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一個瞬間你會覺得高三那一年沒努力真的後悔了?

把手伸向天國


其實為高三沒努力而後悔的時候還挺多的,最先後悔的時候就是高考分數出來要填報志願的時候。我高考比二本高出十幾分,基本上只夠上那種壓二本線的學校,當年填報志願的時候基本上每一所大學近三年的錄取分數線都看了,我非常渴望去大城市,至少也是省會城市,可是我發現除了邊疆地區的省會城市的大學我有可能上線,其他省會城市的大學我都沒法上,我當時報了兩個省會城市的學校,結果都沒有被錄取,其實只要多2分就足夠了。那時候心裡特別後悔為什麼不再多做幾套題,讓自己高几分。

這基本上就是一個蝴蝶效應。我到了大學後,看到大學校園還沒有我高中的學校大,心裡真的五味雜陳,當時特別恨自己為什麼高中不努力,這也是我後來為什麼一定要考研的原因之一。

還有一個瞬間覺得很後悔高三沒有努力。有一個同學,我跟她成績從初中到高中一直都差不多,但是高三的時候她基本就屬於拼命讀書的那一類了,而我上網、看小說照常進行,然後她考進了一所名校,而我只上了一所二本,當時家裡很多人都拿我跟她比較,全部都在誇她,而且她家還為她辦了很濃重的酒席,然後還邀請我去參加,我當時那個嫉妒啊,當然也特別不好意思,想著要是高三也跟她一起學習就好了。

以前不懂學習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只覺得讀書是家裡人逼我的,所以沒有太多的感覺,也沒有想過真的愛上學習,但現在工作好幾年了,為人妻為人母,才發現讀書好真的太有優勢了,如果能夠再重來一次,我相信我會更加努力學習的,當然得我懂得學習的重要意義。


我在美國等你來


這個問題,我深有體會。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了。

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高考,現在回想起來,我依舊記得那年的高考,那年父母在考場外期盼的眼神,那年高考,天氣還是剛剛微熱,六月的天氣,剛剛下過雨。不過,幾個月後高考成績出來了,很不幸的是我沒考上,確切的說,我只考了四百多分,只能上個三本了,算是落榜了。畢竟農村嘛,都是認為只有二本以上的才算是正經大學,額。至於高三那年,我真的是放鬆了,說實話高三那年的我真的不還不如高一高二努力,歸根結底只是因為那年我喜歡了隔壁班的一個女孩,自然心思就沒怎麼花在學習上。現在想起來,雖有點後悔,雖然最後我沒能和那個女孩走在一起,不過,人生嘛,這一條路,那一條路,總有自己的一條路了,就看你走的決心了。

那年暑假,天氣很熱,算是我人生的一個挫折吧。我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思考自己以後的出路,現在想起來,當時的我什麼都不懂還能想出個什麼來。哈哈,三本我不是很願意讀,因為學費它貴,那就只能選擇專科了,可以,我實在是不甘心的,我自認為我雖算不上很聰明,可也不笨的,想了又想,還是終於下定決心選擇了復讀了。當時的我跑去跟父親講了我的想法,父親抽了根菸,說可以。就這樣,拿著復讀的學費,我還記得是8000多,因為我的分數距離二本線差五十多分,復讀學校的學費是根據你的高考分數計算的,當時只感覺這學費真的好貴。確實當時也是很後悔的只怪自己高三沒努力了。復讀生涯現在想起來,太艱苦了,那段時間才知道什麼叫做孤獨,怎麼叫做努力,什麼叫做拼搏,很多人通宵不睡覺來學習,一年時間很快,我也順利考取了一所普通二本大學,直到現在工作,參加兩次高考,復讀那段經歷實在是苦楚,相信經歷過的人自然會清楚,那段經歷帶給人的也算是一種財富吧。

