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不把家長放在眼裡,家長沒有權威性,怎麼辦?

迷彩黃金


感謝信任,家長權威,這個問題應該是一個非常有意思話題,所謂權威,就是對孩子一種威懾能力,但是這個必須有一種人格魅力。

第一、家長的學識。你要讓孩子能夠服從,你必須具有一定的學識,博學家長孩子容易跟他交流並被家長一些有意義指導感覺家長權威性,既是你不是一個方面專家,也有不斷學習,跟孩子一起成長,在他需要幫助時候提出合理一些建議。

第二、良好溝通渠道。因為孩子在人格是和你平等的,他之所以對你保持一定仰視,是因為你不僅僅是他經濟來源,更是他遇到問題時一個傾述對象和提出合理化建議的朋友,保持一種良好溝通環境,對於家長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少囉嗦。因為現在家長,平時看見孩子就說不完的教導話,既不給孩子辨別時間,也都是一些大話和套話,只能當孩子感謝厭煩而從內心排斥你,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鮮活生命,你定一些基本家規,除此之外還孩子自由選擇權力,平時少說話,說話必須有震懾作用,只有這樣孩子才有三分怕意。

第四、說得做到,對違紀孩子一定要嚴苛。因為選擇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長雷聲大雨點小,孩子違法一些規範,家長又捨不得給予必須處罰,長期以後,孩子根本不把你要求放在眼裡,你的教育就完全失去效果。

總之,一個負責任家長,既是孩子朋友,又是孩子成長矯正者,孩子成長中對某些東西畏懼是正常成長必然因素。一個樹苗長歪了,不給予矯正,到時候一旦坍塌,就會危及社會!

2018年11月26日於宜昌市夷陵吾同齋


宋朝茶樓一夥計


何為權威?對於小孩子來說,你給他吃,給他穿,給他錢花,他就會對你百依百順,心裡自然認為家長是權威。

高中生正是身體,思想發生巨大變化的時期,一方面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還沒定型,另一方面又自命不凡,彰顯個性,對於家長的管理產生抗拒,這是整個中國青少年的共性。

聰明的家長從來都不是非打即罵,那樣只會讓孩子的反抗愈加強烈。孩子需要被認同,被尊重,家長應當側面的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即使感覺不對,只要知道不會發生重大後果,也不應阻止孩子犯錯的權利,畢竟這是成長要經歷的。


我叫劉大雷


👉高中生不把家長放在眼裡,

其實是一個“攻擊性”的表現。

“攻擊性”具有普遍性,

只是以不同的表現形式呈現。

👉要弄清楚孩子為何不把家長放在眼裡,

首先要弄清楚孩子為何具有攻擊性。

1.成長曆程:青春期自我意識增強,形成自己的思維模式,試圖擺脫外界的“控制”;

2.撫養方式:暴力、冷漠、放任的撫養方式容易使孩子產生攻擊性;

3.“好孩子”:從小給孩子貼上“好孩子”標籤是很殘酷的,孩子要違心的迎合外界,壓制自己的天性,青春期容易爆發攻擊性;

4.家庭關係:家庭關係複雜、矛盾紛爭,容易使孩子產生攻擊性;

5.學習壓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逼迫孩子全面發展,全方位包裝孩子,容易產生攻擊性;

6.輕視健康:家長只要求孩子學習,不顧及孩子心理感受和承受力,孩子容易產生攻擊性。不維護身心健康,何來學習狀態?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是這個道理;

7.成人化標準:父母用自己的精力、眼界、格局、身心承受力要求孩子,卻忘卻自己的高中時代的模樣,孩子難以承受,孩子容易產生攻擊性;

8.忽視溝通:父母只注重培養孩子的能力,不關注孩子的問題,甚至不理睬孩子的需求,沒有回應性,孩子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9.過度滿足:不少家庭條件很好,儘可能滿足孩子的需求,當孩子適應這種滿足當時後,一旦需求受阻,容易產生攻擊性;

10.推卸責任:當孩子不願承受某種壓力,過不願做某種事情時,嘗試用偽裝的“攻擊性”對待父母,一旦成功嚐到甜頭,形成攻擊性習慣;

11.外界習得:一些暴力遊戲、影視、文學作品,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孩子被洗腦,行為上模仿,具有攻擊性;

12.負性強化:孩子平時偶爾無意識的語言“攻擊”,被父母過度教育,強化孩子的攻擊性;

13.過度獎勵:孩子在某一方面達到父母要求時,父母過度獎勵,誇大成就,容易是孩子自負,產生攻擊性;

14.先天因素:遺傳或胚胎髮育過程中導致。

……

👉對有攻擊性行為的孩子如何引導?

1.建立和諧的家庭關係;

2.為孩子樹立良好榜樣;

3.彼此兌現相互的承諾;

4.營造良好的溝通環境;

5.堅持底線不可破原則;

6.適度弱化“逞強”意識;

7.俯下身子“稱兄道弟”;

8.尋求釋放壓力的方式;

9.訓練心理彈性和耐力;

10.構建青春期正確認知;

11.分析攻擊性背後的原因;

12.遠離暴力遊戲和作品;

13.積極方式融洽親子關係;

14.批評激勵掌握火候;

15.平常心對待期望值;

……

👉攻擊性適度並不是壞事:

征服外部環境的過程就需要攻擊性;

面對不法行為就需要一定的攻擊性……

攻擊性適度是被認可的:

如勇敢、堅韌、執著……

也許就是攻擊性的演變。

總之,攻擊性的正面、負面效應取決於“度”,父母過度強調權威性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攻擊性”,這種攻擊性多數來源於童年時期家庭的撫養方式和態度,建議家庭採用民主式的撫養方式和態度。


迷彩黃金


說起來,我小時候很崇拜我的雙親,直到我慢慢長大,我發現我的雙親真的非常對不起我當年對他們的無上敬意。雖然他們花很多錢讓我上學,等我學會讀寫以後我又看了很多讓人長內涵的書,但是我越是變成和他們不一樣的人,就越發發現他們真的是非常寒磣的男人和女人,乃至於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只能把他們當做提款機,只能在表面上維持家人的樣子。倒是我長大開始面對社會以後,我又覺得他們很可憐,天知道那麼愚昧無知的人是怎麼在這個冷酷無情充滿競爭而且處處陷阱的社會里頭生存下來的。於是心裡還是慢慢地存在憐憫和敬意,是對弱者的憐憫,以及對贏家的敬意。


毒舌評論407


孩子造成目中無人和教育環境生活環境家庭環境密不可分,而且初中高中階段的孩子叛逆心很強,貿然使用暴力反而適得其反,首先對於這類孩子我們需要進行了解,在具體瞭解他的性格後使用恰當的方法進行引導,如果講道理的方法行不通那就可以考慮安排到一些艱苦的封閉式學校進行改造,方法總比困難多,寧願讓孩子受點苦養成良好的品格總比今後走上犯罪的道路強。


君林天下1680


這個在我這裡還沒有出現這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