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印三國20來年GDP對比:看亞洲經濟重心是如何變遷?

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的轉移,亞洲已經成為了全球經濟總量最高的大洲,而在亞洲眾多的國家裡其,其GDP最高的就莫過於中國、日本以及印度三國,其GDP總量在亞洲前三,尤其是中國GDP更是佔了亞洲GDP總量的40%,那麼這中國高速發展的20來年間,亞洲的經濟重心是如如何變遷的呢?

中日印三國20來年GDP對比:看亞洲經濟重心是如何變遷?

首先來看日本,日本亞洲第一個發達國家,是上世紀90年亞洲GDP總量最高的國家,其巔峰時期GDP總量佔美國GDP的70%以上,這樣的成績至今還沒有被哪個國家打破。而日本經濟快速發展是在上世紀50-60年代,在美國的扶持下,日本開始大力發展製造業,引進全球最先進技術設備,使得國內工業 迅速崛起,日本經濟也隨著突飛猛進,從1968年開始,日本就霸佔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寶座長達幾十年的時間。

中日印三國20來年GDP對比:看亞洲經濟重心是如何變遷?

到了1995年,日本經濟經過了二三十年的高速發展之後,已經達到巔峰時期,其GDP總量達到了54548億美元,佔亞洲的GDP總量超過60%,可以說那個時間的日本經濟可謂是笑傲整個亞洲,而那個時候中國經濟還屬於探索期,再加上經濟基礎比較薄弱,所以經濟發展並沒有很亮眼,GDP僅為7345億美元,佔亞洲GDP總量的佔比也僅為8.2%。而同期的印度GDP也僅為3554億美元,佔日本GDP的佔比為6.5%,佔中國的GDP佔比為48%。

中日印三國20來年GDP對比:看亞洲經濟重心是如何變遷?

而到了1997年,則是亞洲經濟發展的轉折點,這一年爆發了經融危機,波及了整個亞洲,尤其當時幾個經濟發展比較好的日本、亞洲四小龍、四小虎等經濟體首當其衝,都受到了猛烈的衝擊,貨幣貶值,外商撤資,國內經濟受到重大危機。當有當時中國人民幣還沒有自由兌換,再加上國家英明的決策,也使得中國成功挺過這次危機。

危機過後,中國穩定經濟發展環境,也吸引了越來越多外商來華投資設廠和貿易,而中國也趁機大量吸引外資和國外先進技術,大力發展製造業,甚至還在珠三角地區打造了“世界工廠”這樣龐大的製造業基地。 而製造業的快速發展,也使得中國經濟強勢崛起,一路超越了各個經濟實力強大資本主義發達國家,並且在2011年成功超越了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此亞洲的經濟格局將重新被改寫,日本不再是一家獨大,中國經濟強勢崛起

中日印三國20來年GDP對比:看亞洲經濟重心是如何變遷?

2017年,中國的GDP總量達到了12.25萬美元,佔亞洲GDP總量的由1995的8.2%上升到了42%。而同年日本的GDP則為4.8萬億美元,僅為中國的40%,其佔亞洲GDP總量也降到了16.6%。而在這20多年印度的GDP也增長不少,2017年GDP達到了2.6萬億美元。

中日印三國20來年GDP對比:看亞洲經濟重心是如何變遷?

這二十多年中國經濟可謂是高速發展,而日本經濟則是較為緩慢,而印度則是亞洲的另一匹“黑馬”,由於龐大人口分利,使得近年來印度的經濟高速發展,其GDP增速更是超過了中國,成為全球經濟成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今年的GDP增速還一度超過了8%,領跑全球。按照印度目前印度如此高速的發展,未來將會是亞洲各國一強大競爭對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