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小學學生玩手機的現象,作為家長朋友,你們怎麼處理這個問題?

XIAOHUI曉輝


中小學生玩手機,是一個不容迴避且需要處理智慧的問題。這裡,我從作為老爸和老師兩個角度談談自己的做法和看法。

正月初一,到堂叔家拜年,一開始只見他正上高一的小兒子獨自在客廳看電視,跟他打招呼卻一聲不吭。其後,堂嬸出來向我大倒苦水。在她四個兒女中從小最聽話最懂事成績最好的小兒子如今最叛逆,從上初中迷上手機後,性格變得內向,成績一直下滑。勉強考上重點高中,但因為玩手機,一個學期下來成績在班上倒數。放假回家過年,仍然無動於衷,不做作業,也不幫忙做家務,一天到晚玩手機,氣得堂叔用力拍門來表達憤怒,堂嬸則強行把他偷偷攢錢買的手機收繳,沒了手機後他就一直看電視。堂嬸希望讓他到我家來住幾天,讓我給開導開導。這是典型的對孩子從小縱容未及時引導造成的,因為以前我提醒過堂叔堂嬸,但他們以小孩都這樣而並未在意。 我的孩子過年這幾天也玩手機玩瘋了。放假後我把自己備用的手機給他使用,允許他在執行自定的學習計劃中自由支配時間段玩一玩,而在大年三十晚上吃過年夜飯開始到正月初二這幾天純休息段,除了吃飯、睡覺,幾乎手機不離手。他主要是跟同學在QQ中聊天,發紅包搶紅包,發說說,或玩QQ遊戲。期間想玩狼人殺,徵詢我的意見,我提醒他會上癮,因為他以前玩過,還是別玩,於是他沒玩。事後我查看手機使用情況,晚上23:30還在發說說,而正常8點起床的他竟然5點多也發了說說。正月初二全家一起到外面玩了回來後,

我開始要求他按計劃正常使用手機:手機放我房間,每天上午寫作業到11:30、下午到17:00、晚上到21點後的三個時間段,選擇其中兩個點申請使用手機。他有點不習慣,因為雖然才兩三天,但顯然又玩手機上癮了。於是我跟他一再重申,提醒他查閱自己的假期計劃。慢慢地這兩天就恢復正常了。而在平時上學期間,除非查閱資料,他只能使用給他配的電話手錶。因為都是有言在先,所以他並沒什麼意見。 再說說我們學校的手機管理制度。我們學校是寄宿制學校,我班上的學生大多住校,
按規定通校生不得帶手機到校,住校生週日晚到校後手機統一上交,由手機管理員收齊後放到班主任處,週末上完課後再統一發回。也就是說平時不得使用手機。這項制度落實得很好,大多數學生也因此主動或被迫地養成了規範使用手機的習慣。少數學生或鑽空子,另備手機,但只要被學校值周老師或任何老師發現違規使用,均可收繳,作為懲罰,要到期末放假後才能領回。所以很少有敢鋌而走險的。

總的來說,任何事情都需有章法,對小孩的教育引導尤其如是。就如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般,對孩子玩手機也需注重引導,而不是一味地放縱或一味地斥罵。只有雙方事先達成共識,並積極遵守,同時父母和老師多督促,才有可能讓孩子更為自覺,父母也才不至於為此頭痛。


俗世飄鴻


我是老師,也是家長,我更有發言權。下面我將從老師和家長兩個角度來說一說中小學學生玩手機的利害關係。

首先說一說老師怎麼看孩子們玩手機。我們知道,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機已經逐漸普及開來,學生擁有手機已成司空見慣的現象,但是大多數學校和老師卻三令五申嚴禁學生帶手機進校園,家長們可知道為什麼?

說到原因,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影響學習。沒錯!學生自控力普遍較差,帶手機進學校,在遇到枯燥無味的課程,需要動腦思考卻懶得思考時,就會偷偷摸摸地玩手機,就不能專心地學習。為了防止老師發現,在宿舍躲在被窩裡玩手機,影響了休息,耽誤了學習。 手機裡的內容豐富多彩,充滿著極大的誘惑,不少學生本來能跟得上學習進度,成績還算可以,就因為迷上了手機,回家不認真做作業,也忘記了複習和預習。由於沉迷手機遊戲,嚴重分散了精力,成績飛快下降,家長卻不明就裡。

做學生的都知道,每次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總有那麼一些人用手機作弊,把答案用短信發給別的學生。更有同學在考試中群發答案,或者趁監考老師不注意,偷偷用手機拍照搜答案,凡此種種,對其他獨立答題考生來說,都是相當的不公平!

