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沃爾沃輸血110億美元的吉利,為什麼用不了沃爾沃的發動機?

cdh123


為沃爾沃輸血110億美元的吉利,為什麼用不了沃爾沃的發動機?

首先要說吉利憑什麼能用沃爾沃的技術?只因為吉利是沃爾沃的老闆麼?品牌收購意味著吉利可以通過販賣沃爾沃的民用車輛獲得產品利潤、分紅,至於技術方面不是不能用,但要將方法、講規則!


沃爾沃新研發的技術:在已經被吉利收購以後沃爾沃,若新研發出了技術並沒來得及申報專利,吉利可以進行搶奪(具體怎麼幹,是吉利去操作了,鄙人不清楚),當年的大眾沒少搶奧迪的技術去申請專利,導致奧迪直道上世紀90年代以後才通過咱們國家的熱賣緩過氣來!所以吉利可以搶佔沃爾沃新技術去註冊,但同樣沃爾沃使用起來就受到各種制約,並不利於沃爾沃的發展!沃爾沃已經申請專利的技術:沃爾沃已經申請過專利的技術無論在吉利收購前、收購後都沒辦法隨意使用!能使用,但同樣制約不少!但通常汽車方面的專利年限僅能維持10-15年左右的時效,專利過期了即可隨意使用!

吉利在應對這類知識產權保護機制方面,也有自己的辦法,既然強行拿技術不利於沃爾沃的發展,等專利過期吉利又等不起,所以就產生了聯合開發的概念!比如吉利、沃爾沃聯合開發的CMA平臺,以及基於CMA平臺的領克與沃爾沃V40,就是利用了聯合開發的概念使得沃爾沃的技術逐步實現本土化!吉利的思路很清晰,利用吉利主攻低端市場、沃爾沃主打高端市場,中間由吉利、沃爾沃的混血兒領克來實現技術的過渡、傳輸的作用,領克誕生的意義並不僅是吉利完成了高、中、低產品線的閉環,更是起到了讓吉利使用沃爾沃專利技術明面化的作用!


總而言之並非收購了沃爾沃就可以肆無忌憚的使用人家的專利,各行各業都有規則,只有繞開規則才能更好的使用沃爾沃的技術!過去吉利使用的沃爾沃技術很少,但CMA平臺、領克的出現,會使吉利在未來使用沃爾沃技術的幾率大大增加,領克本身就起到了這麼個承上啟下的作用!


非專業車評


沃爾沃的確是被吉利100%控股,但是你要清楚的是,買下沃爾沃的不是吉利汽車,而是吉利控股,吉利汽車和沃爾沃屬於同一家公司的兄弟關係,和吉利控股才屬於父子關係!所以吉利可不可以使用沃爾沃的發動機,這取決於吉利控股集團的決定,而不是取決於吉利汽車。

吉利汽車不使用沃爾沃的發動機也許是是吉利控股有意為之。假如吉利運用了沃爾沃的發動機或許出產渠道,勢必會拉低沃爾沃的銷量和品牌價值,而吉利當然用了沃爾沃的發動機,吉利汽車的產品勢必也要漲價,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國內市場,同等產品的漲價未必是明智之舉。事實上吉利並非沒有使用沃爾沃的發動機,只是沒有搬用而已。

從吉利博越開始,沃爾沃的技術已經開始滲透入吉利汽車。比如博越的1.8T發動機,跟沃爾沃發動機重合度達50%,ACC自適應巡航、近距離雷達探測等技術也是沃爾沃提供。除了技術方面的輸出之外,沃爾沃方面的人才也不斷往吉利方面輸出。比如博越的設計師,彼得·霍布里以前是沃爾沃的造型設計副總裁。而吉利的新品牌領克,和沃爾沃共享了CMA模塊化平臺,所以領克的發動機和變速箱,直接用上了沃爾沃的。

所以吉利汽車暫時沒完全用吉利的發動機,不代表以後不會使用,隨著吉利品牌的不斷提升,沃爾沃與吉利的關係也許就像奧迪與大眾(奧迪的發動機大眾也在使用)。未來吉利跟沃爾沃共享技術共享動力總成了。


小拉車


不管吉利向沃爾沃輸血也好,還是入股和也罷,擁有股權不見得擁有技術,技術是一個品牌的核心,沒有了技術談啥都是扯。人家幾十年苦心研究出來的技術怎能說給就給。吉利有錢想收購誰都行,只要能談妥,雙方達成一致,那就是價格多少的問題。作為沃爾沃來說,碰見個實力雄厚的金主自然不會抗拒,誰會跟錢過不去呢!但是您想把我的技術、工廠、以及生產一鍋端,那是不可能的。