現在想起來,那年高考,距離現在已經多少年了,轉眼之間,當時的學生仔,現在已經是小夥子了,時間是個好東西,他帶給你了曾經的回憶,以及後來的煩惱。


小天帶你看娛樂


我覺得應該就是大一暑假高中寢室聚會的時候了。

我是在縣城裡上的高中,應該算是個重點的吧,當時學校分文理科,我呢,腦子不是很好,理科很多學不會,所以我就選擇了文科,當時學校文理科學生比例大概是5:1,很多選文科的也都是學習不是很好的人(我們那裡是這種情況,不代表多數哈)。所以學校也不是太重視文科。但是,在我那一屆學校分了文科重點班和普通班,我憑藉差不多的成績很幸運的進入了重點班,寢室也從六樓換到了一樓,室友有兩個同班的,還有六個是理科重點班,可以說是學霸寢室了。關鍵是那六個理科班的基本沒出過年級前二十,我的兩個同班的同學基本是年級前十,而我就是那種半吊子狀態,年級二三十,平時考試要靠運氣的那種,數學簡單分能上去,數學一難就不行了。

我那一年高考恰好數學很難,結果我就考了一個二本學校,同寢室的都是考的211和985學校。在大一暑假的時候,有人提議聚一聚,我就想著聚聚吧,因為也有很長時間沒見了。當時我們就先預訂了一家餐館,約定了時間,當我到的時候,寢室很多人都已經到了,都在說著自己的專業和大學,我跟她們說自己的學校的時候,她們甚至都不知道,還說我為什麼不復習一年上個好學校,雖然我也知道她們都是好意,但是還是很尷尬,我當時就想自己高中怎麼就不好好學習呢,等到大學畢業後,我恐怕就沒臉去聚會了。

關注張小咖啊,獲取更多新鮮教育諮詢。

張小咖啊


看到這個問題我不由自主地就點了進來,說實話每每想起高考都會後悔當初的不努力,都會反思如果當時自己再努力一點,現在的人生是不是會重新書寫。

我自認為在學習上有一定的天賦,從小就聽身邊的人說,長大了要上清華北大,自己的心裡也暗下決定,上小學的時候也沒讓大家失望,好像第一永遠都會是我,四外村的人都知道我學習好,分班的時候連老師都在搶。


到了初中成績還行,第一次考試全校將近千人位列第八。但問題來了,因為學校沒有男生宿舍,所以就在外邊同學家住,晚上經常光顧遊戲廳,白天一上課就睡覺,是出了名的睡神。

到了高中還是如此,上課睡覺,下課就跑,感覺我做的練習題,大多都是前後位女生問時為了給她們講解才做的,那時成績不是非常拔尖,但也是比較靠前的,就這樣參加高考,最後落了一個普通的211院校。



無數次質問自己當時為什麼不能努力一點呢,可後悔已經無濟於事,所以希望我們不要因一時的懶惰讓自己後悔終生,特別是高三的學子們加油吧,祝你們能在接下來的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


師兄教育


高考分數線都出來了再來回憶一下十多年前的高考的故事,別有一番滋味。

其實高三那一年我很努力,也超常發揮考出了理想的成績,雖然填志願的失誤,沒有上到更好的大學,但對高三的努力我一直沒有怎麼後悔的。

直到大學畢業後的一天,我被公司派到清華大學去參加一個企業管理的培訓。在清華大學的幾天裡我才發現原來好大學是這樣的,大師級的教授,濃厚的學習氛圍,頂尖的同學。後來我又抽了一天時間去看了看北京大學,學習文科的我受到了更大的刺激,我看了看他們的百年紀念講堂的演出日程安排,那都是國內最頂尖的大師,文學家、經濟學家、話劇演出也都是國內一線演員。那一刻我真的後悔我還沒有努力夠,雖然我知道即使我再努力可能也進不了這個校園,但是我內心對他的崇敬和嚮往卻是無法掩飾的。

上大學的時候,我學的中文,那時候對古代漢語、古代文學、外國文學、文學理論等等課程無比排斥和厭煩,覺得這和我今後的工作沒有半毛錢關係,只是看看人家寫的小說而已。

畢業以後,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見識到了各種各樣的人,發現最有魅力的不是財富的多少,而是人的底蘊。人的底蘊可以讓你的精神在物質社會中散發耀眼的光芒,也會讓你更優雅更從容的去賺取更多的財富。

