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的月薪,週末雙休,不想幹了,想辭職,您怎麼看?

土泡泡日記


看到這種提問(無頭無尾),總有一種想“踹人”的感覺。你是來炫耀的,還是來訴苦的?你想辭職,是因為月薪低,還是週末雙休太舒服,還是僅僅因為“不想幹了”?回答這種問題很頭疼,辭職原因其實有三種:最高層次的是因為職業規劃不匹配,中等層次的是因為事業發展遇到瓶頸或天花板,一般層次是因為錢給少了、心受委屈了。你是哪一種?我們吃瓜群眾,也好對症下藥啊。

第一,不要因為“圍城效應”而辭職。帶著一個環境裡,舒服也好,不舒服也好,往往因為你擁有了就開始產生職業疲倦,總覺得“別人家的公司好”。從提問的口氣裡,可以聞到這種味道,不想幹了,就想辭職,反正就是厭煩了目前的狀態。這種情況,發發牢騷可以,但是不是真要辭職,要看你有沒有本事“飛得更高”?

第二,具體分析你的狀態。月薪6000元,對你的本事來講,是不是對不起你。比如,你價值月薪3萬,長期給你6000元,嚴重低於市場價格,你還待著幹啥呀,市場價格是公開的,人才智力也是流動的,你抓緊飛上月薪3萬的高枝啊。問題是,你是否高估了自己的身價?還有就是你是否客觀評價你的身價,你算性價比了嗎?你算跳槽成本了嗎?這些問題想清楚了,再做決定比較好,心裡不爽了,就想辭職,建議先冷靜客觀地評估自己。

第三,具體分析你的情況。月薪6000元,雙休制度。是不是在國企?在幾線城市?可能分為幾種情況:

一是一二線城市的國企,工資6000元,雙休制度,工資不高不低,職位論資排輩,雖然安全穩定,壓力不大,但渾身幹著沒勁,因為職場氛圍不那麼“激盪”。一線城市國企,月薪6000元,低於社平工資,你計算其他收入了嗎?有的國企,工資不高,獎金不少,福利多多,綜合性價比很高。但是國企人有個毛病,始終認為每月固定工資才是穩定的,對外一般說基本工資,不說全年收入。工資6000元,也許年入二三十萬呢。你辭職,你腦子是不是發燒?

二是三四線城市的國企,工資6000,還算是比較高的,在當地一般高於社平工資。如果加上雙休,加班不多,單位時薪其實挺高的。民企私企,一般都是單休,加班也比較多,時薪算下來,不一定比你目前的工資高。雙休日,你是嫌太安逸了嗎?雙休日,你可以幹很多事情啊,你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做一些兼職,現在是互聯網時代,在家裡就可以賺錢啊,賺錢的方式有很多啊,自媒體電商微商知識變現等等。

三是你在民企、私企、外企工作,(悄悄問問,除了外企,民企私企還有安安穩穩的雙休日嗎?)比如,現在被批得很厲害的996工作制。如果你在這些企業,跳槽的理由要考慮充分:如果是人才價格長期低於行業水平,你有能力,不跳槽你等啥呢?如果你的職位發展遇到了天花板,不跳槽解決不了,比如,你只能做到主管,但不可能到達副總級別,你有能力做副總的水平,你可以跳槽,跳槽是為了讓自己更讓一層樓。前提,記住,你有沒有跳槽之後過得更好的能力,只要有實力,跳槽確實一個提職加薪的途徑。

最後再說一句話,人才市場波動是比較大的,人才價格也是波動的,有些職業,今年是香餑餑,明年就爛大街。比如說,互聯網企業,前幾年火熱,現在都在裁員,你想跳槽,議價能力就不如以前。未來幾年是人才市場波動比較劇烈的時期,行業結構也是洗牌,跳槽要謹慎,不要一腳踏空。總之,不是不能跳槽,看準了再說,切忌“不想幹了”就辭職,這是很不成熟、很不理性的行為,請你三思而後行。