作為沃爾沃來說,不管是吉利也好,還是其他金主,如果對方的技術沒有自己強,那您收購我的目的很明顯,除了能賺錢之外,我的平臺和技術以及生產標準等一系列重要環節,都是您吉利比較看重的地方。但是學習可以,借鑑也行,想拿走是肯定不行的。並且沃爾沃從設計、研發、生產、銷售等環節,吉利只能參與,不能干預和決策。

所以無論是領克還是吉利旗下的車型,在宣傳的時候只能說採用了與沃爾沃相同的三大件,而不是直接把沃爾沃的三大件放在自己車上使用。要說吉利一點沒有沃爾沃的技術那是不可能的,畢竟國產的沃爾沃亞太車型都在國內生產,能合資必然會有交換和技術共享,但只是侷限於那幾款車上所採用的技術而已。


舉個例子吧,您自己開了一家火鍋店,生意也挺好,火鍋底料是您和廚師團隊精心研製出來的,是您的鎮店之寶,來您這吃飯的客人基本都是衝著底料味道來的。有一天,有個大集團想花巨資收購您的火鍋店,給出了一個您不好意思拒絕的價錢。但是您很清楚這個老闆也是做餐飲行業的,所以從商業尊則上來講,您可以接受入股和收購。但是您還要繼續做火鍋店的一把手,店面的名字也不能變,底料的配方更不可能給對方,廚師還是您自己的廚師,經營還是自己經營。只是火鍋店賺的錢,按照你們股權佔有比例分配而已。


巖哥的觀點:雖然現在沃爾沃的金主是吉利,但並不是吉利自己說了算,核心技術吉利也不可能直接拿到自己車上用。技術是專利,想要得花錢買,關鍵還要看人家願不願意賣!

我是巖哥,如果您有關於汽車方面的任何問題,歡迎隨時向我提問,記得關注我!


巖哥侃車


對於吉利汽車而言,2010年可謂是一個轉折點。當時吉利以13億美元和2億美元的票據,從福特手裡接過來了沃爾沃,並且在此之後,一直支持沃爾沃的發展,持續向其輸血達110億美元。不過,就算如此,我們也發現吉利並沒有用沃爾沃的技術,也沒有搭載沃爾沃的發動機。可能至此人們心中會有疑問,為何吉利費盡心血的救活沃爾沃卻不利用它的技術呢?

在公開場合中,吉利的李書福曾不止一次表示過,吉利是吉利,沃爾沃是沃爾沃,兩個品牌獨立分開運營。其實吉利的這個做法,恰恰是其最好的決策。因為如果吉利採取“拿來主義”的方式,把沃爾沃的技術一股腦的都用在吉利身上,那麼必然會讓沃爾沃的品牌力下降。你想啊,既然沃爾沃的技術在吉利汽車上也有,那麼誰還會花大價錢買沃爾沃呢?而對於吉利來說,雖然用了沃爾沃的技術卻還是不敢枉然提價,這樣自身原有的優勢就沒了。所以說,吉利與沃爾沃兩個品牌分開運營是利大於弊的。

但其實,吉利對沃爾沃的技術真的沒有抱任何想法嗎?當然不是,如今的領克品牌就是吉利與沃爾沃結合的產物,它在技術層面有沃爾沃做背書,品牌力自然上升了一個檔次。並且在車輛的平臺上,領克用的平臺也與沃爾沃相同。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我們能說吉利沒有用沃爾沃的技術嗎?只不過是換了一種方式而已。


高氏觀市


我談一下個人的看法:1,沃爾沃被吉利合併前,發動機研發的能力並不強,一直在使用福特的技術,包括髮動機和變速箱。2,吉利合併沃爾沃後,福特和沃爾沃有協議,福特停止了給沃爾沃發動機供給。3,吉利收購沃爾沃,更多的意義是提高品牌形象。4,合併後,沃爾沃獨立開發了發動機,目前來看,只有單缸排量為0.5l,的三缸1.5t和2.0lt發動機,及其2.0lt混電發動機,缺少代表高級的6缸8缸的發動機。5,沃爾沃的設計生產的發動機存在缺陷,普遍機油消耗過量,產能不足。6,吉利逆向開發大眾第二代ea888的發動機性能基本達到大眾80%性能。綜上所述,吉利還是用自己的發動機為好,個人見解,不足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XUOO1