這時候我後悔了,我後悔我大學的時候沒有好好的去學習,而是把更多的時間花在了上網、踢球、喝酒等事情上,把最好的學習時間沒有用在讀書、學習上。

現在我對文學對歷史有開始了近乎痴迷的狀態,而這個恰恰就是我大學應該學的東西。


謀子


沒後悔過,我已經做了我能做的。從未後悔以後也不會後悔。

我是農村人,一直到小學畢業,我從未堅定過自己可以用學習來實現什麼。我不知道爺爺、父母還有其他愛我在乎我的人究竟使了多大的勁,可以讓並不優秀的我去到市裡的名初中上學。而在當時的我看來,這簡直是一種折磨。






我就像是一個被扔到完全陌生的地方還被所有人遺忘的人,甚至與別人交流都有障礙,因為我不敢張口像他們一樣說普通話,因為在這之前我能使用的語言只有家鄉的土話,更別提我那一窮二白的成績了。



我看不到希望,自己也從未看得上自己。

但父親是絕對絕對不會允許我這樣,他把我逼到學校。無可奈何,我只能繼續在當時我連做夢都抗拒的地方待著。

我很感謝,很感謝,很感謝……那些在我自己放棄我自己的時候也沒放棄我的人。

初中入學的時候,學號是54,也就是班裡的第54名。畢業的時候,班裡第11名,我踩著分數線進了市裡最好高中的實驗班。

那些出現我生命中的貴人們,那些在乎我的人,你們讓我不後悔當初的無可奈何。沒有後悔。


古月告耳


我以前真是有過這樣的感覺,每次當我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就會想為什麼我不在高三的時候再努力一點呢,這樣我就可以去一個更好的學校,這樣我的人生道路就不會這麼曲折。


但是回過頭這樣一想,也不是這麼回事,你怎麼知道你再努力一點就一定能在高考的時候取得一個好成績呢。難道我高考真的不努力嗎?實際上我非常努力,可是又很無助,我問班上成績好的同學他們是怎麼學習的,但是同樣的方法用在我身上又不合適了。我每天很努力希望把自己成績差的那一門課看看書能在考試的時候多考幾分,但是高考成績出來我那一名課是最差的。



現在想想當時真是傻,成績好的同學他們的學習方法都是自己總結出來的,而我有些科目基礎過於差,用在自己身上確實行不通。還有我雖然每天熬夜,把自己身體熬垮了,可是我實際上是很焦慮,晚上看書的效率也不高。



可是正是因為這樣,我害怕被別人落下太遠,所以我在大學的時候努力學習,即便專業我不喜歡我也要認真聽課,把考試考好。因為自己膽子小,我就去參加各種競選,演講比賽,所以我除了獲得許多證書之外,實際上我當眾說話的能力越來越強。我還花了將近2萬元學習英語,我的口語水平有了不錯的提升,甚至還在學校帶領一批學弟學妹學習。所以我的自身競爭力才越來越強大。



可是我還是很害怕,很擔心,很焦慮,我的很多同學他們如今還在中國頂尖的幾個研究所裡讀博,或是出國留學,每每和他們聊天,我就會後悔自己高中沒有他們努力。只不過我現在接納自己這樣想,但同時也會告訴自己,沒關係,你可以更努力,追求不一樣很美好嗎?


飛飛有個武俠夢


在我結束高考後同優秀的人站在一起時候。

在我的大學說“也許我們不是你夢想的大學時候”

高考結束以後我的分數並不理想,那時候家裡人很著急,在公佈高考成績的第一天就沒跑到我們的省會城市參加高校志願會。當時跟我一起的還有和我同年參加高考的學霸,怎麼形容他這個人呢?學霸兩個子就能全部概括,在我們市以屈指可數的名額考到省會上高中,他的學校佔領著省裡最好的資源,最好的老師,算是高考的領頭羊吧。

招生志願會當時分為幾個場地,985,211在A區,而後是一本大學B區,等到CDF區基本上就是二本和三本了。當時他就一直在A區徘徊,捉摸不定上哪個985,去哪個城市。而我呢?在本省二本三本的攤位前徘徊。一個個的問我能不能去你們學校呢,然後他們都委婉的說“你的成績可能有點懸。”一個上午下來。他的袋子裡裝滿了中國各個知名大學招生老師給的宣傳頁。而我一個上午也沒有找到合適的大學。

