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平仄的捷径,怎样快速记住平仄?

舞夜心动--灵魂的主宰者


要明确一件事:平仄只是一个规范要求,但它不是韵律,更不是音乐。

有了上面的观念,一二声为平声,三四声为仄声,这样的分类经常使用,就会积累记住很多的常用字的平仄。如:上下左右,仄仄仄仄;南北东西,平仄平平;蓝天白云,平平平平。这样的四字组合,感觉有什么美妙或不适吗?

平仄不会产生韵律,更不会产生音乐,只是曾经的某几个古人,以为这样可以产生韵律,没有经过科学的实验,所以从古至今不断的争议。皇家曾经把平仄加入科举,所以相当秀才就要熟练掌握平仄。现代高考,没有了平仄要求,说明它不具有科学性!

诗词歌赋写的够不够味道,首先是你是否熟悉诗词歌赋的味道,然后是你的文笔。至于平仄,只是个规定,味道熟悉了,文笔也了得了,想写旧体诗词,熟悉熟悉平仄就行了。





荞麦花991


掌握平仄并不难,理解两句话即明矣!

(一)“平分阴阳,入派三声”

此一句的意思是:(1)阴平(大致相当于普通话的第一声)与阳平(大致相当于普通语的第二声),都属于平声。(2)入声字分别派入平、上、去三个声调之中,而入声字是属于仄声的。

(二)“平上去入,天子圣哲”

此一句的意思是:(1)古之四声,乃“平、上、去、入”也。(普通话中,是没有入声字的)(2)古之四声的调值,分别与“天子圣哲”四字相同。

当然,这里很有必要补说几个概念:

(1)调值:即声调的实际读法。如普通话中,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调值分别为55、35、214、51。

(2)仄声:亦言之仄韵。它主要是指上声字、去声字、入声字三类,其次还包括平声字(阴平、阳平)中的少数字。

(3)入声:网络里对于如何确定入声,无人触及,是为憾甚!像“吃、国、法、药”四字,它们都是入声字,属于仄韵。此四字分明是对应普通话中的一、二、三、四声的呀,却为何均为入声字而属仄韵呢?今诗海一瓢斗胆一试,告诸君同志者:入声字之调值,几乎为“21”也!

言之至此,平仄焉有不明者哉!


诗海一瓢


我们说语音有四声。这要区分普通话的四声和古语音四声。普通话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去四声。我们用普通话四声大家都是很熟练的。如读yi,壹-移-椅-意。其实就是阴-阳-上-去这四字普通话四声的读法。古语音四声是平-上-去-入。如yi读移-椅-意-壹。平-上-去-入的四字的读音就是古语音四声读法。好了,我们现在来大声读阴-阳-上-去,壹-移-椅-意。再大声读平-上-去-入,移-椅-意-壹。读上几遍,琢磨几下,你就熟练掌握了普通话和古语音的区别。一点也不难,对吗?古语音平声没有阴阳之分,而多了一个入声。古语音的壹读入声,普通话读阴平声。古语音入声在普通话里读阴平、阳平、上声都有,这就是入派三声的说法。体会了”入”字的读法,熟练后你不要再去拚音了,打开书页你就能指出那些字读入声的了。

作古体诗词,作对联不懂古语音的平上去入是不行的。古语音平仄与普通话的平仄有不小的区别。入声在普通话读阴平、阳平不少。这些入声字在诗词格律是仄声,而普通话却是平声。如果把这些”平声”用到古体诗词上,读起来就有点别扭,失去了古诗词固有的音韵美,那真的叫格格不入的了。

作对联时,上联最后一字要落在仄声上,下联最后一字要落在平声上。如果把下联最后一字落在入声上面就不算是好对联了。


科老师1


试着回答一下吧,不知道题主题目里是指的是记住字的平仄声调还是记住律诗里的平仄规律。那就按记住字的平仄声调回答吧: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平水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


既然是声调,照理说只要你会读这个字,就会分辨平仄,为什么会需要学习?主要是因为以下两点:


1)各地方言不同,声调也不同,所以需要学习,因此古人就编了韵书以供学习。

2)现代普通话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普通话中入声消失,入声归入仄声中的上去两声和平声中的阴平、阳平,这导致用普通话判别诗词平仄会有错误。这是用普通话的当今最大的一个问题,如果你用新韵,那没什么问题,你按照普通话四声里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分就可以了,但如果你用平水韵,那你就必须去记那些被派入的三声里的入声。那些派入到上去的入声字,在普通话里仍是仄声,所以其实也不用记忆,需要记的是那些派入到平声的入声字,这些字加起来其实也不是很多,网上也有一些记忆的方法。


比如:

(一):字形法

例如:“白”字为入声,几乎所有含“白“之字为入声。“泊、 伯、舶、柏、 粕、帛、箔、珀……”等等(“泉“例外)。即无须去单记这些字,一看字里含“白”,不管现读音,先判为入声。