其次,玩手機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長時間玩手機,對學生的視力、頸椎損害較大,極易開成近視那頸椎病。另外,網絡上有很多不良信息,也讓學生趨之若鶩,這對青少年健康成長是不利的。

最後,學生玩手機易形成攀比心理。而高端手機動輒需要七八千塊甚至上萬塊,無形中增加了家長的經濟負擔。學生的盲目攀比,又進一步刺激了沒買手機的同學的購機慾望,從而陷入不良循環。

下面我再從家長的角度簡單說一說中小學學生玩手機的處置辦法。

首先要注意疏導。有些家長一聽孩子玩手機有這麼多的危害,乾脆就將小孩手機沒收或者乾脆銷燬,然後聲色俱厲地警告加批評一通。豈不知,越得不到的東西,越能激起人的慾望。孩子玩手機可以,要限制在半小時以內,並且是在孩子高質量完成作業的情況下,注意我說的是高質量。如果孩子為了早些玩手機對於作業應付了事,做家長的可以懲罰孩子,收回本次玩手機的時間。

與之對應的,孩子主動做家務,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長也可以適度獎勵孩子玩機時間,但不要超過半小時為宜。最重要的是,孩子玩手機不能脫離家長的視線,家長必須處於主導地位,這點必須保證。 很多家長對孩子玩手機失去控制能力,就因為開始圖省事,孩子有了手機不哭鬧了不煩人了,自已樂得清靜,到最後才發現不是這麼回事,但為時已晚!

小孩做作業過程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家長也不知怎麼解答怎麼辦?當然可以用手機上網查詢了,但最好是家長陪著一同學習,一來收穫了知識,二來融洽了親子關係,何樂而不為呢? 最大的忌諱就是,孩子以查問題為由,拿了家長的手機,而家長忙著其他事情無暇顧及,手機就長時間落在孩子的手裡。久而久之,再想收回去,可就得費很多的心力!

【大家好,我是校園多稜鏡,歡迎和我一起走近學生,走進學生的世界。】

看完覺得有道理就點個贊吧!有不同看法或建議歡迎留言討論,為了孩子,讓我們集思廣益,讓更多家長看見,多一個人看見,可能就多救一個孩子!歡迎評論, 歡迎轉發!


校園多稜鏡


看孩子是否處於關鍵階段

首先看孩子是否處在關鍵階段,是不是在小學六年級、初三、高三這樣的畢業班,如果是,我會嚴格限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或者說,完全不給孩子配備手機。我個人認為,上大學前,其實有沒有手機無所謂,如果說高三的孩子,需要多瞭解時事的,完全可以讓他們看電視或者直接上電腦看,當然,在他們上網時,家長也要時不時關注一下。


看孩子如何使用手機

如果孩子經常看手機,但是並不是為了玩遊戲、看不良信息,而是為了學習;為了瞭解時事政治,開拓視野;為了做更多的題,提高成績……那麼手機反而是幫助孩子學習的工具。如果不是,那麼家長就需要限制時間了,必要時刻沒收手機。

看孩子自制力

如果孩子有一定的自制力,能夠做到不沉迷,那麼無所謂,家長也可以省點心,放心去做自己的事,如果自制力實在太差,家長還是不要給孩子買了。

以上僅是個人看法。

這裡是茯苓呀的回答,歡迎關注,一起討論。


茯苓呀


現在,中小學生玩手機現象十分普遍,也是令家長、老師十分頭疼的一件事。我認為,家長不必談“機”色變,要合理引導,因為堵不如疏嘛!那如何正確引導孩子使用手機呢?

第一:要給孩子約法三章,在限定孩子玩手機的時間,達成協議後,家長嚴格按照協議執行。比如:上學不可帶手機,每週只有週六、週日在完成作業的情況下,可以玩一個小時的手機。其他時間,不須帶手機。養成習慣了,孩子就會自覺遵守,不會偷著玩。



第二:引導孩子正確使用手機,除了玩遊戲,手機還可以用來學習。這就要靠家長的合理引導了。現在,很多手機都有學生模式,家長最好把這個模式開啟,系統會自動過濾不適合學生看的內容。比如:引導孩子看新聞、參加百萬英雄答題,聽故事,成語闖關……這些有益的活動,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增強孩子的智力。


第三:家長要率先垂範,遠離手機。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效仿的榜樣,如果家長整日機不離手,怎麼要求孩子不玩手機。所以,作為家長儘量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對於手機產生依賴的孩子,家長可多引導孩子參加一下有意義的戶外活動,多陪陪孩子。相信孩子也會理智地使用手機!


