍在不列顛空戰中光損失就有兩千架飛機左右,整個戰役出動了將近一萬架飛機,如果五六千架德機在日本五六十艘航母上空狂轟濫炸,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場面,簡直就是一場屠殺,老鷹抓小雞,因此我才得出了以上美德陣亡比例,如果當時德國不爆發戰爭,國力已是歐洲第一,世界第二,緊隨美國,再加上美德兩國人在世界觀,人生觀,思維模式上的差異,美德兩國一對一單挑,鹿死誰手還說不準,就算美國依仗強大的國力贏了,那也是一場慘勝,國力畢定大減,可能被擠出世界強國行列,難道美國就不怕其它強國乘虛而入嗎,因此當時的德國的確是盛極一時,雖然國內已無發展空間,需要向殖民地擴張,但美蘇這兩個國家不能打,珍珠港後就該把小日本賣掉,應該先向英法下手,不但十拿九穩而且這兩個國家的殖民地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旦掌握大量的土地和勞動力,儲蓄實力,繼續長時間的發展和建設,待掌握絕對優勢後,再圖大計。


佳佳10938


打仗就是把膽大的人殺光,德國的骨架都被打碎了,肌肉再強有嘛用?

蘇聯不顧傷亡進攻德國本土是為了戰後話語權,想減小損失佔領德國很簡單,蘇聯和英美兩邊建立防守,爆機海把德國炸回石器時代,德國絕對會哭著喊著投降



偏科的百科


還能殺死25000個 不能再多了。因為德國人沒油了,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虎式豹式鼠式梅賽德斯不管多牛逼的武器都成廢鐵,當然他們還能用衝鋒槍鑽下水道巷戰,就像柏林那樣,然後全部被埋在廢墟里。


沒有不存在


地面建堅固防線圍困,不搞地面進攻,數以萬計飛機大炮天天炸


九斤八兩43441


那時的德軍猶如驚弓之鳥,毫無鬥志,就算在多的兵力都無濟於事


天上有一群牛


這是誰老是提這麼無聊透頂的傻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