職場火鍋


6000元的月薪,還有周末雙休,算一算下來一個月23天的班,休8天,養家餬口的人還行,對白領和其他的高薪工作者來說是九牛一毛。

社會發展的越快,人們的生活水品越高,消費越高。

月薪6000元,除了每個月的房貸,生活費,孩子的上學費用,基本都花完,年輕人壓力大,幾乎是月光族,啃老族。

我同事的孩子每個月上私力學校的費用一個學期一萬好幾,小兩口活受罪加起來的工資一月才一萬過一點點,說什麼自已沒上什麼好大學,讓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都要把最好的給孩子,我說何必呢?

不管怎麼說,人各有各的生活方式,月薪也有高有低,之於你怎麼看待,想法都不異,無論月薪多少,知不知足,去留都在於你。沒心沒肺活的快樂才重要。。。



二胎的煩腦


你好,我現在應該是處於這種狀態,感覺不想做了,週末雙休,公司買五險一金,還有每隔一週的公司活動,相應的年假和法定的假期,聽起來這些感覺是不是蠻好的,外行人看內行事,只有當事人知道。

記得剛剛開始的時候,公司蠻小的,只有5個人吧,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該有的職能部門都有,個個人的工作效率都很高,幹活的氛圍也蠻好的,有自己的想法,雖然偶爾加班,感覺自己也得到提升,雖然一直都沒有加工資,但是還是覺得挺好的。

後來搬公司了,公司慢慢的發展,規模比之前大了,人也多了,但是制度還是很亂,但是老闆也是能聽取員工的意見,慢慢的改善,感覺也還是蠻好的,沒有這些想離職的想法,感覺公司發展了個人也會得到更大的提升。

可是慢慢的就變了,因為變得越來越官僚化,越來越繁瑣,本來一分鐘可以做完的事情,硬是搞了一個上午,無休止的開會,但是並沒有得出結果,而是越討論越偏離了軌跡,,次次都無疾而終;而且怎麼說呢,空降了一些外行的領導過來監督我們幹活,對本行業一無所知,只能拼命開會帶他們去了解公司的產品和公司的發展,最後空降領導還會下達一些不知道所謂的目標讓你去完成(開會都佔用了工作的3/4,那不就得加班幹活嗎)最後還被說工作效率慢,沒有產出(黑人問號❓)

人員的不斷擴充,工作的不斷分出去,本來是件好事,因為你可以更集中的做某個領域的事情,可是事與願違,說你的產出跟不上,還早早下班。

人員多了,自然而然就會有了對比。當你看到比你先進來的員工,才幾個月,工資都漲了幾次,而你作為老員工,努力辛勤的工作,一年了工資還沒有見漲(因為你沒有跟他提??)心裡的對比就有了

還有個你看到了區別的對待,會讓你覺得很不爽,本是同個部門的員工,怎麼就剩你一個人不用開會,讓自己覺得自己是多餘的。。。一兩次還情有可原,但是次數多了就覺得自己真的是多餘的。

正如那句話說的,要不錢給的少,要不心裡受委屈了。



隔壁的小霞


月薪2w、辭職一個多月了在家養身體。工作對我而言不是最重要的,如果工作不開心了就不要委屈自己,生活最重要的還是取悅自己。

不過我離職並非因為工資啊同事之間相處啊什麼的,完全是因為身體扛不住了😂。剛離職的這家公司讓我感覺像回到了學校,每天起床去上班都特別輕鬆從來都不需要鬧鐘啊什麼的,到公司看到可愛的同事們也很開心大家都特別有愛特別單純。

也希望他們永遠辛福快樂。



櫻桃BIG丸子


一份工作幹著幹著就不想幹了,這應該是大多數人的心裡想法,尤其是私企。有位名人說過一句話,當你在一個企業不想幹下去的時候,無法就兩種原因,第一,錢,沒給到位;第二,心,委屈了;