“曷”字入声,依此可记“喝、褐、渴、羯、揭、遏、葛……”等入声字。


(二):形声法

形声字有入声的几乎都是入声字。“只”字为入声,可依此判其形声字“织、识、帜”为入声。“卖”字为入声:“读、赎、犊、渎、牍、椟、黩……”。


(三):拼音法

根据现代汉语拼音作为判别记忆入声字,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十类:

一、声母b、d、g、j、z、zh读阳平的字,如“白、笛、国”等古韵为入声。(但其中有四字例外:“鼻”古为去声,“雹、甭、咱”古是平声)

二、韵母ue的字,古韵为入声,(但“靴、瘸、嗟”三字例外)

三、声母zh、ch、sh、r与韵母uo相拼的字,古韵为入声。例:桌、戳、说、若。

四、声母f、z、c、s与韵母a相拼的字,古韵基本为入声,例:发、砸、擦。(但“仨、洒”例外)

五、声母j、q、x与韵母ia相拼的字:qia拼音字,古韵全为入声。xia拼音字,古韵基本为入声。(“霞、虾、暇、瑕、遐”等除外)jia拼音字,古韵基本为入声。如“夹、甲、戛”及这它们的形声字(如颊、钾、戞)是入声字,其他的都不是。

六、声母d、t、l、z、c、s与韵母e相拼的字,古韵都是入声,例:“得、特、乐、则、册、色“。

七、he拼音字中,除了“禾、何、河、贺”及其形声字外,古韵都为入声。

八、ie韵母与声母b、p、m、d、t、n、l与韵母ie相拼的字,古韵都是入声。(“咩”例外)jie拼音的平声字中,除了“皆、街、嗟”外,古韵都是入声。qie拼音的字中,除了“茄、且、趄”外,古韵都是入声(含上、去)。xie拼音的平声字中,除“歇、挟、撷、协”外,古韵都是入声。ye拼音的字中,除“耶、爷、也、椰、夜、野、冶”外,古韵都是入声(液、掖、腋三字也是入声,这里不从“夜”字,是特殊情况)

九、xi拼音阳平字中,古韵为入声,阴平字惟独“昔、夕、析、悉、息”和其的形声字及“吸、翕、锡”古韵都是入声。shi拼音阳平字中,除“时”外古韵都是入声,阴平字中,惟独“湿、失、虱”古韵是入声。


十、fu拼音字中,“复、伏、服、绂、副(含富、福、幅形声字)”及形声字,古韵都是入声。shu拼音字中,“赎、孰、束、叔、属、蜀、术”及其形声字,古韵都是入声。


另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去学习那些仍然保留入声的方言,典型的如粤语,学习之后你会发现用粤语来读诗会更有韵味,许多用普通话读来不押韵的诗都押上韵了。


最后说一下,学任何东西都没什么特别的捷径,多学多记多背多用,自然熟能生巧。


藏头诗评


首帖和大部分跟帖,都是半懂不懂装懂——@藏头诗评除外。现代汉语字典里归上声和去声的字都属仄声。例外不讨论。难点在于入声。大部分北方话地区没有入声,就只好查韵书,有入声的方言不成问题。之所以说入声是个问题,是因为在北京语音里“入派三声”,韵书上的入声字分配到平上去三声中去了,而且没有简单规律。现代汉语字典里归平声的字,有的就是入声字,比如“逼”和“白”。于是只好硬记或查韵书。“@诗海一瓢”可能是四川人,所以他说出了“入声字的调值都是21”,其实只是四川话如此。拿北京话一试,满拧,北京话就没有调值为21的字——“出国百日”哪一个字韵母调值为21?


ZBLiu


现代某些人急功近利,把小学一年级初学拼音的一二三四声来分平仄,自然准确度有限,将白,出,国,福,阁等入声字说成平声,那唐诗宋词,岂不是一塌糊涂之篇?其实,古韵平上去入四声并不难学,诸如字典《分韵撮要》,一看便明。

东董冰督,先鲜扇屑,张掌帐着,刚讲降阁……都是平上去入,看几遍就心中有底,还有,花10块钱买本《声律启蒙》,不就更清楚了吗?现代人都是聪明人多,主要愿意学,英俄法德语都不在话下,更何况区区平上去入!


bing131424770


最简单易懂就是用汉语拼音aoe的声调往里套,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平仄就是个音调而已😊,就是为了低吟浅唱起来抑扬顿挫而已,你看古代文人是不是很闲?安国兴邦没一定用处叽叽歪歪一套一套的,破词牌就弄几百上千个,是不是很欠打😂!谁有那么蛋疼一个一个了解啊,学啊!


喜欢每天都看见


学习平仄(我猜测你的意思是指格律)没有捷径可循,还是象学习写作一样,多看多读多背多写。现代社会有了互联网,写好的诗词,可以利用《诗词平仄检测》程序进行核对,但它仅是工具,并不代表你已熟练地掌握了格律。


枫林晚霜叶


不用记,不用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