既用了,也沒用。

吉利2010年收購了沃爾沃乘用車,現在最直接的技術輸出就是領克品牌。領克品牌是2016年官方發佈的,發佈之前幾年他們必然已經開始接觸、合作研發了,領克品牌現在的車都出自CMA基礎模塊化平臺,發動機跟沃爾沃也是共享的。


領克品牌是一個三方合資的品牌,分別是吉利控股、吉利汽車、沃爾沃汽車,持股佔比分別是50%、20%和30%。沃爾沃本身屬於吉利控股的,吉利汽車也是屬於吉利控股的,所以領克純粹就都屬於吉利控股。

既然領克發動機跟沃爾沃共享了,那你說算不算吉利用了沃爾沃的發動機?

現在的情況是,吉利控股在國內有低、中、高三檔汽車品牌,分別對應吉利汽車、領克汽車、沃爾沃汽車。吉利定位就是低端一些的,既然定位低端,就要在各方面拉開差距。你想想,如果吉利品牌都用了沃爾沃的發動機,那豈不是影響沃爾沃的品牌價值了?

所以,吉利品牌不是不能用沃爾沃發動機,而是為了刻意拉開差距。其實這種商業策略很常見,意大利知名的奢侈品集團阿瑪尼,除了有非常貴的高端定製,也有中檔的輕奢品牌,更有滿足年輕人、相對低價的潮牌。高端定製自然是怎麼都好看的,低價潮牌那就不好意思了,設計就沒那麼好看。

其實不用光盯著發動機看,沃爾沃的技術是一直在輸出給吉利的,比如吉利最新的那個BMA平臺,雖然號稱是自己研發的,但從集團利益考慮,肯定不會浪費資源搞重複建設。


汽車科技論


李老貓說車為你非專業解答各種選車用車問題

2013年12月吉利以16億美元從福特手中收購了沃爾沃的百分之百股權,相關知識產權及各種資產,屬於絕對控股。那問題就來了,既然絕對控股那為啥吉利用不了沃爾沃的發動機,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福特在籤合同時留了幾手。

具體合同中有這麼一條:原來福特和沃爾沃的技術合作將繼續履行,吉利收購沃爾沃後,相關技術只能用在沃爾沃品牌,不能用在吉利品牌。

簡單的說,只要是有福特參與的相關技術吉利都不能用,只有沃爾沃純靠自己搞出來的東西吉利才能用,而福特依然還享有繼續使用沃爾沃相關技術的權利。就類似我的是我的,你的還是我的。沃爾沃在福特旗下多年,大部分的核心技術都是福特的,包括髮動機,平臺等。

當然吉利收購沃爾沃也不是啥都不能用,像車內空氣品質及車內安全等相關技術吉利還是可以用在自己身上的,這幾年吉利汽車在安全性上的大大提升就是受益於此。

被收購後的沃爾沃仍保留高度自制,公司管理的獨立性,商業運營的獨立性,機構,人員,供應鏈渠道,銷售渠道,及早前和其他主機廠的合作都保持不變。吉利對沃爾沃享有主權但不享有具體管理權。

在這種合作模式下,吉利收購沃爾沃就是為了那點安全性嗎,顯然吉利能獲得的好處還有很多。比如說領克品牌,儘管很多關鍵技術不能用在吉利身上但可以另立門戶使用在領克身上,最終受益的還是吉利。另外有沃爾沃的品牌做支撐,也可以提升吉利在全球範圍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最關鍵的是沃爾沃賺的錢都屬於吉利。所以說吉利收購沃爾沃還是很值的,書福總這麼精明的人是不可能甘心做冤大頭的。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發表你對此問題的觀點【李老貓說車】


李老貓說車


回答這個問題前,先說一些知識,關於吉利的公司管理架構,說過之後,你就能明白一二了。

首先大家平時所說的吉利,指的一般是吉利汽車有限公司,而實際意義上的吉利是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後者是前者的母公司,而這個母公司旗下有什麼公司呢?
從圖中可以看出吉利汽車,和沃爾沃汽車和吉利控股之間的從屬關係。

說吉利用不了沃爾沃的發動機,這就話就是錯的,前段時間火熱的領克是不是搭載的是沃爾沃的發動機,而領克品牌從屬於吉利汽車有限公司,不就用了沃爾沃的發動機嘛!