_WJ569


我是一名從教多年的教師,也是一名家長,我很願意回答這個問題。現在,我就針對中小學生玩手機的問題,談談粗淺的認識:

家長大都忙著自己的工作,沒有過多時間輔導孩子學習,更不能保證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學,因此,很多孩子被家長送到學校寄宿。

為了便於聯繫,不少家長給孩子買了手機。但是,中小學生自控力差,如果用手機玩遊戲,看不健康的內容,甚至利用手機進行考試作弊等,這些現象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長期下去,不但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還會造成他們視力下降、頸椎疾病等,甚至走向歧途,非常不利於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控制孩子玩手機,我覺得有三種方法可行:

1、在學校,手機讓班主任妥善保管。(事先,要給學生講清楚這樣做的目的,讓學生樂意把手機交給老師。)。班主任統計本班學生擁有手機的數量,每次學生返校後,班主任統一收上來保管,一定要將手機編好序號,避免弄混。

在校期間如果學生有事需要和家長聯繫,徵求老師的同意後把手機還給學生,學生打完電話再交給老師。節假日學生回家時,老師再按照編號順序,把手機還給學生。

2、在家裡,家長替孩子保管手機。如果孩子想通過手機進行閱讀,或者做作業時查找資料,時間要控制在一個小時之內。

3、家長給孩子講清使用手機的目的。為了避免孩子玩手機,家長在給他們買手機前一定要給孩子講清買手機的目的,講講玩手機的危害,可以結合身邊的反面例子去講。在他們沒有上癮玩手機前,及時控制,效果肯定不錯。

這是我的粗淺看法,大家覺得我的建議可行嗎?


臨溪撫琴


還記得90時代吧,那時微機(計算機)剛進入中國市場,互聯網業方興未艾,建立在互聯網技術和微機基礎上的遊戲隨之進來,好奇的一代年青孩子們一下子被深深吸引了。不容迴避一個問題:為數不少的孩子因沉湎於遊戲而耽誤了學業,廢了人生。當時的家長憂心忡忡,天天看著孩子,生怕他們出入於網吧,家裡買的電腦幾乎也是擺設,設密碼、限時間,想方設法控制孩子接觸電腦。即使這樣,也沒能擋住電腦與互聯網滲透到各行各業,進入千家萬戶,也沒能擋住孩子進入於網吧的腳步。後來家長擋不住了,只好採用疏導的辦法,用加強孩子的自控力的辦法去解決問題。

目前玩手機的情況與當時玩遊戲是如此驚人的相似。怎麼辦?關於玩手機造成對孩子的影響的報導為數不少。有人說,手機尤如當年的鴉片正在毒害一代人的靈魂。一個出門不帶上手機,就像丟了什麼貴重物品一樣。大家都知道,經常看手機對人身的危害肯定很大,有人因玩手機掉入池塘的、被電梯夾斷頭的的惡性事件屢見報端。但大家還是離不開它,到大街去看一看,低頭族的人數是何其之多。

電腦沒有錯,手機沒有錯,錯在哪兒?錯在人。人是有自控能力的,如何正確使用工具完全在於自己的調控。同樣,如何引導孩子正確使用手機,是家長的教子藝術。

首先家長要做出表率,不要自己每時每刻離不開手機,卻叫孩子不要去碰手機,這種說教是蒼白無力的。也不要看到孩子玩手機長了一點就發火,甚至以摔手機來爭得你的尊嚴,那樣會越摔越反的。每天堅持陪他去鍛鍊身體,讓他體會到看手機長了對自己身體的傷害。建議他去看書,使之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從心理學角度去說,這叫興趣轉移。充分利用手機的有益功能,使孩子認識到,手機只是工具,不能把它當飯吃。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這種自制力應該是發自孩子內心的,這樣的力量才是最強大的。


草屋閒聊


第一:從小讓孩子認識到手機是一種生活方式,實用的工具。每次我帶孩子去買早餐,或超市買東西,我都會把手機交給兒子,讓他學會用支付寶付錢,讓他明白手機可以讓生活變得更便利。