就是在這個時候我提前體會到了自己不優秀在社會上是什麼體驗,當你四處碰壁時你才會發現自己與優秀有多大差距。以前我和他的距離是省會重點高中與普通高中,現在變成了以全國為單位大學排名的距離。

後來陪他去了他們學校拿成績單,一整個學校都是喜氣洋洋的氣息,他的同桌是理科狀元,他們眉飛色舞的討論著一路的酸甜苦辣,他們說今年的高考題如何簡單,他們憧憬著未來,他們……

喜悅都是屬於他們的,我多羨慕這樣努力過後收貨的快樂啊,我拿著令人尷尬的成績長第一次赤裸裸的站在現實面前對比。在離開時他們說“今天天氣真好,雲很美”哪裡呢?我看不到。

後來我也背上行囊離開家,開始了自己的遠方。

大學的開學典禮上,我們學校的老師們喜歡說“雖然我們不是你們憧憬的大學……”是啊,誰會憧憬著來一個四線城市的二本呢?可是又能怎麼樣呢?還有機會一切就不算晚。

以往落下的就交給未來彌補,殊途同歸。沒人能隨便給下定義誰的狀態一輩子就這樣,共勉吧。


吞吞57


這個問題看了我就不得不回答了!親身經歷吧,我希望為人父母的好好看看我這個回答!

首先,我在讀的高中是我老爸安排的!當然,家裡環境不怎麼樣,所以也沒有走後門去很好的高中!學校很小,下課時間可以自由出入,隨便你去哪裡,也不限制男女交往。。。我覺得挺自由的,對於我這種放蕩不羈的少年及其合適的樣子!去網吧、遊戲機室、嗨房。。。我經常曠課,幾乎沒有請假這一說法!當然,我的班級是學校所謂的重點班!

回想一下!高一開始分班,校長在分班的時候,就表示重視文科班!原本班級52個人,活生生地走了36個,很多成績好的都過去了!結果可想而知,我們理科重點班其實和普通班級沒有啥區別了,無論從學習氛圍還是學習風氣來說!分班後的46人,認真聽課的人不到10個,其他人要麼玩,要麼睡,要麼嘛—開小差。。。很難想象我們還是重點班!

我自控力很差,從小到現在,但是我會隨著環境改變自己對事情的態度!大學看到學校的人,班級的人,社團的人,去朋友那裡對比他們學校的人,感覺到本科總體的素養和學習氛圍確實比專科好一點,所以,我就後悔為什麼當初沒有用盡全力去學習!或許,沒考上重本會是我這一輩子最遺憾的事!

我只是想通過這麼一件事,跟身為家長的人說一個道理!跟進孩子學習這件事,並不只是一個嘴皮子問問的事!我父母是為了生活,所以幾乎忘記關心我的學業!我感覺我被忽略了,我會從其他地方尋找我的存在感!最後,我父母以為我可以上重本的,結果,我只能考個很普通的本科!

作為父母的你們,如果你真的關心你的孩子,希望你真的用心去陪他,陪著他學習,陪著他談談心!用心去感受他的狀態,去感受他的環境,努力讓他專心提升自己!

以上是我的看法!當然,主要是看主人公的!最後的結果,都是目前的所有因素加起來得到的結果!如果你想讓他更優秀,用心點吧!


搞怪多多圈


世上沒有後悔藥💊,卻有無數不斷後悔的人,進入社會後,當因為學歷問題帶來種種困擾的時候,多希望高三那年可以好好奮鬥一把,現在也不至於混成這樣。

當年我是藝考生,藝考成績出來後,表現還不錯,有幾個二本的學校可以選擇,真因為這樣,高三第二學期放鬆了很多,結果高考成績只夠上三本。上學的時候去過幾次別的重點大學,不管是從環境還是學習氛圍,都是三本學校不可比的!

畢業之後去找工作,結果好多單位明確提出只收二本以上的,每每這個時刻,真的極其後悔為什麼當初放縱自己,如果在努力一把,會不會不是現在的結果呢!

所以,還是奉勸還在讀書的孩子們,珍惜你們現在的時光,好好學習,真正的努力過之後,你一定會有所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