我的上一份工作幹了5年,剛進單位的時候幹勁十足、精神飽滿,主要是面試的時候老闆說的好,工作性質高大上,工資福利待遇好,也是剛開始的時候的工資待遇在我們四線小城市來說還算可以,還有五險一金,工作也不算太累,還有一點就是節假日正常休息,這對於本地的一些私企而言是很有優勢的一點。可是慢慢的福利待遇降低了,五險一金基數也低了,工資13年進公司的時候3000左右,到17年的時候還是3000左右,項目少了,提成就慢慢沒了。所以就產生了離職的念頭,但是結婚了,買房了,壓力大了,也不敢隨便就辭職,只能騎驢看賬本-走著瞧,反正是工作激情沒了,幹多幹少工資都差不多,隨還多幹,說好的培訓深造、旅遊全都是泡沫,心寒了,誰還願意努力幹。沒辦法,公司規模小,行業不景氣,待遇變相減少,醞釀了一段時間,終於有了個機會,跳槽去了另一家公司。

現在的工作,待遇挺好,週末雙休,但每個月工資是固定的,這就有了它的侷限性,幹多幹少拿的都一樣,時間長了積極性反而不高,而且是外地工資駐本地項目,說不定哪天項目沒了工作也就沒了,三十好幾拖家帶口的也是很焦慮,擔心哪天失業了,只要是對未來發展的迷茫,公司不能給歸屬感,但是現在還不能輕易辭職,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

根據個人經歷總結,一份工作或早或晚都會讓人產生不想幹的念頭,要麼就是待遇不好,要麼就是心委屈了,還得個人根據情況去調節,現實條件的約束讓我們不可能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所以我們自己得努力,提升個人能力和專業技能,一定要成為企業中那個不可或缺的你。不要輕易辭職,想法可以有,但不能心血來潮,現實中又有幾個人能夠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呢?


im8090


說實話,月薪6k,週末雙休的工作在除北上廣之外應該都屬於還可以的呢,辭職的時候還是謹慎一些比較好,去想想自己想要辭職的原因。

第一,經濟形勢不好,找工作比想的更難

我同事從去年12月份開始就嚷嚷著想要離職,到現在還一直在找工作,一直沒有找到滿意的,要不然是民企,但是未來發展不好,要不然就是薪水低於現在的。

建議如果真的想換工作的話,也在找好工作之後再辭職。

第二,思考自己為什麼想要換工作

嗯,換工作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種,包括錢太少了,乾的不開心,不喜歡直屬領導,或者直接是倦怠了,不想幹現在的工作了。

如果基於以上原因的話,其實可以想想是否有相應的解決方案。比如說錢太少了,是否可以商議加薪,比如說乾的不開心,是否可以換崗,或者調整自己的心態。

第三,是否想好要去做什麼

每一次換工作其實都是一次新的選擇,換工作的成本也比較高,因為至少換了工作之後可能需要再長1~2年。

如果真的確定要換工作的話,建議還是上一些時間去思考想要找的工作是什麼樣的,一一列明,然後按照自己的目標去找工作,而不是隨意找一個應付了事。



滴水在成長


座標合肥,一個月到手六千,本來是雙休,19年又改成單雙休。就一銷售支持崗,加班堪比it公司。一個星期有能一天按時下班,每天早上七點出門,晚上到家九點多,公司也比較遠,一個小時路程,加班也做不上班車,還得打車去坐地鐵。晚飯也吃不上,到家餓扁了。公司領導各種找事,一天要做這個方案,做那個方案,還有各種數據作業,心太累,去年10月份來的,不知道還能堅持多久。其他人加班更恐怖,動不動就開會搞到晚上十一點多,不是世界500,是加班500


安之若素47476116


首先,離職可以,但是你要考慮清楚:離職之後,你要去幹嘛?