第二:儘量不當著孩子的面用手機娛樂,如果需要工作,也會解釋給孩子聽,爸爸在用手機幹什麼,跟他說APP的功能和作用,手機也是可以拿來學習的,如一起做作業。

第三:買手機之前簽訂使用手機協議:每天使用兩次,每次一節課40分鐘,一次娛樂,一次學習。制定違規處罰規則:第一次違規,主要指的是超過時間,手機停用一週,第二次違規,停用半個月,第三次違規,手機沒收半年。要讓孩子在協議上簽字,如果孩子會寫字,協議可以由孩子執筆,這樣他會認識更深。

關注國權演講社,傳遞正能量,明天一定更美好。


國權演講社



孩子正在成長髮育的關鍵階段,過量玩手機勢必會帶來不好的影響,家長要重視並積極投入處理這類問題,避免在往後孩子對手機成癮的程度更深,“防患於未然”。

  1. 強制沒收手機。強硬的態度多少影響了親子感情,但實在是沒有別的更好的阻斷孩子多與手機接觸的方法。在實施之前可先溫和地和孩子說明原因,好言相勸。
  2. 與孩子約定每天或每週玩手機的時間及時間長,讓孩子逐漸放下對手機的迷戀。讓孩子不再迷戀手機是孩子主觀的意識,非一時之計,而是長久之計。
  3. 多帶孩子去參加有趣的課外實踐活動,專挑孩子喜歡的,或這年齡階段孩子喜歡的,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4. 自己在孩子面前要少玩手機,甚至不玩手機,儘量不要讓手機這個物體出現在孩子面前,這樣孩子就不會記起手機的好玩了!

  5. 在約定時間給孩子玩手機時,家長可以在一旁和孩子一起玩,一邊引導孩子玩更有益的部分,比如玩遊戲,孩子迷戀於王者榮耀,王者榮耀容易上癮,且太過暴力,可以以身示範引導孩子玩別的益智遊戲。

來咯來咯我來咯


分兩點開來說;先說危害。一毋容置疑手機肯定影響孩子學習,現在很多手機遊戲畫面精彩,3d立體給人帶來不一樣的體驗。吸引孩子注意力,導致孩子把大量的時間花費在了遊戲上影響學習。二,影響孩子身心健康,現在的小孩很多都帶上了眼鏡,有多少是因為學習造成的近視呢?我想大部分是看電子產品造成的。有的孩子晚上在被窩裡玩手機影響休息,長期低頭玩手機也會造成頸椎病等。

如何改正孩子孩子玩手機的問題,西安新夢想中小學輔導王老師給大家幾點建議希望能幫助到大家:一,不給孩子創造玩手機的環境。家裡的網要斷掉,不給孩子拿智能手機的機會。二,家長要以身作則不要在孩子跟前玩手機,正所謂身教重以言傳。三,家長也要學習,不能老用一套教育方法來教育孩子,行為不同年級階段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方法來教育,不同的階段也要用不同的溝通方式來溝通。四,注意力轉移發,發現孩子的興趣,並培養興趣。五陪孩子運動,發散孩子過旺的精力。最後一個點,堅持!堅持!再堅持!畢竟孩子是自己的



西安新夢想教育


孩子玩手機是最令父母頭疼不已的事情,幾乎大多家有中小學生的父母都為此問題困擾過。

手機的發展,網絡的發展,讓手機從單純的通訊工具演變成為多彩的娛樂工具。遊戲、視頻、小說,QQ,微信,形式多樣,豐富多彩,可以說,滿足了人們對電子產品娛樂的絕大部分需求。看世界瞭解世界,只需一款智能手機即可。

手機是一把雙刃劍,給生活娛樂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了諸多的副作用,孩子便是手機副作用的受害者。多數中小學生都對網絡對手機有不同程度的依賴,嚴重的沉迷其中,家長管不了。

如何管已經沉迷手機的中小學生已經成為一個迫切的課題,到了不管不行的時候。那麼,該如何才能做到讓孩子少玩呢?

首先,家長明確對手機的態度,既然手機是現代科技發展的產物,那麼,引導孩子適度利用手機,發揮手機的指引作用,適度娛樂作用是當務之急。即允許孩子看手機,但要達到家長認可的“度”,這個度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嚴格遵守。

其次,家長以身作則,不當著孩子的面玩手機,打遊戲,尤其孩子學習的時候。

再次,要配合學校的老師一起監督孩子,在老師管孩子玩手機時,積極配合老師。

我一個朋友的兒子上高一,因在學校玩手機被老師發現並沒收,老師通知了朋友,手機他保管到學生畢業。朋友支持老師的做法並配合老師一起做孩子工作,孩子也沒有引起大的情緒波動,並把精力用在學習上,學習也進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