而且注意為沃爾沃輸血的是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沃爾沃汽車公司的利潤就是吉利控股的利潤。

其實大家想問的是吉利品牌汽車,就是吉利博瑞,吉利博越的那個吉利品牌的汽車為什麼不用沃爾沃的發動機,是用不了嗎?不,是不能用。

吉利汽車的定位是家用大眾車型,而沃爾沃的定位是北歐豪華品牌,他兩公用發動機你覺得合適嗎?就如同讓大眾和奧迪公用發動機一樣,吉利汽車需要的是控制成本動力夠用就行,而沃爾沃還需要有品牌形象的定位,所以他們一般不會共用發動機,用了對吉利控股來說總體弊大於利。

而且吉利汽車,和沃爾沃汽車都屬於吉利控股,李書福也要的不是一個銷售多了,另一個少了,而是綜合營收最多。

吉利也不要都不用沃爾沃發動機,吉利汽車旗下的高端品牌領克就用了,而且說不定吉利汽車自己的高端車型以後也會用沃爾沃的發動機。


倘若只是擦肩


吉利不能用沃爾沃發動機,其實是因為“協議”

首先高贊小拉車選用的答案是抄襲“汽車大師”的答案。。。。。這裡舉報一下

下面猩爺說一下,為什麼吉利不能直接採用沃爾沃發動機?

2006年,吉利還是國際汽車領域的小屌絲,屌絲嘛,尋求的就是逆襲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

當時正好趕上世界金融危機,福特汽車想甩賣不良資產,白富美就是沃爾沃汽車。

在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幫助下(有好外援),大慶國資委也面臨轉型,作為內援也掏了很多銀子幫李書福。最終,李書福18億元買下沃爾沃,贏取白富美,接下來就是走向人生巔峰了。

可是在收購沃爾沃時,遇到一個問題,當時沃爾沃採用的平臺和發動機,都屬於福特、馬自達、沃爾沃共建平臺,無論福特還是沃爾沃為了防止同是汽車製造商的吉利,發生強盜式技術掠奪,協議中,吉利購買的是沃爾沃100%股權,而非沃爾沃汽車的知識產權!也就是說,沃爾沃在技術層面還是獨立的,吉利只是對股權收益有100%的權益,可是沃爾沃已經很多年沒賺過錢了啊!這場收購,不同於今天,當時所有人都以為李書福吃了個大虧。

最具備價值的知識產權不屬於你,而最賠錢的股權都歸你,老外簡直壞死了!這尼瑪等於娶個媳婦不能上床,只能看著!

我想如果換做是其他的公司,比如印度塔塔、福特,也就是把沃爾沃當個搖錢樹,能賺錢就好好搞,不賺錢就賣掉,反正技術你也碰不得。

可李書福就是李書福,好,你不讓我碰技術,可是時代在發展,大眾、奔馳、寶馬都在不停推新平臺,沃爾沃也得升級吧?

升級平臺就需要錢,沃爾沃這麼多年就缺錢,怎麼辦?李書福揮了揮手手上的支票本,老子背靠中國市場和資金,有的是錢哦!但是沃爾沃也得放下架子,一點點脫給人家:

第一步:安全技術給帝豪——誕生了博越

第二步:新平臺和新發動機給合資公司——誕生了領克

滿足了李書福對技術戰略的一步步整合,李書福就讓沃爾沃舒服了!

1、為沃爾沃花費110億美元研發SPA架構,以及沃爾沃的四缸發動機技術。

2、為沃爾沃花費200億元研發CMA架構,就是領克現在所用的產品架構,這個架構的研發費用由吉利控股掏,活由吉利和沃爾沃一起幹。

3、研發下一代純電動汽車平臺技術。

可以說,李書福從一開始就見招拆招,先把沃爾沃籠絡下來,再慢慢獲得技術,這招欲擒故縱,使得真是妙!

再看下成果吧:領克01首月銷量6000臺,等車超過2個月,簡直賣瘋了。

通過沃爾沃技術下放的博越,月銷量已經突破恐怖的30000臺。還佔據了“智能互聯SUV”領導者的位置。

要說國內汽車的整合能力誰最牛,除了李書福,再無他人。


猩爺說車



吉利馬上就要上市一款新的suv,號稱是沃爾沃的發動機,你這個話題明顯就是給吉利一記響亮的耳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