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名后的李诞究竟还剩下多少吐槽的资本?

娱乐圈既是一个遍地黄金的金銮殿堂,也是一个稍有不慎便遗臭万年的囚禁区。

由综艺节目《吐槽大会》一举成名的李诞也未能躲过这场娱乐过后的无聊消遣。最近也是频频走上网络热搜无法自拔。

前几天因为被曝出一则与陌生女子勾肩搭背的视频再次将李诞推向风口浪尖

成名后的李诞究竟还剩下多少吐槽的资本?

对此,李诞延续一贯嬉笑调侃的作风给出回应,声称自己并对于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概不知情,简直太能瞎编了。

自从李诞被一场吐槽风浪卷入到娱乐圈之后,他的一切似乎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

首先是亲手策划的节目《吐槽大会》被观众无情吐槽

“吐槽”本是该节目中最大的亮点,可最新一期的节目连续播出几期之后,观众发现节目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怒喷”味道,整场节目变成了一个毫无看点的交流大会。

成名后的李诞究竟还剩下多少吐槽的资本?

如果说,杨超越的走红是一场没有任何规则的游戏,那李诞的成名就是一场开了挂的双赢人生。

可从第一季节目刚一播出,点击量就居高不下,到现在的节目评分直线下滑,口碑烂街,李诞的成名之路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大起大落?他究竟还剩下多少吐槽的资本?

树大招风

当李诞还在默默写着没有任何销量的散文诗集,每天坚持在写作的道路上奋笔疾书;当李诞每天都浸泡在奥美公司里有头无尾的改着文案,或许他就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

褒奖?称赞?炮轰?谩骂?

无论是欣赏或批评,所有言论都砸不到李诞的头上。

成名之后,虽然自己名利双收,钞票大赚。但随之而来的是自己的某些隐私将成为观众们的茶前饭后闲谈。

你的一举一动都在备受关注,曾经一个细小的缺点都可能被拿来放大化。因为你不再是一个整天躲在幕后码字且无人问津的小策划,你代表的是娱乐界的一个公众形象。

性格使然

成名后的李诞究竟还剩下多少吐槽的资本?

《野生厨房》这个节目就是暴露李诞陋习的一个真实写照。

懒散,懈怠,悲观的情绪一览无遗。

节目中,每次大家做活都看不到他的身影,以各种花哨的借口躲避。有一次因为晚起差点惹的汪涵当众发怒。

有人会说,这就是节目为了赚取点击率故意制造的效果而已,不必当真。

首先,节目希望制造效果可以理解,但李诞在节目中的言行举止真的是节目组有意为之?

李诞曾经说过一句网络流传度较为广泛的话:开心一点儿,人间不值得。

开心点儿没错,可灌输“人间不值得”这样一种佛系思维着实可怕。这其实也是李诞在成名前一直奉承的一句“名言”。

书籍滞销!工作不顺!成名太难!

如今他把这些之前经历过的种种不堪化作一句佛系言语,其实也是他内心对世界的一个态度。

《奇葩说》选手付首尔曾在节目辩论中半开玩笑的调侃到:李诞只告诉我们人间不值得,但是他根本没告诉我们到底该去哪?

仔细想想,她说的话不无道理,但也同时论证了李诞的那些懒散,懈怠,和悲观情绪也表达出一种对生人的迷茫,对生活的不解。

所以,李诞看似嬉皮笑脸,实则内心恐惧,一片茫然。

娱乐规则

有人说,《吐槽大会》现在已经变成了李诞的朋友圈,圈子越大,能吐槽的范围就相应性的越来越小。

其实我们可以从李诞最初策划节目时说起。

逆境中搏出位,无疑是李诞最成功的一次选择。靠着节目的策划新意以及颠覆国内综艺节目的表演形式让李诞距离成功又近了一大步。

作为一个圈中的小人物,本身就是一无所有,靠吐槽明星大咖吸收热点既满足那些在娱乐圈发展仕途不温不火的明星槽点,又满足了节目自身的流量翻身,这简直是两全其美的一桩好事。

吐的越凶,明星越火,节目曝光度也会相应的越高。

所以李诞在那个时候根本不惧怕因为吐槽过度而得罪某个明星,因为本身能请到的明星也都是游离在三线以外的生存状态。

成名后的李诞究竟还剩下多少吐槽的资本?

池子无疑是他的得力助手。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状态,靠着年轻气盛的一股狠劲儿将初期的《吐槽大会》一举推向娱乐高潮。

今非昔比的是,李诞已然成为娱乐圈炙手可热的流量代名词,相对得到的曝光程度和通告请帖纷纷踏至而来。

各种各样的广告更是应接不暇。

李诞已经发现,如今的《吐槽大会》盛况难寻,因为自己接触的圈子更大了。与各路明星乃至节目组合作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如果继续过分吐槽一些三线以外的明星已经难填自己的胃口。

可节目重新选择当前大火的明星吐槽,也已经没有了当年那个《吐槽大会》火力全开的味道。

所以才演变成了如今《吐槽大会》的模样,请的明星级别权重越来越高,但是吐槽的内容却越来越没有看点。

为了节目效果去得罪一些圈中大腕儿,现如今在他看来是那么的得不偿失。

在短暂的利益和长久的发展二者之间,李诞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前者。

为女友黑尾酱直播间增添人气和客户成交,李诞不惜当场与互动粉丝翻脸

参加节目暴露秉性,坚持自己的佛系人生

《吐槽大会》槽点全无,被观众骂街

这一系列的舆论将李诞毫不留情的推向流量顶端。

李诞手里究竟还有多少能够支撑《吐槽大会》的资本?

如何在这个色彩斑斓的“迷幻世界”里认清自己?

这对于李诞来说,应该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