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不把家长放在眼里,家长没有权威性,怎么办?

迷彩黄金


感谢信任,家长权威,这个问题应该是一个非常有意思话题,所谓权威,就是对孩子一种威慑能力,但是这个必须有一种人格魅力。

第一、家长的学识。你要让孩子能够服从,你必须具有一定的学识,博学家长孩子容易跟他交流并被家长一些有意义指导感觉家长权威性,既是你不是一个方面专家,也有不断学习,跟孩子一起成长,在他需要帮助时候提出合理一些建议。

第二、良好沟通渠道。因为孩子在人格是和你平等的,他之所以对你保持一定仰视,是因为你不仅仅是他经济来源,更是他遇到问题时一个倾述对象和提出合理化建议的朋友,保持一种良好沟通环境,对于家长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少啰嗦。因为现在家长,平时看见孩子就说不完的教导话,既不给孩子辨别时间,也都是一些大话和套话,只能当孩子感谢厌烦而从内心排斥你,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鲜活生命,你定一些基本家规,除此之外还孩子自由选择权力,平时少说话,说话必须有震慑作用,只有这样孩子才有三分怕意。

第四、说得做到,对违纪孩子一定要严苛。因为选择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雷声大雨点小,孩子违法一些规范,家长又舍不得给予必须处罚,长期以后,孩子根本不把你要求放在眼里,你的教育就完全失去效果。

总之,一个负责任家长,既是孩子朋友,又是孩子成长矫正者,孩子成长中对某些东西畏惧是正常成长必然因素。一个树苗长歪了,不给予矫正,到时候一旦坍塌,就会危及社会!

2018年11月26日于宜昌市夷陵吾同斋


宋朝茶楼一伙计


何为权威?对于小孩子来说,你给他吃,给他穿,给他钱花,他就会对你百依百顺,心里自然认为家长是权威。

高中生正是身体,思想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一方面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没定型,另一方面又自命不凡,彰显个性,对于家长的管理产生抗拒,这是整个中国青少年的共性。

聪明的家长从来都不是非打即骂,那样只会让孩子的反抗愈加强烈。孩子需要被认同,被尊重,家长应当侧面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即使感觉不对,只要知道不会发生重大后果,也不应阻止孩子犯错的权利,毕竟这是成长要经历的。


我叫刘大雷


👉高中生不把家长放在眼里,

其实是一个“攻击性”的表现。

“攻击性”具有普遍性,

只是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呈现。

👉要弄清楚孩子为何不把家长放在眼里,

首先要弄清楚孩子为何具有攻击性。

1.成长历程:青春期自我意识增强,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试图摆脱外界的“控制”;

2.抚养方式:暴力、冷漠、放任的抚养方式容易使孩子产生攻击性;

3.“好孩子”:从小给孩子贴上“好孩子”标签是很残酷的,孩子要违心的迎合外界,压制自己的天性,青春期容易爆发攻击性;

4.家庭关系:家庭关系复杂、矛盾纷争,容易使孩子产生攻击性;

5.学习压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逼迫孩子全面发展,全方位包装孩子,容易产生攻击性;

6.轻视健康:家长只要求孩子学习,不顾及孩子心理感受和承受力,孩子容易产生攻击性。不维护身心健康,何来学习状态?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是这个道理;

7.成人化标准:父母用自己的精力、眼界、格局、身心承受力要求孩子,却忘却自己的高中时代的模样,孩子难以承受,孩子容易产生攻击性;

8.忽视沟通:父母只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不关注孩子的问题,甚至不理睬孩子的需求,没有回应性,孩子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9.过度满足:不少家庭条件很好,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当孩子适应这种满足当时后,一旦需求受阻,容易产生攻击性;

10.推卸责任:当孩子不愿承受某种压力,过不愿做某种事情时,尝试用伪装的“攻击性”对待父母,一旦成功尝到甜头,形成攻击性习惯;

11.外界习得:一些暴力游戏、影视、文学作品,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孩子被洗脑,行为上模仿,具有攻击性;

12.负性强化:孩子平时偶尔无意识的语言“攻击”,被父母过度教育,强化孩子的攻击性;

13.过度奖励:孩子在某一方面达到父母要求时,父母过度奖励,夸大成就,容易是孩子自负,产生攻击性;

14.先天因素:遗传或胚胎发育过程中导致。

……

👉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如何引导?

1.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2.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3.彼此兑现相互的承诺;

4.营造良好的沟通环境;

5.坚持底线不可破原则;

6.适度弱化“逞强”意识;

7.俯下身子“称兄道弟”;

8.寻求释放压力的方式;

9.训练心理弹性和耐力;

10.构建青春期正确认知;

11.分析攻击性背后的原因;

12.远离暴力游戏和作品;

13.积极方式融洽亲子关系;

14.批评激励掌握火候;

15.平常心对待期望值;

……

👉攻击性适度并不是坏事:

征服外部环境的过程就需要攻击性;

面对不法行为就需要一定的攻击性……

攻击性适度是被认可的:

如勇敢、坚韧、执着……

也许就是攻击性的演变。

总之,攻击性的正面、负面效应取决于“度”,父母过度强调权威性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攻击性”,这种攻击性多数来源于童年时期家庭的抚养方式和态度,建议家庭采用民主式的抚养方式和态度。


迷彩黄金


说起来,我小时候很崇拜我的双亲,直到我慢慢长大,我发现我的双亲真的非常对不起我当年对他们的无上敬意。虽然他们花很多钱让我上学,等我学会读写以后我又看了很多让人长内涵的书,但是我越是变成和他们不一样的人,就越发发现他们真的是非常寒碜的男人和女人,乃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只能把他们当做提款机,只能在表面上维持家人的样子。倒是我长大开始面对社会以后,我又觉得他们很可怜,天知道那么愚昧无知的人是怎么在这个冷酷无情充满竞争而且处处陷阱的社会里头生存下来的。于是心里还是慢慢地存在怜悯和敬意,是对弱者的怜悯,以及对赢家的敬意。


毒舌评论407


孩子造成目中无人和教育环境生活环境家庭环境密不可分,而且初中高中阶段的孩子叛逆心很强,贸然使用暴力反而适得其反,首先对于这类孩子我们需要进行了解,在具体了解他的性格后使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引导,如果讲道理的方法行不通那就可以考虑安排到一些艰苦的封闭式学校进行改造,方法总比困难多,宁愿让孩子受点苦养成良好的品格总比今后走上犯罪的道路强。


君林天下1680


这个在我这里还没有出现这个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