作為一個成年人了,我們身上肩負家庭重擔,不是說想走就能輕易走的,一走了之後我們的經濟來源於哪?我們有什麼打算?這些都是要在離職之前想明白的。

我有個同事,三十好幾了,一直做著訂單專員的活,每天渾渾噩噩的,混吃等死,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後來還沒等老闆把她炒掉,她自己先提出了離職,因為她覺得工作乏味,世界那麼大,她想去看看。打算去旅遊一段時候後再換份新的工作重新開始。後來,瀟灑了一個月後,她的內心極度焦慮,因為她突然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投的簡歷也大多石沉大海。惶惶不可終日。

這就是典型的,沒有想清楚自己離職後要做什麼,沒有做好相應的規劃就任性離職的後果。

所以說,千萬不要沒考慮好離職後的出路就著急離職,等一切都想明白了,再遞上辭職信也不遲。

對跳槽從容一點,對工作認真一點,對能力重視一點。

其次,月薪6000還雙休的工作,在非一線城市還算中上水平,慎重離職。

我這個二線城市平均工資5000+,也就說6000塊工資在我們這個城市還算中上收入,是還可以的。你換份工作說不定還不及現在這份的工資待遇。

我們出來工作,是來掙錢的,不是來談理想說抱負的。一個工作,可以滿足你的物質需求就已經實屬難得了。要到自我實現需求階段的話,一般也是物質需求得到充分滿足的條件下才會考慮的話題。

只要目前這個工作你不討厭,還有所價值。你就應該繼續幹下去,讓自己好好學習本領,好好沉澱技能,好好積累經驗。

等到自己變得足夠優秀時,自然更容易找到滿意度更高的工作。

總的來說,慎重離職,做好規劃。


鐵鍋燉HR


月薪6000在東北來說是中上等因為我出生在東北並且在東北工作所以對東北這邊的薪資還是有了解的。普通的銷售有提成趕出名堂來年薪十萬算是一般的了。然後年齡呢一般都是三四十歲有房有車有貸款。生活的準則就是掙得多花的多沒有數的錢。那一個普通的白領坐辦公室的一個月三四千生活的還不錯有對象可能會稍微緊張一點但是自己一個人的話就夠了。瀋陽的年輕人主要是房子的壓力比較大。一平米一萬塊位置不算太好。但吃的不算貴用的也不算貴。房子有了一切就都有奔頭了想法就得把房貸還上了。然後再買個車生活就算是小康了以後的日子看自己的人均收入然後進行生活檔次的提升。以上就是我總結的答案希望對象來東北的小夥伴們有用。送上圖片一張可以聯繫我哦我是做網絡推廣的。



真流氓啊你


我生活的城市在合肥,之前剛加入一家單位不久一個前公司女同事問我待遇,環境如何等,我個人覺得待遇各方面還是可以的,有五險一金,先表明是銷售行業。可是當她問我是否雙休的時候我反問了一句,你想掙錢嗎?當然她說想,後來沒怎麼聊就結束了。首先找工作是立場問題,做好銷售加班是難免的,再說有很多變化因素,並非朝九晚五的事業國企單位,所以當時就比較納悶為什麼很多女孩子找銷售類工作非常看重週末雙休這個福利!

在合肥,如果無房貸車貸這些外在因素,月薪6000相當不錯,非銷售職業所不能及,雙休就更別多想,做了這麼多年銷售,基本上時有加班現象,早已習慣並適應,這裡指的加班不是無止境剝削形式的。不過現在很多應屆畢業生眼高手低,做不了體力活,家裡條件優越點的當然對待工作就沒有那麼上心了,企業對這類員工也是沒辦法,可能哪裡做的讓他心裡不舒服拍屁股就走人了。

我覺得一份工作無論合不合適自己,先認真對待,誰也不會做付出沒回報的事情,哪怕是學習上,能力上的收穫也不虧,我覺得年輕其實不是資本,實力才是王道吧,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