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中的腿法到底有什麼?從摔跤術語說窺探腿法的重要性

摔跤中的腿法到底有什麼?從摔跤術語說窺探腿法的重要性

摔跤講究腿法,但是很多人對於摔跤的腿法不甚明白。摔跤術語有“手是兩扇門,全靠腿贏人”的說法,可見腿法在跤術中的重要性。

秦朝以前,最早的摔跤稱“轂斛”。大約在宋代,稱之為相撲,摔跤技術是以手摔為主。清朝各代大力提倡摔歧,並設有“相撲營”(後改為善撲營),這時的摔跤技術中大量溶人了蒙古式摔跤的技巧,即大量加入了腿絆的技術。

摔跤中的腿法到底有什麼?從摔跤術語說窺探腿法的重要性

在現代摔跤運動中,雖然不同流派在跤技上各有特色,但大多是清代摔跤技術的沿續,只有山西的抱腿及一些快跤還較多地保留了一些手摔技術。

摔跤中的腿法到底有什麼?從摔跤術語說窺探腿法的重要性

李寶如《大咖有約》

摔跤的絆子有:夾頭手花、枕頭手花、反別子、溫別子、齋別子、手別子、拱別子、切別子、倒別子、手腳別子、大德合勒、小德合勒、裡手摟、外手摟、裡手鉤、外手鉤、挑勾子、反把、正把、裡手入、穿襠靠、穿腿摸、圈腿、握腿、坡腳、架樑腳、抹脖腳、掛踢、樁頂、挑樁、三道要、抹眉子、飛逮子、彈擰子等等。

摔跤腿法特點

摔跤技術中的腿法在外形上跌法豐富,偏重於運動,使得摔跤技術中的一些腿法看起來有些繞道,不夠直接。

摔跤技術中高、中、低腿悉備,但缺乏暗腿和導力,有時明明看外形腿使得很好,就是力沒有到,常常令人扼腕。

跤壇泰斗李寶如也總結了一部分中國跤腿法的的歸納改進:

摔跤中的腿法到底有什麼?從摔跤術語說窺探腿法的重要性

李寶如先生曾擔任北京摔跤隊教練、北京散打隊教練,從教55年,弟子逾千,桃李滿天下,閒暇時筆耕不輟,出版《京跤史話》、《中國式摔跤精粹》、《圖解中國跤》等專著,為中國式摔跤的傳承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摔跤中的腿法到底有什麼?從摔跤術語說窺探腿法的重要性

大咖有約

李先生談中國式摔跤

比如盤腿,傳統的練習只兩三下,李寶如先生髮展到八下各具特色,他的弓步盤腿是把弓步的實腿盤起,這樣的盤腿難度雖然加大了,但在較技實戰中,能夠把重心腿或被絆的腿,輕鬆抬起,連續進攻和功防轉換時效果頗佳。

摔跤中的腿法到底有什麼?從摔跤術語說窺探腿法的重要性

黃瓜架

器械方面,他對傳統的“大棒子”、“沙子口袋”、“大杆”等器械,都有不同程度上的改造和更新,比如改造“小棒子”的“塞棒”練法,原來傳統的練法是,下肢騎馬蹲襠勢,上肢握棒練“塞”,李先生改成下肢為崴樁步,上肢仍然是“塞”,這樣使下肢動起來,更貼近實用。

摔跤中的腿法到底有什麼?從摔跤術語說窺探腿法的重要性

李寶如相關技巧展示:https://v.qq.com/x/page/t0771zs3pq3.html

摔跤技術講究巧勁,也要求整體配合用力,例如通過變臉來使身體協調一致,技術動作的使用講究技巧、速度、力量的高度統一,做到手、眼、身、腿的協調配合,創造時機把握時機。因此在練習各種手法、腿法及身法等基本技法都應該刻苦學習。從總的發力方法來看,仍然是靠肢體的局部肌肉力量和慣性,用武術的術語叫做用外功的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